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稅社頭三姊妹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納瓦爾寶典安寧照護矽島民防季暢銷5折起蔣勳楊双子小書痴兒童文學音樂療癒人生貓教練二手書現折5%三采精選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自由之夏

Freedom Summer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道格‧麥亞當

評價
71收藏
164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450 NT$ 50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自由的出口,將通往更多開始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每一天發生的每樣事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資訊不斷轟炸著我,經驗不斷轟炸著我……而我衰微的精神狀態幾乎要失控了。」

「你感覺自己將參與這歷史性一刻;在一區域中,整體生活模式裡很深刻的某項東西即將要轉變……你正在……創造……歷史。從某些方面來看是全然無私無我的,但(你)也同時發現了自我。」

「它讓我欣喜若狂……第一次這些片段碎塊嵌合在一塊……感覺像我自己……我認為透過它,我們不但成就了些事,也是實現我個人的救贖。」

「它是我人生中最長的夢魘:三個月──一九六四年的六月、七月、八月。」


本書即是詳述這個撼動美國六○年代,歷時不到三個月的「自由之夏」運動(Freedom Summer)。這段期間,超過一千人聚集至美國密西西比州,共同居住在「自由之家」,或寄住在當地不懼種族隔離主義者威脅的黑人家庭中。計劃期間,難以緩解的恐懼、令人苦惱的貧困,以及間或發生的暴力事件,都困擾計劃的進行,最後造成四位自願者被毆打致死、八十位自願者受傷、一百位自願者被逮捕,並有六十七間教堂、房屋及商店被砸毀或焚燒。這個夏天是每位參與者心中難以磨滅的經驗,他們的生命被改變,進而撼動整個世代。

「自由之夏」是美國社運的重要轉捩點,透過它所引發的文化與政治效應,孕生了日後其他重要運動,包括女權運動、反戰運動、學生運動等。自由之夏不僅為六○年代眾多行動主義的嘗試提供了組織基礎,同時也關鍵性地推動這個時代茁生的反文化思潮發展。

作者簡介:

道格‧麥亞當(Doug McAdam )
現任史丹佛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曾任教亞歷桑那大學社會學系,著有《1930-1970年間的政治過程與黑人叛亂的發展》(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 1982)、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Framings(與John D. McCarthy、Mayer N. Zald合著,1996)、Social Movements: Readings on Their Emergence, Mobilization, and Dynamics(與David A. Snow合著,1997)、Making Connections for Africa: Report from a Constituency Builders' Dialogue(與Imani Countess、Loretta Hobbs、William Minter、William Minter合著,1997)、Dynamics of Contention(與Sidney Tarrow及Charles Tilly合著,2001)、Silence and Voice in the Study of Contentious Politics(與Ronald R. Aminzade、Jack A. Goldstone、Doug McAdam、Elizabeth J. Perry、William H. Jr Sewell、Sidney Tarrow、Douglas McAdam、Charles Tilly合著,2001)、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Voluntary Youth Service: The Case of Teach for America(與 Cynthia Brandt合著,2010)。編有How Social Movements Matter(與Marco Giugni、Charles Tilly合編,1999)、Social Movements and Networks: Relational Approaches to Collective Action(與Mario Diani合編,2001)、Social Movements and Organization Theory(與Gerald Davis、W. Richard Scott及Mayer N. Zald合編,2005)、Readings on Social Movements: Origins, Dynamics, and Outcomes(與David A. Snow合編,2009)。

譯者簡介:

黃克先
西北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著有《原鄉、居地與天家:外鄉第一代的流亡經驗與改宗歷程》(稻鄉出版,2007),譯有《泰利的街角》(群學出版,2009)、《社會資本》(與黃惠茹合譯,巨流出版,2008)、《客人?外人?遷移在歐洲(1800~)》(巨流出版,2006)、《上帝有個夢》(雅歌出版,2005)。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