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1976-1978年間經濟領域的對外開放進行了初步探討。核心內容包括:本時期對國外狀況的考察;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有條件地利用外資;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貿易;發展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和合作等等。作者通過對大量原始資料的比較深入的挖掘,建構了獨立的體系,對1976-1978年的對外開放問題給予了相對系統的探究。2008年是改革開放30週年,通過本書您會了解對外開放醞釀和起步的過程,而30年的變化,能使我們更加堅定改革開放的信心。
作者簡介:
李妍,1986年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先後獲黑龍江大學哲學碩士、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專業法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文法學院社科系副教授,政治學、思想政治教育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共黨史、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研究。在《當代中國史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對外開放醞釀和起步初探》、《試述1976-1978年中國的對外貿易》等學術論文30餘篇。
章節試閱
馬克思、恩格斯歷來重視世界國家之間的聯繫,他們從歷史發展的規律出發,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歷史觀,並在此基礎上指出社會主義具有“開放性”的特徵。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歷史觀
馬克思認為,隨著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闢,早期世界市場形成,由此推動了西歐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和資本原始積累的進行,促使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到18世紀後半期,英國率先發動了工業革命,在此基礎上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其增長速度超過了工業生產增長的速度,最終形成了在國際分工基礎上的世界市場。這時大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僅僅是本地的原料,而且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也不再僅僅供本國消費,同時要供世界各地消費。於是,歷史由孤立的、民族的、狹隘地方性的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由於機器和蒸氣的應用,分工的規模已使大工業脫離了本國基地,完全依賴於世界市場、國際交換和國際分工。”大工業“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於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各國以往自然形成的閉關自守的狀態”。整個世界越來越相互聯繫、相互依存,使各個國家的發展變得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社會創造了社會化大生產和發達的商品經濟,造就了世界普遍交往的狀態,社會主義社會應該在繼承資本主義社會已有的物質文明和普遍交往狀態的基礎上進一步實行對外開放,把國際經濟活動推向一個新階段。
(二)關於“開放性的社會主義”的論述
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高級階段,它同樣具有世界歷史性。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產主義的實現應以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與此相聯繫的世界交往為前提,“無產階級只有在世界歷史意義上才能存在,就像共產主義——它的事業——只有作為'世界歷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實現一樣”。不這樣,“共產主義就只能作為某種地域性的東西而存在”,“它們會依然處於地方的、籠罩著迷信氣氛的'狀態'”,“交往的任何擴大都會消滅地域性的共產主義”。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開放的世界是實現社會主義的前提,而社會主義只有開放才能生存下去。
馬克思、恩格斯歷來重視世界國家之間的聯繫,他們從歷史發展的規律出發,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歷史觀,並在此基礎上指出社會主義具有“開放性”的特徵。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歷史觀
馬克思認為,隨著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闢,早期世界市場形成,由此推動了西歐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和資本原始積累的進行,促使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到18世紀後半期,英國率先發動了工業革命,在此基礎上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其增長速度超過了工業生產增長的速度,最終形成了在國際分工基礎上的世界市場。這時大工業所加...
目錄
導言
第一章中國共產黨對外開放歷史追溯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對外開放的論述
第二節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對外交往思想
第三節從新中國成立到1976年間的對外交往
第二章對外開放起步的歷史背景
第一節國際局勢的變化為中國對外開放的起步創造了條件
第二節中國國內形勢的變化有利於加快與西方的接觸
第三節中國外交戰略的繼承和發展
第四節中國與世界上一些國家關係的變化
第三章對外開放的實踐探索
第一節中國代表團的出國考察
第二節中國代表團出國考察的特點和收穫
第四章對外開放的醞釀
第一節關於對外開放的探討
第二節中央領導層關於 對外開放思想達成的共識
第三節中國共產黨關於引進外資的探索
第五章1976~1978年對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引進
第一節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情況
第二節關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思考
第六章1976~1978年中國的對外貿易
第 一節1976~1978年中國的對外貿易政策
第二節1976~1978年中國的對外貿易狀況
第三節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的貿易關係
第四節中國內地同港澳地區的貿易關係
第七章中國對外經濟援助和參與國際經濟技術事務合作
第一節1976~1978年中國的對外經濟援助
第二節中國參與國際經濟技術事務合作
結束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對外開放的經驗與教訓
參考文獻
後記
導言
第一章中國共產黨對外開放歷史追溯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對外開放的論述
第二節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對外交往思想
第三節從新中國成立到1976年間的對外交往
第二章對外開放起步的歷史背景
第一節國際局勢的變化為中國對外開放的起步創造了條件
第二節中國國內形勢的變化有利於加快與西方的接觸
第三節中國外交戰略的繼承和發展
第四節中國與世界上一些國家關係的變化
第三章對外開放的實踐探索
第一節中國代表團的出國考察
第二節中國代表團出國考察的特點和收穫
第四章對外開放的醞釀
第一節關於對...
商品資料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07-01ISBN/ISSN:9787509702567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6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