省庵大師一生的示現,就是菩提心呈現的一生。他唯一的一個生命的目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把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具體地體現在持戒念佛、求生淨土上。自己這樣去做,也令一切眾生這麼去做。所以省庵大師是用他的宗教實踐證明發菩提心的重要性。我們淨土經典(《佛說無量壽經》)講,三輩往生共同的條件都要發菩提心,這是淨土法門作為大乘圓教的一個根本的前提。那麼,省庵大師本身就已經發了菩提心,然後他以大悲心來勸我等淨業行人也要發菩提心。
作者簡介:
大安法師
俗名魏磊,1959生,江西南昌人。1982年畢業於江西大學中文系本科,1987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後,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中國佛學院客座教授。2001年捨俗出家,依止上傳下印長老專修念佛法門,賡續遠祖「持戒念佛」家風,提倡解行並進,以述而不作的態度,弘揚淨土法門。2003年任江西廬山東林寺代主持,2011年升任江西廬山東林寺方丈,《淨土》主編,東林淨土學院導師。
法師致力於佛教淨土法門的實踐和研究,已出版專著有《淨宗法語大觀》、《淨土宗教程》、《淨土信仰的緣起與西方極樂世界》、《淨土信仰因果事理與菩提願心》、《淨土信仰持名念佛與斷惡修善》等,並有《往生論注講解》等經論講義系列光碟流傳於世。
我國蓮宗大德上傳下印長老在《淨土宗教程》的序文中説該教程,「是我國佛教界第一部系統而詳確闡釋淨土法門的撰著。本書既可作為各級佛學院教材,亦可作為修持淨土法門自利利他的有益讀本」。王新先生於本書的序文中説:「魏磊先生善根深厚,甚具淨土法門之福德因緣,解行並進,持名日有定課,發菩提心,弘揚正法。」
作者序
在今年(二○一四年)的第七屆弘法人才培訓班,我們選擇了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作為這一屆弘法班討論的一個課程。
省庵大師是我們蓮宗第十一位祖師,出生在前清的初期,就是康熙、雍正年間,住世只有四十九年。從他短暫的一生的德業來看,很具有一些表達淨土念佛法門特質的內涵。似乎這位祖師就是為了修淨土法門、弘揚淨土法門、示現往生淨土,並以此作為他一生的主要內容。他是一出生下來就吃素的,不能吃葷腥。早年他的父親就已去世,母親知道他很有善根,就在他七歲的時候,把他送到寺院,禮清涼庵的容選法師為師,那就等於七歲就去作淨人了。十五歲的時候就剃度為沙彌, 二十四歲的時候就受具足戒。他從小就有過人的天賦, 經典是過目不忘。出家之後精進辦道,被稱為末法的精進幢啊!日中一食,夜不倒單。他在二十九歲那一年,參「念佛是誰」的話頭,只參了四個月就開悟了, 說「我夢覺矣!」開悟之後,他三十歲就開始閉關,白天閱藏,晚上念佛。
到了三十五歲,這裏注意,三十五歲是他跟本文有直接關係的一個時間—— 就是他到阿育王寺去拜佛舍利。他前後五次燃指香供佛,拜舍利的時候感得舍利放光。由於深感那個時代的佛法的衰微,以及對佛舍利的這種無比的崇敬,他就開始發起了一個涅槃法會的活動。涅槃法會,他是發願要連續做十年的。法會內容是拜舍利、懺悔、講經、回向,當時在江浙一帶,這個法會活動是非常轟動一時的。就在啟建涅槃法會上,省庵大師發了四十八大願。那真的不是發起了大菩提心的人是發不起這個願的,願願都是悲智的結晶。這篇《勸發菩提心文》就是在這個涅槃法會上寫下來的。
這樣經過了十年做這個法會,到了四十五歲,他就又開始閉關,就在杭州的梵天寺掩關。當時是在梵天寺西院,他的靜室叫寸香齋。就是有尊客相訪,就是一寸香的這個時間談一談,除了這一寸香之外,唯念佛而已。所以他念佛, 那是功夫很深的。
他在住山念佛的過程當中,寫了些詩偈,這些詩偈是代表著他那種生死心切的淨土的本懷。比如有個偈頌:「無能只合住深山,一室蕭然獨掩關,寄語世人休見召,此生終不到人間。」他謙虛地說我自己也沒有能力,只能夠住在深山裏面,在一個茅屋「蕭然」獨自掩關。告訴世間人,你不要再叫我到哪兒去了,我這一生絕對不會到人世間喧鬧的地方去。他為什麼要有這種情懷?這淨土的情懷他是這麼表達:「破舟救溺理無由,抵死須撐到岸頭。等得篙師登陸後,更移新棹入中流。」他為什麼要住山,不到人間去?他知道自己要度眾生的話,一定要完成一個往生淨土的事情。如果還在這個世間,還是一個凡夫的身份,等於是破舟——一條破船,要到水裏面去救淹水的人,那在道理上是靠不住的,因為你的船是破的。那怎麼辦呢?就得先把這條破船,趕緊把它撐到對岸。到了那邊之後,登上了陸地,再換一條新船,到這個中流去救淹水的人。用這個意象表明,我們這些娑婆世界的業力凡夫就是一條破船,我們想在這個世間度眾生,沒有福德智慧。所以一定要拼一生的精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解脫的彼岸,再倒駕慈航回到這個世間,才有能力度眾生。它很符合淨土的教義,是用他的宗教實踐來傳達這種資訊。
然後他閉關三年,到四十八歲出關了。他在這一年臘月初八的時候就告訴大家,我明年四月十四日就要往生了。那就說明他提前了好幾個月就預知時至了。然後他又開始閉關,每天念十萬聲佛號。他次年四月二日出關,十二日的時候他又告訴大家,我十天前已經見到西方三聖了,今天又見到了,所以他兩次見西方三聖,說我往生的時間到了。他旁邊的侍者希望他留一個偈子,他就留下一首偈子,說明他一生念佛的境界。這偈子是這麼表達的:「身在華中佛現前,佛光來照紫金蓮,心隨諸佛往生去,無去來中事宛然。」這就是他現量的境界, 他身體已經在蓮華當中,阿彌陀佛已經現前了。佛一現前就放光注照在他的紫金蓮臺上。「心隨」,是說往生是心去往生的,不是身體去往生的,心隨阿彌陀佛往生去。「無去來中」,說明他已經是契證到體上無去無來的法性,但是卻有這個宛然顯現的往生的事相。這就有點像天衣義懷禪師說的「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是這麼一個境界。所以他是上品上生。寫完偈子,他告訴大家: 我十四日決定往生,請你們集眾為我念佛」。所以他從十三日開始就斷食,斷食到了十四日。很多的弟子都前來,紛紛懇請他住世。然而他說了一句話:「我去即來,生死事大,各自淨心念佛。」意思就是你們不要留我了,我去了就會回來的,希望大家要深知生死輪迴這個事情是最大的,大家都要各自以清淨心念佛,往生淨土,才可以。
省庵大師一生的示現,就是菩提心呈現的一生。他唯一的一個生命的目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把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具體地體現在持戒念佛、求生淨土上。自己這樣去做,也令一切眾生這麼去做。所以省庵大師是用他的宗教實踐證明發菩提心的重要性。我們淨土經典(《佛說無量壽經》)講,三輩往生共同的條件都要發菩提心,這是淨土法門作為大乘圓教的一個根本的前提。那麼,省庵大師本身就已經發了菩提心,然後他以大悲心來勸我等淨業行人也要發菩提心。
在今年(二○一四年)的第七屆弘法人才培訓班,我們選擇了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作為這一屆弘法班討論的一個課程。
省庵大師是我們蓮宗第十一位祖師,出生在前清的初期,就是康熙、雍正年間,住世只有四十九年。從他短暫的一生的德業來看,很具有一些表達淨土念佛法門特質的內涵。似乎這位祖師就是為了修淨土法門、弘揚淨土法門、示現往生淨土,並以此作為他一生的主要內容。他是一出生下來就吃素的,不能吃葷腥。早年他的父親就已去世,母親知道他很有善根,就在他七歲的時候,把他送到寺院,禮清涼庵的容選法師為師,那就等於七歲就...
目錄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科判
前言
第一章 五重玄義
一、釋名
二、辨體
三、明宗
四、論用
五、教相
第二章 序分
一、總標心願為修行之前提
二、別辨心願八相•明示去取標準
(一)總舉八相之名
(二)邪正之相
1.邪心
2.正心
(三)真偽之相
1.真心
2.偽心
(四)大小之相
1.大心
2.小心
(五)偏圓之相
1.偏心
2.圓心
(六)去取標準
1.去邪去偽,去小去偏
2.取正取真,取大取圓
第三章 正宗分
一、總標十種發心因緣
二、分釋十種發心因緣
(一)念佛重恩
(二)念父母恩
(三)念師長恩
(四)念施主恩
(五)念眾生恩
(六)念生死苦
1.地獄苦
2.畜生苦
3.人道苦
4.念生死苦發菩提心
(七)尊重己靈
(八)懺悔業障
(九)求生淨土
(十)令正法久住
1.痛念正法難遇
2.正明須發大心
第四章 流通分
一、反躬自省
二、普勸大眾
三、苦樂相較
四、殷勤叮嚀
結語
答疑
附錄一 東林佛號曲譜
附錄二 念佛的心態與音聲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科判
前言
第一章 五重玄義
一、釋名
二、辨體
三、明宗
四、論用
五、教相
第二章 序分
一、總標心願為修行之前提
二、別辨心願八相•明示去取標準
(一)總舉八相之名
(二)邪正之相
1.邪心
2.正心
(三)真偽之相
1.真心
2.偽心
(四)大小之相
1.大心
2.小心
(五)偏圓之相
1.偏心
2.圓心
(六)去取標準
1.去邪去偽,去小去偏
2.取正取真,取大取圓
第三章 正宗分
一、總標十種發心因緣
二、分釋十種發心因緣
(一)念佛重恩
(二)念父母恩
(...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4-12-06ISBN/ISSN:978626751916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8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