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你我的《小日子》時光在一個城市 美好地浪擲時光
我們的團隊近日分別造訪了新加坡跟香港,見到了許多海外讀者,讀者說好喜歡我們筆下的臺灣,且對於臺灣的新舊並存感覺羨慕。相較於香港跟新加坡的音速式發展,臺灣在轉變的步調上確實很悠閒,也就是因為臺灣社會的這份懶散,讓我們在環境上跟品味新舊交融,走出一條獨特的路線。
臺灣的土地上,到處都可以看見新時代與老歲月共存的痕跡,這次我們的編輯去了彷彿被時間遺忘的南邊——嘉義,許多舊日的生活樣態在這裡依然進行著,可是這幾年也有許多年輕人,帶著自己的意志和希望為此地的老屋注入另一種生命,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融入在這個城市自有的步調中。
東邊接著阿里山,西邊臨臺灣海峽,人口總數不過50 餘萬,新北市光板橋一個行政區的人口就超過嘉義。地廣人稀向來不會躍上新聞版面的嘉義,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舊美好生活器具古道具」由返鄉的小芳夫婦經營,「日治時期,阿里山的木頭下來最快先到嘉義,因此現存很多日式的木造房舍,是獨屬嘉義的風景。我跟先生都是學藝術的,需要能沉澱自己的環境,嘉義的步調讓我們能夠回到內心思索很多事情,去面對自我。」
從香港移居到嘉義的Sammy 說:「以前住在香港,過得比較糜爛,朋友總是約來約去,想填滿下班的時間。直到搬來嘉義,才明白日子還能這樣過。」小黑貓餐酒館的Sunny 帶著法國老公返鄉創業,花了13 個月修復老宅,「以前外界會覺得嘉義是去臺南、高雄的中繼站,但這幾年在這裡,大家都看到土地更深化的一些東西。不是我們來到嘉義做了特別的事,是嘉義平衡了我們。」
在這個往日歲月依然的慢城,新浪潮帶來不同的活力,彼此都有各自的手藝與堅持,以及值得一再被聽見、看見的故事,《小日子》走進嘉義集掇這些點滴,譜寫出一種新的光火與舊的涓流持續燃燒、流動著的生活樣貌。
嘉義不可能是臺北高雄,也不會成為下一個臺南,嘉義就是嘉義,漸漸褪去只有阿里山、往南部中繼站的刻板印象,露出原本清秀質樸的長相。所有的受訪者在這次訪問裡都跟我們提到了「慢」,在這個全世界都匆匆忙忙不知道要趕去哪裡的時代,能夠有意識地、自主選擇地慢,是一件多麼珍貴的事情啊。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點一盞給臺灣的燈 喚醒記憶的溫度
用一把蔥調味金門 端出離島文化雜燴
植物與人之間的轉譯者 以花朵作情詩的花藝師
以茶會友 濃縮百年茶文化的旅店
攝影師行走手記
林科呈:NY Punch
專欄
馬世芳:思念親像一條河 抑是一朵雲?
張曼娟:巷弄裡的夏夜涼風
聊聊天
夏于喬 ╳ 宋芸樺:成為演員的路上 讓我們變的更柔軟
封面故事 Live in Slow Motion
Part 1 用我們的方式過慢的光陰
老物最美的新生命 是再次與人們生活在一起
隱身老宿舍的私房料理 讓食物持續繫絆在地
兩人才成為一種完整 在一間老屋裡重新定義理想
廢墟重生的法式浪漫 最好的時光就要用來慢慢活
Part 2 在變動的日子做不變的事
走過動盪的微光 手工竹編燈籠照亮傳統文化
70載依舊的香甜古早味 啜一口日子又能順順過
時間只是人生的鑲邊 一件旗袍繡緊更多情意
SP1 小日子×覺醒音樂祭團隊 在這裡長大的孩子都去哪
SP2 編輯心中最軟的一塊 其他新舊共存的土地
創意現場
張雍:那些沒有被洗出來的照片是 雲煙
工作室日常
湖央標本 重現夢中島嶼的金工
市場旁的編輯事
劉亞涵:我的小巷時光
小日子享生活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