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首度政權移轉,閣揆現身說法
★ 記錄2000年台灣政壇最暗潮洶湧的140天
★ 見證政權轉移的歷史時刻,執守民主政治精神
回顧2000年3月18日總統大選,將台獨主張列入黨綱的民進黨「陳/呂配」贏得選舉,中華民國政權和平移轉的歷史新頁就此開展。然而,那一刻的兩岸局勢是動盪的、島內民心是不安的。唐飛──時任國民黨政府施政滿意度最高的國防部長──在民進黨力邀下入閣,肩負起全國人民對新時代的期待。
從國民黨的「黨進黨出」、「聯合內閣」,到陳水扁總統「全民政府」的風風雨雨,當年迫於以個人身分「入閣」而非「組閣」的唐飛,選擇以第一人稱、「類日記體」的方式,回憶十一年前「入閣」140天的前後因果。除了回首政黨首次輪替的兩黨在立法院內外的政治爭鬥,他對初次執政的民進黨與陳水扁政府,有其獨到的觀察與體會,諸如剛上任的總統副總統失和問題、施政訴諸民粹的結果、國營事業人事安排弊端等。
2000年中華史上的第一次政黨輪替和政權和平轉移,是台灣政治邁向民主方向發展的重要過程。但也因為未具完備的政黨輪替制度與法規,新政府施政可說是跌跌撞撞,而全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坊間卻少有較完整的回顧與檢討。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第一年適逢八八風災與金融危機等意外狀況,再度執政的國民黨也遭遇諸多挫折。之後政務逐漸恢復正常,加上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與推動ECFA,才有好轉。再度顯示需要重視政黨的輪替制度與法規的建立。
於是,唐飛著手整理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以來,把自己參與的經歷與體會記實,期盼讓明春新增的一百二十萬「首投族」,有機會認識台灣政治生態發展的經過和檢討。也期盼大約兩百萬曾經一度對台灣政治顯示出冷漠和放棄的「中間選民」,再一次回顧過去和思考如何面對未來。
作者簡介:
唐飛
唐飛,1932年生,江蘇太倉人。空軍幼年學校六期,空軍官校飛行科三十二期。空軍指揮參謀學院、三軍大學戰爭學院畢業。空軍一級上將。曾任飛行中隊長、駐美空軍副武官、駐南非武官處上校武官、空軍聯隊長、官校校長、總部政戰部主任、作戰司令部司令、空軍總司令。1998年任參謀總長,為中華民國行憲後首位到立院備詢的參謀總長。1999年2月任國防部部長,完成《國防法》立法、《國防組織法》與《軍事審判法》等修法工作。
2000年5月任行政院院長,10月卸任後,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政府學院與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同時選課旁聽;並在史大東亞中心講授「台灣政治現況」。2007年參與成立「台灣前途展望協會」,呼籲中產階級與知識分子關心公職選舉。
章節試閱
【序幕】人生的意外之旅
百年一世紀,計量著歷朝歷代的長短與興衰,回首過去,來來去去的人物悲歡,串起一代又一代的記憶。鏤刻在民國百年的記憶之中,有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兩岸分治、解嚴行憲等,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時代故事記錄著歷史的苦難與光輝。
在這些崎嶇的歲月裡,二○○○年(民國八十九年)寫下歷史新頁——華人史上首度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記錄了我們這個時代所追求的民主價值,重要性猶如肇建民國的辛亥革命,所不同的是,這是一場不流血的光榮轉移,中華民國走了八十九年,民主進程再向前走了一步。
二○○○年三月十八日是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大選的投票日,也是第二次總統直選,超過一千五百萬選民要在和煦的陽光下投票,從三位主要候選人連戰、宋楚瑜及陳水扁中,選出他們心目中的總統。
在此之前,中華民國已在一九九六年歷經首次民選總統的民主洗禮,民主扎根未深,台灣社會對政治選舉充滿熱情。如今白髮蒼蒼的前行政院長唐飛,對十一年前三月十七日,總統大選投票的前一天記憶猶新。仔細咀嚼那一段日子,其實蘊含許多意義。
三月十七日:李總統選前的一個指示
約莫中午時分,參謀總長湯曜明和總政戰部主任曹文生連袂到國防部見唐飛部長,為的是傳達李登輝總統的最新指示。湯總長說,總統指示明天選舉投票截止後,國防部就馬上發布新聞,宣布國軍將服膺新當選的總統。
唐飛心裡明白李總統的用心,投票一結束馬上就做這個宣布,這意思該是政權萬一易手,國軍不會因為投票結果揭曉,而有不服從新政權領導的情事發生。唐飛認為,李總統等於為未來可能的變局打預防針,如果國民黨真的輸掉選舉,希望政權能夠從國民黨這個「外來政權」手上,和平移轉出去。然而總統沒有周延的考慮到,從技術上,新總統選出來後尚未就職,國軍要如何服膺總統當選人的領導呢?他突然動念。
這個國家,已由李登輝總統領導十二年。經過六度修憲之後,原先由國民大會投票選舉總統、副總統的委任選舉,改為直選。李登輝執政,以體制內改革方式,帶領台灣走向民主化的道路,也不斷深化國民黨本土化、台灣化,但「大躍進」式改革,使得國民黨產生質變以及分裂;而他第二任期嚴重的黑金掛勾問題,給了在野黨訴求政黨輪替的口實。
第十任總統選舉,國民黨提名連戰、蕭萬長為候選人;曾經與李登輝「情同父子」的宋楚瑜離開國民黨,與張昭雄搭擋以獨立候選人身分加入選戰;而在野的民進黨則由甫連任台北市長失利的陳水扁,搭配呂秀蓮參選。這場選舉,就在國民黨分裂、宋楚瑜「興票案」纏身、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以「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為民進黨背書下,邁向投票的最後一刻。
唐飛心想,李總統可能經由某些估票系統,預知國民黨候選人連戰、蕭萬長會輸掉選舉,由獨立候選人宋楚瑜贏得選舉,或是在黨綱上明列台灣要獨立的民進黨取得政權。其實,從競選正式起跑之後,他就已經感受到,國民黨由於分裂,要繼續執政不太樂觀,這一役可能要輸掉了。
同樣的,身為國民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的連戰和蕭萬長,應該也有危機感。當時的行政院研考會主委魏啟林回憶,就在投票前幾天,蕭萬長突然這麼問他:「你看我們還有機會嗎?」這是帶著悲觀的消極問話。面對自己頂頭上司,魏啟林知道他的回覆應該誠實,因為老闆要的是實際的答案,所以他搖搖頭。他可以見得,國民黨的敗象已現,再加上棄保效應,連蕭配機會不大。
就兩岸局勢來說,如果是陳水扁出線,恐怕會造成兩岸之間的緊張與不安,就更需要國軍來壓住陣腳。唐飛心想,李總統會不會因所掌握的選情,而思考如此的新聞發布?無論如何,這是攸關中華民國未來政局發展的關鍵一戰。
唐飛回想過去這麼多年來把青春歲月奉獻給國家,為中華民國效命,先是飛戰鬥機幾度空中遇險,生死只在一線間,但他都安然度過,在他那個時期,飛F104就是飛行員裡的精英,而空軍裡有個講法是,只要你飛F104沒有摔死,你的未來就會有另一片天空——他飛F104前後長達二十多年,但接下來的發展卻未必如此。
他外放海外擔任武官多年,導致升遷緩慢,光是中校、上校階就待了十八年,同事、友人都以為他這輩子要在軍中有什麼發展可就難了;沒想到三位參謀總長郝柏村、陳燊齡、劉和謙和空軍總司令郭汝霖,都在關鍵時刻破例拔擢唐飛。晉升將官之後,一改先前的蹉跎,少將到中將只花了兩年,他逐漸邁向軍階和軍職的頂峰,再過五年晉升一級上將,出任參謀總長。
身為國防部長卻是最受民意支持的閣員
李總統對接任參謀總長人選,屬意由台籍空軍總司令黃顯榮接任,唯蔣仲苓部長與羅本立總長幾度表示異議,後來黃顯榮出任駐泰代表,總長由唐飛接任;擔任總長期間,他親赴立法院報告,成為中華民國首位接受立、監兩院監督的總長。唐飛在總長位子才十一個月,李總統又調任他接替蔣仲苓為國防部長,總長由台籍陸軍總司令湯曜明接手。
這個時刻是一九九九年二月一日,唐飛心裡的感受有如棒球場上的代打——他只是過渡的角色,李總統心目中理想的軍政首長恐怕另有其人。但短短一年多,他就在國防部展現出作為,有七個國防法案完成修法及立法程序,不僅僅是延宕已久的《軍事審判法》,連攸關未來憲政體制運作的「國防二法」(《國防法》、《國防部組織法》)與《海巡法與組織法》也通過了。他的成績有目共睹,在民意調查裡,他身為外省籍的軍人出任國防部長,支持度卻是蕭萬長內閣所有成員裡,最高的一位。
然而在掌聲背後,卻有負面的耳語傳來,有人說唐飛因企圖掌握實權,才這麼積極修「國防二法」,在軍政、軍令一元化之下,由文人的國防部長領軍;也有人透過李總統向他施壓,企圖回歸軍令系統不受立、監兩院監督的原制。其實,離「國防二法」的正式施行還有準備期,他已萌生退休以自清的念頭。
總統大選前最後一夜,各組候選人都全力衝刺,國民黨的場子在中正紀念堂。先前,黨中央已打來電話,是唐飛的參謀主任尤德碩接的,要求所有部會首長都參加最後一場造勢大會,力挺黨提名人連戰與蕭萬長。兩蔣時代,從政首長不可能如此「拋頭露面」,也不會跟著候選人到處轉,這與政府形象有關;但李登輝執政後,國民黨面對愈來愈嚴厲的政權保衛戰,黨籍首長往往得站台,為候選人拉票。
唐飛身為國防部長,在競選期間,從來沒參加過任何選舉活動,這也是基於在野黨及輿論的一再要求之下,他必須要保持的中立形象。他在一九五二年入黨,身為這麼資深的國民黨員,自然會支持國民黨,不過他不會認為黨做什麼都是對的,他有自己的判斷力。但在國民黨選情非常告急的情況下,他還是照著黨中央的指示,去參加選前最後一晚的最後一場造勢晚會。
在中正紀念堂廣場,李總統帶領著所有黨政首長站在台上,高舉著連戰、蕭萬長的手,呼籲選民投票給他們,李總統批評宋楚瑜不可靠、陳水扁沒經驗,只有連戰是「大家早上投了票,晚上能安心睡覺」的候選人。「棄宋保連、棄扁保台灣」的口號,響徹中正紀念堂。
連戰如果沒當選,意味著國民黨要輸掉執政半世紀的政權,但對於選舉勝負,甚至政權更替,唐飛倒是看得很淡。「我一向事到臨頭,情緒上不會有什麼激動,」唐飛如今說:「以前身為戰鬥機飛行員,摔飛機看那麼多,也就是摔了就摔了,生命倏然逝去,剎時天人永隔,還有什麼好在乎的呢。國民黨這個老大不小的黨也是一樣,執政這麼多年,累積的包袱也太沉重了,現在又分裂成這個樣子,要輸早晚都會輸,我早已看透。」
十七日所有競選活動,就這麼結束在午夜;在選情緊繃之下,台灣靜待黎明的到來。
三月十八日:中華民國變天,民進黨上台
十八日下午,曹主任送來一份稿子,這就是前一天李總統要的內容。唐飛看文稿時發現文字有幾處欠嚴謹,例如國軍如何向尚未就職三軍統帥提出保證效忠?未來的兩個月「一國兩公」,國軍如何同時向現在和未來的統帥效忠?現任總統兼統帥有沒有節制國軍的能力?如果新總統就職後違背憲法走向獨立,國軍仍然效忠嗎?但既然是總統直接指示,唐飛未便有所表示。下午四點,總統大選投票結束後,湯曜明現身在電視上,公開宣示:「本人謹代表國軍,在此向即將產生的三軍統帥,堅決保證——國軍必定竭智盡忠、犧牲奉獻,捍衛中華民國的國家安全。」
這就是李總統主導之下的安排。從總統高度來看,李登輝關切的是國家的安定、政權的和平轉移;從歷史角度來看,是他一手給了民進黨取得政權的機會——即便民進黨尚未具備執政的能力。但對李登輝而言,這並不違背他的期待,因為陳水扁贏,也算是本土化,是他所能接受的選舉結果之一。
幾個小時後選舉結果揭曉,中華民國歷史上出現首次政權輪替。台灣人民以選票作主,決定國民黨下台。民進黨以相對多數的選票接掌政權,卻是因為國民黨分裂所致。這不僅是台灣首次政黨輪替,也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第一次以民主方式決定政權更迭。
國民黨輸了,但沒有發生暴動,在台灣執政長達五十年的國民黨,和平的把政權交給主張台獨、又長期走街頭抗爭路線的民進黨。國民黨從執政變在野,支持者的作風是比較平和的,除了黨內有不滿黨主席李登輝的聲音並要求他下台,社會算是很平靜,軍方也很正常。此外,包括台海對岸乃至於美國,都在密切注意接下來的台灣政情發展,因為這場選舉結果,所產生的變局實在太大了,誰也無法預料日後將是怎樣的局面。
中華民國首次政黨輪替,剛開始是一團混亂的,因為毫無前例可循;而且一如所料,太早贏得政權,讓準備不足的民進黨馬上捉襟見肘,特別是沒有足堪大任的部會首長以上人才,勢必得向國民黨借將。
即將交出政權的國民黨,對於敗選結果的反應基本上是穩重的。從李登輝到行政院長蕭萬長,思索的都是如何穩定政局,讓民進黨順利接班;而唐飛則是星期一上班,他就交代尤德碩著手二個月的看守期應有的準備工作。但接下來的發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唐飛在綠營的意外之旅
在中華民國的百年歷史裡,唐飛書寫了六個半月的個人歷史,以此來見證關鍵的一刻,他所遭遇到的是怎樣的混亂,藍綠兩陣營是如何的交手,以及他自責之處。
短短幾天裡,包括美方在內,各界希望唐飛繼續留任國防部長的聲音陸續傳來,但他完全沒料到的是,總統當選人陳水扁邀請他出任行政院長。此時,距離民進黨贏得總統的那一刻,還不到一個星期。
唐飛是國民黨籍的高階將領、外省籍,又堅決反對台獨,算起來幾乎完全和民進黨不對盤,然而他身為國防部長,卻是蕭萬長內閣裡聲望最高的閣員,他展現的勇於任事、誠實而無官僚氣息的風格,早就讓他贏得各方喝采。對於邀請唐飛組閣,陳水扁以後自己很得意地自許為「高招」。
雖然出任民進黨政府行政院長的不確定風險極大,唐飛並沒有馬上拒絕。各方期待他以國家利益為重,讓台灣平安渡過首次改朝換代的一刻;他也是如此思索,並與國民黨代主席連戰見面,尋求對策。連戰認為,應該以「黨進黨出」為原則,由黨出面、黨對黨談判,組成聯合政府。唐飛接受這樣的意見,他想的是,國民黨人才濟濟,如果組聯合政府,他最多留任國防部長,行政院長不可能是他,心頭的壓力也就不那麼大了。
以後的發展證明,陳水扁如果體認到民進黨在國會仍然是少數、從國家政局安定、穩健的角度,接受國民黨所提黨對黨協商組成聯合政府的意見,會是最好的選擇。他剛當選,擁有超高的民意支持度,國民黨也願意在他的領導之下,貢獻人才為國所用;可惜他把國民黨的提議視為爭權,運用輿論力量使國民黨縮手,因此錯失這個機會。他於執政一年半之後,在《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沉思》這本書裡信誓旦旦地宣稱要邀國民黨共組聯合政府,但國民黨早已自他與連戰晤面後立即宣布停建核四廠起,就關了協商大門。唐飛認為這是民進黨違背政黨政治的「尊重」多數原則,自己種下日後政局動盪、政務無能的種子。
唐飛詳細交代了他如何當上了行政院長——這是出將入相的位子。但令他對國民黨中央失望的是,他身為國民黨員,有心遵從黨的領導,期待國民黨能對此事積極表態,堅決主張黨對黨協商,與新政權共組聯合政府,如此方能穩定台灣政局,他也不需為接受哪個職位而傷腦筋;然而最後卻變成黨中央要求他表明是自願加入民進黨政府,他背負對黨不忠的質疑,以後也不斷地遭受到這方面的批評。
唐飛短暫的綠色執政驚奇之旅,也就此展開。
他不諱言,他擔任閣揆確實幫民進黨穩定了大局,他受訪時說:「事實證明這是陳先生一著好棋,對外,緩解了大陸對民進黨執政的疑慮,美方也歡迎這樣的安排;對內,則緩和執政初期的藍綠對立。再加上陳總統就職演說時宣示的四不一沒有,終於能讓民進黨政府順利上路。」
而且,沒有執政經驗的民進黨政府很可能把國家帶入危險境地,所以協助其穩健的執政,就是幫了國家,腦中閃出先哲說的「唯民是保」四個字——這是他的動機,為國家盡上一分心力的理念;他的確有為民進黨政府盡力並尋求行政革新的思考,因為他覺得這是為國家做事,讓中華民國屹立不搖,讓民進黨施政不致出岔子。
二○○○年,唐飛六十八歲,在台灣輿情叫好、北京和華府都接受之下出任民進黨政府的行政院長;然而他的擔憂果然出現了,民進黨不顧施政的延續,以理想掛帥,他開始受到執政黨內部派系的排擠,沒過多久就卸職了。這段日子裡,身上的病痛如影隨行地折磨他,最後也成為他下台的表面理由。
坦然無隱地敘述親身經歷
從大選前夕,到五二○起領導行政院四個半月,唐飛感觸良深,短短幾個月,看盡政治的難為,和意識形態尖銳對立下的不理性。入閣之初,他定位自己的角色是過渡性質,主要任務為協助新政府順利接手國政。後來他的離去比預期還要早,長達半世紀的軍公職生涯就如此的結束。當初追隨唐飛從國防部到行政院的機要舊屬中,僅有一位應新院長之堅邀留在行政院服務;他也放棄所有依慣例卸任院長可享有的優遇。如今,唐飛以跳火坑來形容自己接受陳水扁的任命、以遍體鱗傷來形容自己的下台,但他覺得這是自己的選擇,所以也沒有什麼好後悔的。
唐飛以滿清入關,康熙、雍正兩帝為統治中國,煞費苦心建立滿漢大臣共理政務制度為例,感嘆民進黨未能引為借鏡順勢而為,執政因而失敗,幾乎讓台灣萬劫不復,種因在少數領導人不讀歷史。
雖然唐飛領導行政院的時間不長,但也有影響深遠的成績。一位不願具名的政務官指出,唐飛在任內推出兩大重要方案,一是掃除黑金行動方案,一是知識經濟發展方案,「這兩方案影響相當大,掃除黑金以後就一直推動,直到國民黨又當家;第二方案是在張俊雄院長當家時才首度開會研商,也促成經濟發展,對整個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影響很大。」
康飛有治軍的明快決策能力,又有儒將風範,因此領導政務既有擔當又能讓部屬如沐春風,是許多政府官員和輿論公認的優秀首長,然而仍在停建核四的驚濤駭浪裡下台。魏啟林認為,綠營因為內部派系的反對,沒繼續讓唐飛在位是失策。他說:「唐院長沒繼續做下去是很可惜的事,否則陳水扁的政績不會那麼差!」
離任後,唐飛選擇沉默,也因為國民黨內部有雜音,沒有參加國民黨黨員重登記,所以他現在是無黨藉人士。
呼籲建立政黨輪替制度與法規
美國國際政治學者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認為,以和平方式二次政黨輪替,是檢視一個民主國家能否從「民主轉型」邁向「民主鞏固」的關鍵因素。所謂「民主鞏固」,就是人民已經確信民主制度是處理公共事務的最好方式,而且也願意遵從民主制度所規定的方式參與公共事務。杭廷頓對中華民國有很高的評價,因為只有中華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還能夠維持經濟發展與安定。
民進黨執政八年以來,台灣並未有如李遠哲所稱會「向上提升」,而是「向下沉淪」;不僅從總統到政務官出現貪腐,而且迷失在藍綠惡鬥之中,這樣的格局,台灣終於在二○○八年再次政黨輪替。
雖然兩次政黨輪替是台灣已然民主化的明證,但這也使得藍綠陣營都產生危機感——如輸掉總統選舉就輸掉政權以及豐沛的資源,因此很多施政以選舉為導向,政策做或不做,只考慮對選舉加分還是減分,沒有長遠的治國理想。唐飛看得出,政黨不能不炒短線,如此的民主環境,絕非台灣之福。
很明顯的,國民黨不再一黨獨大,政黨輪替執政可能成為常態,然而藍綠雙方對這個攸關政局穩定的機制都沒準備好。在如此的歷史情境上,唐飛依然關心國家的發展,期待兩個大黨不要只把心思放在選舉,應致力於如何經營台灣,帶給人民長治久安的福祉;藍綠雙方都要把眼光放遠,建立政黨輪替的制度與法規,在野時也要儲備未來執政的能量,這樣才能一旦上台,不致手忙腳亂。
唐飛指出,一個民主國家的新任與現任政府交接,並非僅是表面的儀式而已;最重要的精神在於保證國家機器能夠順利運作,以便盡速落實新任政府的政見及施政理念。
法國自一七八九年七月由人民革命推翻王朝制度以來,在百年的政權移轉經驗中經歷了五個共和、兩個帝國、兩個王朝的重大震盪,而第五共和自一九五八年以來,也已完成了十六次修憲,才有今日法國成熟的民主共和制度與高品質的民主素養。
有兩百多年政權和平移轉經驗的美國,也要到一九六三年甘迺迪總統任內,才立法通過《總統交接法》(Presidential Transition Act of 1963),來制度化總統交接的過程與經費。該法律於一九七六年、一九八八年、二○○○年修訂過,如二○○○年總統交接法的修正,進一步規定了人員訓練、交接指南編制與候選人競選陣營諮商及提升財務申報效率化及標準化等四項內容。
在台灣,政黨輪替要如何運作才能使國家機器無縫接軌,依然在起步階段,由於法制的不健全,甚至可能讓公務員觸法。由唐飛邀請入閣擔任行政院祕書長的魏啟林舉例,陳水扁總統在籌組施政團隊時,原先考慮由陳唐山出任國科會主委;相關公務人員奉命向他簡報機密公文內容,然而他聽取簡報後,又決定不就任,那些奉命簡報的公務人員,就有洩密的疑慮。
到目前為止,與政黨輪替有關的立法工作,只有國民黨立委呂學樟與費鴻泰於二○○八年三月提出的〈總統副總統職務交接條例草案〉,立法院完成一讀後,二讀逕入黨團協商,至今尚無結果。憲法既不是總統制, 政黨輪替時交接的也包含五院,制度與法規也應擴及五院。唐飛期待,為了國家長治久安,國家要如何輪替執政,遊戲規則非得盡速建立不可。
中華民國已滿百歲,台灣內部卻歷經先來後到的族群矛盾,而產生國家認同的危機;隔著海峽,對岸國勢如虹,講的是大國崛起,台灣如何穩定政局降低內耗,平穩地執政,實在是當務之急。
十一年前的三月十八日,不僅對台灣影響深遠,對唐飛的人生更是衝擊,他終於坦率地公開當年身為國民黨員,卻擔任民進黨政府行政院長四個半月親身經歷,以為來者借鏡,並具體提出建言。
(本文由唐飛口述,汪士淳採訪、整理。)
【序幕】人生的意外之旅百年一世紀,計量著歷朝歷代的長短與興衰,回首過去,來來去去的人物悲歡,串起一代又一代的記憶。鏤刻在民國百年的記憶之中,有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兩岸分治、解嚴行憲等,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時代故事記錄著歷史的苦難與光輝。在這些崎嶇的歲月裡,二○○○年(民國八十九年)寫下歷史新頁——華人史上首度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記錄了我們這個時代所追求的民主價值,重要性猶如肇建民國的辛亥革命,所不同的是,這是一場不流血的光榮轉移,中華民國走了八十九年,民主進程再向前走了一步。二○○○年三月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