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阿甘節稅法池上彰賺錢密笈MOOK特價長女病新聞自由季暢銷5折起靈媒媽媽讀冊選讀恩田陸吳明益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科技與社會:社會建構論、科學社會學和知識社會學的視角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黃之棟、黃瑞祺、李正風

評價
10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360 NT$ 40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2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科技愈發達,家庭主婦愈忙碌!為什麼?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過去十年來,台灣學術圈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非「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簡稱STS)莫屬。STS的跨領域精神充分體現在它組成的多元,涵蓋了諸如:科學史、科學哲學、性別研究、醫學與護理、社會學、人類學等各大範疇。這些年來,社群成員經由引介西方各種研究取徑,繼而發展出扎根本土的在地研究,持續展現了這個學門旺盛的企圖心與理想。本書主編從台灣出發,邀集華文世界學者分享研究成果,實為台灣STS出版的重要里程碑。

回顧歐美STS發展史,愛丁堡學派曾經是重要且璀璨的一頁。三十年來,該學派人才輩出,諸如巴恩思(Barry Barnes)、布洛爾(David Bloor)、夏平(Steven Shapin)、麥肯其(Donald MacKenzie)、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等人,都是執學界牛耳的人物。而愛丁堡學派所揭櫫的科學知識社會學、強綱領、四大信條等,更為人所耳熟能詳。

《科技與社會》邀集華文STS社群之研究者,以愛丁堡學派的「社會建構論」為主軸,展開批判性的回顧與前瞻。全書共分兩部分:總論部分集中在理論的探討,包括了由宏觀角度闡析科學知識與社會因素之間的關係,以及從微觀視角來解析科學知識的生產過程等;專論部分則以具體的爭議研究為主,諸如微積分的「發明權」爭奪、標準化過程中的技術爭論、環境正義的論爭、中醫存廢論戰、翻譯工作的權力競逐等問題。這些文章呈現出的多元研究特徵,使讀者能一窺愛丁堡學派之堂奧。

作者簡介: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王小紅,中國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教授兼副主任
李正風,中國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沈小白,英國愛丁堡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
徐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哲學部教授
程志波,中國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陳瑞麟,台灣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黃瑞祺,台灣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黃之棟,台灣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崔波,中國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樊春良,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文旋,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戴東源,台灣靜宜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蘇俊斌,中國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各界推薦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