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家知名諷刺報開玩笑的說,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類阿姆斯壯不敢置信,
以致這樣跟航太總署回報:
"Holy living f*ck.... Are you f*cking believing this? Over. "
知名德國另類作家布倫納在本書中,
完整介紹了我們對這顆星體的好奇,如何長期深入影響文化各層面,
終至引領科學進展到實現太空探索,放眼更廣袤的星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球是我們在太空中,看得最清楚的鄰居,
因此自古以來,它便啟發著人類的想像與各種活動,至今。
這本書先是介紹古時人類觀察到月球現象後,有何想像和詮釋,怎麼樣嘗試探索、驗證,一路談到它如何全方面影響人類文化,像是:神話內涵、哲學思考、祕術操作、奇幻及科幻故事的書寫,政治角力的祕辛等。當然,更別說它如何影響科學研究,終至帶我們實現太空探索,放眼更多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說到主張「太陽為宇宙中心」,有人可是比哥白尼早了一千八百年;
★凡爾納不只《海底兩萬里》出名,還精準預測到下個世紀的太空科技;
★印度的阿育吠陀被認定是精密醫學系統,而它認同天體會影響治療效果;
★二戰期間為德國研發祕密武器的馮布朗,是刻意被美國逮捕,為什麼?
布倫納整合為數豐富的圖片,緊湊而深入的從文化、政治、科學等數個角度,精彩闡述我們是如何才終於跨出這「人類的一大步」。
媒體讚譽:
一部優美的文化史。布倫納巧妙地迅速巡了遍近代科學,並帶我們走了趟生動的月球民間傳說與幻想文學之旅。
——《紐約客》
這本書輔以許多取自古老典籍乃至科幻小說等的配圖,不只介紹了月球的歷史,也介紹了這顆星體如何啟發人類的想像力,終至成功登月。
——《紐約時報》
「布倫納是適合廣大讀者群的極佳非小說類作家。他鮮少拿一堆術語轟炸我們,卻依然讓人覺得他精通探討的主題。他特別受自然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所吸引,而且總是設法描述得很生動。」
本書特色
含有豐富取自古書、科幻著作等許多來源的配圖。
作者簡介:
貝恩德・布倫納Bernd Brunner
德國著名的另類文學作家,作品特色是兼容文化史及科學知識,內容深入且搭配眾多罕見配圖或照片,著有多本暢銷的歷史、科學及文學作品,包括《躺下的藝術》(在台灣由行路翻譯出版)、《發明聖誕樹》、《熊的歷史》、和《居家的一片海洋:水族箱的歷史》等。散文集《伊斯坦堡的野狗》曾入選美國最佳旅遊文學獎。
譯者簡介:
甘錫安
學業結束後由科學界踏入「譯界」,現為專職譯者。曾擔任Discovery頻道與資訊雜誌編譯,現仍定期為《科學人》及《BBC知識》等雜誌翻譯。書籍譯作包括《品嚐的科學》(合譯,行路出版)、《愛因斯坦1905》、《氣候創造歷史》、《現代主義烹調》、《獵光聖經》等。目前住在有山有海有美食的台灣頭基隆,熱愛吸收各類知識,正努力朝「全方位譯人」的目標邁進。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媒體讚譽:
一部優美的文化史。布倫納巧妙地迅速巡了遍近代科學,並帶我們走了趟生動的月球民間傳說與幻想文學之旅。
——《紐約客》
這本書輔以許多取自古老典籍乃至科幻小說等的配圖,不只介紹了月球的歷史,也介紹了這顆星體如何啟發人類的想像力,終至成功登月。
——《紐約時報》
「布倫納是適合廣大讀者群的極佳非小說類作家。他鮮少拿一堆術語轟炸我們,卻依然讓人覺得他精通探討的主題。他特別受自然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所吸引,而且總是設法描述得很生動。」
媒體推薦:媒體讚譽:
一部優美的文化史。布倫納巧妙地迅速巡了遍近代科學,並帶我們走了趟生動的月球民間傳說與幻想文學之旅。
——《紐約客》
這本書輔以許多取自古老典籍乃至科幻小說等的配圖,不只介紹了月球的歷史,也介紹了這顆星體如何啟發人類的想像力,終至成功登月。
——《紐約時報》
「布倫納是適合廣大讀者群的極佳非小說類作家。他鮮少拿一堆術語轟炸我們,卻依然讓人覺得他精通探討的主題。他特別受自然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所吸引,而且總是設法描述得很生動。」
章節試閱
〔摘自本書第十二章 登月生活視覺化〕
前面曾經提過,人類透過望遠鏡更清楚地觀察月球後,立刻就著手繪製月面圖。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儒勒‧凡爾納撰寫關於月球之旅的小說時,月面圖已比早期更加精密詳細,但依然無法創造鮮活逼真的月球印象。誰能讓我們彷彿置身月球表面,而不是在遠方觀望?該怎麼讓大家看見隱而不見的未知部分?矛盾的是,要創造出逼真的景象,必須先製造虛假的幻象。
蘇格蘭人詹姆士‧納史密斯(James Nasmyth,1808年~1890年)感受到這個雄心的召喚。納史密斯在製造業致富後,退休專研天文學。1840年代初,他用石膏製作十分精細的月球表面立體模型,再把模型拍攝下來。出乎許多人意料的是,納史密斯對月球的迷戀,並非來自使用望遠鏡觀察月球,而是一次前往那不勒斯附近的維蘇威火山之旅。他在那裡「多少熟悉了形形色色的火山活動。這些活動在遙遠得難以想像的年代,造成月球表面奇妙的特徵和細節」。他在火山山頂可以俯視「吐出一團團蒸汽的坑洞」。為了製作用來拍照的模型,他還向父親、風景畫家亞歷山大‧納史密斯(Alexander Nasmyth)討教專業知識。
經過三十年的研究和努力,納史密斯出版了《月球:是行星、世界,也是衛星》(The Moon: Consid.ered as a Planet, a World, and a Satellite)。這本書於1874年,由先前出版過達爾文作品的約翰‧莫瑞(John Murray)發行。納史密斯的印象派照片,呈現人工營造的月球,月球地形的光線顯得相當奇怪。他採用難度極高的凹版印刷技術,以浮雕模製作鉛質影像,技術上比拍攝真實月亮的銀版照片更加優異。這些影像為讀者提供不遜於特殊效果的激動感。連以捍衛理性科學著稱的《自然》(Nature)雜誌,也對這本書讚譽有加,一位書評家曾經寫道:「本書是有史以來,科學研究者呈現給讀者最吸睛、最寫實的自然景物」。
納史密斯的書出版後不久,美國神職人員艾德華‧艾弗列特‧黑爾(Edward Everett Hale,1822年~1909年)於1869年和1870年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上,發表兩則短篇故事,提出人造月球的想法。直徑約兩百英尺的「磚月」(The Brick Moon),以朝反方向轉動的飛輪拋射到太空中。在黑爾的虛構情節中,衛星在發射時沒有進入預定軌道,似乎不知去向,但後來又出現在距離地球五千英里處,上面住著自給自足的月球人,擁有以冰製作的巨型望遠鏡。想當然耳,磚月上最適合用來打造太空船的材料,就是磚塊,不過即使把這個幻想故事中光怪陸離的情節放在一邊,我們或許還是可以把它看成是「太空站」概念的先驅。
1850年代初,納史密斯正忙著製作模型時,德國波昂的湯瑪斯‧迪克爾特(Thomas Dickert)則在製作月球可見面的半球模型。這個模型直徑約二十英尺,有一部分特徵以約翰‧海因里希‧馮梅德勒的月面圖為依據。迪克爾特製的模型後來被送到美國,最後陳列在芝加哥的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用於激發大眾對月球成分和天文學的興趣。1898年,美國迪爾伯恩天文台前台長艾里亞斯‧柯爾伯特(Elias Colbert)在《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上寫道:「仔細觀察龐大的月球,讓我得以證實它的精確程度,而不只是粗略的呈現。它以驚人的真實感重現月球表面的特徵,展現的細節,遠超過不熟練的人透過最高級的望遠鏡觀察月球時,能夠看見的所有細節。」這個龐大的月球,可以視為二十世紀世界博覽會太空展覽的濫觴。這個樣本目前仍陳列在美國威恩堡的中央科學博物館(Science Central Museum)中。
1925年,光學儀器商和地球物理學家弗瑞德里克‧尤金‧萊特(Frederick Eugene Wright,1877年~1953年),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成立「月球表面實體特徵研究委員會」。萊特對月球和加勒比海的海底風景極有興趣,因此獲得「月亮人」和「現代凡爾納」等稱號。為了便於繪製月球特徵地圖和演繹這些特徵,他把月球的負片影像,投影在表面塗布感光乳劑的一英尺化學燒瓶上。這些影像在地下隧道綿延超過一百三十英尺。這個「萊特球」是最早的矯正攝影照片,作用是還原月球特徵原先的球形分布,讓所有特徵都在正確的相對位置上。
二十世紀稍後,月球的視覺化呈現,多半是主流媒體甚至低級趣味刊物插畫家的工作。1920年代,《科學奇幻故事》(Science Wonder Stories)等科幻雜誌和科普雜誌興起,太空藝術這個次類型隨之問世,一直延續到1950和1960年代太空熱的黃金時期,每個時期各有典型技巧。有些人認為,美國的契斯利‧波恩斯特爾(Chesley Bonestell,1887年~1987年)是天文藝術之父,他的太空藝術作品於1944年首次刊登在《生活》(Life)雜誌上。然而,法國的盧西恩‧魯達(Lucien Rudaux)、德國的克勞斯‧布爾格(Klaus Bürgle)、英國的勞夫‧史密斯(Ralph A. Smith),以及美國的弗瑞德‧弗里曼(Fred Freeman)等藝術家,也創作出影響深遠的想像作品。科幻藝術家運用創意面對挑戰,讓要求極高的大眾感覺這個看不見的世界十分真實。可信度比精確度更重要,而精確度在人類登陸月球之前,一直是個謎。
當然,這些藝術家也跟以文字描繪未知世界的作家合作。儘管其他行星對月球造成激烈競爭,其中又以火星為最,月球依然是科幻作家心目中的熱門主題,進入二十世紀後則普遍偏向黑暗和反烏托邦。英國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在《登月先鋒》(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1901年)中想像的月球,是漸漸老化且坑洞處處的天體,有許多互相連通的洞穴。月球內部充滿空氣,月球人的居住處位於其中,而月球人只敢偶爾到月球表面來。兩個來自地球的英國旅人,藉助具有反重力特性的物質,體驗了頗為戲劇的登陸過程。他們的太空船滾進月球隕石坑深處後,他們被外型像螞蟻的月球人抓住。這些專家的頭部像氣球,但四肢則完全退化。他們的民族已經消失。為了維持整體的哀傷調性,這部作品最後的結局,是只有一位旅人逃離並回到地球。
無可避免地,科幻小說很快就趕上動態影像的科技新進展。法國演員、戲院老闆、製作人及導演喬治‧梅里艾(Georges Méliès),成為剛萌芽的法國電影工業的領導者。他改編凡爾納和威爾斯的小說,拍攝成十四分鐘的影片《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於1902年首映,很快就獲得全世界的好評。留著長鬍子的巴本佛伊利斯教授(由梅里艾本人飾演)和五位教授駕駛的火箭,降落在月亮的眼睛裡,這幾位訪客被不明原因的爆炸彈飛到地面。當晚他們安頓下來,但後來又因為降雪而醒來。他們撤退到表面下方的一塊區域,發現奇怪的岩石構造、瀑布和巨大的蘑菇。不過月球地底其實是個王國,裡面的奇特生物開始攻擊入侵者。遭到圍攻的巴本佛伊利斯用雨傘頭攻擊其中一隻生物時,這隻生物立刻就爆炸化成一團煙霧。後來更多月球人出現,這幾位訪客被抓住,綑綁之後獻給國王,但他們後來仍然逃脫並打敗了國王。
最後,這幾位旅行者逃向停放在懸崖邊緣的火箭。火箭升空時,他們的重量使火箭倒下,此時有一個月球人掛在火箭尾部,火箭就這樣朝地球飛去。在太空中飛行一小段時間後,他們安全降落在地球的海面上。現在看來,這部電影就像一連串簡陋又好笑的靜態描像,但仍然頗具娛樂效果。
大約在同一時間的紐約,月球航行的概念則結合活動畫景和動作,形成「電子布景機械幻象」。紐約布魯克林區康尼島月亮樂園(Luna Park)裡的「月球之旅」,是集體經歷的奇觀。遊客進入燈火通明的雪茄形太空船月球四號,不久後,太空船就開始前後移動,類似蝙蝠翅膀的巨大機翼則上下移動。快速劃過的背景畫面,營造出太空船正在移動的幻象,先從曼哈頓到尼加拉瀑布,再朝上進入太空。此外還用風扇加強正在飛行的印象。旅程的目的地進入視線時,機翼開始移動得更快。接著太空船在月球表面上空遭遇暴風雨,沒有降落在死火山中。此時操作人員請遊客走下太空船,觀察岩石構成的景物,和類似蘑菇的奇特植物。遊客會在這裡,遇見背上有一排排長刺的矮小月球人,月球人陪著遊客一起走過滿布鐘乳石的洞穴,並且穿越裂隙,裂隙上方有蜘蛛網般縱橫交錯的橋樑。月球人邊走邊唱著:「我的心上人是月中人。」他們到達月球國王美輪美奐的皇宮時,月球少女為遊客表演舞蹈,給他們吃綠色乳酪。最後遊客由月球小牛的嘴巴離開這個景點,回到日光中。
對卡爾奧古斯都‧馮‧拉菲爾特(Karl-August von Laffert)而言,月球不是提供單純娛樂活動的地方。他在小說《月球之死》(The Demise of the Luna,1921年)中,預言月球將發生如同《聖經》記載的大災難:月球朝地球方向墜落,造成巨大的潮浪,人類幾乎就此滅絕。當時歐洲和亞洲結合成一個王國,以歐亞波里斯(Eurasiapolis)為首都,居民多年來一直在等待月球地殼劇烈變動,他們認為這是無可避免的命運。由於地球以往曾有火山活動,所以地球上的房屋都以夾鉗建造,或懸掛在彈性帶上,以策安全。全球各地都有天文台和氣象站,連喜馬拉雅山上也不例外。月球脫去「冰殼」之後露出金屬核心,因此變成紅色,第二次大洪水隨之而來。試圖把部分人類送往其他行星的行動,也因為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能接受「人類種下的邪惡果實」的居住地,而宣告失敗。所有科學和科技資源,都用於拯救人類、動物和植物,「讓他們越過近在眼前的沖積土」。一艘諾亞方舟用於裝載博物學者選定的動物,另外有數架大型飛機裝載選定的人類。地球和月球最後在「十分平順,接近正切的路徑上」,合而為一。
同時代電影中許多關於月球的虛構情節,和馮拉菲爾特的啟示錄式景象相比之下,顯得受限許多。這類電影的情節大多是人類前往月球,而非月球朝地球而來。短片《月球之旅》有種接近童話故事的感覺。然而,以《大都會》(Metropolis,1927年)一片,訂定反烏托邦未來主義風格標準的德國製片弗瑞茲‧朗恩(Fritz Lang),則以不受限制聞名。他1929年的作品《月亮裡的女人》(Frau im Mond,在美國發行時的片名為《搭火箭上月球》),改編自他當時的妻子泰雅‧馮哈堡(Thea von Harbou,1888年~1954年)的小說,把通俗劇和科學奇觀結合在一起。
沃爾夫‧希李爾斯(Wolf Helius)和熱衷於太空旅行的助手漢斯‧溫德格(Hans Windegger),與認為月球遠地面有水、氧氣和黃金的曼菲爾德教授(Professor Manfeldt)合作。這個團隊的另一名成員,是芙瑞德,她是希李爾斯的前女友、現在則是溫德格的未婚妻。幫派分子華特‧透納(Walt Turner)竊取了希李爾斯的珍貴物資,如果希李爾斯不合作,透納就會破壞他的火箭,因此希李爾斯不得不讓透納加入這次月球之旅。最後,他們在一座水池起飛升空之後,發現火箭上還有一名年輕偷渡客古斯塔夫。他們在月球上發現黃金時,曼菲爾德和透納打了起來,教授掉進裂隙摔死。透納試圖劫持火箭時中槍,性命垂危。離開月球的時刻到來時,太空船上氧氣不足,必須留下一名乘客。抽籤結果是溫德格必須留下,但希李爾斯決定讓他和他鍾愛的芙瑞德一起回地球。火箭升空時,畫面中的駕駛者是小男孩古斯塔夫,顯然芙瑞德和溫德格都留在月球上,而片中最後一個鏡頭,則是他們兩人熱情相擁。
愛因斯坦是朗恩最後一部默片首映時的來賓之一,媒體讚譽這部電影「將奇蹟化為真實」。這句評語或許沒有維持很久,但就某個重要面向而言,朗恩的科幻片反而成為現實世界的靈感來源。這部電影使升空倒數變得家喻戶曉。其中有一張字幕卡這麼寫著:「還有二十秒——躺好——深呼吸」,接著數字越來越小,讓觀眾越來越掛心最高潮的升空過程。
他從波羅的海岸邊運來四十車沙子,在柏林和波茨坦附近著名的巴別爾堡(Babelsberg)片廠為這部電影搭造人工月球景色。朗恩的想像和四十年後人類首次月球航行,無論是火箭的外觀、飛行過程,甚至太空艙的分離過程都相似得出奇。最令人驚奇的相似之處,在太空船環繞月球時最為清楚。月球表面通過眼前時,我們可以察覺月球的曲率極大,所以它比地球小了許多。這部電影超越了它的媒材,推廣火箭科學構想,其效果絕對不能低估。的確,朗恩片中的火箭發射過程極為真實,不久之後,納粹黨統治德國時,還以可能威脅火箭開發計畫的理由,禁演這部電影。
在科幻小說和電影的鼓舞下,有些人開始把殖民月球當成可行的想法。參觀人數多達四千五百萬人的1939及1940年紐約世界博覽會,宣揚人類飛上天空是人類科技成就的極致。博覽會的「明日世界館」模擬1960年時從飛機上看到的美國山水景色,「未來火箭港」則想像未來從紐約到倫敦只需要一個小時。這次博覽會僅僅預言了飛行科技未來的民間用途,但它的軍事用途很快就會成真。空間和時間限制在展示中前所未有地暫時消失,但月球仍然是遙遠的憧憬。不過到了1962年的西雅圖世界博覽會,美國航太總署(NASA)展示了火箭、衛星以及載人太空飛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狀況開始有所轉變。政府開始宣揚太空是核子新時代的重要戰略議題。早在1946年9月,美國以原子彈轟炸日本後一年,《柯利爾》雜誌(Collier’s)刊登一篇喬治‧艾德華‧潘德瑞(George Edward Pendray)關於月球殖民地化的報導。他沒有提供輔佐證據,只提出警告……
〔摘自本書第十二章 登月生活視覺化〕
前面曾經提過,人類透過望遠鏡更清楚地觀察月球後,立刻就著手繪製月面圖。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儒勒‧凡爾納撰寫關於月球之旅的小說時,月面圖已比早期更加精密詳細,但依然無法創造鮮活逼真的月球印象。誰能讓我們彷彿置身月球表面,而不是在遠方觀望?該怎麼讓大家看見隱而不見的未知部分?矛盾的是,要創造出逼真的景象,必須先製造虛假的幻象。
蘇格蘭人詹姆士‧納史密斯(James Nasmyth,1808年~1890年)感受到這個雄心的召喚。納史密斯在製造業致富後,退休專研天文學。1840年代初,他用石...
目錄
前言
一 凝望月球
哥倫布第四次航行到新世界時,他和船員必須在島上停留超過一年,但當地原住民拒絕配合這些歐洲人。最後哥倫布推算出將發生月全食,月食前一天晚上,他召集部落首領,向全能的神祈禱,警告如果原住民不願意合作,月亮將會消失。後來警告果然成真,嚇壞了的原住民願意提供食物和協助,懇求哥倫布救回月亮。
二 想像力的繆思
希臘傳記作家普魯塔克的《在月球表面》中,收錄許多關於月球的對話和針鋒相對的想法。他在書中提到,前希臘時期的阿卡迪亞人(Arcadian)想像自己是月球人,或是起源可追溯到月球尚未在地球天空出現的「月球前」時期的民族。阿卡迪亞人藉由宣稱這樣的歷史,讓自己懷有特殊的高貴感。
三 描繪月球地表
十九世紀對月球地形學影響最大的進展,是一幅十分精細的大尺寸平版印刷月面圖。這幅月面圖的製作者是約翰。海恩里希‧馮梅德勒和友人威廉‧畢爾,他們以測微量測結果為依據,改進地形名稱和位置系統,超越以往所有地圖繪製者。馮梅德勒非常著迷於月面圖計畫,據說連妻子都是在他少數不看望遠鏡的時候認識的。
四 戴月披星時
在依靠自然照明的世界中,晴朗或只有薄雲的夜空下的月光,顯得格外重要。人在這樣的夜晚通常比較晚睡,睡得也比較少,他們跟著月亮作息,月亮可說是夜間的小太陽。農民通常可以藉著月光處理白天來不及完成的工作,尤其是各種水果突然同時成熟的時候。在秋季,農民可在日落之後藉助收穫月的月光,繼續收割穀物。
五 月球奇遇記
月球騙局是1830年代媒體走向灑狗血的分界點,也像是某種測試。大眾對此激烈反彈,證明大眾仍然沒辦法把這種想法視為無稽。偽裝成新聞的科學幻想,總可以吸引大批著迷的群眾。這家報社宣稱:「紐約客白天看《太陽》(長知識),晚上看月亮。」
六 巴黎也瘋狂
《從地球到月球》和凡爾納寫作的其他書籍一樣,對下一世紀的科技發展預言得相當精準(他甚至還和出版社協議,把最先進的科學知識納入書中)。這本書有系統地解說月球之旅準備工作中的科學原理,可說前無古人。
七 月球的創世紀
笛卡兒說明,事實上,地球的漩渦困住了月球,迫使月球環繞它運行。笛卡兒這篇專著撰寫於1630年,但等到1664年他去世後許久才發表,原因正是它蔑視古老的秩序。我們不能忘了,1633年,伽利略的「太陽中心說」被判有罪,此後他一直被軟禁到去世為止。
八 坑坑巴巴月亮臉
「石頭可能從天而降」這事,並沒有讓人們立刻聯想到月球的隕石坑是這麼來的。曾經遭到《紐約太陽報》藍蝙蝠人騙局矇騙的赫歇爾爵士,仍然把月球隕石坑比做法國和義大利的火山,並且強調「簡而言之,它們完完全全具備火山的特質」。
九 隨月起舞
沿海地區的澳洲原住民,早已留意到月相和潮汐之間的關係。他們以往認為,大潮在月亮沉入海中時灌進月亮,使月亮變胖又變圓。相反地,低潮時,水由滿月注入下方的海洋,月亮隨之變瘦。
十 對月施法
許多占星醫生相信女性特別容易受月球影響。他們認為男性比較理智,也比較能耐受自然狀況,但女性和大自然關係密切,也比較容易受天體影響。
十一 偽關聯
好幾種醫療占星術認為人類病痛和月相有某些關,。儘管現代科學發現的因果關係證據極少,有些人依然堅持尋找這類關聯。瑞士醫師約色夫‧達昆恩是公認的精神病學先驅,連他都認為,精神病院收容人確實如同lunacy(精神失常)的字面所述,症狀在月圓之夜格外明顯。
十二 登月生活視覺化
二十世紀稍後,月球的視覺化呈現,多半是主流媒體甚至低級趣味刊物插畫家的工作。1920年代,《科學奇幻故事》等科幻雜誌和科普雜誌興起,太空藝術這個次類型隨之問世,一直延續到1950和1960年代太空熱的黃金時期,每個時期各有典型技巧。
十三 阿波羅任務之前、之後
太空計畫是新科技和已有科技的綜合體。華特‧麥克道格爾曾經斷言,太空計畫結合了「四項重大發明:英國的雷達、德國的彈道火箭,以及美國的電腦和原子彈」,這四項發明「都出自人類最具破壞性的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
結語 望月憂思
致謝
參考文獻
圖片出處
前言
一 凝望月球
哥倫布第四次航行到新世界時,他和船員必須在島上停留超過一年,但當地原住民拒絕配合這些歐洲人。最後哥倫布推算出將發生月全食,月食前一天晚上,他召集部落首領,向全能的神祈禱,警告如果原住民不願意合作,月亮將會消失。後來警告果然成真,嚇壞了的原住民願意提供食物和協助,懇求哥倫布救回月亮。
二 想像力的繆思
希臘傳記作家普魯塔克的《在月球表面》中,收錄許多關於月球的對話和針鋒相對的想法。他在書中提到,前希臘時期的阿卡迪亞人(Arcadian)想像自己是月球人,或是起源可追溯到月球尚未在地球...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