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基爾的中國觀點,全球投資界都急著要引頸傾聽!
本書作者墨基爾是名震華爾街的金融及市場權威,也是投資學人進軍實務界,並獲得斐然成績的傑出專家。
他的經典名著《漫步華爾街》初版發行30餘年,仍然膾炙人口;本書便是墨基爾將和中國當地投資專家一起用專業方法,最新見證中國市場的潛力與非理性:
這是一本教你參與「世界未來最大經濟體崛起」的理性投資建議
這是一部破除「中國即將崩潰」迷思,但也誠實檢驗中國市場風險的嶄新報告:
○在40年內,中國並不會因龐大的人口而拖住經濟成長腳步。事實上,在全球開發中經濟體裡,中國具有空前的人口結構優勢。
○中國的銀行不良放款應視為政府債務,而中國的銀行呆帳並不會使它的經濟崩坍。
○中國的股市仍缺乏效率,但投資人的投資組合中若完全沒有中國獲利的成分,那也是極大的風險。
○未來20年,中國仍將保持百分之五以上的成長率,而且是世界上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到了2020年代後半,中國的GDP可能超越美國。
以上這些嶄新而理性的觀點,將幫助我們建立更能穩當獲利的中國概念投資組合。
〈本書特色〉參與中國經濟榮景的重要指南與預習書!
除了一秉過往嚴謹的市場分析方法,「隨機漫步理論大師」墨基爾在本書與他長期的工作夥伴泰樂,及中國教授梅建平、中國博時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人楊銳,更實地走訪了中國南北,意圖揭開近年來「中國熱」背後的投資是否真的有利可圖,同時也企圖為中國國境外的投資者指引以個人參與中國投資的明路。
本書第三部並有基金間接投資及直接購入中國公司股票的建議及實際方法,並為不同財務狀況的讀者們擬定最適合的投資中國建議。!
作者簡介:
墨基爾、泰樂、梅建平、楊銳 著
【作者】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
傑出的證券巿場和投資行為經濟學者,研究成果斐然。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漢華銀行(Chemical Bank)講座教授。他在實務界及學術界均有就,曾於華爾街任證券分析師,擔任數家大型投資公司的董事,並曾獲聘為美國總統的經濟諮詢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委員。他所著的《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中文版由天下文化出版)一書自1973年來歷經九版,仍暢銷不墜,被視為三十年來最經典的個人理財指南。
【協助寫作】 泰樂(Patricia Taylor)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編輯主任,並與投資專家墨基爾合作工作達三十五年,目前為商業寫作者及編輯。
梅建平
於普林斯頓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後,曾於紐約大學擔任財務與國際商學副教授,目前任教於北京長江商學院。
楊銳
中國重要的公司「博時基金管理」的基金經理人。
章節試閱
【中國風險的真實檢驗】
並非人人都相信中國會繼續快速成長。猶如許多中國專家(還有不那麼稱得上專家的人)所聲稱的,中國有過多嚴重的問題。他們認為,這些問題最終將使中國沈淪。或如《戰略預測》(Strategic Forecasting)期刊在2015年預測中所寫的:「中國將一敗塗地。」而在此我們將檢視中國經濟的風險與這些阻礙究竟是事實,還是想像。
大批高齡化人口將拖垮中國經濟?
這件事純屬虛構。在許多已開發國家中,高齡化人口普遍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美國的危機預言家便指出,這一大批美國人不久之後,就將動用到資金窘困的社會安全與醫療保險系統,而這系統理應是由較少數、年齡較輕的納稅員工所支撐。至於歐洲因承諾的高齡福利比美國更多,而退休人員與勞動者的相對比例更高,所以問題也更嚴重。由於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人口,高齡人口自然也最多,對那些喜歡吸引媒體注意的人來說,這可製造了讓他們大顯身手的機會。例如,2005年秋,一篇看來睿智的《華爾街日報》文章這麼寫道:「在一切迫在眉睫的第三世界高齡化海嘯中,最嚴重的一波正將衝擊中國。」這夠戲劇化吧。但這也嚴重誤導了讀者!
事實上,中國總人口中的高齡人口只有百分之一,短期內這遠比美國人口結構有利。此外,以「逾六十歲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而言,根據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時,中國甚至未名列全球前25國中。儘管高齡人口增加會值得關切,但在未來十到二十年間,它將不會嚴重傷害這個國家任何的經濟成長。而在健保財政與退休金債務上,中國的結構尤其比美國有利。雖然未來十年,中國政府的退休基金將出現多達1千億美元的缺口,但它卻也有遠超過這項債務的儲備金可支應。
更應該注意的一點,就是這一切有關人口老化的大聲警告,都預先假設人「一到60歲,一夕間便會喪失心智,身體也變得很衰弱」,但我們認為這種假設實在是太侮辱人了。在統計中,那些「華髮」或「禿頭」者,都被歸類為受扶養親屬,不是無法賺錢,就是缺乏自我照顧及處理個人事務的心智能力。而神經科學家過去15年的研究則不斷大力抨擊這類論點。例如,研究中發現,儘管成人的大腦不如孩童般具「可塑性」,不過結果卻顯示,它比原本我們預期的更靈活,並更願意學習新事物。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神經科學家梅札瑞克(Michael Mezerich)便預測,這些研究結果將創造「腦適能(brain fitness)的新文化」。
我們在造訪中國的市立公園時,對中國老人跳舞、打太極、演奏樂器,並拿著大毛筆沾水在人行道上練書法的人數之多,實在感到印象深刻。以純屬觀察的角度,我們覺得中國銀髮族已在推動一種腦適能文化。此外,由於「孝順父母」的儒家傳統,加上普遍缺乏寬敞的住處,老人鮮少因獨居而變得死氣沈沈或無精打采。
此外,人口老化危機預言家也徹底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這些年逾花甲者與其餘人口的相對地位如何。
而據耶魯大學教授戴慧思(Deborah Davis)說,她就是從這兒發現,在開發中經濟體裡,中國具有空前的人口統計優勢。正值一般推測,中國如海嘯般眾多的老年人口將吞噬國家之際,它怎麼會還有什麼優勢?很簡單,因為中國並沒有被為數更龐大的新生兒,或憂心忡忡、未受教育的年輕人所淹。儘管中國的生育率低落,大半是政府的一胎化政策所致,但它已不再藉當初實施時偶爾動用的嚴酷手段,廣泛強制執行。不過的確,中國目前的生育率要比義大利高。
人口統計學家喜歡把15歲以下,還有65歲(含)以上的人口比例相加,並將這個數字與工作年齡層的人口相比,這就是「扶養比」(dependency ratio),而如今中國便擁有世上最有利的扶養比數據之一。中國不必訓練數以千計新老師去教導年輕人,也不必建新校舍去容納他們。它更不必為教育撥出大筆國家預算。由於過去15年來中國年輕人實際減少,班級也跟著縮小。此外,它不像如印度等許多開發中國家般,每年加入勞動力的新進人員也比較少。因此,如圖表3.2所示,中國的年輕與老年人扶養比都很低。縱使今後40年,中美間在這方面的差距也微不足道。
猶如戴慧思教授在「耶魯全球線上」(Yale Global Online)中寫的:「即便老年人與日俱增,對醫療服務的需求變大,但幼童比例降低卻意味著,中國無論是地方政府或家庭,都將能維持、甚至增加對中小學教育的投資。而由於中國全境各地已有的優良核心課程,未來十年間它在提升『人力資本』這件事上仍將繼續占有優勢。」
銀行呆帳將使經濟沈淪?
這件事也是虛構。中國人有可能是世界最高的儲蓄率,而且因為缺乏國內外投資機會,都使得銀行系統現金充裕。根據某些估計,中國銀行帳戶內的存款多達1.7兆美元,相當於該國GDP的六成五。換句話說,中國人的儲蓄比花費多。而美國的情況卻恰好相反:美國人的消費比儲蓄多。另外,由於銀行系統經常受到政策指示,要求它們「運用」那成堆的中國資金,在絲毫沒有冷靜思考這些貸款日後是否能收回的情況下便大筆借出。就這樣,銀行政策性的貸款給效率奇差、無藥可救的國營企業,它們往往也別無選擇。
一般公認,不良貸款是金融體系的毒瘤。對許多投資人來說,這狀況令人回想起1990年代末,「亞洲四小龍」經濟崩潰以致負債累累,而拉丁美洲數國的財政也益加惡化的往事。然而,中國確實與眾不同。它最不同之處在於,金融機構是由政府擁有並控制,所以中國銀行貸款實際上都是政府的責任。而儘管太多貸款都是給缺乏效率的國營企業,但這些貸款藉由幫助降低失業率,確實有助於社會穩定。有些人主張,這些貸款會導致為數驚人的呆帳,最終將使整個中國經濟一敗塗地。當然這是個戲劇性的結論,但猶如虛構的「老人海嘯論」般,這也絕對是錯誤的。
我們主張,應該視中國的不良貸款為政府債務。而賓州大學極具影響力的金融經濟學家法蘭克林.艾倫(Franklin Allen),也歸納出類似的結論。的確,根據博時基金管理公司所彙整的2006年資料,包括不良貸款在內,中國政府的總債務為GDP的兩成五,並為其現金準備(cash reserves)的六成。反之,美國政府的債務為GDP的兩成九,並是準備金的5,400%(十分驚人)。此外,日本的財政統計數字與中國的比較,也同樣相形見絀:它的負債為GDP的165%,並為準備金的886%。
從這個角度來看,財政劫數預言家該全神貫注的是日本。的確,誠如2006年底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致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謝爾比(Richard Shelby)函中所寫的:「儘管(中國)銀行業負擔著龐大、並可能與日俱增的問題貸款,但該國政府擁有可觀的資源,不太可能讓銀行系統崩潰。」
(以上摘自本書第3章《未來:榮景中的風險》)
【中國風險的真實檢驗】
並非人人都相信中國會繼續快速成長。猶如許多中國專家(還有不那麼稱得上專家的人)所聲稱的,中國有過多嚴重的問題。他們認為,這些問題最終將使中國沈淪。或如《戰略預測》(Strategic Forecasting)期刊在2015年預測中所寫的:「中國將一敗塗地。」而在此我們將檢視中國經濟的風險與這些阻礙究竟是事實,還是想像。
大批高齡化人口將拖垮中國經濟?
這件事純屬虛構。在許多已開發國家中,高齡化人口普遍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美國的危機預言家便指出,這一大批美國人不久之後,就將動用到資金窘困的社會安全與...
目錄
序第一部背景第一章過去:歷史上的中國第二章現在:了不起的經濟成就第三章未來:榮景中的風險第二部投資第四章中國股市的獨特性第五章中國股市的效率第六章中國股市的吸引力第七章不動產、藝術品、與債券第三部最好的中國策略第八章準備第九章直接投資中國策略第十章海外間接投資第十一章更積極型的策略第十二章最理想的投資策略
序第一部背景第一章過去:歷史上的中國第二章現在:了不起的經濟成就第三章未來:榮景中的風險第二部投資第四章中國股市的獨特性第五章中國股市的效率第六章中國股市的吸引力第七章不動產、藝術品、與債券第三部最好的中國策略第八章準備第九章直接投資中國策略第十章海外間接投資第十一章更積極型的策略第十二章最理想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