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大師,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丑宛茹+40位國際人氣設計師的創意解密在夢想、堅持與勇氣之外,一位成功的設計師更要具備有角度的設計、有態度的設計、有風度的設計!學設計,要怎麼學設計,設計靈感從哪裡來?什麼樣的設計才有人氣?設計要有人氣,先認識40位國際頂尖工業設計奇才的創新思維與行動。人氣推薦《風格社會》作者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專任副教授劉維公飛利浦香港設計中心設計總監陳禧冠看見大師的偉大作品、發現大師的驚人創意、認識100%的大師養成之道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所副教授兼主任丑宛茹與國際40位設計大師的相遇,多元的活潑內容跳脫一般人對工業設計的嚴肅刻板印象,從搞怪的荷蘭設計團隊Droog、天馬行空的設計怪才PhilippeStarck、將極簡主義玩到無懈可擊的JasperMorrison、英國重量級設計教父TomDixon、日本設計大師吉岡?仁、行動派設計RichardSapper…,這些設計界的重要人物全都成為本書作者剖析創意的題材。丑宛茹對照創作人的設計作品,抽絲剝繭分析他們的設計思維,除了深入淺出的文字及厚實的知識濃度,本書更讓你看見大師的偉大作品、發現大師的驚人創意、認識100%的大師養成之道!Alessi|RonArad|MaartenBaas|BAUHAUS|MarioBellini|Braun&DieterRams|Fernando&HumbertoCampana|AchilleCastiglioni|AntonioCitterio|LuigiColani|TomDixon|DroogDesign&MarcelWanders|JamesDyson|Charles&RayEames|EOOS|HartmutEsslinger|JanneKytt?nen&FOC|MassimoIosaGhini|StefanoGiovannoni|KonstantinGrcic|喜多俊之ToshiyukiKita|RaymondLoewy|RossLovegrove|MicheledeLucchi|JavierMariscal(XavierMariscal)|StefanoMarzano|IngoMaurer|AlessandroMendini|JasperMorrison|MarcNewson|VernerPanton|GaetanoPesce|KarimRashid|RichardSapper|Bo?ek??pek|EttoreSottsassJr.|PhilippeStarck|鄭秀和ShuwaTei|PatriciaUrquiola|吉岡德仁TokujinYoshioka
作者簡介:
丑宛茹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所專任副教授(1999-迄今)。《LAVIE》「Dig-In透視大師」專欄作者,作品曾於維也納應用美術館、義大利米蘭國際家具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規劃執行多項跨國設計工作營、產學合作計畫與產品開發設計;受邀擔任多項競賽評審與產品設計計畫審查委員。曾受邀瑞士、巴西、德國、香港、中國…演講,多次代表出席國際設計會議及國際展演策展。
章節試閱
DIG-INSIGHT 40+
Chapter 1 - 時代精神Zeitgeist
Bauhaus
Page 016-021
書籍翻拍:陳鵬至
Bauhaus
大時代動盪蘊生出滿腔原創激情
年代 / 1919年
關於Bauhaus包浩斯
創辦於「Bauhaus」結合了德文bauen(建造)和Haus(房子)的一個字,原本是知名建築師Walter Gropius於1919年在德國威瑪所創辦的一所學校,因為孕育出一批影響了全球設計教育的設計人才,更成為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學派。當初,Walter Gropius一手策劃全新的設計課程結構,著重藝術、手工藝與建築之整合,希望能孕育一批來自不同國度的年輕的鬥士:Johannes Itten、Wassily Kandinsky、Paul Klee、Moholy-Nagy、Lyonel Feininger、Oskar Schlemmer…等等,期望能對社會環境復甦與變革產生貢獻,並在1919年至1933年,短短的14年間,展現出獨一無二的豐沛創造力!
www.bauhaus.de
「我們的設計原則在於,設計既不是知識性或物質性的事務,而是針對各種生活物件的一項整合,也是在這個文明社會中每個人所需要的。」
”Our guiding principle was that design is neither an intellectual nor a material affair, but simply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tuff of life, necessary for everyone in a civilized society.” ~ Walter Gropius
1. 設計理念
Bauhaus的創立到結束,追求的是「以機械之設計來解除人類的束縛,賦予產品實用與美學兼具的雙重意義」,意即整合出一個適合時代之涵融科技與藝術的整體。
2. 設計風格
在手法上,呈現出全然的理性,基本的幾何元素組合,素樸的外觀,有一種言簡意賅的直率,絕不鬆散曖昧;在情感上,卻又有著深層的底蘊,是一種共同為新社會奮鬥的澎湃熱情,為成就燦爛的「威瑪文化」激進向前。
多數學習工業設計的人,心中有個聖地,她在德國,1919年成立,創新了設計教育,帶領現代設計風潮,卻又在1933年結束其短暫歷史的Bauhaus。1990年剛到維也納求學時,乍見街頭與B&Q特力屋類同的建材連鎖店,店名就叫BAUHAUS,心中五味雜陳,有一種聖名被褻瀆了的受傷感覺;學了德文才知道Bau.Haus就是蓋房子的意思!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學校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蘇聯成立了第三國際(Third International),中國的五四運動剛剛開始,建築師Walter Gropius在威瑪(Weimar)成立了包浩斯學校(Bauhaus),其實這也非新創,是合併了威瑪藝術學院與市立手工藝學校而成;這樣的時代背景,挑戰著象徵父權的歷史主義,正式宣告了新世紀、新設計、新語言的開始。在亟需撫慰大戰創傷的時刻,Gropius擘畫了一個全新的設計課程結構,著重藝術、手工藝與建築之整合,希望能孕育一批年輕的鬥士,期望能對社會環境復甦與變革產生貢獻。
Bauhaus在其宣言中指出:「所有塑形活動之終極目的在建築」,Gropius號召了一批銳意改革的菁英之士:Johannes Itten、Wassily Kandinsky、Paul Klee、Moholy-Nagy、Lyonel Feininger、Oskar Schlemmer…等等,來自德國、俄國、瑞士、法國、匈牙利…,充滿跨國際的觀念溝通,儼然形成一個小小的地球村,僅僅短短14年,孕育出一批影響了全球設計教育的設計人才,堪稱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學校。 小標 / 對抗傳統工藝開展革命性實驗風格
在這一段輝煌卻短暫的黃金20年代,威瑪共和時期(Weimar Republic, 1919-1933),成就了燦爛的文化傳奇,打破傳統學院主流的成規,採取開放而實驗的態度,展現出獨一無二的豐沛創造力;從藝術、音樂、建築到科學、文學、政治,許多社會菁英熱情地投入創造性運動,雖然曇花一現,卻對全球造成了影響。
事實上,這股創作上的反動風潮,在十九世紀末已隱然成形,延燒至二十世紀初,而呈現出文化內容的多元異質性。為了實踐Bauhaus「對材料的精確掌握」與「涵融美學觀念」,創作工坊的師徒傳授,各種創意活動(音樂、舞蹈、自然、表演…)的同步進行,在對抗傳統保守工藝勢力的同時,為設計教學開創了革命性的實驗風格與活潑新局。
此時的Bauhaus,不像傳統印象中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場所,而比較是一個集體創作的設計工坊,代表著對藝術激進向前的創造精神。本著「對材料的精確掌握」,作品使用了金屬、石材、玻璃、陶瓷、塑膠…的組合,加上對造形語言的開掘,相繼出現了不少設計史上的典範佳作,如:Gropius的「Door Handle」(1922), M. Breuer的「Wassily Chair」(1925-1927),Mies van der Rohe的「Weissenhof Chair」(1927)、「Barcelona armchair」(1929),Marianne Brandt的「Tea Pot」(1924)、「Ashtray」(1924)、「Table Clock」(1930),W. Kandinsky及P. Klee的抽象繪畫,Jucker & Wagenfeld的桌燈「WG24」(1923/24),Mart Stam的座椅「S34」(1928),Herbert Bayer的「Ashtray」(1925)…。
這些作品,在手法上,呈現出全然的理性,基本的幾何元素組合,素樸的外觀,有一種言簡意賅的直率,絕不鬆散曖昧;在情感上,卻又有著深層的底蘊,是一種共同為新社會奮鬥的澎湃熱情,為成就燦爛的「威瑪文化」激進向前。 小標 / 實用與美學兼具滿足大眾需求
1925年遷校德紹(Dessau),1928-1930年改由Hannes Meyer擔任校長,之後由Mies van der Rohe接續領導,1932年再遷柏林,1933年終於不敵國家社會主義與納粹的步步進逼,正式走入歷史。Bauhaus的創立到結束,追求的是「以機械之設計來解除人類的束縛,賦予產品實用與美學兼具的雙重意義」,意即整合出一個適合時代之涵融科技與藝術的整體。
這個時期的產品,有著實用、簡潔、現代、標準化、視覺比例和諧的特色,擺脫十九世紀末裝飾浮誇的氣息,更深刻地去理解並反應事物的本質,透過正確的功能形式來達到服務的目的。的確,二十世紀初期的歐洲產品,有別於前一世紀的繁複裝飾與精雕細琢,可以說是Form follows function的最佳體現;比如Peter Behrens為AEG公司設計的「風扇」(1908)、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設計的「法蘭克福廚房」(1926)、Gerrit Rietveld的「紅藍椅」(1918)、Poul Henningsen的「吊燈」(1926)…。
Bauhaus的成就,除了是設計教育上的轉捩點,更是世紀更迭的社會改革運動,擺脫了十九世紀階級明確的產品風格,企圖提出滿足廣大民眾的實用需求。
14年雖然短暫,但這個時期所留下來的文化成果,卻是如此豐碩。成就Bauhaus的,不是Walter Gropius個人,而是大時代、大環境的牽動,政治、社會、文化的相互激盪,既破壞又創造,在無數的動亂與挫敗之後,竟然蘊生出充滿傳奇的輝煌歲月。一個世紀即將過去,回顧歷史,Bauhaus的設計師們,展現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作為,積極參與書寫歷史,也因此,每件作品都充滿了原創,即便今日來看,仍是歷久彌新。或許在二十一世紀的開始,我們也可以,懷著對未來的承諾與期盼,展現屬於這個世紀的創造激情!
圖說
1 在柏林大都會劇院表演【三原色芭蕾之舞】的服裝發表在《Wieder Metropol》雜誌。(1926)
2 擊捶的表演者。(1924)
3 Marianne Brandt設計的煙灰缸。(1924)
4 Marianne Brandt設計的茶壺。(1924)
5 Marcel Breuer發表第一張鋼管椅 (Wassily Chair),由戴鐵面具的女人搭配發表。(1925-1927)
6 Marianne Brandt設計的茶具組(1924)
7 學生、友人在車站歡送Mies van der Rohe(右)及Bela Scheffler(左)。
8 康丁斯基的畫作。(1924)
9 Gerrit Rietveld的紅藍椅。(1918)
威瑪共和時期(Weimar Republic, 1919-1933),成就了燦爛的文化傳奇,打破傳統學院主流的成規,採取開放而實驗的態度,展現出獨一無二的豐沛創造力。
Walter Gropius(左六)號召了一批銳意改革的菁英之士:Georg Muche(左三)、Moholy-Nagy(左四)、Wassily Kandinsky(右五)、Paul Klee(右四)、Lyonel Feininger(右三)、Oskar Schlemmer(右一)…等等,充滿跨國際的觀念溝通。
包浩斯的宇宙觀。
位在德紹 (Dessau) 的包浩斯學校建築。
DIG-INSIGHT 40+
Chapter 1 - 時代精神Zeitgeist
Charles & Ray Eames
Page 022-027
圖片提供© 2009 Eames Office, LLC (www.eamesoffice.com)、Photography courtesy of Herman Miller Inc.、雅浩傢具
Charles & Ray Eames
為人類謀福祉的設計俠侶
年代 / 1907年 (Charles Eames) & 1912年 (Ray Eames)
關於Charles & Ray Eames
Charles Eames (1907–1978) 與 Ray Eames (1912–1988),這對來自美國設計界的俠侶,自1941成婚後,便有幸能在設計的道路上相互扶持,關心科技知識教育與推廣,用物件、建築、影片、展覽、電影場景,影響著我們,因此在1985年的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 ICSID)大會上,Eames選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
www.eamesoffice.com
「創作的首要條件在對於人類需求的認識與理解…只有當你陷入一個問題後,問題也就昭然若揭,而這個時候創意也開始發酵了。」
”The re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need was the primary condition of the creative act…Only when you get into the problem and the problem becomes clear, can creativity take over.” ~ Charles Eames
1. 設計理念
設計活動的先決條件在於對人類需求的正確認知與理解。
2. 設計風格
前衛大膽、創新實驗,並不與功能務實相抵觸,相反地,設計師要勇於去發掘出潛藏的、隱匿的人性需求,形塑生活風格,也要兼顧技術、生產與現實考量。
前言
在2006年,「Lounge Chair and Ottoman」滿50週年,Herman Miller公司為它舉行全球巡迴展覽並出版專輯,這張如今看來毫無疑問地名列20世紀的經典佳作,代表著美國現代主義風格,從奧斯卡獲獎導演馬丁.史科西斯(Martin Scorsese)、蘋果電腦的賈伯斯(Steve Jobs)到全球首富比爾蓋茲(Bill Gates),都擁有這張彷彿能象徵權力的「王座」,它更受心理諮商者愛用,傑美李.寇蒂斯(Jamie Lee Curtis)在電影《辣媽辣妹》(Freaky Friday)中扮演的心理醫生,就坐在上面跟患者交談。
首開富豪專用的代表作
「Lounge Chair and Ottoman」迄今仍在生產,由最早的花梨木,到櫻桃木、胡桃木,再改用巴西紅木,目前售價高達2500歐元,價格不菲,這其實背離了Eames設計易於生產且舒適平價座椅的主張,在1956年推出初期,的確頗具爭議 ,也讓Eames有著些許的罪惡感。及今觀之,Eames只是提早注意到了金字塔頂端的市場,並具體開發出來,實無關民主或道德。「Lounge Chair and Ottoman」也是善用廣告行銷的先驅,首先在NBC電視台上公開發表,利用媒體傳播;據說「Lounge Chair and Ottoman」的構想來自於大導演比利.懷特(Billy Wilder)對好友Eames的請求,希望能有一張超級舒適且富現代感的安樂椅,Eames滿足了他的需求,作為懷特的生日賀禮;但繁複的組裝方式、高級的木質與皮革材料,卻讓這張座椅成了富人才享受得起的奢華用品,搭配寬闊的豪宅與誇張的房車,在60年代宣示了另一階層刻意營造的社會價值觀。
相較於其他二十世紀的經典家具,如Marcel Breuer的「Wassily Chair」(1925-1927)、Mies van der Rohe的「Barcelona Chair」(1929)、Alvar Aalto的「Spring Leaf Chair」(1933)或Arne Jacobsen的「Ant Chair」(1951)…,甚至是他自己的「LCM(Low Chair Metal Base)」(1946),無論在材料、技術或結構上,「Lounge Chair and Ottoman」並未呈現顯著的創新性,這些較屬負面的評價卻無損它的歷史地位,或許只因為它溫暖大方的外形與真正的慵懶舒適感,毫不避諱地揭露了人們嚮往品味生活的真實欲望。Eames常常強調客主關係,設計師與銷售者是主,而消費者是客,設計師必須以客為尊,讓他們感到愉悅。由此觀之,「Lounge Chair and Ottoman」的確滿足了特定對象的高貴夢想。 小標 /設計平價優質家具
Charles Eames(1907~1978)因早年喪父,14歲起即在鋼鐵公司打工,在工作中習得了關於機械、製圖與建築的相關知識,日後也因此選擇就讀華盛頓大學建築系,卻因為想法過於前衛難獲認同,而未能在該校完成學業,但他仍自行開業從事建築設計。在獲得知名芬蘭建築師Eliel Saarinen(合夥人兼好友Eero Saarinen之父)的推薦與資助,Charles Eames在Crankbrook Academy取得設計學位並於該校工業設計系任教,在此結識了曾於紐約主修繪畫的Ray Kaiser(1912~1988),相知相惜進而結婚,二人攜手開創了近四十年的設計傳奇,對二十世紀的設計,作出具體貢獻。
Eames與Eero Saarinen專注於積層板(plywood)、玻璃纖維、金屬彎管及鑄鋁的研究應用,合作開發了一系列以此為主的桌椅和層架,的確達到了設計平價優質家具的目標;1940年共同贏得了由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舉辦的Organic Design in Home Furnishings Competition。這件獲獎作品,修正過後在1946年上市,積層板模塑的技術應用純熟,積層板外包覆橡膠與織布,簡潔卻不顯呆板,形體能完美迎合人體曲線。Eames嘗試將積層板模塑,使其既有圓弧面的舒適感,卻又不需填充物,保有木頭的自然溫暖質感。「Children’s Chair」(1945)巧妙地利用板材折面所產生的強度,輕巧安全;「LCM」(1946)以三根金屬鋼管彎折銲組,微呈洋芋片狀的曲面積層板,提供了舒適的座面與靠背;「Plywood Chair」(1945)及「Plywood Lounge Chair」(1946)積層板分件以螺絲組合鎖固,為木製家具提供了活潑的樣貌。Charles Eames熟稔積層板的專業表現,Herman Miller公司在George Nilson的推薦下,1946年起邀請他擔任設計顧問,發展出一系列兼具功能與美感的現代家具,並設立技術中心。 小標 /與Herman Miller樹立合作互信典範
Herman Miller懂得尊重與信任設計師,支持設計師的創意理念並予以回應;Eames不只在迎合當時的市場品味,也積極針對當時美國的生活型態與潛在需求來開發市場,重新構思新穎家具。「DSR(Dining Side Chair Rod)」(1950)是代表性的作品,如艾菲爾鐵塔般的斜向交錯支撐構架,均勻托住圓潤的殼體,型態輕巧,座面雖不似「La Chaise」(1948)的自由曲面變化,但在材料與技術的掌握上,更顯成熟。其後依此發展的各式座面與支腳,迎合了不同場所的差異需求,在製造上卻因為共用考量而得以降低成本。Herman Miller與Eames的合作與互信,為企業體善用設計師樹立良好的典範,成為佳話。
而身為Herman Miller歐洲代理與製造商的Vitra(事實上,Vitra正是因為製造並收集Herman Miller家具,才逐步演變成當今全球知名的家具博物館),更因此與Eames建立了良好的關係,Vitra當今總裁Ralf Fehlbaum十餘歲就因為擔任父親與Eames的翻譯,而得以親炙大師。他回憶Eames十分推崇Buckminster Fuller,因此常常反問,如果Fuller看到這件設計會怎麼說?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自我檢驗方式,假借自己崇拜的偶像的眼光來看設計!
除了家具之外,Eames設計的「Case Study House No. 8」(1949),也是20世紀中期的指標性建築,為平民提供一套平價的預鑄式住宅,工業化的標準建材,鋼架一∼二天即可拼組完成,再裝上輕質但堅固的外牆與天花,可適合不同的基地。正如其他設計史上的重要設計師一樣,Eames恰逢大時代的關鍵時刻,二次大戰後美國懷抱著積極復甦經濟的熱情,明天會更好的正向期許,對材料實驗的投注,都鼓舞著Eames不停歇地創作。而Eames在MoMA展出的優質家具,也喚起了美國大眾對設計的認知意識,畢竟,家具是最貼近人、最易產生共鳴的生活用品,不似純藝術抽象或遙不可及。
小標 /化產品設計為性感雕塑
我個人最喜歡、一直夢想擁有的Eames作品,是在2008年剛滿60週年的「La Chaise」。「La Chaise」是Eames與Eero Saarinen合作的參賽作品,再度贏得了MoMA所舉辦的「平價家具設計競賽(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Low-Cost Furniture Design)」首獎。純白流暢的有機形態,受到雕刻家Gaston Lachaise作品「Floating Figure」(1927)的啟發,命名亦由此而來,同時Chaise也與Charles近似。「La Chaise」彷彿可見畫家提香(Titian)筆下斜倚女性的飽滿豐腴,與其說是家具,倒不如說是性感雕塑,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展現嫵媚撩人的姿態,將樹脂材料的塑性發揮地淋漓盡致。座椅部分採用強化玻璃纖維模塑成型,支撐則由五根鋼管與交錯木座構成。「La Chaise」雖然知名,其實三度空間的渾圓流線卻不易掌握,一直到1990年才由Vitra生產。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
Charles & Ray Eames的家具設計簡約雅致,平易親和,60年代後,他們更逐步轉向運用電腦科技以及多媒體裝置,幫IBM及美國政府等,規劃創意展覽。「設計活動的先決條件在於對人類需求的正確認知與理解」Charles Eames如是說,這樣的說法以21世紀的設計觀來看,或許顯得陳腐,卻是顛撲不破的基本。前衛大膽、創新實驗,並不與功能務實相抵觸,相反地,設計師要勇於去發掘出潛藏的、隱匿的人性需求,形塑生活風格,也要兼顧技術、生產與現實考量,就像Eames半個世紀前做的一樣。
這一對設計界的俠侶,有幸能在設計的道路上相互扶持,關心科技知識教育與推廣,用物件、建築、影片、展覽、電影場景,影響著我們,因此在1985年的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 ICSID)大會上,Eames被選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或許在社會高度發展的今日,設計師該好好想一想他們倆的座右銘:「the most of the best to the greatest number of the people for the least」。
圖說
Portrait I, II
Charles & Ray Eames。
01
以金屬椅腳表現的Plywood Lounge Chair。(1946)
02
Aluminum Group是結合鋁和皮革的躺椅。(1958)
03 + 03-1 + 03-2
Molded Plywood Dining/Lounge Chair,Eames熟稔積層板的專業表現,為木製傢具提供活潑樣貌。(1946)
04
Walnut Stools的外型就如同西洋棋一般的小巧可愛,使用現在十分珍貴的素面的胡桃木製作。(1960)
05
Molded Plastic Side Chair with wire base,以如艾菲爾鐵塔般的斜向交錯支撐構架,在材料與技術考量及掌握上顯得成熟。(1950)
06
Eames Sofa 3-Seat,這是Charles Eames最後的作品,1978年完成設計,1984年由Herman Miller正式發表。背板及框架的設計是這款設計最吸引人的地方,堅實的核桃木與優質的皮革架構出和諧的美感。(1978)
6-1 Eames Sofa 3-Seat也推出典雅的珍珠白皮革款式。(1978)
07 Desk and Storage Units的模組化和高科技的設計,展現機械美學與原創日式風情,為居家空間演譯新新象。(1950)
08 Molded Plywood Coffee Table,彎曲的腳連接柔和的木質,桌面的凹槽處理使得杯子或擺飾品不易掉落,也是個重量輕、方便移動的且頗為貼心的設計。(1946)
09 Molded Plywood Screen,這款可折疊的屏風,木頭材質卻表現出輕盈摺疊感,正反映Eames對材質表現的專研。(1946)
10 Wire-Base Table,創作概念始於Eames夫婦對於傳統日本茶道的熱愛,從40年代後期,Eames認為完美的家具都應和金屬結合。(1950)
11 + 11-1 + 11-2
Lounge Chair and Ottoman,Eames代表作,早在60年代就為富豪設計的奢華用品,這組躺椅也被珍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1956)
12 Molded Plastic Armchair with Rocker Base,靈感來自於辦公室中的文件托盤、籃簍,在椅子的邊緣加上雙倍的金屬條,以增加架構上的支撐。(1950)
展現生命中可承受之輕與重-Tokujin Yoshioka
”I prefer things that are light and simple that appear easy to make, even if there’s a lot of complex work behind it.” ~ Tokujin Yoshioka
2007年米蘭家具展,開展當晚我趕往位於城中心的品牌家具Moroso會外展空間時,門外人潮聚集,寸步難進,原來有保全在嚴格管控室內人數,以防瞬間太多人湧入而造成場面混亂。一進門,如雲的「白」鋪天蓋地,呈現捲起千堆雪的豪邁氣勢,這是吉岡德仁(Tokujin Yoshioka)繼2006年為愛瑪士(Hermes)在東京的櫥窗裝置之後,再一次利用半透明吸管所營造出的驚奇!室內的素潔夢幻,對比戶外的人聲喧囂,彷彿兩個世界。超過300萬根吸管堆疊出一面面雲牆,前後不規則的凹凸,呈現立體的深淺表面,構築出如自然地景般的迷人風貌;平凡價微的吸管,在吉岡德仁的巧思下,展現了數大成美的集合力量。吉岡設計的「Pane Chair」(2006)以及「Panna Chair」(2007)點綴其中,二樓還供應現做的棉花糖,輕輕、白白、蓬鬆,吃在嘴裡香甜,連這樣的細節都照顧到的設計師,想的不只是「物」,而是「人」和「意境」。以如此詩意的場景展現,Moroso表示,因為Moroso尋求的是創意世界的互動與發現,而品牌與人的溝通應該超越商品的個別價值。集合的手法,也曾運用在去年吉岡與木下圭子為Lexus於米蘭作的空間裝置,「Pane Chair」即是在此首度發表,成千根細細的透明管自高處垂下,恍如水幕迷離、時間停止,摒住呼吸的安靜,讓觀賞者不得不專注於場中的每一個線、面、體。
削減「重量」後的精純美學
吉岡德仁偏好對材料進行創新應用實驗,以設計體現材料的物質性與非物質性。「Pane Chair」,以「麵包」為名,因為製作的過程和麵包的烘焙程序相仿,像是卡通「烘焙王」裡的東和馬想作出屬於日本人自己的麵包,吉岡將聚酯纖維捲曲置入紙筒中,然後放入104度的烤箱中定型,「Pane Chair」沒有內部支架,支撐力來自膨脹熱塑後的纖維硬化交纏,虛無與真實雜錯,這些極細的纖維承載人類生理與心理的沉重。吉岡與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作品類同,都傾向於削減「重量」;Italo Calvino在《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中曾提到,「輕」伴隨著精準、確定,而不是模糊、隨興。這樣的描述恰恰真實地反應出吉岡的創作思維-透過看似沒有重量的材料結構,表現出日本禪風式的深邃哲思與精純美學。「Pane Chair」讓人驚豔,但畢竟實驗色彩濃厚,吉岡進一步發展成為「Panna Chair」(2007),雖然源自相同概念,但製造方式完全不同,「Panna Chair」外面像穿了一件緊身衣,更具親和性與柔軟性,完全貼合人體,所有的縐摺、縫線、凹凸、層次…,塑造出豐富的視覺意象,同時描述著隱含的抽象意義;簡單的背後,是細節的精微。
近乎偏執的剔透精準
吉岡德仁生於1967年,是日本新生代的設計菁英,先後追隨倉俁史朗(Shiro Kuramata)與三宅一生(Issey Miyake),直至2000年才成立個人的設計事務所,合作的對象包括:Issey Miyake、BMW、B&O、Shiseido、Muji、Audi…。他的設計所呈現的抽象與純淨,深受倉俁史朗的影響,看似無重量的輕盈,卻凝聚了思考的嚴謹,舉重若輕,頗能傳達日本合氣道「以柔克剛」的精髓。燈具作品「ToFu」(2000),精準的切割與純粹的透明,如食材豆腐平淡素樸卻餘味無窮。另外,潔淨的座椅「Kiss me goodbye」(2004)或如冰塊緩慢消融於東京六本木街頭的公共家具「chair that disappears in rainy days」(2003),光線可直接穿越,利用「透明」來降低日本空間擁擠與稠密的窒息感。「剔透」、「潔淨」、「絕對」,反映出日式近乎偏執的精準,然而表面愈是透明,就愈無法隱藏秘密,完全的赤裸反而帶來一種非現實的感覺,值得讓人反思其間隱含的奧秘。在與Issey Miyake長達20年的合作中,服裝、櫥窗、空間、展場,吉岡提出了無數的佳作,其中,「making things」(1998-2000)全球巡迴展覽,更成了吉岡個人最滿意的作品之一,服裝轉化成空間中的裝置,既呈現了Issey Miyake特殊的色彩與質感,也重新詮釋了服裝、身體、空間的相應關係。
其實,吉岡德仁的第一件家具作品是紙製座椅「Honey-Pop」(2001),120張薄紙堆疊成六角蜂巢結構,切割出椅子的平面側影後,拉開即形成立體的三度空間,人的重量再壓出貼合身體的曲面,輕巧卻具支撐力,坐上去還會有紙張摩擦的沙沙聲,彷彿坐在層層枯葉上,充滿詩意;皺摺狀展開的韻律美感與結構力量,讓人聯想起Issey Miyake。吉岡進一步發展出「Tokyo-Pop」(2003),他找了一位女生,橫臥在蜂巢紙上壓出人體橫臥的輪廓,再以此為原型進行塑膠翻製,女性柔媚的姿態窈然再現,而這與Charles & Ray Eames在1948年設計的「La Chaise」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此概念延伸的「Tokyo-Pop Table」、「Tokyo-Pop Stool」,活脫脫像是被捏了一把或受重的鋁罐,自然的凹陷,形體單純卻活潑,讓人會心一笑。
以「境」與「物」來引「人」玩味
2005年發表、2007年上市的KDDI手機「Media Skin」有吉岡一貫的簡約設計風格,強調與人體契合的細膩手感,讓科技性可見、可摸、可觸;以特殊的漆料及矽膠微粒表面處理方式,創造兩種全然不同的質地,讓手機表面觸感柔和有如人體肌膚。用掀蓋遮去了不可避免的瑣碎按鍵,看不到多餘的裝飾,也沒有曖昧模糊的線條,只見清楚犀利的分割,凸顯純粹的色塊。相較於家具設計,資訊產品有其量產條件與技術規範,吉岡在「Media Skin」的處理上,較為內斂,除去「精確」之後,餘下的「不確定」,則要使用者細細揣摩品味。隨著年齡的增長,吉岡更偏向扮演藝術家的角色,因為設計必須考量市場,而藝術則試圖觸動人心。由以上作品看來,吉岡的設計比較像是文學詩作,力求語言明晰,而視覺元素所呈現的意象愈精微,只要小小的變動,就會形塑差別,內在的意涵也就愈豐富。
吉岡作品的「空」與「靜謐」似乎總要引人踏入冥想之境,不論是空間、裝置或產品,材質與光影的交互運用,概念、材質與造形三者面面俱到,理性思維和嚴謹手法不見藝術性的激情狂野,也避免譁眾取寵,每一件作品都彷彿能摒除喧囂,安靜卻不孤寂。尚稱年輕的他,手法老練沉穩,思想大膽細膩,讓人佩服;近來年年有佳作推出,尤其他擅於利用空間裝置與個別產品相互陪襯,以「境」與「物」來引「人」慢慢玩味,在視覺喧鬧的設計異想世界,樹立明確的個人風格。透過吉岡德仁的作品,我們看到,「設計」的確能夠進行深度的思想溝通,而不只是表面塑形,原來生命中的輕與重,可以如此展現。
DIG-INSIGHT 40+Chapter 1 - 時代精神ZeitgeistBauhausPage 016-021書籍翻拍:陳鵬至Bauhaus大時代動盪蘊生出滿腔原創激情年代 / 1919年關於Bauhaus包浩斯創辦於「Bauhaus」結合了德文bauen(建造)和Haus(房子)的一個字,原本是知名建築師Walter Gropius於1919年在德國威瑪所創辦的一所學校,因為孕育出一批影響了全球設計教育的設計人才,更成為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學派。當初,Walter Gropius一手策劃全新的設計課程結構,著重藝術、手工藝與建築之整合,希望能孕育一批來自不同國度的年輕的鬥士:Johannes Itten、Wassily 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