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地震」發生至今已經半年。這件事在香港人心中可能只餘下一些災難畫面,但是,日本人仍在努力進行漫長的災後復原和重建工作。雖然現在已開始有日本東北地區旅行團復辦,但大家可能仍抱有疑問:核幅射的影響範圍到底有多大?日本出口的產品是否仍然安全?
在日本生活了七年的香港人平木太太,集合了散居於東京的一班香港人,將地震時的第一身經歷記錄下來,寫成《日本.再出発──在日港人311地震後感》一書,讓香港人切實地了解日本地震和災後的情況,以及重新認識日本這個地方。當中可見一眾作者的細膩觀察以及由此引發的思考。本書的版稅收益將全數撥捐日本紅十字會及日本YMCA,以協助日本的災後重建工作。
作者簡介:
Japan Reboot Project:散居於東京的22位香港人,喜愛日本文化,享受日本風景美食。一同感受過311東日本大地震的威力,觀察過日本人的秩序、沉着與堅毅。渴望為日本出一分微力,集合各方好友的力量,以此書為”Reboot Japan”的一步。
Facebook (中文) : http://www.facebook.com/japanrebootproject
Facebook (日本語):http://www.facebook.com/japanrebootproject.nihongo
章節試閱
災難中的感人故事
地震與海嘯並不是最可怕的,最令人傷心的是在災難中失去了摯親或所愛的人,
那是一生也彌補不了的。
May Uehara
三一一那天
當我接到Florence的來電,說要籌備一本書為日本打氣,目的是要恢復港人對日本的信心。我非常贊同這個構思,作為半個日本人,也覺得應該在這個時候為日本出一分力。
三月十一日發生的地震,是我在日本二十六年裡經歷最厲害的一次。當時我正在品川辦公室裡上班,突然感到地動山搖,接二連三的餘震,簡直令人透不過氣。我連忙跑到附近的空地避難,透過同事的手機收看新聞直播,海嘯瞬間淹沒了東北沿海地區,我被嚇得目瞪口呆。我當時非常擔心女兒在學校的情況,以及八十多歲的家姑在家中有沒有受傷,如果有,又有沒有鄰居及時發現幫忙救她?丈夫又身處何方︵因他是當營業的,每天也要駕車到處會見客戶︶?但沒有人能回答我,只有心急如焚地等待。由於手機網絡癱瘓,令我等了差不多兩至三小時後,才能收到女兒及丈夫的平安短訊。
在得知他們安全後,我回到辦公室等候火車重開,如果當晚沒有火車行駛,我已打算在辦公室過夜,因我家離公司實在太遠了,一整夜走路也未必能回到家中。幸好火車在深夜時分局部重開,我步行至火車站,沿途看見很多熱心人士自發性地協助我們這些「歸宅難民」,有些原本已關門的麵包店店主免費派麵包給途人充飢,亦有人送上愛心咖啡、熱茶,並免費借出自家洗手間供人使用。而餐廳亦開放給累了的途人坐下休息..太多太多這些感人場面,互助互勉。困難時一起面對的那股正能量在那災難性的一天,在東京的每個角落中散發。
我的女兒當晚在學校留宿,有校長及老師照顧.她,我非常安心。眾所周知,日本人的防災意識是從小訓練出來的,地震、火警等演習每隔一段時間就做一次,全校參與。學校也要求每個學生攜帶「防災帽」到學校,那看上去是一個軟綿綿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坐墊,但縫合位只有兩邊,平常就當坐墊使用,當地震發生時,就把這帽好像三角形般戴在頭上以保護頭部,然後躲在桌下,直至地震停止。
據我女兒憶述,當晚很多同學也要在學校留宿,因很多家長也無法前往學校將子女接走。學校方面也向每位學生派發「避難食」,例如乾糧、罐頭、麵包及水來充飢。正因為日本經常發生地震,所以日本每間學校基本上也有這些儲備,當災害來臨時就能派上用場。
我和丈夫那晚深夜時分才回到家裡,幸好家姑沒有受傷,家中亦沒有甚麼大損毀,我們休息一會兒,待天亮後駕車接女兒回家。翌日的交通仍然混亂,花了大半天才能安全把女兒送回家,然後大家倒頭大睡了一整天。
地震海嘯過後,福島核電廠傳來輻射洩漏危機。雖然當時日本政府發放的消息告訴國民不用太擔心,但外國傳媒的報道比日本的嚴重得多,我遠在加拿大及香港的親戚亦相繼催促我們儘快離開日本,可是我丈夫及家姑均強烈反對,她甚至說:「這裡是我的家,我的國,就算死,我也要死在這裡,我甚麼地方也不去。」態度非常強硬。我丈夫亦覺得在國難的時候離開工作崗位,是過不了自己那一關,亦對不起客戶,更何況我們也沒有一處長久的容身之所,所以幾經爭論,我們還是決定留守日本。他們的態度及想法,令我想起當年香港經歷港人只想保衛家園,沒有人想離開。當時也好像只有外國人離開香港,情況,港人努力抗菌,醫護人員日以繼夜地照顧患者,跟現在的日本一樣,所以我明白他們身為日本人的感受。
那時亦有一些在日本居住了很久的外國人留下來,協助災區重建。我從新聞得知,有一位在日本東北地區一所大學當了十七年教授的英國人,儘管地震後他的家人也催促.他回國,但他說他在這十七年間,接受了太多日本人的恩惠,所以在他們有困難時,是必須做點事情去報答這份恩情。後來他自發性到災區充當義工,憑一己之力去協助有需要的災民。我對這位教授偉大的情操十分敬佩。
爸爸、媽媽及孩子
大災難發生,至今已有約三萬人死亡或失蹤,當中難免有許多生離死別的故事。而我身為媽媽,對於那些關於小孩與父母親的新聞特別留意,當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令我感到唏噓萬分;但亦讓我更加體會「珍惜生命」的道理,當中有讓我看見人性的美好,藉此機會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生遺憾的決定
石卷市立大川小學有八十四名師生在海嘯中罹難或失蹤,據說當他們聽到避難廣播,師生們已立即離開學校,但不知道是誰的決定,當時他們沒有向山上逃生,反而向陸地方向逃走,但當老師們發覺海水聲越來越近,正想指示各人往高地跑,說時遲那時快,無情的海浪已來襲,把他們沖走了。這所小學的校長在鏡頭前失聲痛哭,不斷為這個「想定外」的意外及自己領導無方而自責,令多條寶貴的生命犧牲。正因為是「想定外」,又有誰可以預測這場浩劫呢?
最後的廣播
在某災區的市役所內擔任警報廣播的後藤小姐,在海嘯來臨前的半小時內,不斷向市民發出海嘯廣播,及時勸喻市民向高地逃難,拯救了很多市民的生命,然而她自己卻沒有離開工作崗位,一直工作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後藤小姐的父母在她失蹤的一個月裡,每天都懷.希望到處去尋找她,希望她被救去其他醫院,只是暫時沒法跟他們聯絡。可惜一個月後,救援人員找到了她的屍體,後藤夫婦雖然有心理準備,但當希望幻滅,要他們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也是相當難受的。他們平復心情以後,接受了電視台的訪問,後藤先生含.淚說,他為享年二十二歲的女兒救了多條生命而感到驕傲,因生命不在乎長短,而是在乎活.的意義。
不一樣的畢業典禮
日本的學年是在三月底結束的,所以全國各校的畢業典禮都在那時舉行。今年東北地區的畢業典禮都添上一分哀愁,許多畢業生的父母是拿.逝世孩子的遺照出席,聽.校長在台上讀出畢業生的名字,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含淚上台代領畢業證書,任誰看見這情景也無不動容。
家裡只剩我一個
災區的一位十七歲少女在海嘯中失去了父母,家裡剩下她一個人。但是傷心過後,她不但沒有怨天怨地,反過來還去避難所協助其他災民,例如表演單簧管給災民欣賞,讓他們沉重的心情得以暫時輕鬆一下。這個女孩的堅強深深打動了我。我也鼓勵我的女兒多做義工,以生命影響生命!
最有意義的暑期工
由於受災情影響,許多在東北地區的學生在三、四、五月也沒法上學,家長們特別關心他們的學業進度,尤其那些在明年升讀高中或大學的學生,更擔心自己的前途會因而受影響。有見及此,教育部門發起「暑期老師義工計劃」,招募全國熱心的老師在暑假期間到東北為當地的學生們補課,據知報名參加這計劃的人數眾多,其中有受訪的老師更認為這是他人生之中最有意義的暑期工。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發生在災區的感人故事,但卻已令我深深體會「珍惜眼前人」與「及時行樂」的重要。
氣仙沼的孩子
因為當了媽媽,在地震發生時,第一時間也是想到孩子的安危。看見電視節目裡訪問災區的孩子們,不禁鼻子一酸。小孩為了不讓身旁的大人擔心而可能強裝快樂,或也有不太懂得表達難過的心情的,不少心理專家也認為必須小心處理孩子在災難後的情緒起伏。在發生強烈地震的時候,正是下午的上課時間,孩子們已離開父母上學。這場災難來臨後,不少孩子從此就失去了與家人再見面的機會。日本的小孩因為從小在學校就必須學習互相服侍,打掃地方,所以照顧自己的能力一樣不缺。而這些日常的生活訓練,令孩子在必須一個人去處理自己的事情時,會變得獨立具體。
從災區的訪問中,叫我最感動的其中一則,是關於宮城縣氣仙沼市裡,一群在小學體育館避難的中小學生。在地震一星期後,他們自發地用一張大畫紙把當天在四周發生的事,用報道形式張貼在體育館內。這張叫「ファイト新聞」〈打氣新聞〉的小型報紙,在當時完全缺乏報告通訊的時候面世,每隔幾天便會更新一次。小孩的目的是把一些正面且開心快樂的訊息傳遞給在館內避難的人,並把當天收到的救援物資在報紙內公佈。在災難中,這小小的報紙發揮了大大的功能,亦讓人看到孩子背後的希望。這些小孩有與家人失散的,也有失去他們最喜愛的玩具的,當中更全部曾與死亡擦身而過。然而,看到這群小孩,讓我們這些成年人也不得不從小孩的那顆純真的心中學習面對困難的勇氣。
到了執筆的今天,因為有大部分的災民已經搬離避難的體育館,而且也因為即將要重新開始學校的生活,氣仙沼的「.ファイト新聞」在出版至第五十期後,便來到最終回。曾參與的小孩們都說,會在學校繼續努力,把「ファイト新聞」延續下去。
這讓我不禁反思,到底香港的小孩們出了甚麼問題?雖然我不在香港生活已久,但從報章雜誌也看到有關「港孩」的報道,大多是因為小孩都是家中的霸王,隨時有傭人使喚,家中一切供應充足,並沒費心的需要,但自理能力卻出現問題。雖然香港是福地,基本上可說沒有災難發生過,但要是有一天無情的天災來到時,香港的小孩如何懂得應付呢?不說失去一切的精神層面,單是處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做不到的話,我看到在小孩背後的,並不是希望的光,反而是一片黑暗。父母因工作忙碌而缺乏與孩子溝通交流,這是以物質填補而造成的惡性循環。作為父母,我們責無旁貸。香港的父母喜歡帶子女到日本旅遊觀光,也許是時候讓他們在旅程中,讓子女學習日本小孩的屬性,讓「港孩」這個名字有一天不再是貶義,而是贏得世界讚賞的名稱。
從以上災區的故事,領略到幸福不是必然的。各位讀者,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錢財身外物,最珍貴的必然是家人的愛,請多關心子女及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時間。那些失去孩子的災民,永遠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災難中的感人故事地震與海嘯並不是最可怕的,最令人傷心的是在災難中失去了摯親或所愛的人,那是一生也彌補不了的。May Uehara三一一那天 當我接到Florence的來電,說要籌備一本書為日本打氣,目的是要恢復港人對日本的信心。我非常贊同這個構思,作為半個日本人,也覺得應該在這個時候為日本出一分力。三月十一日發生的地震,是我在日本二十六年裡經歷最厲害的一次。當時我正在品川辦公室裡上班,突然感到地動山搖,接二連三的餘震,簡直令人透不過氣。我連忙跑到附近的空地避難,透過同事的手機收看新聞直播,海嘯瞬間淹沒了東北沿海地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