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巷尾的婆婆很喜歡雅琦,還幫她取了個綽號,不過,雅琦卻不喜歡婆婆的兒子。有一天,雅琦看到一件驚人的事情,讓她更加不敢靠近婆婆的兒子。但之後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讓雅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甚至讓婆婆的兒子在學校大出風頭。到底雅琦看到了什麼驚人的事情?又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雅琦有了不一樣的改變?而雅琦又有什麼魔法,可以讓婆婆的兒子變成學校的名人呢?
作者簡介:
畢業於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系、新竹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碩士班。喜歡胡思亂想、天馬行空的個性,讓人無法與實事求是的數理人聯想在一起。從小就愛看故事書,常在腦海裡將故事改編,並期望有一天可以與別人分享這些「創作」。現在,終於有機會把小時候的夢想付諸實現,讓更多的人一同感受故事裡的喜怒哀樂,加入愛閱讀的行列。相信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作品與大家見面。
作者創作旨趣
小時候,我家附近有一位叔叔,總是獨來獨往,很少與人交談。那時候,父母常叮嚀我,如果看到叔叔一直在發抖,就不要靠近他。當時我還很小,並不懂大人為什麼要這麼說。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看到叔叔正趴在隔壁鄰居的鐵門上,一直不停的搖晃鐵門,不知道在做什麼。我害怕的告訴媽媽,媽媽說,那是叔叔之前腦部受傷留下來的後遺症。長大後,我才知道叔叔有癲癇症,常會不定期發作,因此沒有辦法找到工作,最後,只能靠撿拾資源回收物維生。
過去那個年代,由於醫療觀念不普及,大家對癲癇症都不了解,常誤以為那是一種可怕的病症,一般人都避而遠之。所以小時候,除非有必要,大家很少會主動和叔叔交談。久而久之,叔叔也就變得沉默寡言,每天總是低著頭,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模樣。
有一次,因為颱風來襲,家裡停水將近一個多星期。正當大家面臨無水可用的窘境時,叔叔卻主動的將他家的水井借給左鄰右舍,暫時紓解了缺水之苦。經過那次事件,大家也開始主動幫叔叔收集資源回收物,甚至會將自家的私房菜送給叔叔,漸漸的,叔叔對人的態度也變得比較友善了。
現今社會,人與人之間常因了解不夠產生誤會,進而日漸疏遠冷漠;其實,每個人如果都能夠多了解彼此,多體諒他人,事情發生時,也能冷靜探究原因,或許很多誤會都是可以避免的,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可以更加熱絡一些。
就像本書的主角一樣,因為不了解而害怕恐懼,因為了解而同情接納,所以,如果人人都能學會用愛與關懷去對待周遭的人事物,相信我們的社會,將處處有溫馨,時時有溫情。
繪者簡介
從事美術設計工作十餘年,喜歡也享受畫畫這份工作。希望把自己心中天馬行空的想像,轉化於圖稿作品中,讓看書的小朋友及讀者們有美好的閱讀經驗與回憶,這就是我最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