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不設限,熟年好風景
不老時代,多數人所面對的不單是攸關生存或健康,更重要的是,如何活得更快樂、更充實、更有意義。近年來,有許多社福團體與企業合作,積極把長輩們從家裡帶出來,鼓勵他們追尋夢想、持續成長。
本書收錄了十二個精采活出人生下半場的長者故事。有八十歲才騎著機車環島的「不老騎士」康建華;七十歲走出灰暗過去、熱情投入繪畫與植物世界的陳慧娟;忘卻現實痛苦,沉浸在熱血棒球夢的蔡春風;阿美族巴奈阿嬤天天到醫院當志工,唱歌跳舞安慰生病的人……他們的共同點是:
.不害怕變老,不恐懼死亡;
.順服於「生、老、病、死」的自然節奏;
.接受命運,努力活出最好的樣子;
.不抱怨曾經有的逆境;
.找到和大量的空白時光相處的方法。
透過深入的採訪與書寫,本書將重新界定「老」的意義!
作者簡介:
蘇惠昭
數十年來以自由撰稿為業,然後漸漸老去。文字散見台灣、中國大陸各媒體。靠著採訪人物蒐集精采生命故事並從中竊取人生智慧,滋養平凡平淡生活。現階段目標是,持續跑步、持續彈琴、持續尋花賞鳥,持續寫出有滋味的人物報導,穩定邁向健康正向的老年人生。
彭蕙仙
一個基督徒,一個母親,一個媒體工作者,一個喜歡遊山玩水的人。從事採訪寫作二十餘年。
陳紅旭
東吳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助理、《中央日報》記者、《中央日報》編輯、《中華日報》副刊編輯,現為自由撰稿。日本及美國遊歷二年,平時以做手工藝自娛,文章散見各報紙及雜誌。
駱亭伶
喜歡寫人,養五條狗。曾是旅遊記者,現為獨立文字工作者,《小日子》特約撰述;覺得採訪是忠實的聆聽,寫稿是角色扮演,在兩者間捕捉光輝與幽暗的細節,人生的可苦可樂。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熱情推薦
薇薇夫人 (作家)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林依瑩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吳玉琴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
【推薦序一】
期待變老 李偉文
朋友看完《遠見雜誌》八月號為我拍攝的短片,興奮地對我說:「好期待變老喔!」
不只期待變老,因為短片中我還談到「找一個喜歡的地方,大家以後樹葬」,想到死後骨灰能撒在一起,我們就連對死亡的恐懼都沒有了。
不害怕變老,不恐懼死亡,這也是我在《我的不老主張》看到的一種生命態度,十二個老人多數獨居,有的人不識字,有的人一生只到過台北一次,他們順服於「生、老、病、死」這自然的節奏,接受命運,努力活出最好的樣子,不抱怨曾經有的逆境,同時找到和大量的空白時光相處的方法。幾乎沒有人談到錢,也沒有人講起兒孫滿堂,康健華讀經,蔡春風整個沉浸在棒球中,阿美族的巴奈阿嬤還到醫院當志工,唱歌跳舞安慰生病的人……
不只台灣的原住民,全世界的原住民都一樣,因為接近大自然,於是對死亡淡然。死亡本來就是自然的演替,只要世界沒有毀滅,生命就會一直延續,所以只有個體的消失,沒有真正的死亡。問題是,我們已經遠離了自然,我們想要不老,想要延緩死亡。
比起他們,我們顯然需要做更多的功課。好好地老去,毫無遺憾地離開,對五十三歲的我來說,這是一件不能逃避、需要準備的事。過去和現在做的每一件事、走的每一步路,都決定了我們老年人生的內容,是我們預先為老年人生寫下的劇本。
活下去並活得有品質,剛剛好的錢和健康管理,我把「老年問題」分成這三大區塊。
台灣即將在二○一八年進入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佔百分之十四,這個數字到二○二五年會增加到百分之二十,成為超高齡社會,老人多到滿出來。二○五一年,高齡人口將是兒童人口的四點七倍,加上龐大的單身族群、一個人的家庭,我們這一代已經不必指望有兒女奉養和陪伴。有子女的人,反過來必須要求自己老來不要成為兒女的負擔,除了依靠政府的年金和健保,儲蓄保險和養成運動習慣絕對有必要。面對新的時代、新的人口結構,政府當然必須有積極作為,著力於改善長期照護、健康保險、老人年金和住宅政策。
我比較想談的是私我的「如何好好活下去」。我的具體做法是,找一塊地,和十二個老朋友合蓋小坪數的「老人公寓」。我們選擇了台南。為什麼?這裡有醫療資源,有美妙的小吃、寬敞的書店,以及對慢行老人友善的巷弄空間,另一方面,它還有各種類型的文化活動。
我們的老人公寓位在一般的社區。我認為,老人應該活動在有孩子、有年輕人的社區,與人連結與互動,不要封閉在放眼望去一片白髮蒼蒼的養老院,夜以繼日地接受死亡的提示。
老人公寓的基礎是朋友,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有一群可以共老的老朋友。不是說不可以交新的朋友,新朋友聽你的「當年勇」只會當是臭彈膨風,只有一路走來,曾經一起流血流汗流淚的老朋友和你擁有共同的回憶。我和我的老朋友們結識於荒野協會,換句話說,我們有共同的理念、一定的知識,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守護台灣的山林野地,不要再被破壞。
這又必須回到一個更基本的課題: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時候到了,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填寫答案,無可逃避。
生命的意義在積聚更多的財富嗎?想想看,當你老了以後,有一棟房子和十棟房子,有差別嗎?有個企業家,八十歲了,因為寂寞而痛苦,最大的期盼就是孫子常來看他,但孫子都找理由推託,我很想建議他,不如賣掉一棟房子,然後宣布,每來看我一次獎賞一千、兩千,保證孫子絡繹不絕。
生命的意義也不等同於工作。不見得每一個人都能在工作崗位上找到意義和價值,所以在還有能力的時候,要撥出時間做公益,為這個千瘡百孔的社會盡一點力,從做公益中找到意義和價值,而最大的禮物就是從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建立人脈或找關係──人脈和關係不過薄薄的一張紙,朋友則是永遠的。
但朋友又和家人不一樣,家人在一起,可以不必說話,不必做任何事,本身就有意義,朋友在一起一定要有具體的事可做,老是吃喝玩樂就只是酒肉朋友,淺淺的、短暫的快樂後換來更大的空虛。朋友在一起可以做什麼?一九九九年由我發起,召集朋友每月相聚一次看電影,看完電影後還要討論。另外,我們也每個月辦一、兩次戶外活動,就是透過長期互動的過程凝聚情感,儲蓄回憶,確信未來可以共老。
老是一個緩慢退縮的過程,現在的人老得慢,生理和心理年齡等於實際年齡減個十五歲,所以六十幾歲的人還活蹦亂跳趴趴走,七十多歲以後體力漸漸衰退了,沒有力氣老遠跑去看朋友,最後就是臥病在床。我們為老年人生做準備,就必須為每個階段設想。
我很不能認同一種做法,就是退休後去買一塊農地,蓋個農舍,這未免失之於天真。前面幾年也許還可以,等到不能動的時候,鄰居遠在兩公里之外,兒女更是遠在天邊,怎麼辦?真正懷抱山林夢、田園夢,不如把農舍的錢拿去住民宿,一個月換一間民宿,住都住不完,也不用落個破壞農地之名。
老了,很多事也公平了。過去的社會地位,不重要了;有幾棟房子,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是否心安知足?這通常無關社會地位和財富,所以地位崇隆和家財萬貫的人要特別注意,他們通常是寂寞不快樂的高危險群。活得好不好,要看你能否尋求到生命的意義,還有多少可以共老的朋友。有一天,當我們回顧一生,如果答案是「人生是值得的」、「我過了有意義的一生」,我們就不會不甘心,能夠坦然走向最後一程。
已經老去的人,來不及了,人生無法重來。我想說的話,是對三十、四十、五十歲的人,無論如何現在就要開始為老年做好準備。我很樂觀,相信我們的政府會為高齡社會提出更好的政策,我也相信我們的觀念會進步,不會為了延長幾個月的壽命勉強接受痛苦的治療,硬撐著活下去。寧可在安寧病房,安然、有品質的善終。我相信有一天,安樂死也會被接受。
讓我們一起做好準備,讓「變老」成為一種盼望,像一部等待已久的電影終於要上映。
(李偉文口述,蘇惠昭採訪整理)
【推薦序二】
健康活力迎接「老」 吳玉琴
全球高齡議題正夯,歐美先進國家面臨高齡挑戰比台灣早,但他們的老化速度比台灣慢很多。
台灣自一九九三年老人人口達百分之七,進入高齡化社會,即將在二○一八年達到百分之十四,進入高齡社會。不久將來的二○二五年,老人人口達百分之二十,進入超高齡社會。老,是你我都將面臨的挑戰,不管是自己即將進入老年,或家中長輩已進入老年,我們都必須學習面對!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二○○二年提出「活力老化」(active ageing)的概念,強調「健康促進」、「社會參與」及「安全維護」三項基礎原則。除了提供各國老人福利政策推動方向外,更宣示未來國際面對老化的態度??鼓勵老人保持健康、多參與社會、樂於學習、貢獻自己才能。未來,老年的圖像是一群充滿青春不老的長者。
本書十二位看似平凡的阿公阿嬤,卻在人生的七十歲、八十歲時,展開了不一樣的生命旅程。在他們身上,看到長者積極的態度,樂觀面對生命的困境及悲傷,常懷感恩的心,願意奉獻自己的時間與智慧關心別人,成為別人的祝福……這些特質在許多長者身上都有,關鍵在於態度的轉念。長者在生活中難免有困境、挫折及悲傷,有人選擇繼續陷在困境的泥沼中,繼續悲傷;也有人選擇停止悲傷、抱怨,走出家門,積極活出自己的人生,讓老年生活大不同。
年齡只是歲月的紀錄,不該是停止學習及尋找夢想的藉口。如果想改變未來老年的命運,在態度上需要重新調整,將年齡歲數擺一邊,維持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身體,走出家門,帶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學習新的事物、結交新朋友、貢獻自己的才能,成為志工、社區的守護者,時常懷著感恩、喜樂的心。具備這些態度,您將是個受歡迎的長者。
本書十二位長者的生命經驗及故事,就像我們親朋好友中的長者一樣,平凡中散發出生命的智慧,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學習。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想想自己打算怎樣迎接「老」?您想好了嗎?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
【推薦序三】
安然守分,自在安命 林依瑩
二○○七年後,不老騎士環台圓夢,逐漸開啟了台灣「不老風潮」的熱潮。
每一個人哇哇落地,就朝著「老」向前邁進,但似乎每個人都很自然地不想變老。「老」似乎存著太多不好的想像,如病痛、黯淡、負擔等,但此書中的十二位不老英雄們,個個不斷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精采生活;熱愛生命的投入,無不令人動容,也改寫了一般大眾對老人的想像。
但是,畢竟年齡逐漸增長,身體難免會逐漸走下坡,年近九旬的不老騎士康爺爺寫下「守分、安命」道出他最近進出醫院的心境。心不老,帶動著身不老,心當然就更加不老。然而,面對遲早還是會發生的身體衰弱,如何讓心仍然不老,怡然地面對身體越來越多的限制,凡事「安然守分,自在安命」。我想,這就是不老主張的極致表現!
(本文作者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名人推薦:◆熱情推薦
薇薇夫人 (作家)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林依瑩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吳玉琴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
【推薦序一】
期待變老 李偉文
朋友看完《遠見雜誌》八月號為我拍攝的短片,興奮地對我說:「好期待變老喔!」
不只期待變老,因為短片中我還談到「找一個喜歡的地方,大家以後樹葬」,想到死後骨灰能撒在一起,我們就連對死亡的恐懼都沒有了。
不害怕變老,不恐懼死亡,這也是我在《我的不老主張》看到的一種生命態度,十二個老人多數獨居,有的人不識字,...
章節試閱
七十歲開始的幸福──陳慧娟
我的不老主張:在創作中安頓身心
瑞穗,富源村,遼闊天空底下,大地集合了各種層次的綠。富源火車站轉進廣東路約兩公里,有一座主祀彌天老母的慈惠堂,陳慧娟一個人住在這裡,到九月正好滿一年。
抵達慈惠堂前,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社工阿倫好心提醒,「不要先喊喔,每次我們一喊,慧娟奶奶就會衝出來,穿著塑膠拖鞋啪拉啪啦小跑步,跑到馬路上,一把攬住你,呵呵嗨嗨笑,接著水龍頭打開一般,長長一串話急促快速地流出。」但是來不及了,七十一歲的陳慧娟已經衝出門熱烈迎接,掛著十七歲的燦爛笑容,日正當中的開朗熱情。阿倫帶來了中秋月餅、罐頭、奶粉、餅乾,這些夠她吃好幾頓早餐。
走進廟堂,一排畫晾在那裡,翻轉了寺廟的幽暗與空蕩。陳慧娟一大早就把慈惠堂上上下下打掃了一番,晾衣服一樣地曬畫作。這一年來,她每天早上八點就開始畫畫,「不然我一個人太無聊了……」用回收的影印紙,或者就畫在日曆紙的背面。壓克力顏料是搭火車到瑞穗買的,顏料很貴,必須以一種害怕米缸見底的心情,非常節省、小心翼翼地使用。後來,她學會押花,轉而撿拾大自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樹葉、種子和花瓣。
每天準十一點,陳慧娟會去跟對面鄰居借自行車,騎一點七公里的路到富源火車站旁,吃社區關懷協會為獨居老人提供的午餐,一餐三十元、四菜一湯,這是她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至於晚餐,堂後有一塊菜園,野生的空心菜、山蘇、川七怒長,就是她每天的晚餐。
二○一四年八月開始,陳慧娟每個月可以領到低收入戶的補助七千二百元。這筆錢她儘量存下一半,為的是能夠早日回到浙江杭州老家,探望兒子和三歲的孫女。
從杭州到花蓮
那年,老吳──陳慧娟這麼喊他吳──老吳是三十八年來台的老兵,一身病痛,喪妻後回老鄉杭州找一個女人來照顧、服侍他,經人媒介認識了喪夫的陳慧娟。對未來正一片茫然的陳慧娟很害怕成為兒子的負擔,相遇是緣,便跟著老吳來到台灣,加入「陸配大軍」。花蓮市區一住十九年,一點一點融入台灣生活,同時也做了十九年沒有一滴薪水的看護兼佣人。
直到那天被老吳父子丟包,烈日灼灼,她在馬路邊站了好一會,沒有掉眼淚。她等著,等到混亂的腦袋漸漸平息下來,走向電話亭,打了一通電話給「一一三」家暴中心。
「想一想,這十九年來,我都沒有被當作人一樣地對待過。」陳慧娟說,沒有流露悲苦和怨嘆,像在說別人家的事情。老吳脾氣大,沒念什麼書,會把「飲食」念成「欠食」,動不動就罵人揍人,又愛打麻將,中學畢業的陳慧娟文化水平比他高,但她沒經濟資源,不具謀生能力,只好把自己困在一個沒有出口的婚姻,吞下屈辱只為把這日子過下去。到底做了十九年夫妻,老吳和陳慧娟雖沒有感情基礎,但她萬萬沒想到這人會不給她錢治病。
疥瘡是老吳先得的,一開始不知道是這病,皮膚的接觸加上衣服沒分開洗,陳慧娟就被傳染上了。看病扣掉給付還要九百元,老吳嫌貴,不肯再讓妻子去看醫生。陳慧娟只好用聽來的偏方醫治自己,就是摘取構樹密密披著粗絨毛的小枝,以泌出的乳汁塗抹患處,結果神奇地痊癒了,「比看醫生的老吳還快」。
這是她第一次體驗到植物的奧妙。後來,她更進一步知道老一輩台灣人把構樹叫「鹿仔樹」,它的葉子不但是豬、牛、羊的飼料,長得像一條毛毛蟲的雄花穗還可川燙、醃漬、油炸成一道可口野菜;雌花則如同一團團的紅毛球,熟果吃起來甜美多汁類似桑葚或草莓,也有人去籽煎成蜜果。也是第一次,陳慧娟強烈地渴望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藥草圖鑑和藥草指南。
疥瘡好了,但更苦的日子來了。肯定是長期的壓力與壓抑,免疫力下降,陳慧娟爆發了帶狀泡疹。得過這病的人都知道,帶狀皰疹的神經痛不同於一般發炎所造成的疼痛,消炎止痛藥無效,必須採取相應的神經調節療法。有病例因帶狀皰疹纏身多年,被疼痛折磨到萬念俱灰,生不如死。得了帶狀皰疹的陳慧娟,疼痛難耐,丈夫不但不給錢治病,反過來當她是無用廢人、一個急欲擺脫的大累贅。她聽到他打電話向住在林口的兒子控訴,妻子如何不負責任、如何棄他於不顧,兒子倒願意把父親接到林口照顧,但不讓繼母跟來,繼母於他從來不是家人。她還是只能靠著到處找人問偏方,自己醫自己。
搬家那天,父子把花蓮的房子上了鎖,又把硬要跟上車的陳慧娟丟包在路邊。那一刻起,十九年的因緣就此斷裂,她成了無家可歸之人,也不知道那是她與老吳最後的見面。隔年二月,半年後,老吳離開人世。
棲身廟宇,身心重獲滋養
陳慧娟打了「一一三」,社工了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第一件事,就是為她找一處棲身之所。
天下之大,但陳慧娟在台灣舉目無親,無處可去。她想起曾經看過的新聞,說台灣寺廟行功德,可以收留無家可去之人,便告訴社工想暫時住到廟裡。社工帶著她一家廟找過一家廟,都被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絕了,只有花蓮老火車站附近的城隍廟願意救急。但這非長久之計,社工繼續透過管道努力搜尋,打聽到富源的慈惠堂因住持仙姑失智,無法主事,已經關門三年,仙姑女兒並無意繼承家業,所以一直尋尋覓覓,想找一個負責任、又消費低的人來顧廟。
「負責任、消費低」,陳慧娟毫無疑問符合條件,然而廟方管委會對她的年紀和健康還有顧慮,最後由社工出面擔保,讓流浪一個月的她有了棲身之所。
慈惠堂不是什麼豪華氣派的大廟,但對無家可歸的陳慧娟來說,這裡甚至比家溫暖,既不收租金,又可使用廚房、衛浴,後來還提供瓦斯。她的工作就是每天早上打掃、上香,給花木澆水,招呼偶爾來探望的信徒,其他大量的空白時間,孤單一人的巨大寂寞,則必須自己去對抗、去填滿。
以「守護後山邊緣弱勢長者」為己任的花蓮縣家庭暨老人關懷協會也在此時介入,成為陳慧娟的守護人。
命運七拐八彎,把陳慧娟從杭州帶到花蓮,從花蓮市丟到了富源。無家可歸是她生命中最大的不幸,但來到人口僅一千人的富源社區,又是她最大的幸運。
說起來陳慧娟是個城裡人,杭州出生長大,來到花蓮後又住在市區,人生中沒有鄉野經驗。一踏上富源,她大口呼吸新鮮空氣,舉目所見朝思暮想的植物──每一種她都渴望認識,叫出它們的名字像認識多年的朋友,被抽走的力氣慢慢長回來了,免疫力也日漸回復。這裡比城市好太多了,她的身體最知道。
用畫筆鑿開了另一個生命出口
命運把陳慧娟帶到的富源社區不只土地肥沃,山明水秀,而且是一個族群文化多元的所在,融合了閩南、客家、原住民與外省四大族群。一九九六年起,富源社區發展協會以繪畫、染布等社區藝術及推廣鼓藝,作為社區發展重點,逐年成立歌謠班、鼓隊、護溪隊、老人繪畫班和阿嬤劇團。陳慧娟一到社區,得到資訊,立刻報名林興華老師帶領的繪畫班,學習了一個月。
林興華是富源長大的孩子,少年離家,國立藝專畢業後從商,事業有成,三十一歲因母親去世返鄉,成了社區營造的靈魂人物。他一手帶出來的阿嬤繪畫班曾經從北到南開畫展,小有名氣。來學畫的都是阿嬤,阿公或者比較喜歡在廟口聊天喝小酒,或者沒有阿嬤活得久。陳慧娟和所有同學一樣,沒有拿過畫筆,根本不知道自己能畫不能畫,也不曉得要畫什麼,在林興華細心引導下,他們透過畫筆鑿開了另一個生命的出口,搭蓋成一間呈現個人歷史的房厝。
而老人畫的特徵,林興華如此分析過:一是有著類似兒童畫的構圖與用色習慣,明快樸拙;二是故事性豐富但很少批判性,簡約描繪而少修飾,真誠流露了所思所感。總而言之,是「老實人的老實畫」。
陳慧娟的畫就是老人畫之中的佳構。對她來說,杭州的童年時光是最幸福的回憶,家裡雖然窮困,但她得到父親、母親、外婆滿滿的愛,所以畫了一系列以童年生活為主題的畫,撈魚、釣魚、拉二胡、下象棋、踩鹹菜、磨米做粿、看野台戲,還有一幅夢中的全家福,外婆父親母親,她和弟弟,畫裡每一個人看似都穿著新衣,兩眼正視前方,微笑著。淡到幾乎透明的用色是為了節省顏料。
陳慧娟百分百投入繪畫,作品又生動感人,被埋沒了七十年的天才甦醒了,同學很快就封她為班長,「班長!班長!」喊個不停。她還有粉絲呢,粉絲縫了個手機袋送來,讓陳慧娟把手機揹在身上,不再東落西掉,也不會因為聽不到鈴響而漏接。
富源豐富的植物相也滿足了陳慧娟認識植物的渴望。一年不到,她累積了好幾本專門畫植物的寫生簿,一頁一頁畫下日常所見的植物如青葙、射干、日日春、姑婆芋、蓖麻,她記得住每一種植物生長的位置,「這叫什麼根節蘭的就是富源火車站旁第五家種的。」陳慧娟抓抓頭,懊惱自己記不住正確的名字。
押花則結合了植物與畫。她用阿勃勒的花壓成向日葵,心型烏臼葉與扇形花瓣拼貼出跳舞的姑娘,以麵包樹的種子替代鳥蛋,完成一幅鴨子在水中築巢與孵蛋。在陳慧娟眼中,植物無一不美,有的可以餵飽肚子,有的可以治癒身體的病痛,乾枯、腐爛了,化變成為創作的素材。
陳慧娟一腳踏進的是一個全新宇宙,遇到不認識的植物她就拚命問人,有時順利得到答案,有時處處碰壁。她想,「求人不如問書」,於是到學校圖書館借了兩本植物圖鑑研究並認真臨摹。像小學生寫作業似地,規定自己今天抄課本第一頁,明天寫第二頁,想方設法如同一年前自己找藥草治病。那種回到學生時代,像個孩子般,炙熱的好奇心與熱烈的學習欲望,讓永遠穿著二手衣的陳慧娟身上閃耀著動人的光芒。她熱切期待社區開設植物班。
重新拾回幸福
在陳慧娟的畫作中,有一幅「一○一圓夢之旅」,三十二個老人穿著一式一樣的藍色T恤,其中多位需要志工攙扶,也有人坐在輪椅上,睛瞪得又圓又大,綴著驚奇與興奮,從信義區的廣場望向象徵夢想實現的一○一。
這是二○一四年四月三十日基金會舉辦的「二○一四獨居老人圓夢之旅」,目標台北一○一。由於接送車不拉到瑞穗,陳慧娟忒緊張,半夜就醒了,五點搭前一天預訂的計程車到光復鄉和圓夢團會合,一起上台北。一百八十公里的路程,對很多老人來說,漫長得像走到天際,漫長得一輩子都走不到。
陳慧娟是圓夢團中最健朗、最年輕的老人,所以她和志工一起挑起照顧老人的責任,忙得團團轉,但沒有一分鐘不開心。回到富源,馬上提筆畫下旅行的畫面,那一天的小旅行讓她恍惚間回到童年,撿到了遺失很久很久的幸福。
當陳慧娟把這幅畫送給家庭暨老人關懷協會時,「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慧娟奶奶哭」,社工阿倫說。陳慧娟流下的不是悲傷的眼淚,那眼淚是因為受到珍惜和呵護,「我終於被當作一個人而不是家奴看待」,是為了終於知道幸運和自由是怎樣的滋味,而流下的幸福的眼淚。
當下,陳慧娟是幸福的,那是她七十歲才開始的幸福。
(文/蘇惠昭)
七十歲開始的幸福──陳慧娟
我的不老主張:在創作中安頓身心
瑞穗,富源村,遼闊天空底下,大地集合了各種層次的綠。富源火車站轉進廣東路約兩公里,有一座主祀彌天老母的慈惠堂,陳慧娟一個人住在這裡,到九月正好滿一年。
抵達慈惠堂前,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社工阿倫好心提醒,「不要先喊喔,每次我們一喊,慧娟奶奶就會衝出來,穿著塑膠拖鞋啪拉啪啦小跑步,跑到馬路上,一把攬住你,呵呵嗨嗨笑,接著水龍頭打開一般,長長一串話急促快速地流出。」但是來不及了,七十一歲的陳慧娟已經衝出門熱烈迎接,掛著十七歲的燦爛笑容,...
目錄
〈推薦序〉
不論幾歲,希望我的靈魂一樣清新 薇薇夫人 4
期待變老 李偉文 10
健康活力迎接「老」 吳玉琴 16
安然守分,自在安命 林依瑩 18
當夢想自己來敲門──康建華 八十七歲 20
每一天都有新的期待──廖炮 八十二歲 36
把苦吃進去,然後長出力量──胡愛英 六十九歲 52
動動腦,不會老──陳江淋 八十八歲 68
下半場要更精采──郭清香 六十八歲 84
失智不失志──林添發 八十七歲 100
七十歲開始的幸福──陳慧娟 七十一歲 116
快樂時讀經,悲傷時就唱歌跳舞──鄭阿玉 八十歲 132
棒球不老,春風不晚──蔡春風 六十八歲 148
從瘦皮猴到老皮球──林松義 七十三歲 166
從前是苦命阿信,如今歡喜牽牛──呂珠 七十六歲 180
實現自我,正是時候──詹美鳳 六十五歲 196
附錄 熟年相關社會資源 212
〈推薦序〉
不論幾歲,希望我的靈魂一樣清新 薇薇夫人 4
期待變老 李偉文 10
健康活力迎接「老」 吳玉琴 16
安然守分,自在安命 林依瑩 18
當夢想自己來敲門──康建華 八十七歲 20
每一天都有新的期待──廖炮 八十二歲 36
把苦吃進去,然後長出力量──胡愛英 六十九歲 52
動動腦,不會老──陳江淋 八十八歲 68
下半場要更精采──郭清香 六十八歲 84
失智不失志──林添發 八十七歲 100
七十歲開始的幸福──陳慧娟 七十一歲 116
快樂時讀經,悲傷時就唱歌跳舞──鄭阿玉 八十歲 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