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讀首詩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
暫不供貨

無國界醫生的世界(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柏托洛帝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20

ISBN/ISSN:9789862622384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36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在海地剛搭建好的婦產中心,加拿大籍賴醫生一天接生四十個新生兒。

義大利籍醫生柯西非法越界進入南蘇丹,在攝氏五十度的環境下照料眾多槍傷及炸傷的戰爭傷患。

外科醫生張衛在世界上地雷分佈最密集的城市做了上百次的截肢手術。

後勤專家馬丁為了運送冷藏疫苗,必須與哥倫比亞的軍閥與獅子山嗑藥的童兵打交道。

美國籍法蘭克醫生越過布瓦凱的停火線,在當地醫院執行無數急救外科手術,並隨時準備逃離當地武裝民兵。

當戰火掀起,聯合國職員及其家人在機場大排長龍等候離開時,無國界醫生正抵達入境準備執行緊急任務……,而每一位醫生與後勤人員,都承擔著自己與眾多難民的生存壓力。每當武裝人員開始攻擊無國界醫師團的工作人員,造成醫師與後勤專家的綁架與死亡,總部下達撤退命令時,他們想的第一件事情是,他們走了,這些難民怎麼辦?

1971年,一名決斷敢言的法國醫生因目睹奈及利亞軍方造成的人為飢荒,回國後打破中立的協定,將事實揭露給媒體,並表示「沈默絕對可以殺人」,與另一名記者一起創立了無國界醫師組織(MSF),開始於世界各地戰亂、饑荒等人力或天然造成災害時進駐,提供立即的醫藥衛生援助。

80年代時期,無國界醫師組織以「緊急救援牛仔」之姿躍升上國際舞台,以行動迅速、直言不諱以及「不該做卻還是去做」的行事風格聞名於國際,在其他救援組織因危險或地方強權而撤退時,無國界醫師組織仍能設法排除政治力阻礙進入每一個需要支援的地區,抱持著任何人都有權接受人道醫療救援的信念,不論對方身份、種族、宗教、黨派為受害者提供援助。

他們的進駐,告訴了受苦的當地人,這世界沒有放棄你們……。

1999年,由於無國界醫師在人道救援工作上卓越領先的成果,獲得諾貝爾世界和平獎。而負責人上台致詞是,卻直言自己做的永遠還不夠,醫師永遠無法阻止種族屠殺,但貌似中立的沉默則是最大的幫凶。

盧安達種族屠殺事件,無國界醫師團率先跳出指控盧安達政府的操控,並強烈要求聯合國介入制止種族屠殺,可是沒有想到自己在盧安達邊境設立的難民營,竟也被盧安達政府利用為供給屠殺者的最好安養地。是去?是留?人道行動再次面對最血淋淋的挑戰。

直至今日,無國界醫師組織已是全球最大的獨立人道醫療組織,在28個國家設有分部,在80個國家有專案救援工作,並仍舊秉持四十多年前創立的精神,在國際上無畏地揭發任何違反人權的事實或暴力事件,並在人類永不停止的災難中,持續深入前線以及資源極度匱乏的地帶,幫助那些在世界角落被遺忘的人。

從海地的急產室到阿富汗的難民營,從蘇丹的叢林到盧安達的邊境,對於身處世界邊緣的人們來說,他們,就是地獄中的希望。

本書作者除了詳細介紹無國界組織戲劇性十足的成立過程以及所抱持的一貫理念,也深入報導人道組織所面對的各種現象與議題,透過採訪在各偏遠地區實地工作的醫生、護士以及後勤人員等,揭露無國界成員所面臨而外界鮮知的人類苦楚與醜陋真相,同時也側寫參與行動的醫生以及他們本身心理面所受的影響,藉著他們所遇到一則則的真實故事,深入帶讀者瞭解無國界醫師的救援工作、加入動機、所遭遇的危機、挫折與回到原本社會中巨大的自身衝突,以及在這之下,為何他們仍願意日復一日冒著生命危險繼續堅持下去的原因。

◎本書為五周年改版紀念版◎

作者簡介:

柏托洛帝 Dan Bortolotti

一九六九年生於多倫多,一九九二年取得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英文學士學位,現為記者,至今總共發表七本著作。二○○三年以個人著作《探索土星》和《搶救熊貓》入圍「科學在社會圖書獎」,撰寫的報導刊登在北美二十幾家刊物,如加拿大英文新聞周刊「麥克林」、加拿大文學、政治月刊「禮拜六之夜」與加拿大日報「國家郵報」,也為加拿大多家雜誌撰寫個人理財文章。其作品曾六次獲得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提名。他也是投資理財部落格Canadian Couch Potato格主。目前與家人居住在多倫多北邊的奧洛拉鎮。

相關著作

《槍口下的急診室—無國界醫師的奮鬥故事》

譯者簡介:

林欣頤

因為在文字的光影間發現天堂,棄商從文。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愛拉傳奇4:橫越冰原》、《狼紀年:太古的戒律》、《五歲前的IQ大躍進》、《世界國家公園奇觀:美國國家公園》、《三十分鐘教你樹立優質形象》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感動推薦】

光禹/飛碟電台主持人 林進修/聯合晚報醫藥及科技記者 程文俊/基隆長庚醫院院長

黎爕培/國合會人道救援處處長 譚艾珍/資深演藝人員 蘭萱/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

專文推薦 楊蔚齡/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創辦人媒體推薦:「作者對無國界醫生團隊成員情感面的細膩描寫,使得本書發光發熱。我本身參與過在阿富汗的任務,作者的文字真的非常寫實。志願工作者的辛辣故事,結合有關無國界醫生組織內部運作方式的露骨描繪,使這本書富含知識且動人。」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這本書可以同時令你心碎,也令...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第二章

比亞夫拉和大黃蜂

至少可以確定的是,一九七一年,無國界醫生誕生於巴黎的會議室中,但是是什麼導致組織誕生以及關於一九七九年的分裂事件卻是眾說紛紜。如同一位法國MSF成員的淘氣說法:「每個人都自己重新演繹了這個故事──甚至可能連我都一樣。」

有關MSF的起源,所有人至少都同意一點:剛開始時跟比亞夫拉有關。一九六七年五月,奈及利亞東部一個地區宣布成為獨立的比亞夫拉省,引發內戰。比亞夫拉部隊最初小有成功,但到了次年初,奈及利亞軍方切斷了這個叛亂省份的補給線。挨餓孩童的照片很快就讓非洲飢荒首次登上...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知道有人在受苦

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創辦人 楊蔚齡

第一次接觸「無國界醫生組織(MSF)」的醫療團隊,是在一九九○年夏天。那一次,在泰國東部邊境「西圖難民營」,我目睹一個剛被地雷炸傷的難民,被其他難民朋友以樹枝抬進醫院,當時緊急呼叫求救的聲音,驚動了所有醫護人員,就連在門口訪問個案的我,也跟著好奇地趨前一探究竟。MSF這個由竹子搭建的簡陋醫院,由於已經使用了十數年,顯得老舊、歪斜且佈滿灰塵;醫院裡面的病床,雖然也是採用竹子及木料的簡易設備,但病床上仍鋪著乾淨的綠床單。

當傷患被放上急救病床、打開水布 的剎...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第一章 站著就生產
在嬰兒死亡率為西半球最高的國家,無國界醫師組織(MSF)在這裡除了面對醫院人滿為患、高風險的緊急產婦之外,顯然還有更艱鉅的任務……

第二章 比亞夫拉和大黃蜂
「以空氣動力學來看,大黃蜂不應該會飛,但還好大黃蜂不知道,所以牠還是儘管去飛。」MSF正是這種大黃蜂,以行動迅速聞名,有時候,他們還會螫人。

第三章 我們不需要另一位英雄
當一群來自不同背景、且大多為堅強、獨立、具有領袖特質的人聚在一起時,MSF可以說是「許多單身女性」(Many Single Females)的簡稱。

第四章 身處險地的醫師 ...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