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為《華爾街日報》作家,有蒐集犯錯故事的癖好,這讓他相信人類絕不是完美的設計。為了知道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作者參透心理學、腦神經科學以及經濟學等自然與社會科學,並搭配讓人拍案叫絕的案例與新聞事件,完成關於人為什麼犯錯的獨家深入報導。
犯錯是與生俱來的
哈里南透過引用經濟學、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等專業中,很貼近一般人日常生活的科學實驗,讓讀者以輕鬆有趣的心情正視自己的錯誤,瞭解犯錯背後的問題邏輯,而不是在又犯錯的時候,只能吐吐舌頭說自己實在太粗心了。
哈里南告訴讀者「犯錯乃人之常情」,此話不虛,不僅僅是句諺語而已。是造物主把人類設計成會犯錯的瑕疵品,換句話說,我們會犯錯是與生俱來的缺陷,眼睛、耳朵、大腦不斷害我們出紕漏,我們卻毫不知情。因為候選人的長相幹練就投票給他了;因為聽到德文歌曲,就不知不覺購買了德國紅酒,即便明明比較喜歡法國紅酒;因為顧著用電話吐苦水,就沒看到高速公路旁鮮黃色警告看板,載著一車校外教學的學生撞向拱橋限高處。
別再糊里糊塗犯錯
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缺陷毫無頭緒,所以一直沒搞清楚是什麼讓我們犯錯了,永遠無法逃離犯錯的輪迴。我們不知道快速瀏覽不完全是件好事,華爾街日報就曾鬧了笑話,不慎把小丑騎的「單輪車」(unicycle)寫成「獨角獸(unicorn)」;不知道一心多用或稱多工作業,其實是電腦世代產生的迷思,電腦的「多功(multitasking)」並非同時處理多項作業的技術,電腦只是用了每秒上千次的高頻率在各項作業間做轉換罷了,人腦東施效顰的結果是工作效率不升反降;不知道大腦的思考框架害我們買了多餘的水蜜桃罐頭,因為標籤寫著「八罐水蜜桃罐頭,兩美元」,我們就不假思索拿了八罐,但你真的需要那麼多嗎?
科學態度認清局限
哈里南建議我們向過去曾惡名昭彰的麻醉醫師學習。麻醉醫師在外界猛烈抨擊他們高得不像話的醫療疏失後,採取了正視錯誤的態度。不管是統一機器的旋轉紐、模仿飛行員的「檢查表」來確保沒有重要事項被遺漏、調適一昧相信專業權威的陋習,其實麻醉醫師們所做的可以統稱為認清自己的局限。認清局限是我們避免犯錯的前提,書中的十三個章節,正點出了每個人的十三種局限。
作者簡介:
喬瑟夫.哈里南(Joseph T. Hallinan),原為《華爾街日報》作家,作品曾獲普立茲獎,並曾擔任哈佛尼曼學人(Nieman Fellow),現居芝加哥。
譯者簡介:
陳以禮,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里昂二大經濟管理理論史碩士畢業,目前為德拉邦(Deux Lapins)文化工作室成員,譯有《聽彼得杜拉克的課》(時報出版)。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作者以輕鬆活潑的章節,帶領讀者檢視十三個讓我們老是犯錯的圈套。探索人類行為亦揭露人性面紗,幫助人們認識自己的局限,採取應變措施。
──《出版人周刊》
本書用令人著迷的舉例餵飽讀者,從歡樂的、可怕的到極度怪誕的都有,並對我們大腦的缺陷有前所未見的解釋。以後,當手機在你開車的時候響起,你大概不敢再沒頭沒腦地接聽了。
──美國《科學人雜誌》
甫發行即獲好評。一位書評預測本書可能改變主流行為科學的面貌。
──英國《獨立報》
大開眼界!如果你老是記不住別人的名字、如果你剛學的東西轉眼就忘記、如果你的回憶總是和事實有差距,別緊張:你並不孤單。……極富教育意義,同時兼具安慰鼓勵性質的腦部運作機制探索。
──Booklist
寓教於樂。哈里南將人類行為科學帶進日常生活中,展現科學實用的一面。
──唐納.諾曼《設計心理學》作者
媒體推薦:作者以輕鬆活潑的章節,帶領讀者檢視十三個讓我們老是犯錯的圈套。探索人類行為亦揭露人性面紗,幫助人們認識自己的局限,採取應變措施。
──《出版人周刊》
本書用令人著迷的舉例餵飽讀者,從歡樂的、可怕的到極度怪誕的都有,並對我們大腦的缺陷有前所未見的解釋。以後,當手機在你開車的時候響起,你大概不敢再沒頭沒腦地接聽了。
──美國《科學人雜誌》
甫發行即獲好評。一位書評預測本書可能改變主流行為科學的面貌。
──英國《獨立報》
大開眼界!如果你老是記不住別人的名字、如果你剛學的東西轉眼就忘記、如果你的...
章節試閱
前言 我們為什麼會犯錯?因為……
錯誤可說什麼都有:當初沒買的房子、不該結婚的對象、套牢的股票、一無所成的工作,或是為省區區幾塊小錢,竟異想天開地替自己理頭髮。
當然還有一些是別人的過失。身為報業記者二十多年,我有個小嗜好(你要說是怪癖也成),就是蒐集這些故事,把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撕下來,塞進一個我標記「錯誤全書」(Mistakes)的分類文件夾中。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從我家當地報紙--《芝加哥太陽時報》(Chicago Sun Times)第三十四頁撕下來的。這是一起幾年前發生在南威爾斯聖博來茲鎮(St. Brides)的事件,根據美聯社報導,一群巡守隊員像暴民一樣,跑去砸一位當地小兒科名醫的辦公室。
幹麼沒事攻擊一位名醫的辦公室?
因為,根據警方的說法,這些巡守隊員把「pediatrician」(小兒科醫師)當成「pedophile」(戀童癖)這個字了。
當事人艾薇特.克羅悌(Yvette Cloete)醫師被迫逃出家門,房子還被亂噴上「paedo」這個字,正是戀童癖(paedophile)英式拼法的縮寫。事後,她接受了當地報紙的專訪。
克羅悌醫師在專訪中說:「我想,我真是人類無知的受害者。」
九成是人為過失
她當然是這樣,但我們何嘗不是如此。「犯錯乃人之常情」(to err is human)是人人皆知的陳腔濫調,但也是至理名言。所以每當事情出狀況,往往一面倒地把原因歸咎到人身上:空難(七○%)、車禍(九○%)、工安事故(也是九○%)……怎麼說,經常怪的還是「人」。所以一旦找到那個「罪魁禍首」,基本上就不會再追究下去了;但事情不該是這樣,如果我們真的想要不再讓過失出現的話。
在很多案例中,我們的過失未必是我們的錯,至少不全然是。不論是如何觀看、記憶以及認知生活的周遭環境,我們都無法避免在這當中受到系統性偏見(systemic biases)的影響*,導致我們容易犯下一些特定過錯。舉例而言,右撇子傾向在進入建築物後先往右邊轉,即使右邊不是最佳路徑;我們大多數人,不論左撇子還是右撇子,對於數字「七」跟「藍色」,都帶有某種不尋常的偏好;我們也受事物的第一印象所支配,所以不太願意在測驗中修改初次選定的答案,然而卻有很多研究指出,修改答案會獲得更好的成績。
預期心理形塑著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我們在其中的行為模式。舉個例子,先讓人們遇到一位陌生人,之後再告知他們陌生人的職業。當被告知陌生人是卡車司機時,他們會說這個人看起來比較重;當被告知這個人是舞者時,他們會說這個人比較輕。再舉另一個例子,如果告訴餐廳一半的客人晚上招待的紅酒產自加州,並告訴另一半招待紅酒來自北達科達的話,北達科達那群客人不但會吃得比較少,還會比較早結束宴席打道回府。就連農夫這種實實在在、不像是會捕風捉影的人,也會表現相同的情緒反應。好比那些相信「全球暖化」的農夫,記得的溫度就比統計數據來得高;而那些不相信全球暖化的農夫呢?他們記憶中的溫度比紀錄表低一些。
上述例子的重點,並不是人們普遍認為卡車司機比舞者重,或是認為氣溫較過去上升不少(除非你喜歡用這些話題打賭)。重要的是,我們對預期心理造成的影響往往毫無意識;我們有偏見──只是自己不知道。有些影響強烈到即便意識到了也無法修正,第一印象就是很實際的例子。長達將近八十年、有關變更答案的研究發現,多數的變更是從錯誤答案變成正確答案,所以變更答案的人,成績往往有所提升。有一項整合性研究評論,一共檢視了三十三份變更答案的研究,其中沒有一份顯示考生會因為變更答案而付出代價,但是就算學生們知道這個結果,他們還是習慣守著最初的選擇。無獨有偶,股市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就算知道當初挑選某個股的理由可能是錯的,投資人還是有七○%的機率傾向繼續持有該個股。
照單全收
類似的偏見似乎根植在所有人的腦海中。幫助我們順利完成事情的許多習慣,也有讓我們容易犯錯的一面。舉例而言,我們很擅長快速的狀況評估,能在瞥過某個畫面後約莫十分之一秒內,擷取出該情境的重點。只不過,這種看到黑影就開槍的分析有個代價,就是會錯過很多細節,不過這個問題的癥結在於我們並不認為錯過了什麼:我們以為自己看到了全貌,但實際上卻不然。好萊塢提供一個淺顯的例子,電影基本上是由一張張底片,以每秒二十四張的速率製成的。但是電影播放時,我們看到的不是一格一格的靜態畫面,而是動畫。當然啦,這是一個「好」的、我們不在乎犯下的錯誤;事實上,我們樂在其中。但是如果透過X光檢查癌症病徵的醫師,或是在行李中搜尋炸彈的機場安全人員,犯下相同的視覺錯誤,可是會鬧出人命的。稍後的章節中,我們將看到這些人錯過了多少該找出來的東西。
世界沒有幫幫忙
這麼說吧,多數人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個完美電路盤,但是周遭環境卻被設計得彷彿我們就是一樣。好比說,我們被迫記住數也數不清的密碼、個人代號以及使用者名稱,但是記憶力卻拿這類資訊沒輒。根據一項測驗,三○%的人會在一星期後忘記密碼。另一項測驗則顯示,三個月後,有六五%的密碼都被忘記了。
還有,就算同時間能處理的事情很有限,但現代生活仍逼著我們將一心多用的能力發揮到極限。事情的種類,部分決定著同一時間能完成多少事情。不過人類短期記憶是如此的有限,所以我們無法一次記得多於五樣沒關聯的東西。你開車的時候,需要記住多少事情?車內導航裝置?定速器?防撞警示器?視覺死角警示器?後照監視器?給小孩們的娛樂配備?MP3播放機?行動電話?現代汽車裝載了這麼多配備,行車系統本身就是意外發生的原因,因為它增加駕駛人分心的機會。可是,出了車禍人們會怪誰呢--你還是汽車?
不正確的責任歸屬,是我們老犯下相同錯誤的原因之一;因為找錯該負責任的對象,所以就很難從經驗中記取教訓。當事情,特別是舉足輕重的事情出了差錯,自然的反應就是找出究責的對象,只不過找出問題的癥結經常是個棘手的工作。如果事情夠大條的話,被假定是公正無私的人士會介入調查,但是這些人本身也有盲點(bias):他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知道什麼事情發生了,往往會改變我們對事情為什麼會發生的認知--通常還是相當戲劇性的改變,研究人員把這種現象稱作「後見之明」的偏頗(hindsight bias)。有了後見之明,我們可以在事後清楚瞭解事前並不理解的狀況,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錯誤在後見之明中,顯得愚昧可笑(「說說看,你是怎麼又把自己再次鎖在房門外?」)。也難怪解決這類錯誤的「處方」,看起來也很蠢。假設咱們一心多用的駕駛人,在操作儀表板上的衛星定位系統時發生車禍,雖然駕駛人是所謂的肇事者,但是若想減少類似的意外狀況,需要重新修正的可不是駕駛人,而是汽車本身。
前言 我們為什麼會犯錯?因為……
錯誤可說什麼都有:當初沒買的房子、不該結婚的對象、套牢的股票、一無所成的工作,或是為省區區幾塊小錢,竟異想天開地替自己理頭髮。
當然還有一些是別人的過失。身為報業記者二十多年,我有個小嗜好(你要說是怪癖也成),就是蒐集這些故事,把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撕下來,塞進一個我標記「錯誤全書」(Mistakes)的分類文件夾中。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從我家當地報紙--《芝加哥太陽時報》(Chicago Sun Times)第三十四頁撕下來的。這是一起幾年前發生在南威爾斯聖博來茲鎮(St. Brides)的事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