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個月或一星期當作一生
下星期、下個月一覺醒來
發現自己還活蹦亂跳地活著
更會興高采烈迎接另一個新人生
要活出滿意的人生必須瞭解自己最看重的是什麼?只要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在乎的事物上,此生就是值得的,也是快樂的。
選擇怎樣的人生沒有對錯,但有境界高低之別,若境界能提高,就可將直線人生轉化成不斷盤旋而上的人生。
「要讓一個人覺得幸福,只要讓他的駱駝走失,再讓他找到駱駝。」
「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是好事,若還沒遇到好事,表示這件事還沒有結束。」
「假如你不為自己而活,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
「如果我們願意,這人生是儘夠我們享受了。」
忙碌高壓的時代,或許你我應該追求的是──
傾聽自我、關懷他人,以及一點傻氣與執著的必要。
作者簡介: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喜歡朋友與大自然,所以將近三十年前曾擔任童軍團長,並且在近二十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初期辦公室還設在自己的牙醫診所內。喜歡閱讀,所以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並且曾經擔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選審委等。
相信影像對民眾的影響力,因此曾經擔任公共電視、華視電視公司的董事,並且陪著孩子從電影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學習。
著作有《迷路原為看花開》、《您撥的電話未開機》、《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只讀好冊》等。
李偉文粉絲團 hppt://www.facebook.com.tw/weiwenfans
李偉文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sow
荒野保護協會 http://www.sow.org.tw
作者其它著作:
ZD13097 教養,無所不在
028252 電影裡的生命教育
027460 讓陽光灑在心上
042227 電影裡的生命教育2 夢想起飛的時刻:62部電影,滋養孩子的熱情、勇氣與冒險精神
057334 看新聞學思考:增進孩子對世界的理解力與知識力
VP1003 迷路原為看花開
VPK0034 活得興高采烈
VPK1006 您撥的電話未開機!
VPK1009 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李偉文最想與你分享的60句話
012767 傾聽自己的鼓聲
章節試閱
輕重平衡的生活
許多朋友退休後,開心地過著遊山玩山水新生活,但輕鬆自在的日子在起初半年、一年真的很愜意,再延續久一點,難免就覺得虛浮、沒有重心。但又擔心當公益志工,大家會認為他們空閒時間很多,把更多事情推給他們做,搞得比上班還累,心理負擔更大。
五十歲生日時,我曾許下心願,盼望從組織人蛻變成自由人,不再將心力耗費在溝通、協調、處理人的問題與行政事務,將多出來的時間分配給自己,實實在在動手做點事。
不過話說回來,過去的努力與付出累積了不少經驗與人脈,完全做個閒雲野鶴,對自己和社會而言,都是太可惜的資源浪費。如何在忙與不忙、輕鬆與負擔之間取得平衡點?
我和一群年齡相近的朋友相約以徒步方式旅行臺灣,自稱為「蝸行」。一步一步走,用心感受臺灣的面貌,看見真正的美麗,然後用自覺自在的方法努力,設法保留住這片美好。
我們不只是玩,也順便做點有意義的事。每次行程會有一、二位朋友負責規劃與聯繫,找一個在地的公益團體,提供一些捐款(每個人每走一公里至少捐出二十塊,一次行程大概可以湊出幾萬元),然後請他們簡報一下所做的事情。
如此一來,不只是看到這些鄉鎮社區的表象,而是更深入地瞭解在地的人文風貌以及遭遇的困境。在地公益團體通常規模較小,資源相對較少,我們捐的一點點款項或許是場及時雨,而且小團體默默努力的事被看見,往往能得到精神上的鼓舞。最重要的是,這些老朋友多少都有點社會歷練或社團經驗,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提供給一些實際的建議。
負責聯絡的朋友也會持續關注,當他們需要外部協助時,我們可以提供人脈與資源。換句話說,當我們一個一個鄉鎮蝸行時,除了有深耕在地的團體當地陪,做更深入的探訪之外,我們也樂於扮演外部顧問的角色,依適合的時間與精力協助各公益團體的發展。
遊山玩水固然很好,但足跡似乎輕了一點,不妨加點關懷的實際行動,增添旅行的意義;退休後投入當全職志工固然也很好,但使命感似乎重了一點,透過旅行同時貢獻一己的經驗與力量,享樂中又滿足了生命意義的追求。
「蝸行」是五十歲之後開始進行的生活方式,也在周邊朋友群中推動,這是輕行又不會太輕、負重又不會太重的生命況味。
來自梭羅的啟示
我心裡常浮現一個問題:「若梭羅活在現代,《湖濱散記》會怎麼下筆?」
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的今天,梭羅生存的一百多年前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地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或許是這些年不斷重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的真實生活好像愈來愈趨向梭羅的生活了。我住在臺北近郊的山上,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說在森林裡,其實離城鎮不遠;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也像他的小木屋一樣,經常高朋滿座。
梭羅認為一個人離群索居時,才可能體會出生命的意義。孤獨是必要的,因為孤獨能使生命恢復完整,回到自我的根源,求得身心的安頓。
除了孤獨,他也勞動。「這裡不用電,我自己生火,晚上點煤油燈。沒有自來水,從井裡打水,自己劈柴燒飯。這些活動使人變得簡單,要變得簡單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啊!」
單純的肉體勞動帶來精神上的單純。在專注的肢體運動與汗水之下,心靈也一點一滴地沉穩簡淨,因而聽見來自內在的韻律。這也許是自古以來,各宗教都要求修行人以親身勞動來完成生活需求的原因吧!
我們創造及製造了許多新東西,而人的力量無遠弗屆,地球上能開發利用的物資都納入經濟體系的一環,我們活在物質過度豐盛的時代裡,甚至為了擔心經濟蕭條,各國政府無不以鼓勵消費來確保經濟發展。
每個人都陷入了拚命工作、拚命消費的循環時,其實逐漸喪失了生活的感受能力,形成物質愈豐盛而精神和心靈卻愈空虛的現象。換句話說,我們愈富足卻愈不滿足。
當一個人不斷購物、想擁有更多物質時,真正消耗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而時間就是生命,用生命換來的那些物品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嗎?
隨著節能減碳風潮興起,簡單生活似乎形成另一種時尚,「少就是多」、「簡單就是豐富」概念開始出現。少與多是相反的意義,簡單與豐富也是相反的概念,為什麼會相等呢?
人的時間是有限的,精神注意力是有限的,當心裡充塞太多東西時,其實什麼都感受不到了,反而是簡單的時候,我們的心才會活在更大的空間中。就像吃得很飽的人對食物不會有興趣一樣,沒有感受力的心靈無法擁有真實的快樂。
梭羅也批評人們一昧講求外表與速度,彷彿大的、快的就是好的,可是我們是否曾在得與失之間做過省思與評量?
放慢速度,提高生活感受,許多宗教或靈修不斷提醒的「活在當下」才是幸福感的來源。當我們能以悠閒的心情去感受周遭事物時,就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許多賞心樂事。好比坐在陽臺前看著夕陽緩緩落下;與三五好友喝茶聊天;陪孩子沿著河岸騎單車……這些令人快樂的事並不必花錢。
或許我們都有類似經驗:旅行中,在德國小鎮的公園裡餵天鵝,或是在日本京都古寺裡睡個長長的午覺,這些似乎無所事事的時光,卻令人記憶深刻;反倒是住了一間又一間的高級旅館、一餐又一餐的豪華飲宴,還沒回國就已印象模糊了。精神上的富足與物質上的擁有似乎是背道而馳的追求。當呼喊著「多一些,還要更多」時,其實就是靈魂受苦的徵兆。
梭羅也提醒我們:「我們花了大半輩子釣魚,結果卻發現要的根本就不是魚。」
從簡單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樂趣,不是因為流行或道德的壓力,不是因為別人覺得你應該這麼過而勉強去做。「簡單」就好像一棵樹,是從內在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而不是來自於外在,把新的樹皮貼在自己身上。傾聽內在的聲音,找到自己的簡單之道,重新感受生活的樂趣。
荒野保護協會在臺灣各地成立分會,我將梭羅的這段話布置在各地辦公室牆上:「我到森林裡是希望過著真實的生活,只面對生活必要的部分,看我是否可以學會它所教導的,而不至於在死的時候,發現沒有真正活過!」
這些年來,荒野推動兒童自然教育,保護臺灣的生態環境,同時號召民眾以具體行動來做守護環境的義工。推到較深層、較根源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讓每個人對土地、環境產生情感,產生「根」與「家」的感覺,再連結到生命歷程中,成為心靈原鄉;另一方面是想到當生命沒有崇高的理想可獻身,沒有偉大的使命在呼喚,人活著的意義是否只剩下了自己?
輕重平衡的生活
許多朋友退休後,開心地過著遊山玩山水新生活,但輕鬆自在的日子在起初半年、一年真的很愜意,再延續久一點,難免就覺得虛浮、沒有重心。但又擔心當公益志工,大家會認為他們空閒時間很多,把更多事情推給他們做,搞得比上班還累,心理負擔更大。
五十歲生日時,我曾許下心願,盼望從組織人蛻變成自由人,不再將心力耗費在溝通、協調、處理人的問題與行政事務,將多出來的時間分配給自己,實實在在動手做點事。
不過話說回來,過去的努力與付出累積了不少經驗與人脈,完全做個閒雲野鶴,對自己和社會而言,都是太可惜的...
目錄
自序 迴轉盤旋的人生
Part 1 天地無限心境寬
生命中最棒的禮物
快樂的選擇
旅行、流浪與家庭接待
輕重平衡的生活
利用假日開展第二人生
來自梭羅的啟示
偶爾生點小病之必要
尋找快樂之道
化解壓力的方法
從從容容過日子
Part 2 我的生命不設限
找到讓自己興高采烈的工作
擺脫當代文明病──心身症
超越爛工作,找回生活熱情
睡得飽、精神好、活得痛快
放棄雞肋找回熱情
清除雜物,清爽過生活
不再追求完美的勇氣
追尋那摘不到的星星
乘興而去,興盡而返
人間正道是滄桑
不自我設限的人生
Part 3 對的事情就去做
楊力州的簡單幸福
我的清道夫老同學
令人無法抗拒的宋宏燾
「夫」字的定義
走出象牙塔的教授們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
看雲的閒情,猶熱的肝膽
島愈小,夢愈大
把夢想與興趣變成謀生工作
Part 4 撒下善念的種子
人生就是要有趣──Teddy
隨處結祥雲──羅綸有
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筆記──張義
印刷當文創社會企業──陳建霖
林間有兩條路,我選擇寂靜那一條──范欽慧
答應後,全力以赴──劉月梅
永遠的荒野志工──巒大杉
教育現場的粗耕農──葉柏舜
不太乖教育節──蘇仰志
技職教育3.0──黃偉翔
阿普蛙工作室──林侃眉/吳健毅/潘儀蓁
睡在吊橋上的男人──廖賢德
自序 迴轉盤旋的人生
Part 1 天地無限心境寬
生命中最棒的禮物
快樂的選擇
旅行、流浪與家庭接待
輕重平衡的生活
利用假日開展第二人生
來自梭羅的啟示
偶爾生點小病之必要
尋找快樂之道
化解壓力的方法
從從容容過日子
Part 2 我的生命不設限
找到讓自己興高采烈的工作
擺脫當代文明病──心身症
超越爛工作,找回生活熱情
睡得飽、精神好、活得痛快
放棄雞肋找回熱情
清除雜物,清爽過生活
不再追求完美的勇氣
追尋那摘不到的星星
乘興而去,興盡而返
人間正道是滄桑
不自我設限的人生
Part 3 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