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阿甘節稅法池上彰賺錢密笈MOOK特價長女病新聞自由季暢銷5折起靈媒媽媽讀冊選讀陳思宏恩田陸吳明益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皮諾丘:木偶奇遇記

Le avventure di PINOCCHIO

作者:卡洛.科洛迪

評價
4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79 NT$ 750 NT$ 95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6月3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最多人搭配購買
  • 原價:NT$1200
  • 組合價:75NT$901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5月31日 更多選擇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全球200種語言版本 永恒的文學經典
☆科洛迪國家基金會(Fondazione Nazionale Carlo Collodi)全力協助臺灣首次完整譯本
☆義大利國寶級畫家馬托蒂  三十年蘊釀插畫版本


皮諾丘擁有世界上的三種靈魂
——植物、動物和人性——
他經由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連串「冒險」來認識這三種靈魂。

你是否對《皮諾丘:木偶奇遇記》有這樣的印象:一個說謊時鼻子會變長的木偶小孩?
這個由迪士尼動畫和各種簡化版本重塑的經典,其實是一部許多人未曾完整閱讀的傳說之書。

這次大塊文化 image3 系列全新推出的譯本,有兩個前所未見的特點。

首先,特別取得卡洛.科洛迪國家基金會的支持,由基金會國家版本編輯委員會主席丹妮耶拉.馬爾凱斯基(Daniela Marcheschi)全力協助,在義大利文與英文交叉對照下,為臺灣的中文版提供精確的細節指導,確保譯文能忠實再現科洛迪的文字風格與情感深度,讓讀者得以探索卡洛.科洛迪筆下的故事魅力。從木偶皮諾丘的誕生到他的冒險旅程,原著充滿幽默、生動又深刻的筆觸,揭示出童年與成長的多重面貌。
《皮諾丘:木偶奇遇記》不只是一部精彩動人的兒童故事,更因為對人性的深刻反思和獨具一格的幽默筆觸,而成為永恒的經典。

另外,本譯本融合了義大利畫家洛倫佐.馬托蒂為《皮諾丘:木偶奇遇記》創作的精美插畫。馬托蒂以三十多年時間,三度詮釋皮諾丘的世界,用色彩與圖像補充文字未能說盡的奇異與溫暖,為這部經典帶來新的圖像語言。
馬托蒂不只讓他的圖像語言更接近科洛迪原始的文字語言,更以他獨特的美學視角,用他的畫筆深入勾動讀者的情感。


譯者郝明義說:科洛迪在這本書裡,很喜歡用「一千」為單位來形容事情。
木偶戲的大帳蓬上,有一千種各種顏色;一千隻啄木鳥來把皮諾丘變長的鼻子啄回原形,等等。因此在譯者前言的結尾,他也借用科洛迪的話來說:「請大家來讀這本書吧。這是一本有一千個理由要讀的書。」



推薦人

吳俞萱|詩人
馬尼尼為|作家
焦元溥|作家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兒童節目主持人
謝佩霓|藝術評論家
藍劍虹|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依照姓名筆畫排序)


地平線是不穩固的,當陰影踏上征途。馬托蒂派出流動的形狀和色彩,狂野追獵。直到自我面目全非,崎嶇於是有了平直的依靠。——吳俞萱

作者簡介:

卡洛.科洛迪 Carlo Collodi

卡洛.洛倫齊尼(Carlo Lorenzini),筆名科洛迪( Collodi,取自其母親家鄉的名稱)是一位風趣且多才多藝的作家。他創辦了政治諷刺報紙《Il Lampione》,並作為記者與當時多家報刊合作。

1876年,他為Paggi出版社翻譯了法國最著名的童話故事《仙女故事集》。在1877至1878年間,他出版了《Giannettino》和《Minuzzolo》,這些作品使他成為奠定義大利公共教育基礎的功臣。

自1881年起,他在《兒童報》上連載《一個木偶的故事》(Storia di un burattino),並於1883年由Felice Paggi出版社出版了完整版本,書名為《皮諾丘:木偶奇遇記》(Le avventure di Pinocchio),此書為義大利文學永恆的經典。

羅倫佐.馬托蒂 Lorenzo Mattotti

義大利畫家、插畫家與漫畫家羅倫佐.馬托蒂現居巴黎,自1970 年代末期發表首部漫畫作品以來,便以大膽的實驗精神和獨特的藝術視角聞名於世。早年他放棄建築學,專注於漫畫創作,並於1980 年代初與其他藝術家共同創立「Valvoline」團體,突破傳統敘事與藝術框架,創作風格前衛且富有表現力。

1984 年,他創作了《火焰》(Fuochi),這部作品在漫畫界被視為一大盛事,並獲得了重要的國際獎項。他的作品,從《事件》(Incidenti)到《污點》(Stigmate),再到《斯帕塔科先生》(Le Signor Spartaco)、《內法斯托博士》(Doctor Nefasto)、《窗邊的人》(L'uomo alla nestra)和眾多其他作品,不但全都呈現出獨特的韻味,卻又沒有受限於單一的手法,不斷探索繪畫創新的可能性。

馬托蒂的插畫作品廣泛見於《紐約客》(The New Yorker)、《世界報》(Le Monde)、《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等國際媒體。時尚領域中,他曾為《浮華》(Vanity)雜誌設計視覺藝術,並為建築期刊《Domus》設計2010 年的所有封面。在童書領域,他為《皮諾丘》(Pinocchio)及《尤金尼奧》(Eugenio)繪製插圖,後者於1993 年榮獲布拉迪斯拉發大獎(Grand Prix di Bratislava)。他的個展遍及羅馬展覽宮、哈勒姆弗朗斯.哈爾斯博物館與米蘭羅馬門博物館,作品在全球廣泛流傳。

馬托蒂同樣涉足動畫與電影領域,為王家衛、史蒂文.索德伯格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執導的電影《愛神》(Eros, 2004)設計過場動畫。2007 年,他參與動畫電影《怕黑怪談》(Peur(s) du noir)的創作。2011 年,他為電影《曾經……也許不是》(Il Etait une fois... Peut-être pas)設計動畫序列,並於2012 年參與恩佐.達洛動畫電影《頑童皮諾丘》(Pinocchio)的角色與場景設計。

馬托蒂的出版物豐富多元,包括Einaudi 出版社的《化身博士》(Jekyll & Hyde, 2002)、《霜之聲》(Il rumore della brina , 2003),以及Nuages 出版社的《馬托蒂的海報》(I manifesti di Mattotti , 2002) 與《吳哥窟》(Angkor, 2003)。2009 年, 他與Orecchio acerbo / Gallimard 合作出版《漢塞爾與格蕾特》(Hansel e Gretel ),並於2010年與音樂家路.瑞德(Lou Reed)聯手創作《烏鴉》(Il corvo , 2012)。

羅倫佐.馬托蒂的藝術橫跨漫畫、插畫、電影與繪畫,風格鮮明且富有表現力。他不僅是現代漫畫藝術的重要推動者,更是當代視覺藝術領域不可忽視的關鍵人物,其作品打破了藝術形式間的藩籬,創造出跨越文化與語言的普世視覺語言。

譯者簡介:

郝明義

  四十多年出版人。1956年生於韓國釜山市。1974年就讀臺大商學系。1978年進入出版業,1996年創立大塊文化,其後並創立Net and Books,以及大辣出版。

  參與許多公共事務,曾發起創立台北書展基金會,於2009至2013年擔任國策顧問,並參與反服貿及太陽花運動。

  郝明義於2014年獲頒金鼎獎特別貢獻獎、2020年獲頒義大利之星騎士勳章,2022年獲頒金漫獎特別貢獻獎。

  著有《工作DNA》、《越讀者》、《如果我十五歲》、《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臺灣的未來在海洋》等書。也以筆名馬利擔任漫畫及繪本編劇,代表作有和鄭問合作的《阿鼻劍》。譯著有《2001太空漫遊》、《如何閱讀一本書》。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