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他們開了一間臺灣小吃店
刈包店的設計異想 五坪空間 點亮百年光明
為你煮碗熱呼呼牛肉麵 讓加班的夜晚不再那麼孤單
聽饒舌樂吃碗傳統乾麵 用街頭文化重新定義府城滋味
一碗麵線不糊塗 小小店舖溫暖整條街
牛皮紙包裹濃郁油飯香 手工翻攪米粒 讓情感延續
Part2 飽餐一頓後 來道不一樣的臺灣小點
用柴燒杯具 將傳統杏仁茶換上新口感
吃得到牛奶香氣的車輪餅小攤 布條招牌以毛筆題寫
串聯相同理念的 極簡風手作豆漿
將廢棄木材再利用 分享記憶中的紅豆湯
Part3 我們愛用的臺灣傳統廚具
聊聊天:
趙德胤X吳可熙:試境之後 開始捲入的電影事件
創作對話:
造訪共同工作室的日常
其他文章:
住京都舊町屋 有靜好時光相伴
到香港唐樓的藍人茶館 赤足暢談
慢走巴黎 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電影感
散發熱度的綠色鋪子 在花市閃閃發光
帶一雙筷子 慢食古樸小鎮
持之以恆的減量之美
專欄張曼娟 不要太愛我
專欄姚謙 莫斯科的第一天
作者簡介:
於2012年4月發行《小日子享生活誌》創刊理念源自想要創造一本屬於台灣土地的生活風格雜誌,內容涵蓋設計、建築、飲食、音樂、電影、閱讀等。
有鑑於市面上主題雜誌太多,小日子團隊認為編輯到位才是重點,因此我們採取的製作手法,不追求濃妝艷抹的重鹹口味,而是將純粹道地的材料原味呈現給對於簡單美好生活有渴求的讀者,這些人散居在各行各業,在意知性閱讀的質感,也積極追求感官的愉悅靈敏。
當愈來愈多人熱衷過屬於自己舒服的小日子,我們的社會就真的變成一個生活有風格的地方,這不但讓我們活得更好更有意思,更會讓這塊土地變得更有創意、更有文化爆發力。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NO.55《開一間理想中的小吃店》
We can't live without Taiwanese food
碗內見天地 真正的生活哲學家
認識臺灣不能不談吃,更不能不談臺灣人吃的方式。舒國治老師在《台北小吃札記》中寫到:「如今的臺北絕對是世界級都會,但在豪奢酒店餐廳的縫隙裡,質樸陳舊,甚至略顯笨拙的小館子、小吃攤卻仍如草木般怡然生長著。」舒老師這番話即是小日子55期的主題精神,這個月我們走訪臺灣五個縣市,挖出與時俱進的臺灣美食,主理人傳承了舊時一絲不苟的手藝,摻入新一代設計,再撒上些許叛逆跟用心,成就一道道別有滋味的臺灣料理。
高雄的不糊麵線,兩個餐飲外行人從零學起,在容器跟醬料都加入設計巧思;藏身老公寓二樓的臺北時寓牛肉麵,極有層次的口味,就如同它充滿故事的空間;臺中盛橋刈包主理人史奈普引用電影料理鼠王的臺詞:「並非誰都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不過偉大的藝術家卻可能來自任何角落」。本期介紹的這些主理人,在我心中都是各據一方的藝術家,將臺灣小吃以職人精神對待,一小碗內蘊藏說不完的哲理。
小日子從本期將增頁為116頁,價格也調整到125元。之前單本100元的零售價,對我們的製作成本負擔頗大,如果銷量好的時候,我們小家庭還能簡樸度日,一旦景氣不好或是我們又雄心大發地挑戰冷門的封面題目,銷量不如預期,就會拉警報。這是獨立發行的出版社逃不了的宿命跟挑戰,即使家境不寬裕,但碰到想做的題目(像本期橫跨五個縣市的製作)錢還是忍不住花下去。
這期新登場的是「工作室的日常」,未來每期我們將走訪一位設計師的工作室,這些平常不開放參觀的私人工作場域,隱藏了設計師/創作者的靈感繆思跟生活用品。透過這些「偷窺」的角度,可以看到生活細節,或許做不出他們的作品,但活得像個設計師,也不錯呢。
開了店之後很多讀者親自跑來表達對我們的喜愛,時時刻刻可以感受第一線的熱情,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讀者們包容跟支持我們在內容跟價格上做的調整,我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小日子會一直努力,做得很好、更好、非常好。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NO.55《開一間理想中的小吃店》
We can't live without Taiwanese food
碗內見天地 真正的生活哲學家
認識臺灣不能不談吃,更不能不談臺灣人吃的方式。舒國治老師在《台北小吃札記》中寫到:「如今的臺北絕對是世界級都會,但在豪奢酒店餐廳的縫隙裡,質樸陳舊,甚至略顯笨拙的小館子、小吃攤卻仍如草木般怡然生長著。」舒老師這番話即是小日子55期的主題精神,這個月我們走訪臺灣五個縣市,挖出與時俱進的臺灣美食,主理人傳承了舊時一絲不苟的手藝,摻入新一代設計,再撒上些許叛逆跟用心,成就一道道別有滋味...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