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希臘人無法在西元前480年擊敗波斯人,抵禦波斯人入侵歐洲,歐洲文明將會出現什麼戲劇性的轉變?
假如,亞歷山大大帝出師未捷身先死,被波斯人敲破腦袋,波斯帝國將會如何影響地中海地區的歷史走向?
假如,窩闊台不是在西元1242年駕崩,蒙古人沒有因而自歐洲撤軍,歐洲文明又會遭到什麼毀滅性的改變?
假如,華盛頓在獨立戰爭中被英國人殺死或俘虜,美國能獨立成功嗎?二十世紀還會有強大的美利堅合眾國嗎?
假如,蔣介石在對日作戰勝利之後,願意接受國際列強的安排,讓中共統治中國東北,今日的中國將會是怎樣的面貌?
假如,希特勒不要太過自信,不要貿然入侵蘇聯,而是取道中東地區,現在歐洲通行的語言會是德語嗎?還需要歐元嗎?
影響歷史的關鍵性轉折很多,歷史人物選擇了其中一種,造成今日的歷史事實。除了探究既定的歷史事實之外,回到從前進而推測歷史的另一種可能,也是令人興味盎然的遊戲。在本書中,20位歷史學家帶領我們玩這場遊戲,為我們探尋歷史上20起重要事件的「如果」;如果這些「如果」真的發生了,今日的世界地圖將是另一番不同的面貌。
章節試閱
20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假如蔣介石未在一九四六年豪賭
本書的最後一章必須是個最震撼的故事。若不是一個人的頑固豪賭,以及另一個人──一位真正的美國英雄──的錯誤判斷,冷戰的最糟後果或許不至於發生,接下來的韓戰、中南半島戰爭、越戰、歷次台海危機以及美國的共黨恐懼都不會登場;超過十萬名美國人可以免於喪生,更別提無數亞洲人的生命。以下這場豪賭的是國民政府領袖蔣介石,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決心鏟除盤據在東北的中國共產黨。他不顧美方建議,派遣精兵參戰;到了一九四六年春天,他的大軍似乎已經勝利在望。就在此時,蔣介石突然在馬歇爾將軍的壓力下暫停攻勢,因為後者打算在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斡旋和平。蔣介石的國軍從此元氣大傷,三年後終於撤出大陸。但是,如果中國大陸上存在兩個中國,將會是什麼景況?
請各位想像沒有「赤色中國」的冷戰會是什麼樣子:冷戰的主要舞台將是蘇聯嚴密掌控下的中歐,因此冷戰或許不會讓人如此畏懼。沒有中共的支持,金日成絕對不敢入侵南韓;沒有中共的積極庇護,胡志明的共產黨不會在中南半島取得如此的成功;沒有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的對立,台灣海峽不會在一九五○年代和九○年代發生危機;如果沒有詭譎多變的亞洲做為導火線,大不相同的冷戰將會更為和緩。
但是真有這種可能性嗎?答案是有的──因為,如果國民政府領袖蔣介石未在一九四六年夏初犯下大錯,共產黨佔領中國這件大事或許永遠不會發生。
日本投降之後,蔣介石的精銳部隊在前一年底開始空運至共黨盤據的東北,共軍發動猛烈抵抗,但完全不是久經戰陣的國軍對手。國軍迅速北上,經過一個月作戰之後,於一九四六年五月在四平街擊破共軍抵抗。南滿至此宣告光復,共軍開始逃竄:共軍統帥林彪在六月六日收到命令,準備棄守屏障北滿的重鎮哈爾濱。就在國軍先頭部隊兵臨哈爾濱城下的此時,蔣介石突然停止攻勢,這是他永遠無法挽回的錯誤。國軍自此頓兵不前,共軍卻得到喘息和重組的時間,哈爾濱從未易手;國軍在三年後遭徹底擊敗,殘兵敗將撤守至台灣。蔣介石在勝利的當口犯下天大錯誤,為亞洲造成遺害至今的後果。
蔣介石的舉動應該如何解釋?答案很簡單:美國的壓力。蔣介石的錯誤其實是廣受尊崇的美國陸軍上將馬歇爾強加在他身上的。馬歇爾當時正在中國執行一項不可能的任務,要在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斡旋和平。馬歇爾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是一位傑出的軍人和政治家,但是在中國卻是個糟糕人選,表現差勁。這位勇往直前的正直軍人一頭栽進惡毒的中國政治當中,他想要造就和平,結果卻開啟了亞洲的冷戰。
當日本在蘇聯入侵東北和美國投下原子彈的雙重打擊下突然投降時,沒有人指望共產黨會贏得中國。戰爭突然結束時,大部分共軍還遠離戰場,躲在陜西北部的戰時基地延安,而且缺乏重裝備。當時所有的國家──包括蘇聯在內──都承認重慶的蔣介石政權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史達林並未指望共軍會贏得勝利。他在雅爾達會議中已同意秘密條款,讓紅軍在東北擁有軍事和行政特權,條款對中國在當地的主權隻字未提。事實上,許多人都認為蘇聯會乾脆併吞東北,此地從十九世紀末以來就是日俄相爭之地;若是落入敵手,東北將對蘇聯的遠東省分及海參崴構成嚴重威脅。
當時列強已同意這樣重新分配領土,以便滿足蘇聯在歐洲的要求。為什麼不在亞洲依樣畫葫蘆呢?或許,最明白支持的意見出自美國記者白修德(Edgar Snow)的戰時暢銷書《友邦的人民》(People on Our Side)。他顯然握有內線消息,才會警告讀者預期蘇聯會在東北亞採取這樣的行動。
問題出在中國政府必定會大力抵抗這樣的解決方法。中國已經為了東北和日本開戰,如果蘇聯想要取代日本的地位,中國絕對不會坐視不管。於是,蔣介石和國民政府不顧中國本身的重重問題,將注意力轉向東北。
蔣介石身為軍人的名聲是在一九二五年至二八年間締造的,當時他在華北得到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孤注一擲揮軍北上,閃電般地發動北伐,推翻北京的軍閥政府,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政權。這是一次典型的「速戰速決」行動,長久以來即是中國戰略家的偏好;評估情勢的可能演變之後,準確地判斷時機,然後以謀略取勝──蔣介石就是這樣迅雷不及掩耳地出手,在武漢擊敗軍閥的主力,然後如滾雪球般贏得最後勝利。蔣介石是第二個從南方征服中國的人,這絕不是可以等閒視之的成就,他在一九四六年進軍東北的策略也是基於同樣的概念。
然而,蔣介石本人是個爭議人物,雖然華盛頓是他不可或缺的盟友,很多美國人卻不喜歡他。他不會說英文,在外國人面前表現得僵硬而保守,戰時的中緬印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對他毫無敬意,私下稱他為「花生米」。在蔣介石的領導下,中國在徒勞無功的對日抗戰中變得殘破不堪,蔣介石本人更被認為必須對泛濫成災的貪污、黑市交易與暴力負責。包括知識分子和外國人在內,許多人都認為共產黨似乎是較好的選擇。
對於遠在延安的中共而言,機會終於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到來,當時蘇聯紅軍席捲了東北。就戰略地位而言,延安毫無價值,中共會來到這裡是為了躲避國民政府在一九三○年代發動的剿匪戰役。延安的一大優點,是接近當時附庸蘇聯、完全由蘇聯秘密警察掌控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如果國軍再度進攻,中共可以逃往蒙古尋求庇護。
東北的情況完全不同。就戰略地位而言,此地一直是掌握中國的鎖鑰以及歷朝入侵中原的跳板。最近一次是在一六四四年,滿族大軍穿過山海關攻佔北京和全中國,建立了延續至一九一二年的清朝。
所以,讓中共的行政單位和軍隊開入東北是個相當容易的決定,事實上蘇聯對中共提供了不少協助,尤其是在蘇聯控制的鐵路沿線。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對於東北是中國領土合法的一部分,蘇聯只是說說而已──而且他們當時根本不承認中共政權。
不過,中共和蘇共到底都是共產黨,所以雙方還是找出了和平共處的方法。共軍駐紮在首府郊區,易名為「地方自衛隊」,同時只能和紅軍保持良好的「非正式」關係(譯註:這是因為蘇聯剛與國民政府簽訂獲利甚豐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因此並不樂於協助中共);另一方面,紅軍根本不讓國軍開進東北接受日軍投降。
在蘇聯的軍事統治下,中共在東北安頓下來,集中全力發展民政管理系統。一開始,中共並不急於建立軍力,反而是在各城鎮設立黨部,或許他們認為紅軍的保護會無限期持續下去。
在此同時,國民政府已因蘇聯佔領東北而心急如焚,於是展開外交折衝,最後成功讓紅軍撤走,蔣介石的致命決定即將登場。
如果蔣介石不與蘇聯和中共爭奪東北,會發生什麼情況?亞洲局勢會如何變化呢?答案是東德的情況或許會在東亞上演,除了紅軍在平壤扶植的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之外,東北也會出現一個「中華民主人民共和國」。但是和毛澤東於一九四九年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同的是,這個東北的赤色中國將會由莫斯科牢牢掌控。
大部分中共領導人都曾在蘇聯接受教育,許多人仍然認為蘇聯是中國的模範,例如周恩來就說過:「現在的蘇聯是未來的中國。」在冷戰初期,即使是未受多少教育、未經世面、沒有蘇聯關係的毛澤東也曾向蘇聯「靠攏」;由此可見,中共領導人很可能會像烏布里希的德國共產黨一樣,歡迎在蘇聯羽翼之下建立中國蘇維埃的機會,我們由中共對民政管理的重視可見一斑。
如果毛澤東像南斯拉夫的狄托一樣桀驁不馴,會有什麼後果?東歐共產黨人不聽話時,下場通常是就此失蹤或「自殺」,不然就是乾脆被趕下台。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蘇聯掌控下的中國。毛澤東對共產黨的掌握並不徹底,許多共產黨人都痛恨他。在一九五○年代初期,蘇聯顯然曾支持由東北向北京發動的政變,雖然政變並未成功,但莫斯科不是沒有在東北實現其意志的可能。畢竟南斯拉夫是個地勢險要的國家,擁有不受蘇聯控制的軍隊,但是東北幾乎被蘇聯領土環繞,而且紅軍的駐紮甚至得到國民政府同意。
位於東北的「赤色中國」非常可能會蓬勃發展──至少剛建國時會如此。和大部分中國土地不同的是,東北非常富庶:這片富饒的土地尚未過度墾殖,包括煤鐵在內的各種資源豐富;當地擁有日本人建造的多家工廠,大連這處良港可以和全世界接軌,而中東鐵路可以聯接蘇聯的鐵路網。總而言之,東北擁有已開發的經濟。
隨著中國內戰逐漸升高,蔣介石的美國顧問建議他不要試圖奪回東北,他們認為此舉風險過大,而且可能會危及他對中國本身的控制。莫斯科可能原本就期望美國在這一點控制蔣介石,也接受在中國本土存在一個非共產黨政權,這樣的局面會把中共推入莫斯科的懷抱。
理想的疆界可以讓大家和平共存,這點在歐戰結束時尤為明顯,當時盟軍和紅軍進兵至事先同意的界線,然後就不再推進,地區性的亂源──無論是不是共產黨──都未能將列強捲入衝突。僅有的危險地帶是柏林和南斯拉夫,不過它們有各自的原因;除此之外,東西勢力可能對峙的地方倒是相當平靜。
如果亞洲問題事先就已私下仔細安排,同樣的情形也許會發生。列強可以同意將中國分割為較小的共黨政權和較大的非共黨政權,這樣會讓毛澤東失去把蘇聯捲入地方爭端的籌碼,後來的金日成與胡志明也會步上後塵,其結果會是一個更為和平的亞洲。
對於中國內戰會在一九四五年至四九年間升高為大戰,共黨的指控之一是:「你們先開打的!」這句話倒也不是全錯,因為蔣介石揮軍進入東北之舉點燃了席捲全國的烽火。
大戰結束時,蔣介石麾下最佳的部隊還在中緬印邊境,這些沙場老將曾在東南亞叢林中與日軍打了一場先敗後勝的戰役。他們是由美國在印度裝備和訓練的,擁有一些最傑出和勇敢的中國軍官,其中最有名的是維吉尼亞軍校畢業的孫立人將軍。新一軍和新六軍在戰後開入東北,這兩個軍是能征慣戰的部隊,遠比共軍遭遇過的任何對手厲害許多;而且,國軍擁有強大砲兵,輕裝的共軍游擊隊根本不是對手。
蔣介石同時擁有一支強大的空軍,他對最先進軍事科技深為著迷;打從對日戰爭一開始,他就偏好陳納德將軍的空權理想,而非史迪威的地面戰略。
所以,在蔣介石的腦海中,一個類似二○年代北伐的計畫開始成形。滿州的共軍並未準備開戰,如果蘇聯同意撤出東北,國軍的重裝部隊將會如入無人之境,擊破東北的共軍勢力。在此同時,空權將會克服亞洲地面戰爭的大敵──後勤;如果能夠善用運輸機,蔣介石應該能讓部隊在敵後進行蛙跳作戰,同時在廣大的土地上為守軍提供補給。
這種策略和美國二十年後在越南採取的辦法很像,而且一開始似乎也很有效。在蘇聯同意撤軍之後,國軍隨即開入東北,先頭部隊於一九四五年秋天空運抵達。他們的進展勢如破竹,受到奇襲的共軍對這種作戰完全沒有準備。國軍沿著鐵路線北上,兩軍在半路上的要衝四平街苦戰達一個月之久,共軍才告崩潰。共軍統帥林彪投入一波接一波的人海衝入國軍火網中,情急時還投入了十萬名來自長春的工人。到了五月十八日,共軍已折損全軍兵力一半──四萬人──林彪則北逃。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和希特勒在即將擊敗英軍之際、卻勒令德軍在敦克爾克頓兵的「停止命令」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時希特勒的決定讓德國的決定性勝利變成戰略上的失敗。
此時馬歇爾將軍正在嘗試一項不可能的任務,要在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組成聯合政府。在磋商過程中,中美雙方都沒有同意蔣介石不應進入東北,但是參與談判的共方代表提出嚴重抗議,堅稱蔣介石的突襲破壞了和平解決所需的信任與合作。馬歇爾在一月間安排了一次停火,但是立即宣告破裂;共產黨要求馬歇爾趕快採取行動,因為他們知道馬歇爾是唯一阻止蔣介石的力量。
馬歇爾聽進了共方的意見。身為蔣介石唯一的盟友,富有的美國在這個飽經戰亂的角落擁有無可抵擋的權力,馬歇爾(他本人亦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於是要求蔣介石停止進軍──蔣介石也同意了。
難以置信的國軍將領要求蔣介石重新考慮,他們指出一旦哈爾濱落入國軍之手,在東北擊敗共軍的勝利將會唾手可得。但是,蔣介石的反應非常憤怒,他對麾下指揮官表示:「你們說拿下城市很容易,但若是知道我們為何不拿下城市,就會曉得不拿下城市為何一點都不容易。」日後,蔣介石自承這是他對共產黨犯下的最大錯誤。
如果蔣介石拒絕馬歇爾的要求,我們猜想他可能會徹底擊敗共軍;不僅是華盛頓,就連莫斯科都會因此站到蔣介石這邊來。我們猜想共軍也可能再行整編,攻擊國軍延伸的補給線,逆轉蔣介石的最初勝利。不過,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這個頓兵的決定使得蔣介石失去一舉贏得軍事勝利的機會。
國軍進兵的動力就此一去不復返,就和神話中的薛西佛斯一樣,國軍已經快爬上山頂,但是功虧一簣──結果落下山來。我們來想像如果蔣介石沒有進軍東北的情況:集結在中原的國軍將會更加強大,而且蔣介石與美國或蘇聯的關係將會大為改善。如果戰鬥在中國本土持續進行,馬歇爾的憤怒會轉向中共。蘇聯在眼見蔣介石願意讓他們控制東北之後,可能會和蔣介石合作,限制共軍在東北境內活動。
若是這樣,毛澤東的軍隊將會任憑蘇聯駐軍處置,最後中共的行政和經濟組織則會併入西伯利亞和遠東的蘇聯當局。
長久以來,毛澤東一直夢想統治全中國,這種情況當然不會為毛澤東或大部分中共領導人所喜歡,在中國各地爆發革命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但是它們會被延遲,直到蘇聯經濟學家預測的資本主義垮台之日,此時剩下的非共產國家將會像熟透的果實一樣,落入共產集團之手。
當法國共產黨在納粹戰敗後意圖奪取權力時,史達林就是這樣答覆:多等幾年,他的經濟學天才預言世界危機即將爆發;在此之前,切勿毫無必要地挑撥英國和美國。
但是他的經濟學天才當然是錯的,包括許多美國經濟學家在內,他和其他人期待的全球戰後大蕭條並未發生;相反地,自由市場經濟開始復甦,起先步伐相當緩慢,接著卻神奇地一飛衝天。德國發生了「經濟奇蹟」,日本則從美軍佔領時代的裝配工業轉變成高品質的高科技工業。香港原本是華南一處人煙稀少、安靜的殖民地港口,到了二十世紀末,香港的個人平均所得已超過殖民母國英國。
讓我們想像蔣介石未曾進攻東北,反而接受穩定分治的狀態:東亞最大的經濟中心上海會從五○年代開始投入自由貿易,不會被排外的共黨政權和冷戰封鎖,長江流域的廣大市場和資源將會加入亞洲經濟奇蹟。當中共在八○年代揚棄過時的經濟政策、開放對外貿易之後,驚人成果隨即出現:兩位數的經濟成長、大量出口、破記錄的經濟繁榮。如果國民黨繼續統治中國,這些事情可能會提早二十年發生。
如同德國和韓國的情形,經濟繁榮將會改變中國的戰略均勢。在韓國,北方向來工業發達,南方則以農業為主,所以分割最初對平壤有利。但是南韓最後完全壓過北韓,到了一九九○年代,共黨統治下的北韓已是民生凋敝,南韓則成為富足的民主國家。東德經濟的失敗和西德的成功,也為兩德在一九八九年以後的統一鋪下道路。
東北一向是中國的重工業、採煤和煉鋼中心,中國本土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然而,如果分割實現,南中國在一九六○或七○年代無疑會突飛猛進。和共產黨在世界各地繼承的工業區一樣,東北在社會主義管理下很快就會變成一處生鏽的垃圾場,南中國則會加入東亞繁榮國家的行列。
蔣介石和國民黨最初的犧牲會換來更大的成果,待蔣介石在一九七五年過世時,他的中國將會讓東北的「赤色中國」相形失色。
此外,目前台灣與北京之間的關係模式將被倒轉過來,所有的籌碼將會落在自由中國的手上,「赤色中國」必須仰賴南方的市場、投資與科技,而且南方的廣播和電視節目以及更大程度的自由將會帶來更多的影響。和面對西德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一樣,「中華民主人民共和國」到一九七○年代會落得山窮水盡的下場。
但是分裂並未發生,蔣介石把他的大軍投入東北,他的夢想很快隨著進軍行動開始破滅。
這道「停止命令」是最大的挫敗,但是國軍還面臨其他潛伏的危險;最重要的是,期待共軍束手就範是不切實際之事。東北是共黨選擇的落腳處,他們除了挺身一戰別無選擇,而他們也確實這樣做了。在一九四六年至四八年的消耗戰中,有數以萬計的共軍喪生;為了阻止國軍推進,共軍統帥林彪不惜血流成河。
在此同時,林彪和共軍也竭盡所能地改良部隊,使其能對抗國軍的優勢。共軍中編有蘇聯和日軍留下的火砲,並且成立一所砲兵學校;隨著共軍裝備愈加升級,國軍作戰傷亡也變得更為慘重,國軍再也不能指望佔有質的優勢。共軍以防空砲火射擊國軍的運輸機,切斷了國軍在東北各大城的補給線,蔣介石麾下數萬名精兵因而喪失戰鬥力。為了防守過分延伸的陣地,他們陷身於徒勞無功的消耗戰中,無法集結起來參加決定性的戰役。
共軍在東北佔有兩項優勢:第一,這裡是他們的主戰區,共軍可以將全軍集結在此,蔣介石卻必須在全國各地布兵,對抗共黨的攻擊。第二,蘇聯在東北北部提供了庇護所,共軍可以輕易得到補給,必要時可以避難;相較之下,國軍的脆弱海空交通線卻易於遭到切斷。
共軍善用了以上的優勢。他們在山東發起游擊戰,迫使國軍從開往東北的部隊中抽兵對抗。在中國各地,共軍把國軍釘死在點防禦作戰中,同時加強自己的傳統兵力,逐漸壓倒國軍。
情況就像一棟堅固房屋遭到白蟻侵襲。從一九四五年到四七年,國民政府在表面上看來相當不錯,不但贏得數次重大勝利,還對大部分中國領土實施名義上的統治,但是國民政府在軍事上漸漸失去優勢,反是共產黨愈見增強。到了一九四八年,國民政府已經失掉東北,在數十處城池遭到包圍的守軍只有投降;如果用在中原,這些部隊可能足以反敗為勝,但是潮流的方向已經轉過頭來。在一九四九年間,佔盡優勢的共軍發動一連串大型攻勢,讓國軍完全崩潰。
共產黨在中國的勝利導致了「麥卡錫時期」,這是美國在冷戰時代最惡劣的一段日子。更糟的是,北韓隨即在不久後的一九五○年六月入侵南韓,這場危機較歐洲的任何危機更為嚴重,並且讓美蘇關係降到最低點。
今日我們知道共產黨在中國的驚人勝利促使金日成對南韓發動閃擊戰,也知道金日成的行動得到史達林和毛澤東的同意,因為他們都認為北韓會成功;畢竟,美國連中國的淪陷都坐視不管,小小的南韓遭到入侵怎會採取行動呢?然而,如果中國能成功分治,金日成或許根本不會發動入侵。韓戰使得冷戰加劇──但是沒有蔣介石在東北的賭博,這樣的戰爭根本不會爆發。
保衛台灣在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設下另一道鴻溝,假如共產黨未在中國贏得勝利,這個問題也不會存在。
最後,如果邊界有個反共的中國,越南絕不會成為共產國家;對於越盟在奠邊府贏得的勝利,中共提供的顧問、補給和庇護扮演關鍵角色。如果越南沒有分裂,美國不需進入越南,造成冷戰升高。事實上,冷戰的「戰爭」幾乎都發生在亞洲,它們全部源於共產黨在中國的勝利。
一場較和緩的冷戰、一個更大和更堅強的非共世界、更早和更迅速的亞洲經濟起飛、在蘇聯東邊和中國境內會發生巨大的東歐式破產,在我們的歷史推想中,這些將會讓共產主義的崩潰和冷戰結束提早發生。
讓羽翼下的赤色中國苟延殘喘會耗盡莫斯科的財庫,蘇聯會因此變得更加羸弱。如果毛澤東被蘇聯翦除,可能會出現領導能力更遜一等、由蘇聯扶持的繼任人。
到了一九七○年代,「自由中國」已經擁有足夠條件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吞併「赤色中國」,其戲劇性程度可能會像西德吞併東德一樣,而且會更早發生。那樣的情況將會成為莫大的諷刺:蔣介石和他的政權將會達成長久以來的國家統一目標,因為他們決定不收復東北──他們一度認為此舉會造成國家的永遠分裂。
20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假如蔣介石未在一九四六年豪賭 本書的最後一章必須是個最震撼的故事。若不是一個人的頑固豪賭,以及另一個人──一位真正的美國英雄──的錯誤判斷,冷戰的最糟後果或許不至於發生,接下來的韓戰、中南半島戰爭、越戰、歷次台海危機以及美國的共黨恐懼都不會登場;超過十萬名美國人可以免於喪生,更別提無數亞洲人的生命。以下這場豪賭的是國民政府領袖蔣介石,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決心鏟除盤據在東北的中國共產黨。他不顧美方建議,派遣精兵參戰;到了一九四六年春天,他的大軍似乎已經勝利在望。就在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