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輕的菁英團隊,最新穎的當代臺灣研究觀點!
※以臺灣研究為主題,一個跨領域、跨文化的文學文化研究論文集。
※本書主要集結臺灣、中國、日本、留美等年輕一輩菁英學者的近年研究專論,藉由他們的論文,可以一窺當代年輕學者的專業風貌,以及臺灣研究的進程成績。
《臺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輯錄九位青年學者的論述,以期體現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新視野。
緣於歷史與地理位置的特殊,兼為遺民╱移民╱殖民之島的臺灣,其歷史記憶與原鄉經驗向來雜揉了多重迷魅。
讓「臺灣研究」所蘊藏的學術研究潛能豐沛多元、與日俱新。
從早期文獻資料的輯佚整理,到近年來研究方法的更新突破;從各別學門的深化開拓,到不同領域的對話交融;從強調臺灣主體性與本土性,到轉而關注臺灣與東亞及世界的對話思辨。
本書分為四輯:
一、歷史記憶與原鄉經驗
緣於歷史與地理位置的特殊,兼為遺民/移民/殖民之島的臺灣,其歷史記憶與原鄉經驗向來融雜了多重迷魅。明顯可見的是,「北京」城南記憶之於林海音,「客家」流動身分之於鍾理和,正所以促成其文學想像的曲折宛轉。本輯所收的兩篇論文中,林崢〈從《舊京瑣記》到《城南舊事》──兩代「遺/移民」的北京敘事〉,勾連林海音的《城南舊事》與其尊翁夏仁虎的《舊京瑣記》,論證兩代「遺/移民」相同而又不同的北京記憶與敘事,從而體現文學的新舊嬗遞之跡;蔡建鑫〈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鍾理和的原鄉經驗與倫理弔詭〉,則是從論析「客」與「家」的意義開始,層層思辨其小說原鄉經驗的內蘊弔詭。
二、知識生產與文化傳譯
文化傳譯來自不同文化體系間的交會與交鋒,帶來的不只是對於異文化的翻譯傳播,也是不斷游移的邊界想像,是文字、文本與文化的持續辯證。它可以落實為生活實踐,更可以進入知識體系,隨著教育制度、出版傳媒與各式網絡流通,形成典範與制度的轉移,知識的生產與再生產。在此收錄三篇論文,分別是:彭春凌〈思想史視野中的章太炎與臺灣〉,通過章太炎旅居臺灣時期的論述及其與《臺灣日日新報》輿論的對話關係,和橫濱《清議報》以及章氏專著《訄書》相關篇章的前後承繼變化,辨析章太炎、康有為(梁啟超)、日本近代儒教三方,支那、日據臺灣、日本本島三個空間在近代思想史上的複雜互動;許時嘉〈揚文策略下「文」與「文明」的交錯──以1900 年揚文會為例〉,以日本總督府所召開的「揚文會」為分析對象,討論日本殖民統治下所出現的「揚文」現象所具備的「重層性」概念,以及臺灣士紳之體認與總督府原意之間的交錯式誤讀;明田川聡士〈虛構的想像與創造――以李喬《寒夜三部曲》中福克納作品的影響爲中心〉,考證李喬《寒夜》如何經由日文傳譯,對於福克納作品的受容過程。
三、女性/原民書寫與跨界流動
女性文學與原住民文學,是近年來臺灣文學中備受關注的重點。如何經由「空間」與「跨界」的角度去深化研究,亦為學者用力之處。本輯中,陳姿瑾〈自己的房間──當代臺灣女性小說中公寓/家的辯證〉,即是探討女性城市小說中,單身女性如何在「出租公寓」與「家」的空間游移之中,辯證自我的主體認同;林肇豊〈弱勢的傳統族群・重要的現代作家――從《老海人》回看夏曼・藍波安創作歷程中的幾項議題〉,則以夏曼・藍波安《老海人》為例,思辨作者以「混語書寫」介入主流漢語文壇時的跨界與「佔位」問題,以及其間「傳統」與「現代」的辯證。
四、日常生活與通俗文化
本輯收有金儒農〈恐懼主體與異質空間的再生產──臺灣戰後恐怖小說系譜的生成〉,和梁培琳〈幸福遊走江湖──金枝演社的拼貼美學與臺式幽默〉兩篇論文。前者以Kristeva對於「恐怖」的「賤斥理論」為出發點,闡述恐怖小說中的「恐怖」由何而來,進而透過選取臺灣具代表意義的恐怖小說,追尋屬於臺灣當代的恐懼空間形式,並意圖從中考察出臺灣戰後恐怖小說所隱喻的集體精神傾向;後者以金枝演社的表演為例指出:文化拼貼已從一反/去殖民的戲劇手段轉化、銳變為華麗魔幻的表演美學與不受形式拘泥的創作理念。而幽默也已不再純粹是殖民暴力直接的轉化或對抗,所反射的是一種對家與個人自由的嚮往。
各篇論文的觀照面向與方法取徑或有不同,正可見現今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源頭活水與新興趨向。
透過這批青年學者、學術界底蘊勃發的生力軍,瞻望未來,臺灣研究也因而更讓人充滿期待!
作者簡介:
梅家玲
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曾任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傅爾布萊特計畫訪問學人、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人;並曾赴捷克查理大學、中國清華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擔任客座講學,曾任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現任臺大中文系與臺灣文學研究所合聘教授。研究領域兼括漢魏六朝文學、臺灣文學與中國近現代文學。著有《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臺灣小說論》、《世說新語的語言藝術》、《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等。另編有《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灣現代文學教程‧小說讀本》、《晚清文學教室──從北大到臺大》、《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