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稅社頭三姊妹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納瓦爾寶典安寧照護矽島民防季暢銷5折起蔣勳楊双子小書痴兒童文學音樂療癒人生貓教練二手書現折5%三采精選75折起
暫存清單

小日子享生活誌 7月號/2019 第87期:老城裡的新舊光陰

評價
2收藏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113 NT$ 125

本商品已絕版

買了這本雜誌的人也買了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尋找你我的《小日子》時光


在一個城市 美好地浪擲時光
我們的團隊近日分別造訪了新加坡跟香港,見到了許多海外讀者,讀者說好喜歡我們筆下的臺灣,且對於臺灣的新舊並存感覺羨慕。相較於香港跟新加坡的音速式發展,臺灣在轉變的步調上確實很悠閒,也就是因為臺灣社會的這份懶散,讓我們在環境上跟品味新舊交融,走出一條獨特的路線。
臺灣的土地上,到處都可以看見新時代與老歲月共存的痕跡,這次我們的編輯去了彷彿被時間遺忘的南邊——嘉義,許多舊日的生活樣態在這裡依然進行著,可是這幾年也有許多年輕人,帶著自己的意志和希望為此地的老屋注入另一種生命,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融入在這個城市自有的步調中。

東邊接著阿里山,西邊臨臺灣海峽,人口總數不過50 餘萬,新北市光板橋一個行政區的人口就超過嘉義。地廣人稀向來不會躍上新聞版面的嘉義,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舊美好生活器具古道具」由返鄉的小芳夫婦經營,「日治時期,阿里山的木頭下來最快先到嘉義,因此現存很多日式的木造房舍,是獨屬嘉義的風景。我跟先生都是學藝術的,需要能沉澱自己的環境,嘉義的步調讓我們能夠回到內心思索很多事情,去面對自我。」

從香港移居到嘉義的Sammy 說:「以前住在香港,過得比較糜爛,朋友總是約來約去,想填滿下班的時間。直到搬來嘉義,才明白日子還能這樣過。」小黑貓餐酒館的Sunny 帶著法國老公返鄉創業,花了13 個月修復老宅,「以前外界會覺得嘉義是去臺南、高雄的中繼站,但這幾年在這裡,大家都看到土地更深化的一些東西。不是我們來到嘉義做了特別的事,是嘉義平衡了我們。」

在這個往日歲月依然的慢城,新浪潮帶來不同的活力,彼此都有各自的手藝與堅持,以及值得一再被聽見、看見的故事,《小日子》走進嘉義集掇這些點滴,譜寫出一種新的光火與舊的涓流持續燃燒、流動著的生活樣貌。
嘉義不可能是臺北高雄,也不會成為下一個臺南,嘉義就是嘉義,漸漸褪去只有阿里山、往南部中繼站的刻板印象,露出原本清秀質樸的長相。所有的受訪者在這次訪問裡都跟我們提到了「慢」,在這個全世界都匆匆忙忙不知道要趕去哪裡的時代,能夠有意識地、自主選擇地慢,是一件多麼珍貴的事情啊。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點一盞給臺灣的燈 喚醒記憶的溫度
用一把蔥調味金門 端出離島文化雜燴
植物與人之間的轉譯者 以花朵作情詩的花藝師
以茶會友 濃縮百年茶文化的旅店
 
攝影師行走手記 
林科呈:NY Punch

專欄
馬世芳:思念親像一條河 抑是一朵雲?
張曼娟:巷弄裡的夏夜涼風

聊聊天
夏于喬 ╳ 宋芸樺:成為演員的路上 讓我們變的更柔軟

封面故事 Live in Slow Motion
Part 1 用我們的方式過慢的光陰
老物最美的新生命 是再次與人們生活在一起
隱身老宿舍的私房料理 讓食物持續繫絆在地
兩人才成為一種完整 在一間老屋裡重新定義理想
廢墟重生的法式浪漫 最好的時光就要用來慢慢活
Part 2 在變動的日子做不變的事
走過動盪的微光 手工竹編燈籠照亮傳統文化
70載依舊的香甜古早味 啜一口日子又能順順過
時間只是人生的鑲邊 一件旗袍繡緊更多情意
SP1 小日子×覺醒音樂祭團隊 在這裡長大的孩子都去哪
SP2 編輯心中最軟的一塊 其他新舊共存的土地

創意現場
張雍:那些沒有被洗出來的照片是 雲煙

工作室日常
湖央標本 重現夢中島嶼的金工

市場旁的編輯事
劉亞涵:我的小巷時光

小日子享生活選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