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19世紀最後十年,中華帝國被刻骨銘心的戰敗震驚,第一次彌散出全國性的危機感(1894—1895),仿效海外的政治改革(1898)隨後而至,不幸的是,連續的失敗至世紀末演化成巨大灾難,一場國家參與動員的全民排外運動震驚了世界,並引發了新的國際戰爭(1900)。這段歷史無比深刻地體現了古老中國面對現代世界的挫折和轉變。
本書將晚清政治、思想、外交、經濟、社會、民生置於開闊的全球化視野中,藉助大量史料深度解讀晚清政府的政治外交、中外衝突交涉等,旨在對教科書等一般歷史著作進行必要的補充和糾正,提供健全的歷史常識和較為普世的價值觀。文筆通俗易懂,內容扎實嚴謹,除正文之外,旁徵博引史料,並附大量註釋,提供參考和延伸閱讀。
李禮新著《失敗:1891—1900 清王朝的戰爭、改革和排外》是關於中國近代歷史寫作的一個新嘗試。本書視野開闊,文獻豐富,以全球史的眼光來觀察1891—1900年之間的中國,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觀察中國歷史的這些關節點,涉及中西互動、中外關係、中外衝突等一系列問題以及各領域中外人物。雖然寫作方式是面向大眾閱讀,但是資料的使用非常豐富和嚴謹。這是一部精彩而生動的敘事史,對我們理解19世紀最後十年的中國,將是一本重要的參考書。
——王笛 澳門大學傑出教授、歷史系主任
這本書聚焦於1891年以後的關鍵十年。大清王朝的命運在此期間發生逆轉,同光時代自強新政的表面風光成為過往,日益加重的生存危機驅使國人不懈地探索。作者抓住這十年間的每一個關鍵場景,通過呈現豐富和真實的細節,帶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現場感。這本書沒有刻意迎合常見於歷史教科書的宏大敘事,卻能夠將這些場景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畫面和連貫的故事。這是一本可以讓人輕鬆地閱讀卻又激發思考的書。
——李懷印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歷史系教授
本書重構中國近代史敘事,以時代人物為中心的敘事新穎獨到,引人入勝,這些故事涉及到當時中國的政治、思想、外交、經濟諸多內容,作者的深刻之處在於善於將這些事件與進程置於「全球脈絡」中予以講述,進而能夠將講述對象置於廣闊的相互關係情境中來理解。因此在敘述中很多以往的「近代民族敘事」和「國內變局」都成為了「全球變化」的一部分。本書帶給我們的那個中國,既是百餘年前的過去,又是我們當代歷史的起源。
——李雪濤
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全球史研究院院長
作者簡介:
李禮
歷史學者,博士,曾任多家媒體主編,《東方歷史評論》、《歷史學人》執行主編。著有《轉向大眾:晚清報人的興起與轉變(1872—1912)》、《求變者:回首與重訪》、《古今之變:現代中國的困惑—歷史學家訪談錄》等,另有編著若干。
章節試閱
如何敘事:中國近代史的熟悉和陌生
「復仇女神」號(Nemesis)是世界上第一艘鐵殼戰船,它駛入南半球、繞過好望角、到達東亞海域,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擔任主角。當英國學者安德里安.G. 馬歇爾打算為這艘戰船寫一本書時發現,僅倫敦大英圖書館的印度官方記錄文件在書架上就排開了有14公里長,他要的那些資料就在其中。
某種程度上,每一個現代歷史寫作者都面臨類似困境,浩如煙海的史料令人興奮,也令人窒息。比如被「復仇女神」號撞開大門的清王朝,典籍多達8—10萬種,檔案僅大陸地區就超過共2000餘萬件(冊),這還不包括浩如煙海的報刊文字。從這個意義上說,後來的研究者面對的雖是一片沃土,卻充滿了陷阱。在這片浩大的地基之上構造一座大厦也常令人生疑。
不過,按照自己的眼光搭起一座新的歷史瞭望塔倒是可行的,本書正是這樣一種嘗試。它被一股強烈的動力推動完成:三年疫情,目睹社會巨變和無數個體命運之沉浮,重新思考這個國家和外部世界的關係。這種思考立足於現實,也必須轉向過去。歷史在這片土地上遠沒有成為前塵往事,它一直深刻地塑造着當下,並且常常壓着相似的韵腳一再重現,正如阿列克謝耶維奇筆下的「二手時間」:「一百年過去了,未來又一次沒有到位。出現了一個二手時代」。
我之所以把目光放在19世紀最後十年(本書)和辛亥革命前十年(待出版)。一方面是因為難以把握更長時段的歷史研究。但更重要的,是因為這段歷史無比深刻地體現了古老中國面對現代世界的挫折和轉變。19世紀末十年,中華帝國被刻骨銘心的戰敗震驚,第一次彌散出全國性的危機感(1894—1895),仿效海外的政治改革(1898)隨後而至,不幸的是,連續的失敗至世紀末演化成巨大灾難,一場國家參與動員的全民排外運動震驚了世界,並引發了新的國際戰爭(1900);20世紀前十年,人們目睹了現代化意義上的新政和它巨大的後果:立憲政治引入了議會制度並實施了有限民主選舉,伴之以廢科舉這樣的驚人之舉。然而改革的猶疑難以滿足被激發起來的社會期待,革命者最後勝出,帝制中國驟然終結,亞洲第一個共和國意外誕生。
這一段歷史人們似乎相當熟悉,它時常出現在教科書和大眾傳媒上。不過它可能又是陌生的,其中充滿了固化的故事框架和意識形態仲裁,其中一些人和事被淡化或遮蔽了,另一些則與之相反。在很長時間裏,革命史學是20世紀的一個正統。它並非始於1949年,但新中國用一套新的理論強化了它,這種敘事伴有一種民族主義,最終,「被侮辱和被傷害」者成功戰勝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中國近代史的一種基本面貌如此呈現出來。1980年代之後,「現代化」歷史敘事重新興起,它某種程度上是對1930年代精英史學「現代化」敘事的回歸,後者以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為代表。新的現代化理論這時被引進,人們對中國重啟「現代化」抱有一種相當樂觀的期待;2000年後歷史研究開始向社會史、文化史、經濟史轉向,出現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不過總體而言,中文世界裏這方面的作品仍然較少。與此同時,宏觀史學敘事也並沒有獲得真正釋放,它受制於諸多制約,特別是當人們注意到以下事實:迄今為止「中國近代史」仍不是一塊開放的出版領域,蔣廷黻著作最近幾年仍屢遭删節。
克羅齊說:「沒有敘事,就沒有歷史」,從這個角度說,每一次新的敘事都將「創造」出新的歷史。本書很難說屬於哪一種敘事類型,從時間上看它帶有編年體的線性時間,涉及人物多屬精英。作者並非多麽熱衷於「精英史觀」,而是承認一個事實,就本書所涉歷史,推動中國改變的力量仍主要自上而下,即使在1895年後一些相對邊緣的人物如康有為、梁啟超發揮力量,但他們或進入核心權力圈或藉助其力量,而且這些人以及革命領袖人物孫文等本屬知識精英,遠非普通民眾。如果我們要描述這段歷史概貌,必須首先看到少數人的核心作用,而非普羅大眾。事實上,我並不覺得關注精英人物的敘事是過去式,在中國尤其如此。這方面它和新的社會史、文化史、地方史和微觀史學一樣,需要重建敘事的努力之處還有很多。
本書把相當多的筆墨用於掃描社會變遷。我很贊成法國史學家呂西安.費弗爾所言:「歷史就是整個社會的歷史」(《為歷史而戰》)。當然,年鑒學派所謂整體史(total history)並非無所不包,而是強調一種整體視野,即關注歷史進程中諸多因素的互動和合力。那麽,究竟哪些人和事會出現在這本書裏呢?瑞士學者布克哈特那句話也許就是我的答案:「報道一個時代在另一個時代裏認為值得注意的事實」。而且它還應該包括那些「思想史」上的事實。近代知識人和輿論史是我進入歷史研究領域後的所謂專業方向,因此常能感知觀念的威力,有時它們只是一本書、一篇文章甚至隻言片語,卻力量巨大,而且可以把更大的歷史圖景拼接起來。用哈耶克的話說:「長遠而言,是觀念,因而也正是傳播新觀念的人,主宰着歷史發展的進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擊敗最後一個帝制中國的也正是觀念。「中國還完全固守着古代對待危機的態度,儘管19世紀發生了那麽多讓人警醒的事件,他們仍然沒有認識到新時代的本質。」德國人福蘭閣(Otto Franke)寫道,這位1888年—1901年供職於駐華使領館的翻譯後來成了德國境內第一位漢學家,寫出了五卷本《中華帝國史》。
國際政治、中外交涉是貫穿本書的一條主要線索,分量較其他近代史著作較重。今天,20世紀50年代頗受重視的「西方衝擊—中國回應」模式早已風光不再,自從《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柯文)推出中文版,「在中國發現歷史」一時風起,儘管一些學者隨後提出了諸多商榷或質疑,「中國中心觀」迄今仍頗得社會心理。或許強調外部世界的巨大影響並不符合正在崛起的經濟大國和它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不過只要我們從歷史本身出發,就會看到這並非事實。和西方接觸之前的清帝國已經落伍,社會結構卻相當穩定,這種秩序正是自1840—1850年代開始鬆散、瓦解的。19世紀下半葉之後的自強運動、對外戰爭、變法、排外運動和立憲新政,直接原因幾乎都源於外部而非內部。可以說,北京應對外部世界時的被動和滯後,最終導致了王朝的覆亡。當然,它需要一種「合力」,事實上,衝擊說提出者費正清並沒有忽略內部因素,他在同期另一本著作裏指出:「所有研究中國近代對西方的調適都必須着手於研究中國的特殊性,正是那些特殊性才使中國對西方的一切表現得極不適應」(《中國沿海的貿易與外交》)。今天,人們仍需冷靜地承認,外部世界對清帝國的巨大影響並非一種落伍的陳詞濫調,而是保持了相當生命力。當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當下重新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這種歷史視角值得格外關注。
如果非要說有落伍的「史學」,可能是那些罔顧事實,預設特定「中心思想」的研究和寫作。中國近代史連接着現當代史,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仍未完成,它將在何處終結也無法預料。因此我很贊同李懷印教授所言,需要用一種「在時和開放」(within-time and open-ended)的方法重寫中國近現代史,這「不僅僅意味着在中國發現過去曾被目的論史學所遺棄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要拋卻型塑現存敘事的結果驅動之視角,而將近代中國不同時期的各種暫時『結果』解釋為一系列發展跡象,代表着引導中國邁向其『近現代史』(modern history)之終極目標的多種可能性」。(《重構近代中國》)。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書中註釋較多,但並非學術意義考量。除了作者認為必要呈現的一些重要文獻,其他多為引申閱讀之意,以備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參考。如此一來,正文可以保持相對簡潔,得以快節奏推進。註中也涉及到少量有爭議的學術問題,它們相當蕪雜,無法列出足够多或新的文獻,這種情况下往往只做了典型選取,即作者較為認可的說法。初稿完成後作者有計劃做一次大範圍文獻檢索用於註釋,不過最終作罷,因為本書無力承擔過多訴求。它雖是一種嚴肅寫作卻並非學術作品,而是面對一般公眾,而且可以說是一部「簡史」,立意並非提供細節或學術辯駁。本書旨在提供一種新的近代史「文本」,激發新的興趣和思考,從而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中國,包括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人們常說,史無定法,不過這種寫作對我來說仍是一次新挑戰,作者無法確定它是否會受到歡迎,也許唯一能保證的,就是下筆時的誠意和良知。
如何敘事:中國近代史的熟悉和陌生
「復仇女神」號(Nemesis)是世界上第一艘鐵殼戰船,它駛入南半球、繞過好望角、到達東亞海域,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擔任主角。當英國學者安德里安.G. 馬歇爾打算為這艘戰船寫一本書時發現,僅倫敦大英圖書館的印度官方記錄文件在書架上就排開了有14公里長,他要的那些資料就在其中。
某種程度上,每一個現代歷史寫作者都面臨類似困境,浩如煙海的史料令人興奮,也令人窒息。比如被「復仇女神」號撞開大門的清王朝,典籍多達8—10萬種,檔案僅大陸地區就超過共2000餘萬件(冊),這還不包括浩如煙海的報...
目錄
序言 如何敘事:中國近代史的熟悉和陌生i 引子001 第一章005 1891年春天,南方傳來的消息讓北京的西方外交官坐立不安,他們看到了一份又一份令人觸目驚心的報道 006 / 1891年7月18日,74 歲的郭嵩燾在湖南落寞去世,直到此時,他撰寫的《使西紀程》也沒能得到北京原諒 008 / 長江兩岸動盪不斷的這一年,武漢迎來了俄國皇太子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 010 / 「我們日本人非常擔心俄國建設西比利亞鐵路。」1891 年6 月,稻垣滿次郎在《東方策》一書裏寫道 012 /
糟糕的海防和俄國的東方野心被廣東秀才康有為注意到了,他判定朝鮮會成為一個火藥桶 015
第二章027
「光緒帝正在學英文,這可能成為中國振興的轉機。」1892 年春節剛過,《萬國公報》隆重介紹說 028 / 新學堂裏的英語課其實早已開始,教會學校是主力軍 030 / 輔仁文社成立於兩年前,最早加入的16 個人背景相似:少年時代在香港接受西式教育,之後供職於洋行、公司 032 / 1892年5月10日,34歲的袁世凱從天津返回漢城,繼續大清駐朝鮮通商大臣的角色 035
第三章049 1893年時值哥倫布發現美洲400週年,因此這一年的芝加哥世博會顯得意義非凡 050 / 當鄭觀應請陳熾為《盛世危言》撰寫序言時,陳感歎說,自己的《庸書》可以不寫了 052 / 1893 年下半年,上海的西方人比往常更忙碌一些。11 月17 日是「開埠」50 週年紀念日 054 /
薛福成是格致書院命題者之一,1893 年他的一個建議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057
第四章071
1894 年春天,各地讀書人來到京城,參加為太后壽誕增加的一次「恩科」 072 / 直到5 月中旬,漢城裏的各國外交官仍搞不清東學黨到底實力如何 074 / 7 月17 日,日本大本營召開御前會議,決議開戰 077 /黃海之戰一週後,赫德批評路透社刊發的一篇評論把丁汝昌說得太好了 080 /「市街都是高懸國旗,懸掛燈籠無異於節日」,龜井兹明出發不久寫道 082 / 儘管出現了一些批評日本的聲音,卻改變不了清王朝在西方人眼裏的野蠻形象,北京城裏繼續上演的慶典可能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085
第五章097
北京發出的求和信號沒能阻擋日本人的新進攻,1895年1月20日,日軍登陸榮成灣 098 / 3 月19 日,李鴻章一行抵達下關,一場艱難的談判之旅就此展開 100 / 5 月8 日,日本內閣書記官伊東巳代治、中國二品頂戴候選道伍廷芳、三品銜升用道聯芳在煙台換約,《馬關條約》由此正式生效 102 / 戰勝國的喜悅還沒來得及完全釋放,俄、德、法三國忽然出手,阻止日本人向歐亞大陸繼續橫衝直撞 104 / 《馬關條約》簽訂這一年,幾乎很少有中國人注意到無線電傳輸、X光診斷儀、電影放映機這些東西已經發明出來 107 / 康有為師徒是來京考生中最活躍的一批人,1895 年梁啟超運氣不佳,會試再次落第,康有為以第八名得中進士 110 / 這一年春天,康、梁和興中會核心人物陳少白在上海一家旅館偶遇,他們談論了幾個小時 112
第六章127
《馬關條約》引發的憤怒和不安傳遞到了新的一年,而且這種情緒影響到了更多人 128 / 張之洞派去主持上海強學會的汪康年早想辦一張報紙。他和汪大燮同族,杭州汪氏以「振綺堂」藏書聞名 130 / 呼籲變革的輿論重心轉入上海,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改革的指揮棒已從李鴻章那些老人手裏交了出來 132 / 與俄國之行相比,美國無疑是李鴻章此行最不了解的另一個世界 135
第七章147
到目前為止,中國似乎從巨大的戰敗陰影裏重新站了起來,尤其對商業來說 148 / 時務學堂醞釀於1896 年冬天,一開始是幾位士紳籌備一家公司的產物,打算開的課程相當實用 150 / 湖南的學堂和報紙比如《湘學報》常有大膽之論。但這一年讓張之洞警惕的卻是《時務報》上的一些文章 153 / 德國人一直想拿到一塊租界作為海軍基地,最初的理由是建一個儲煤站 155
第八章167
1898 年是以史無前例的屈辱開始的 168 / 光緒急於行動, 1898年一開始就一直想做點甚麼 170 / 從1898 年初開始,湖南變法人士的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 173 /《時務報》改官報的提議很快摧毀了這張報紙的公共形象,而且迅速引發一場產權之爭,它撕去了改革陣營的表面團結 175 / 「近來舉動,毫無步驟,絕非善象」,張元濟7 月17 日在一封信裏擔憂地說 177 / 9 月18 日下午,御史楊崇伊的一份訓政奏摺送抵頤和園,慈禧當晚決定第二天還宮 180 / 9月29日夜,康有為抵達香港。翌日英國皇家海軍少將、議員貝思福剛好到來,他的中國之旅於是從會見一位流亡者開始 183 / 北京外交界和西方觀察家同情變法者,卻並不打算干預政變或提出抗議 185
第九章201
1898 年末,一個由朝鮮知識精英組成的獨立協會被解散,多名成員遭拘捕 202 / 上一年瓜分熱潮的餘溫似乎仍在發酵,上海法租界、公共租界在這一年紛紛擴張地盤 204 / 1899 年3 月,法國主教樊國梁和總理衙門議定的《地方官接待教士事宜條款》獲准頒行,傳教士的「官員」身份由此被法理化了 207 / 「毓賢是主要的罪犯」,英國公使竇納樂認為其他人只是聽其指揮 209 / 「清國流亡政治家康有為在前往倫敦途中到達此地,並向他的同胞們講述他為何要推翻現政府及目前清國國內的危機……」 211
第十章223
庚子年春節的喜慶氣氛有些不足,不少人覺得這一年有個閏月很不吉利 224 / 1900 年1 月11 日的一條上諭讓外國人大吃一驚,它把義和團和民間團練混為一談,稱如果這些人安分守法,可以聽其自便 227 / 6 月16 日,慈禧召開了一次御前會議,太常寺卿袁昶指責義和團為亂民,太后卻覺得「人心」可用 231 / 6 月25 日,槍炮聲突然啞火,一塊牌子被立到英國使館北面的橋上,上面寫着:「欽奉懿旨,力護公使館,嚴禁開火。」 234 / 8 月10 日晚上,使館區收到一份日軍來信,稱救援軍隊將於8 月13或14 日抵達 237 / 慈禧及時躲過了自己點燃的戰火,8 月15 日從德勝門匆忙撤離 240 / 張之洞、劉坤一是「東南互保」官方發起人,不過承擔起中外溝通的是盛宣懷 242 / 8 月21 日,皇室流亡之旅抵達宣化府。次日,張之洞在武漢處決了自立軍領袖唐才常 245
第十一章261
「孫逸仙樂意地談及他最近組織的革命活動。他取下地圖,指出作戰地點和起義者的進軍路線」 262 /1900 年12 月12 日至1901 年4 月底,各國派遣到華北各地的遠征軍超過46 支 265 / 這一年李鴻章的身體明顯垮了,從1901 年初開始,北京的西方人便注意到李日益消瘦 268 / 使館區解除危機後,赫德寫文章上了癮 271
後記 感動也是一種力量 307
序言 如何敘事:中國近代史的熟悉和陌生i 引子001 第一章005 1891年春天,南方傳來的消息讓北京的西方外交官坐立不安,他們看到了一份又一份令人觸目驚心的報道 006 / 1891年7月18日,74 歲的郭嵩燾在湖南落寞去世,直到此時,他撰寫的《使西紀程》也沒能得到北京原諒 008 / 長江兩岸動盪不斷的這一年,武漢迎來了俄國皇太子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 010 / 「我們日本人非常擔心俄國建設西比利亞鐵路。」1891 年6 月,稻垣滿次郎在《東方策》一書裏寫道 012 /
糟糕的海防和俄國的東方野心被廣東秀才康有為注意到了,他判定朝鮮會成為一...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4-12-10ISBN/ISSN:978988886992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96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