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與自己和解讀首詩新時代運動
暫不供貨

柏拉圖:克拉梯樓斯篇(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柏拉圖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ISSN:9570823062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42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在柏拉圖以前,古希臘哲學家們已經有許多關於語言哲學的討論,但是現在所能看到的只剩下一些斷簡殘篇。在這些零散的語言哲學討論裡,有些哲學家認為:語言(或名詞)的正確性只因風俗習慣的緣故或者出自於人與人之間的共同使用(即:後世語言約定論的觀點),其理論長處在於:解釋不同的民族和國家為何擁有不同的語言;另一些哲學家認為:語言的正確性指涉其所描述對象的本質(即:後世語言自然論的觀點),其重要的意義在於:肯認事物有其恆定的本質,此本質為正確的語言所表述,不同的語族可以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同一事物的本質。

現存最完整的古希臘語言哲學文獻首推柏拉圖《克拉梯樓斯篇》對話錄,在這篇對話裡,柏拉圖綜合了上述的兩種論點。他一方面指出: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所設立的語言有合於其所指涉對象的本質?在什麼條件下,沒有合於對象本質的正確性?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在什麼樣的意義下,所設立的語言可以合於眾人所共認而有其正確的使用?在什麼樣的意義下,不能僅僅訴諸於共同認定?

此外,它還提供了一個古希臘字源學的知識,在哲學解釋學上,這個字源學對於使用漢語的歐洲哲學研究者有著極重要的價值。

譯者簡介:

彭文林

學歷:德國杜賓根大學哲學院哲學博士(1993),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1986)、學士(1981)

經歷: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1995.2-1996.8)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1996.8~迄今)

著作:

《柏拉圖作品選讀》〈導讀〉,台北‧誠品書店(1999.3)

《柏拉圖〈歐伊梯孚容篇〉譯註》,台中‧陽譯學出版社(1997.3)

《名詞與句子——柏拉圖〈克拉梯樓斯篇〉》

釋義:

附論亞里斯多德〈工具書〉及兼論中國哲學》(1993.8德文博士論文)

《程明道與張橫渠入道異徑說》(1986.6碩士論文)

內容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