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雜誌兩本79折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AI五十強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灣路上臺北文學季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做孩子的朋友 (二手書)

出版日期:1998-07-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悶葫蘆的心事 (二手書)

出版日期:1998-04-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83期:這就是我們的國文教材嗎?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01-01
除了無聊以外◎編輯部 這個月,編輯部人員相當痛苦,而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您一定也體驗過這痛苦,只是不曾如此密集—我們在短短幾週內,讀完了國中、國小九個年級、共十八個學期、三個主要版本的國語/國文課本! 「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84期:陪孩子成帳的第十一年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02-01
來自基地的暖流 ◎編輯部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寒流來襲,台北的氣溫,像是為了配合兩天後的聖誕節似的,一口氣降到將近十度。而人們對聖誕節的印象,除了天候的寒冷,更深的是人心的溫暖—聖誕節,本來就該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85期:春天裡的說書人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03-01
年後,用閱讀迎接春天。◎編輯部如果說,三日不讀書就會讓人面目可憎,不曉得九天的春節假期會讓人的面貌變得何等猙獰?春節前後,相信各位讀者就算沒有埋首書堆,起碼也翻了翻報紙。但,年後的報紙,八成充斥著這類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86期:非核家園 邊走邊想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04-01
關於這些令人不解的國語文教育問題…◎編輯部相信許多人會同意,國中小的國語文教育,存在著大量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或至少是︱考題。例如,下面這個考「部首」的題目:( )「厲」是「厂」部,屬「部首半包」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87期:愛在不打小孩時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05-01
對於「不打小孩」,你有心結嗎?◎編輯部一九九八年四月三十日,美國的一個民間組織發起了「四三〇不打小孩日」(Spank Out Day)活動,以宣傳反體罰與兒童人權理念。這項原本只在美國本土推廣的行動,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88期:我聽不見,而你不聽。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06-01
解析問題,長出力量。◎編輯部今年五月四日,人本基金會舉辦了「南部特教學校性侵研討會」。或許您會有點疑惑:研討會?這個案子,不是連監察院都調查過,還彈劾了十多個官員嗎?這就是大人辦學不力、孩子受苦啊,還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89期:別讓孩子變罐頭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07-01
建立對待過動孩子的新視野◎編輯部孩子上課老是不專心、生活秩序一團亂,怎麼辦?或許,我們可以減少教室裡讓人分心的佈置、可以調整上課內容來吸引他、可以安排活動讓孩子釋放身體動能、可以協助孩子設置一些結構化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90期:逐夢,在路上...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08-01
逐夢,在路上⋯◎編輯部如果孩子告訴大人,他想花兩個禮拜,騎單車環台一圈;或者,他想花七十萬元,到南極看看消融的冰山;再或者,他想把所有的課餘時間,拿來練拔河…猜猜看,大人會怎麼說?「你做什麼夢?好好讀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91期:終結核四 守護家園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09-01
終結核四 守護家園◎編輯部我願以最誠摯的心,向土地、海洋、後世子孫,許下鄭重的承諾:在核四公投當天,我一定排除萬難,親手投下「終結核四」的一票,做一個終核投手。.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92期:服從?不服從?無力者最大的力量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10-01
對政治法律,毫無理解,對人道正義,敢樹反逆之旗幟,在現代化之民主國家,此種腐敗分子,料應滅絕。不圖最近之政府,用自私自利之魂膽,竟自認為「有力者」,大拆民房,而欲反對最合理的最有秩序之運動。政府既往之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93期:重新檢視校規的意義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11-01
重新檢視校規的意義 最近,或許您注意到了桃園振聲高中校方對學生刊物進行思想檢查,台中女中校方則規定學生不能停留在特定區域;時間拉遠些,您可能還記得南港高工教官曾威脅在校內遊行的孩子,或過去為了衝破髮禁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94期:近距離觀察非典型家長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12-01
長期以來,家長的確認為老師是必須被尊重的,早期即便對老師的教學有所意見,也只委婉地從旁建議,這種不對等的關係直到各類非典型家長出現後,才打破了傳統的思維;但這些與傳統觀點有所落差的家長,就必須被當成「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95期:體驗教育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4-01-01
體驗教育很多人對於學習的想像,就是「老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抄」,這樣單向的「給」與「受」的關係,一定是一成不變的嗎?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有趣、好「玩」的事,對學習有感覺,或許會是不一樣的觀點。透過親身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