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我們都是18/22
相信大多數人都認同,除了政見不同,世代鴻溝也是造成香港社會撕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嘗試拉近不同世代之間的距離,是我們在構思本期重點專題「REvisit REthink REconnect 我們都是18/22」時的起點。但要去深入了解新世代的價值取向和思考模式,為什麼會有異於前代人,與其引用冷冰冰的數據統計分析,我們更希望能夠從「人本」出發。專題內,既回顧戰後60年來不同世代年青人的雜誌刊物,呈現在互聯網成為主要傳播媒介之前,年青人在讀什麼,看什麼,借此回溯過去幾代年青人(包括戰後五六十年代出生的Baby Boomers、七八十後的Gen X和八九十後的Gen Y)所身處時代背景、社會狀況及生活面貌外,我們更特別邀請了三位在這個夏天來到《就係香港》編輯室實習的年青學生參與今期的內容。他們分別生於1998-2000年間,同屬Gen Z一代,但性格、背景和想法各自不同。32頁的「刊中刊」,由文章圖片插畫乃至設計排版,都由他們一手包辦,從不同切入點,立體地呈現自身的興趣、生活形態、對於未來及理想的思考,以及自身與社會的互動關係。雖然專題呈現的方式跟向來的「就係香港」明顯不同(也是編輯部所期望的),若讀者願意突破既定的閱讀方式,或可以領會更多這一代人多元的個性和能量。在此編輯部也要感謝三位實習同學的投入和努力,以及他們真誠的分享。
除此以外,我們亦邀請了多位不同界別的創作人,就年青人及跨世代議題發揮各自的感想,當中有創作也有對話。創作部分,有獨立插畫家Onion Peterman的「XYZ同枱食飯之做節」;有文學雜誌《字花》編輯室策劃的「後青年」專題,邀請晉身三、四十代的四位作家或藝術家回應十多年前青澀時期的自己。網絡故事平台Storyteller則以一天六個時分,從生活中看似細碎的事件和情感出發,用文字結合插畫創作故事,演繹青春的瞬間;現旅居台灣從事教學工作的作家陳慧,則以短篇小說呈現家庭/社會為年青人帶來的制度暴力。兩種故事,一輕一重,都是青春的印記。對話部分參與嘉賓包括著名填詞人周耀輝、導演黃修平、記者蔡寶賢和紀錄片導演林子穎,彼此創作方向和背景有異,本身亦分別來自嬰兒潮世代、Gen X、Gen Y和Gen Z,同桌對話時,成長於不同年代的香港,當然各有經驗和看法,但在跨世代共同價值的話題上,一致的卻是首先要打破對世代的標籤和定性,回歸到人的精神價值上。能夠真正將人連結,關鍵在於核心價值上的接近,而不是年紀、職業或身份地位。
正/負
每個社會都會看重年青人,不但是基於「年青人是社會的未來」這種前瞻性的概念,也因為年青人較諸成年人,往往更能將內心所想與實際行動連接起來。了解年青人的行徑,無論是哪一面,都能反映社會的實際狀況。但在現實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一套發聲的語言和口吻,以及理解事情的角度和方法。世代存在分歧,有時不一定因為價值取向的南轅北轍,而是因為大家「講不同的語言」,若能解讀甚至超越這種外在的局限,或可在中間找到突破的缺口。在反修例事件中,年青人懂得用長輩圖去令上一代人明白自己的想法便是其中一個例子,再放闊一點去看,近年講粗口成為年青人之間的「共通語言」(在連登等論譠便可見一班),乃至街上各處湧現的塗鴉,看似都在挑戰一個「文明社會」的禮儀界線,影響市容的「整潔」。面對這些情況,「大人們」包括家長及政府當局,又應如何理解,如何面對?隨書附送的《REdefine 自由Hi 粗口Hi》便是從廣東話的傳統、香港中西交滙的文化背景,以及網絡世代的溝通方式,去探討香港粗口的特質。
同樣地,若能用開放的視野去了解我們的城市塗鴉,也許可以窺見:當香港城市發展早已成熟飽和,充斥著形形式式的規範時,年青世代和希望挑戰社會既定成規的人,為什麼會選擇用塗鴉的方式去表達。我們焦聚在中上環一帶的街道塗鴉,當中既有藝術團體如HK Walls和相關部門機構協調後,藉由創意美化了傳統社區的畫作;也有貫徹塗鴉叛逆精神的其他人,「非法地」在黑夜裡遊走,在城市大小角落留下簽名或圖畫。這些看起來不乾不淨,或語帶控訴的塗鴉,與其要去定義它有沒有藝術價值,不若細想一下,不同人面對這些塗鴉時的不同取態,究竟代表了什麼。專題以「塗鴉是城市的 XX」,XX是創意?是藝術? 還是污穢、粗鄙?塗鴉其實是對城市的提問,肯定與否定它的價值,更視乎觀者的眼光,但毋庸置疑的是,非法塗鴉挑戰著一個城市的包容度。在當下,衡量一個城市宜居與否有很多不同標準,但對多元文化包括種族及各類小眾抱著同理心及包容,已成全球社會的主流趨勢;反過來,當一個城市為了追求整潔和秩序,公民潛藏著的壓力無路可逃,便會爆發更大的對立。若從這個角度去看,塗鴉也可以是人在巨大生活壓力底下的抒發和疏導。
情感/思路
這一期《就係香港》出版時,已屆秋分,也是開始郊遊的時節。REdiscover主題是香港的水塘。即使香港擁有維港和大海,但分佈在港九新界各處的水塘,與郊野公園構成了寶貴的自然生態圈,既讓市民進行休閒的行山活動,多個水塘包括港島大潭、大埔船灣淡水湖和荃灣城門水塘,不但歷史悠久,在構建當時都屬劃時代的工程,也是熱門的行山打卡地點,更重要的是,它們見證了從前的香港,一種直接務實地去解決社會問題的思維。專題內轉載了1893年時Bruce Shepherd《The Hong Kong Guide》內描寫由中區步遊往大潭水塘的章節,重溫120年的遊客怎樣被吸引;還有旅港法籍攝影師Romain Jacquet-Lagreze花上10小時步行36公里,登上高山所拍的船灣淡水湖的水色幻變,以及又一山人多年來用鏡頭記錄他心目中的香港桃花源:城門水塘。這個秋天,天氣或社會人事若不似預期,人更需要尋得情感的出口。A walk to the reservoirs,也是be water一種方式。
行山之外,即時在網絡時代,紙本閱讀其實可以帶來更多的平靜和思考。近年的熱門書《On Tyranny: Twenty Lessons From the Twentieth Century》,作者Timothy Snyder在其中一章便提到,人若要在思考上連接過去現在未來,不能單靠視覺媒體。"Make effort to seperate yourself from the internet. Read books."若過去一個夏天,網絡上看到的種種已經令你身心俱疲,不妨把目光轉投到書本上。在西藏經營幾乎是每個入藏港人都去過的咖啡室的旅遊作家薯伯伯,或者悉力推廣本地獨立小誌的ZINECOOP,分別在Reading HK及Print Matters欄目內推介了他們喜愛的紙本書和小誌,他們的分享,或有助你重整自己對香港的情感和思考。最後一部分則是曾出版《香港風情畫──八十年代的那人.那事.那景》一書的畫僧釋本有,慷慨地分享了三個猶未出版的漫畫故事的片段,藉著一些大多香港人遺忘了的事物,提醒大家生活中的美和哲理,毋忘文化對於一個地方的重要性。
牆/雲
這一期的《就係香港》以牆壁的組圖開始,Pink Floyd的經典《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即使已是40年前的作品,令人忐忑的是,歌詞內的高牆今天看來仍然屹立不倒。但這數個月來累積的連儂牆,上面寫上不同訊息的貼紙,卻為冷硬的高牆鋪上人性和溫度。即使連儂牆總有一天會消失,即使曾發生了令人悲傷的暴力,但拆不走的是信念,禁不住的是人心。我們走訪了各區連儂牆並仔細地拍下當中的打氣訊息,製成拉頁,作為這個夏天的存念。書最後的美麗雲圖,都拍攝於這個夏天的香港,上面引述了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雲,沒有回答》一書中,主角山內豐德的詩以及書內的後記。近年憑著一系列作品包括《誰知赤子心》、《橫山家之味》和《小偷家族》等晉身為大導演的是枝裕和,年輕時曾在電視台擔任編導,拍過不少紀實作品。是枝視1992年(當時他28歲)寫成的《雲,沒有回答》這本報導文學為自己創作生涯的起點,書中主角山內豐德在日本厚生省工作,卻在處理水俁病賠償時,因壓力過大而自縊。《但是》是山內15歲時寫下的詩,卻到了他53歲自殺前仍然將詩歌不斷重抄,流露出面對著僵化的體制時,一個理想主義官僚的鬱結。是枝重溯了山內一生的經歷,由童年開始說起,演述了一個人的性格和生命經歷,以及周遭的社會體制怎樣積累/影響人的意志,而不止是簡單地對現成官僚制度作出批判,又在後記中重新思考,面對著社會事件引起的爭議時,作為媒體工作者的躑躅而行。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也在心中失去了『但是』這個詞。於是,人們將這個詞變成了『儘管……』這般藉口,不斷活下去。或許山內無法原諒這一點。」是枝裕和如是說。這個夏天,每一個香港人都想得更多,作為以香港為基礎的媒體,我們亦一直思考自己的角色,期待更能回應這個社會和讀者的需要。寫這篇「編者的話」到雜誌見街,因制作時間要相隔了個多月,希望到時候的香港,已經能走出陰霾,望見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