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與自己和解讀首詩新時代運動
暫不供貨

最後的笑顏:莎喲娜啦,讓我們笑著說再見(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笹原留似子|譯者:常純敏

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出版日期:2015-03-10

ISBN/ISSN:978986566125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08

書況:近全新

備註:無畫線註記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你有沒有努力活著呢?」
──我彷彿聽見他這麼問。


如果時間帶走了最親愛的人,你該如何做好最後的道別?

日本媒體爭相報導,網路好評不斷

.NHK專題「最後的笑顏~納棺師描繪的東日本大震災」
(專訪相關連結:www.nhk-ondemand.jp/goods/G2013050797SA000/)
.朝日新聞「那時候的311」
.YAHOO新聞「和死亡對話,面對生命~修復納棺師‧笹原留似子」
.亞馬遜書店讀者熱烈迴響+五顆星推薦
.獲日本年度「圖書館管理員指定必讀讀物」第4名

64篇關於告別的人生現場,311東日本大地震的真實故事。
正因為是最後,
所以即使再不捨,也得好好說再見。
面對親子、夫妻、家族間的悲傷送行,不須壓抑,應好好抒發情緒
因為,那亦是將摯愛「曾經存在的故事」繼續傳遞的證明
縱使肉體消失,關係依舊不變
對家屬來說,故人是永遠的摯愛,是一起活下去的人

笹原留似子是一名修復納棺師。2011年3月11日,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她無償修復因地震而往生的大體,讓300多個家庭得以和摯愛好好告別;但她修復的不只是大體,還有家屬的心靈。此舉更受到全日本新聞、報紙、網路注目,並造成廣大迴響。本書記錄了她的工作歷程及心得,以細膩的筆觸寫出遺族與往生者之間的羈絆,讀來深刻且動人。

本書特色

.真人真事,令人震撼
內容64篇文章,每一篇都是真實且細膩的故事。
比起虛構或者改編的文字,讀者更容易從本書得到共鳴。

.文字細膩,賺人熱淚
作者身為納棺師,觀察深刻且動人地描寫出遺族與死者間的羈絆,
在閱讀的同時,內心隨著文字起伏,流淚、理解、進而被治癒。

.生死話題,引人省思
人生只有一次,每個人都必須學會面對死亡,
本書藉由遺族重溫以往回憶、宣洩情緒,獲得不一樣的生死觀。

作者簡介:

笹原留似子(Ruiko Sasahara)

1972年生於北海道札幌市,現居岩手縣北上市。

以修復納棺師出任株式會社「櫻」的負責人。

311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不久,前往沿岸地區投入「大體修復義工」,替那些因海嘯和火災受到嚴重損傷的大體恢復生前模樣。

目前一邊從事入殮工作,一邊進行長期性的災民支援活動。

2012年1月獲頒「年度市民」,該獎項是授予給社會帶來欣喜與感動的市民。

相關著作還有《大體修復師的地震繪本日記》

譯者簡介:

常純敏

文藻語專日文科畢業,淡江大學應用日語系學士,同校日本研究所碩士,現為自由譯者。個人網站:www.chunmin.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作家 王浩威

作家、編劇 劉梓潔

(按姓名筆畫排序)媒體推薦:【日本讀者淚流滿面推薦】

「讀著讀著……眼淚就流下來了,身體也跟著顫抖。」

──(27歲,男性,上班族)

「哭到不能停止、無法繼續看完。等孫子輩長大了,就由我們把這些事傳下去吧。」

──(59歲,男性,上班族)

「這場地震到底帶來了什麼災害,我第一次有了實感。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教會我「何謂生命」。」

──(32歲,女性,主婦)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不是創造,而是修復

為了將那些與亡者共度的日子變成珍貴回憶、為了使家屬記住亡者最美好的面容,我非常堅持的是盡量讓亡者接近生前的模樣,包括表情,都要恢復到能讓家屬說:「這就是那個人!」

人一死,就會隨時間出現變化,那是無可奈何之事;然而,對家屬來說,亦是難以忍受之事。例如嘴巴張得開開的、臉孔變成土色、眼睛閉不起來、表情顯得有些痛苦……等等,大家應該都不想看到這樣的面容。利用技術解決這些問題和煩惱,使亡者更接近生前容貌──為此,我成為也進行「修復」的納棺師。

最令我們難過的,是往生者的樣子變得與生前...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02 前言

Chapter 1 正因為是無可取代的瞬間
12 好高、好高~~
15 不是創造,而是修復
17 替亡者做些什麼的回憶
19 頭號粉絲
21 水被
23 妳是親生女兒喲

Chapter 2 肉體滅亡這件事
28 死後變化會發生在所有人身上
30 眼睛睜開、出血
32 猶如復活般解除僵硬
35 為什麼會產生水泡和屍斑?
38 與故人對話
41 大體發出呻吟
43 特殊遺體和蛆
45 溺死和自殺
47 感謝警方
49 溫情永存家族內

Chapter 3 送行現場
54 喪主的努力
56 庫錢
58 BISCO
60 生活態度
62 那個……其實……
64 是我的錯...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