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爸媽媽們,為什麼要怕孩子生氣?
管教孩子≠撕裂情感,孩子生氣≠孩子不愛你
愛孩子,請拿出管教的勇氣!
親子之間不可能沒有衝突,然而,適當的管教,也絕不會讓孩子不愛你。
現在有太多的家長因為害怕「激怒」小孩、失去孩子的愛,拱手放棄了父母的教養權,將孩子寵溺上了天,結果造成了許多的社會問題。也有的父母誤解「愛的教育」,以為放任孩子、不加干涉、無條件支持就是最好的管教方式,結果卻失去了矯正行為的良機,製造出一群無法融入人群、終身依賴父母的啃老族。
隨著家中的三個男孩逐一步入青春期,暢銷親子作家彭菊仙十多年來最深刻的體認就是:在教養與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大人絕對不能沒有勇於管教的勇氣!要敢放膽「得罪」孩子,該管就要管,該疼就要疼,溫柔而堅定地運用「愛與責備」的教養心法,讓孩子懂得為自己設想,練習安排學習與生活,學習承擔後果,面對受挫,嘗過失敗,最終成為懂自己、會做人、能做事的孩子。
有效「管」,用心「教」,孩子會知道,在管教背後,是愛的力量。
彭菊仙的勇氣管教法則
把握只有10年的管教黃金期教養最幸運的事情就是:在孩子心智與性格最柔軟的孩童時期,就讓父母遇見他們的錯誤,因為這是找到方法幫助孩子、讓他們能變得更好的契機。
只要要求合理,不用怕得罪孩子我當然想永遠被孩子愛戴、擁抱,做個他們心目中的「好大人」,但是我也得始終如一的守住「愛孩子」與「管教孩子」的分際。所以,對於孩子因為管教而產生的憤恨,我會平靜而嚴正的說:「媽媽我不怕得罪你們,只怕沒把你們教好!」
狠心愛孩子總有一天,孩子得離開父母的保護,學會獨自面對種種困難與挫折。教會孩子自立,讓他們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堅強地生存著,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如果碰到「雨天上學」這種小事,就想送孩子上學,我想,那是我還不夠愛孩子。
沒有天生勤勞能幹的孩子,但他們的背後一定是堅定而理智的父母曾經,我堅持了三年,孩子才學會自動自發倒垃圾。而那一長串的過程,竟是我幾年不變的「堅持」才能換得。因為我知道,光給孩子愛是不夠的,如果不給他們責任、教他們做事的技巧、堅持著不可更改的規範,孩子絕不會真正長大。
耍點心機,能讓孩子更懂事父母偶爾也可以耍點心機,刻意讓孩子捕捉到自己辛苦做家務或是努力工作的畫面。因為孩子看到才會有感覺,有感覺才會去思考,才可能變得懂事而圓熟。
學會好好煮一味,就是頂尖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是專家;重複的事認真做,就是贏家!只要孩子能找到一條願意耕耘的路,就鼓勵孩子堅持下去,即使只會做一件事,也能比別人掌握更多細節,得出更多訣竅。就支持孩子、鼓勵孩子,創造屬於自己獨特的「一味」吧!
認同推薦菊仙將自己的經驗與周遭的故事化為一招招實際執行的步驟,提供家長簡明有效的方法;並將許多艱深的教育理論簡化成為清楚易懂的案例,讓家長不必去啃硬梆梆的「兒童心理學」或是「青少年諮商」,就可以得到管教的「武功秘笈」!
親職教育專家、資深媒體人
陳安儀我家孩子都沒有智慧型手機,可是書中提到與孩子約定的手機使用條款,其實也很適合在孩子上網時注意。菊仙還提供一個教育部開發的「網路守護天使」超棒軟體,我想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包括我),原來還有這種東西可以免費使用!感謝菊仙,總是走在最 前頭指引。
親職作家
張美蘭(小熊媽)面對孩子的管教,我們都需要一些勇氣。無論是優雅拾起自己的管教權力,或承擔甜蜜又帶點重量的管教責任。閱讀本書,請細細品味作者長期在親子教養上,細膩與敏銳的觀察,周延及深刻的思考,生活化與容易貼近的管教方式。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作者簡介:
彭菊仙
是廣受父母們喜愛並信任的親子作家,文風多樣,描繪親子生活時而細膩溫暖,時而幽默風趣;批評教育時勢又敏銳深刻、見地獨到。文章常見於網路轉載、親子網站。
擁有三個壯丁的她,喜歡孩子,喜歡和孩子玩,喜歡孩子玩的東西,喜歡動手和孩子玩好玩的事情。不論天文、地理、英文、自然,她義無反顧地跳進孩子的學習「玩」國裡,和孩子共學、共做、共玩。
在陪伴的過程中,她感受到孩子一波波的學習狂潮,從而激發出掌握孩子潛能的教養秘招!
然而,她也感受到,孩子不只需要愛與陪伴,更要管教,就像一株植物,趁其上在幼嫩枝時,必要把握良機,約束其形、剪除雜枝、塑其健朗之身心與品格。因此堅決主張,在灌注「愛的教育」之前,必要給予孩子「鐵的紀律」!
著作:《孩子有想法,我們就想辦法》、《教出好男孩一點都不難》、《幸福教養》、《教養好好玩》
經歷:民視節目部監製、TVBS節目製作人、CTN中天新聞部節目製作、中視記者
專欄:《udn聯合文教專欄作家》、天下遠見《未來family》專欄作家、親子天下閱讀頻道《菊仙幸福閱讀》駐站作家、《佳音廣播月刊》教養專欄作家
臉書粉絲頁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https://www.facebook.com/3goodboys
章節試閱
1.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
「我討厭你,我恨死你了!」一位朋友打電話來,說他的孩子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吼出大逆不道之語,讓她傷心欲絕。
「是,這些話的確很傷我們父母的心,要是我也會覺得很沒面子吧!」我試著先同理朋友。
「當然!」
「但是,那個場合也沒人認識你,OK的啦!你家阿安的情緒一直很強烈啊!」
「但是,我真的很難超脫這麼重的話,一想起來就輾轉難眠。」
「為什麼?是傷了你的自尊?還是害怕孩子真的恨你?」
朋友猶豫了一會,說:「我想應該是後者,我覺得自己很失敗。我只有一個孩子,我很害怕這種親子撕裂的感覺,會一直鑽牛角尖,害怕孩子繼續恨我。」
「你真的相信阿安恨你嗎?」
朋友支吾著。
然而,我在當下就已知道答案,一連串明晰的畫面立刻在腦海裡竄出:當一覺醒來,阿安依然會媽媽長媽媽短的叫個不停;上街時,依然會緊握著媽媽的大手;功課不會寫時,依然纏著媽媽;睡覺前,也依然要討親親、討抱抱……
阿安怎麼可能恨媽媽呢?
然而,這位朋友卻可能被引到一個錯覺:哇,還好,最後是喜劇收場!我又再度贏回了孩子的心!我們又重回了甜蜜幸福!
事實上,這位朋友從未去孩子的愛,因此根本談不上重新贏回愛。
但是,因為她心中根深蒂固的擔心害怕失去孩子的愛,讓她錯失了一次「適當管教孩子」的大好機會。
原本的發展應該是:孩子犯了錯,必須接受父母管教,然後,孩子理解到自己犯了什麼錯,於是反省自己,修正了行為,導正了錯誤。
而今卻轉變成:親子發生了爭執,媽媽不願看到因出面管教而造成親子不愉快,不僅束手無策,更因此停止了任何的管教行動。當孩子恢復平靜、再度靠近自己時,媽媽便會以為一時的忍耐扭轉了仇恨的親子關係,兩人和好如初,功德圓滿。
但這造成了令人遺憾的結果孩子不曾知道自己犯了錯、犯了什麼錯;媽媽也不在乎孩子有沒有犯錯,更不在乎孩子有沒有從錯誤中修正自己、成長進步。
如果父母始終把「永保親子的和諧關係」看得比「好好管教孩子」更為重要,那麼,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機會讓孩子飆出狠話。
而有一天,當狠話都不奏效時,孩子還可能做出更為可怕的行為!
因為,孩子已經嘗到甜頭,只要能勾起媽媽的罪惡感,他就可以逃過一劫,不被追究、不被處罰,甚至還可能讓計謀得逞。
果然,當天死纏爛打要買六百多元玩具的阿安,雖沒能稱心如願,但也逼使媽媽讓步,最後買了三百多元的玩具。
「為什麼要讓步?」我問。
「因為受不了他的吵鬧,也覺得很丟臉,而且我…真的很怕阿安生氣,討厭我!」
「你為什麼那麼怕孩子討厭你呢?」
「可能……是,我只有他這一個孩子,而且我上班很忙,都把他放在安親班,我一直覺得陪伴他的時間不太夠,覺得對他很愧疚。」
是了,只要帶著莫名其妙的「愧疚感」,媽媽對孩子「愛的威脅」這一招就會投降。
怕孩子被陪伴得不夠,怕有限的親子時光品質不佳…,這一切擔心,蒙蔽了父母的雙眼,也讓他們弄錯了教養方向;而機伶的孩子卻懂得抓緊要害,反過來控制父母。
親愛的爸爸媽媽,為什麼要怕孩子生氣?
假使你覺得孩子孤單,那麼,就樂當孩子的玩伴,或者幫孩子找玩伴。
假使你自責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那麼,就要更有效率的把握住和孩子相處的分分秒秒,甚至更該在有限的時間內留意孩子是否有偏差的行為。
假使,你擔憂親子撕裂,那麼,應該去積極學習親子溝通技巧,絕不是忽略孩子的錯誤,全力避開反彈。
我們要提醒自己在管教的過程中儘量維持和平無波,但是,請記住,面對成長中的孩子,這通常是夢幻畫面!
因此,我告訴朋友:「放心吧,你家阿安百分之百不會恨你的,是你自己害怕失去孩子的愛,因此做了錯誤決定,那就是放棄大好機會,來幫助孩子導正錯誤,邁向『更成熟的人格』。」
因此,在進入管教課題之前,我先邀請讀者們來一起堅定信念:
管教孩子≠撕裂情感
孩子生氣≠孩子不愛你
請勇敢執掌父母的管教權力,擔起父母的管教責任!
2.教養黃金期,只有十年
不會犯錯的孩子是「神」,不是孩子!即使是「神童」也會犯錯。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藉由「犯錯」來獲得修正與改變,然後邁向成熟與正道。但是孩子多半不會知道自己犯錯,也不知道該如何修正,因此就有了「父母」這個設計。
所以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陪伴在孩子身旁,看看他們做了什麼事?用心去感受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是否偏離正道?
孩子犯錯,就是一盞警示燈,提醒父母:該出面來幫助他們了!
但是在當下,父母的心是否只在這些問題上打轉呢:
為什麼是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太糟糕了!
我的孩子太丟臉了!
我的孩子快沒救了!
當我們的心神被這些困擾佔據時,很容易放大孩子的錯誤,因而混淆了焦點,於是把心力都消耗在焦慮之上。這完全弄錯了方向,也用錯了力道!
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擔心孩子;二、幫助孩子。
若是把焦點放在「擔心孩子」之上,我們被導引出來的反應將是:「我的孩子真可惡!」,接下來就是發出怒氣,可能因而失去理智,破口大罵或是羞辱孩子。如此一來,孩子首先是被「父母的沮喪」打垮,而非他們「自己的錯誤」!
若是把焦點放在「幫助孩子」之上,我們將會被引導出父母的責任只要我願意做點什麼事情,我會有一個更棒的孩子!
這個思考方向才可能讓我們趨向冷靜,看到孩子個別的問題與需要,然後用心思考他們能接受的矯治方法,讓親子一起來解決問題。
因此,每一次孩子犯錯,都是「父母幫助兒女變得更好」的契機!
然而,這句話是有條件的,也就是當孩子願意聽從我們、願意讓我們介入他們的問題時,這句話才成立;否則,任憑父母有滿腹的教養理論、精湛的管教法寶,都將枉然。
孩子不會永遠把我們當作世界的天、宇宙的中心,他們不會永遠服膺我們的教導。孩子進入青少年後,內在的「自我」會慢慢發展出來,屆時,就不會再以父母為唯一的價值判斷依據。甚至,為了凸顯自己的獨特價值,孩子反而會刻意唱反調
屆時,我們的價值再怎麼正確、意見再怎麼高明,都會覺得管教如同放空氣彈,擊不中孩子的心。
教養三個兒子,一路走來,我在在感受到這個真理能「有效管教」孩子的黃金期,確實只有十年,至多十二年。
大兒子、二兒子如今陸續上了高中、國中,個頭早已超過了我,每每和兒子們走在路上,我竟然得把頭仰高才能和他們對視。曾何幾時,我高高在上俯視著小小身軀、用大手牽引小手的漫長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
霎那間,我體悟到一種微妙的變化:我們母與子之間「大對小、上對下」的關係正在瓦解;我們逐漸趨向平行,變成兩個對等的個體。
上天,不正在用身形的變化向我揭櫫一個道理嗎?
樹立我父母威望的時機正在遠離,眼前這些大孩子所需要的,不再是綿密的保護、無窮的管束,我必須調整腳步,順其自然地站在不遠處,尊重並監督孩子內在自我的主導。
當孩子極幼時,懵懂無知,小小的身軀會敬畏父母巨大的形象,更怕失去父母的關愛與保護。因著此時孩子對我們的依戀與順從,父母的管教相對容易,並且能發揮最大效果。
因此,父母必定要好好掌握這段「教養黃金期」,勇敢握住管教的權柄,樹立「上者」的權威,盡到教導責任,並為「下者」展現榜樣。
不要讓孩子的天真無邪,迷惑住大人的理智,阻障了父母合理的管教;更不因孩子的幼弱依戀,讓我們無限制的濫用或誤用管教權。
教養上最幸運的事情就是:在孩子心智柔軟時,就讓我們遇見他們的錯誤,並且找到方法幫助他們,讓他們更進步、更懂事、更成熟!
3.「只要要求合理,媽媽就不怕得罪你們!」
因為我非常清楚我能夠影響、導正孩子的黃金時間只有十年,所以,每天,我都會不斷地自我提醒:只要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正確的,只要我們親子雙方在事前都已約法三章,只要執行的方案合情又合理,那麼,就不必開放空間讓孩子討價還價。
比如說,即使我一向主張把假期的主控權還給孩子,但不代表孩子可以為所欲為,只要喜歡,什麼都可以做;或者只要不喜歡,什麼事都可以不做。
寒暑假是放鬆自在的時光,但不代表可以放蕩無紀律。學校總有一些簡單的作業,孩子就必須每日和課業保持一些基本的連結,如此,更能啟動規律的長假生活。
家裡總找得到可以分擔的雜事,孩子尤當在長假中嘗試學期中沒時間練習的家務工作,這比諸練習各種才藝更為重要、更為受用。
此外,鍛鍊身體、安排需要花費時間的牙齒檢查診療行程,都是長假中孩子絕對要執行的工作。我會在放假之前,一一說明清楚每一件事情的重要性,除了討論時間的安排,對於執行每一項任務,絕對不留給孩子討價還價的餘地。
即便如此,每年寒暑假還沒開始,三小子還是照例躍躍欲試,想要衝破防守線。
「放假嘛,幹嘛那麼緊張,天天都寫作業啊?」
「我同學都不用做什麼家務事,為什麼只有你這個媽這麼龜毛囉嗦?」
「我牙齒又不痛,幹嘛一定要去看牙齒啊?」
我總會反問小子們:
「把暑假作業分攤,按日來寫作業,合理嗎?」
「身為家裡的一份子,分擔家務合理嗎?」
「利用長假,學習一項重要的、困難的家務,合理嗎?」
「利用假期鍛鍊身體、維持健美的身形,合理嗎?」
「只有長假才抽得出充分的時間檢查牙齒,合理嗎?」
每一句叩問,小子們都心知肚明完全合理,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駁的藉口。然而在他們頻頻點頭之際,也沒有任何人面露贊同的欣喜神色。
我懂得察言觀色,我當然知道小子們忿忿不平,但是只要我確定一切合理,必定只有平靜而嚴正的這一句話:「如果大家認為合理,就不要再跟我討論!」
語畢,我便拂袖而去。
要享權利,得先盡義務,遊戲規則從來不可能改變;三小子任務盡了,我也會終止所有監控,拂袖而去。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堅守立場,護持界線,讓遊戲規則變成了慣例,孩子的日常生活才能上軌道。
每天的生活中,孩子有太多時刻試圖衝破防線,或死皮賴臉,或相應不理,或頂嘴反抗,或使用拖延戰術,但最後都會發現媽媽我的態度與立場始終如一,毫無鬆動,他們則必定會用各種強烈的「語言」或「非語言」訊息知會我:
((((媽媽,我討厭你!))))
((((媽媽,我非常討厭你!))))
甚至是:
((((媽媽,我非常非常恨你!))))
是,不用小子們開口,我完全了然我是一個顧人怨的「討厭鬼」。然而,只要確定一切合情合理,特別是合乎雙方的認可,對於孩子的憤恨,我還會平靜而嚴正的說出這一句話:「媽媽我不怕得罪你們,只怕沒把你們教好!」
對人的態度不恭敬,我會請孩子將心比心,想想對方的感受,然後倒帶,重新表達一次!
仍然做不好,對不起,那請耐煩仔細地看老媽完整的示範;還是達不到標準,對不起,那只好練習三次!
作業敷衍了事,對不起,請想一下這樣對學習有沒有幫助?還是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對不起,我們有協定過「回家作業的標準」,媽媽得退件,得擦掉,而你也清楚,寫不好就是得重寫!
心不甘情不願?對不起,我也將心不甘心不願,拒絕為你們不負責任的作業背書!因為我也希望孩子們理解:「簽名」是需要負責的,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我當然想永遠被孩子愛戴、擁抱,做個他們心目中的「好大人」!但是我這個「好大人」若要能擔保在未來產出另外三個「好」的大人,就得始終如一的守住「愛孩子」與「管理孩子」的分際!
1.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
「我討厭你,我恨死你了!」一位朋友打電話來,說他的孩子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吼出大逆不道之語,讓她傷心欲絕。
「是,這些話的確很傷我們父母的心,要是我也會覺得很沒面子吧!」我試著先同理朋友。
「當然!」
「但是,那個場合也沒人認識你,OK的啦!你家阿安的情緒一直很強烈啊!」
「但是,我真的很難超脫這麼重的話,一想起來就輾轉難眠。」
「為什麼?是傷了你的自尊?還是害怕孩子真的恨你?」
朋友猶豫了一會,說:「我想應該是後者,我覺得自己很失敗。我只有一個孩子,我很害怕這種...
目錄
推薦序 放膽「得罪」,好好管教 陳安儀
推薦序 有為有守的好榜樣讀菊仙新書有感 張美蘭(小熊媽)
推薦序 面對管教,我們都需要勇氣 王意中
作者序 該管就要管,該疼就要疼!把來討債的孩子養成來報恩的!
第一章 孩子吃定「怕孩子生氣」的父母
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
教養黃金期,只有十年
「只要要求合理,媽媽就不怕得罪你們!」
我是嚴厲的慈母
世界上的愛,永遠不可能讓孩子獨享
是表達自我,還是惡劣頂嘴?
「你又說謊!」為什麼孩子不敢說實話?
【父母怎麼辦】事業、家庭難兩全,我該辭職回家帶小孩嗎?
第二章 孩子尊敬「多一分堅持」的父母
放手的第一課:訓練孩子自己起床
即使下雨,也要讓孩子自己上學
別當「寶媽」,就不會養出「媽寶」
吃學校的營養午餐,就是種幸福
終於等到這一天!孩子會主動打招呼了
「這是我的暑假ㄟ!」對,但你還是得幫忙曬衣服
凡事多想一步棋
讓孩子親近大自然,是我不變的堅持
【父母怎麼辦】不做家事的孩子,長大也難找到工作
第三章 孩子信服「自己先做到」的父母
孩子讓我成為更好的大人
打包食物,讓孩子學會我的惜物之道
勇於嘗試,父母先做榜樣
當孩子問:「我們家有錢嗎?」
父母的成績單
感恩教育,從體認父母辛苦開始
【父母怎麼辦】先生沈迷3C,教我如何管教孩子?
第四章 孩子依戀「表達愛意、合情合理」的父母
一言為定的「預想管教法」
最具時效性的「當下管教法」
孩子最無感的「飆狠話管教法」
犯錯時的「同理管教法」
換一句話說,孩子的耳朵才會打開!
幫孩子成為時間達人
如果可以,就一直抱到十八歲吧!
用親子情書傳達你的愛
【父母怎麼辦】連我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壞,怎麼辦?
第五章 孩子需要「訂好規則並相信他們」的父母
漸進式放手的功課監督法
讓孩子摸索讀書法很重要,但補習也不是壞事
從最後一名,變成傑出校友
讀書聽音樂,是助力還是阻力?
兒子的十三歲生日禮物:申請臉書
送手機,也要附上「使用說明書」
【父母怎麼辦】如何讓孩子不被網路、手機牽著走?
第六章 關於孩子的前途:社會選擇「懂自己、會做人、能做事」的孩子
99%的父母都會犯的錯:好成績≠好孩子
複雜的人際互動,比讀書更難學
為什麼孩子的自尊那麼脆弱?
眼高,手更要高
好好學煮一味,就是頂尖
我不希望孩子一路好命到底
【父母怎麼辦】我的孩子討人厭,怎麼辦?
推薦序 放膽「得罪」,好好管教 陳安儀
推薦序 有為有守的好榜樣讀菊仙新書有感 張美蘭(小熊媽)
推薦序 面對管教,我們都需要勇氣 王意中
作者序 該管就要管,該疼就要疼!把來討債的孩子養成來報恩的!
第一章 孩子吃定「怕孩子生氣」的父母
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
教養黃金期,只有十年
「只要要求合理,媽媽就不怕得罪你們!」
我是嚴厲的慈母
世界上的愛,永遠不可能讓孩子獨享
是表達自我,還是惡劣頂嘴?
「你又說謊!」為什麼孩子不敢說實話?
【父母怎麼辦】事業、家庭難兩全,我該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