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雖然摧枯拉朽,
微妙的是,個體的感官、記憶,與社群的認同、文化,
並沒有直接被科技單向決定,
反而附著在許多看似已淘汰的類比事物上。●紙本媒體熱愛:紐約時報年度選書、加拿大國家郵報、環球郵報年度選書、安德魯•卡內基傑出非小說獎候選
被評落伍的電子世代讀者也稱讚:美國Amazon 4.6顆星、goodreads 4顆星
●還在用紙筆寫字、用底片相機拍照的人,你正走在潮流的尖端!鋼筆、黑膠、桌上型遊戲,再次嶄露頭角的「舊時代事物」顯示除了方便、快速以外,有太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價值是數字0與1構成的世界所複製不出的。
●連Amazon也要開實體書店,事實證明實體物件對人們的必要性。深刻探討人類需要實體事物的心理,並點出在商業潮流上的反映,佐以精準的報導筆法,本書是重新認識類比旋風的最佳入門。
●實體物件不只滿足與人來往的社交需求、以視覺觸覺空間感等多項媒介協助人們記憶與體驗、用不確定性和物理限制觸發更多創造性發揮,更允許人類再次確認自己與包括生產作品在內的外在世界關係為何,這些都是數位環境所無法複製與再現的原初經驗。正是這些獨特之處,再加上最新科技為這些「舊科技」的推廣推波助瀾,事實證明,類比時代的事物不僅不會被數位科技全盤取代,反而迎來了再一次的高峰!
當世界漸漸走向數位烏托邦的半路上,有件有趣的事發生了:就算一堆科技大頭們紛紛說未來人們不再需要實物,人們卻又回頭愛上摸得到實體的東西。從攝影底片到實體零售,這些以往不少人覺得過氣了的商機又逐漸復甦;筆記本、唱片和文具也再度讓人覺得酷炫喜愛。
這,就是類比的反撲。
從大公司到小店鋪,大衛‧賽克斯發現有太多商家發掘了「新」商機,它們不賣app或者類似的數位輔具,而是手碰得到的東西。當電子書正在改變閱讀習慣,獨立書店卻也在全國開枝散葉。據說音樂已經移民到了雲端,但黑膠唱片卻在過去十年間銷售成長超過十倍!就連科技巨人Google和Facebook的員工也越來越仰賴紙筆發展出他們的聰明點子。
這本書顯示出躲藏在人們購買、互動,和思考背後的潛在事實:我們需要實體事物。融合心理學、聰穎觀察、詳實的報導和精準的趨勢分析於一身,賽克斯用本書點出了純然的數位世界終究吸引力有限,而外在於它的真實世界則活力無限。
本書有平面數位等多種格式可供閱讀,但最推薦紙本。
作者簡介:
大衛‧賽克斯David Sax
記者兼作家,特別專精商業與文化類型主題,文章持續在《彭博商業周刊》、《紐約客》以及其他報刊出版品。他的處女作《拯救小餐坊》奪下詹姆士‧畢爾德獎的最佳寫作獎,《味蕾職人的杯子蛋糕經濟學》則探索了美味、時尚與行銷的互動公式。
他的最新著作《類比的反撲:實體事物為何強勢回歸》檢視了原本被認為漸漸沒落消失的「類比」事物,竟然在現今我們以為數位科技將主掌一切的世界中,再次竄升出來。
目前他和家人一起居住在多倫多。
譯者簡介:
周佳欣
自由譯者,愛爾蘭三一學院戲劇博士候選人。旅居愛爾蘭與美國近十年,口筆譯工作不輟,深愛翻譯文字的那份心靈平靜感,現亦從事口筆譯教學與戲劇創作。喜愛藝術、旅行和瑜珈。譯有《散沙:中國農民工的故事》、《體驗泡澡:在熱水中泡出設計》、《創業CEO:從20人衝到400人的新創管理學》(皆為行人出版)、《歡迎光臨,要住房嗎?──窺探隱藏在旅館的浮華魅力背後的一切真相》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內熱情推薦:::::
跟著《老派科技的逆襲》一探類比是如何讓這世界更有溫度。——Spinbox傻瓜唱機
數位化雖然摧枯拉朽,微妙的是,個體的感官、記憶,與社群的認同、文化,
並沒有直接被科技單向決定,反而附著在許多看似已淘汰的類比事物上。
本書提供了一個深入觀察,但卻不是感歎復古的田園牧歌,而是鼓動新潮的未來預言。—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電腦玩家》雜誌創辦人、《舊遊戲時代》雜誌集資出版計劃發起人】徐人強
【廣播人、作家】馬世芳
:::::國外佳評如潮:::::
不管你在數位科技的辯論中的立場為何,你都可以在《老派科技的逆襲》裡發現可以激勵自己的東西。—史考特.蒂姆伯格(Scott Timberg),《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讓人欲罷不能⋯⋯賽克斯為這個現象提供了精辟風趣的見解,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改進的全數位世界的科技烏托邦的信念,打造了一個強而有力的對抗論述。——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這本書追隨著盧德主義者之心,讀起來讓人欲罷不能⋯⋯賽克斯不是要鼓吹回到前工業時代,也不是要擁抱機器人帝國。他在文中仔細、明智且誠實地指出來,關於類比經驗是如何強化數位創造力,以及人們又如何從這兩者之中獲得益處。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書目雜誌》(Booklist)重點書評
本書充滿活力且論述有力⋯⋯審視了一種眾說紛紜的復古文化趨勢。——「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賽克斯要傳達的訊息是,儘管數位科技的確讓生活更加便利,可是舊的類比科技卻能讓生活更為豐富充實。本書有著安撫人心的功效,透過一張張的類比書頁,告訴讀者可靠實在的有形物品已經回歸而且不再離開。——《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本書勾勒出黑膠唱片、紙張、底片和零售等逐漸復甦的類比科技。賽克斯提出這樣的想法,那就是類比的回歸不僅是重新發掘出一個失落的寶藏,同時也是重新瞭解什麼才真的是生活的優等媒介。——納瓦尼.阿朗(Navneet Alang)《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
當數位科技變得更加先進,我們才更加理解到真實才是王道。大衛‧賽克斯讓身為人類團隊倖存成員的我們重拾信心,物質的存在依舊充滿活力且狀態安好,並且為改造荒地和隨之而來的一切,提出了讓人信服的充分理由。——道格拉斯‧洛西科夫(Douglas Rushkoff),《向Google巴士丟石頭》(Throwing Rocks at the Google Bus)作者
數位專家別躁進,真實世界並不會就此不見。在《老派科技的逆襲》中,大衛‧賽克斯揭示了實體事物持續在人類今日生活和工作中所具有的重要性。——理查‧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創意新貴》(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作者
我們都以為數位時代將會終結類比媒介——我們都錯了。在這本聰明、有趣且閃耀的書中,大衛‧賽克斯解釋了何以還有這麼多人渴望聆聽黑膠唱片音樂和用紙筆記事的知覺感官經驗。關掉你的電子裝置,找個安靜的地方品味這本傑作吧。——丹‧萊昂斯(Dan Lyons),《顛覆》(Disrupted)作者
數位變得更好,類比就變得更重要。在書中現代文化的趣味旅程中,大衛‧賽克斯集結了足以改進最新發明的幾百個類比方法。賽克斯的書寫讓我們眼界大開且想法轉變。——凱文‧凱利(Kevin Kelly),《連線》雜誌(Wired)的創刊執行編輯與《必然》(The Inevitable)作者
關於事物的過去是如何、現在應該是怎樣、以及未來又逐漸會再次變成什麼,大衛‧賽克斯對此精彩地寫出了衷心的呼籲。《老派科技的逆襲》提醒了讀者不久之前的景況,音樂是灌錄在黑膠唱片上,鞋帶要打雙結,住家車道盡頭的信箱會被奇妙地撞壞。這本書為我們帶來了比在完美時刻聆聽到完美歌曲還要罕見的東西──那就是希望。——李奇‧柯恩(Rich Cohen),HBO自製影集《唱片啟示錄》(Vinyl)的共同製作人和《太陽‧月亮‧滾石》(The Sun & The Moon & The Rolling Stones)作者
名人推薦::::::國內熱情推薦:::::
跟著《老派科技的逆襲》一探類比是如何讓這世界更有溫度。——Spinbox傻瓜唱機
數位化雖然摧枯拉朽,微妙的是,個體的感官、記憶,與社群的認同、文化,
並沒有直接被科技單向決定,反而附著在許多看似已淘汰的類比事物上。
本書提供了一個深入觀察,但卻不是感歎復古的田園牧歌,而是鼓動新潮的未來預言。—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電腦玩家》雜誌創辦人、《舊遊戲時代》雜誌集資出版計劃發起人】徐人強
【廣播人、作家】馬世芳
:::::國外佳評如潮:::::
不管你在數位科...
章節試閱
【引言】
二〇一二年六月,加拿大多倫多的小義大利區(Little Italy)開了一家名叫六月唱片的新店,離我跟妻子剛買下的房子隔不到兩條街。完全不像我在成長期間去過的髒髒亂亂的唱片行,六月唱片是有著整齊有序且採光良好的現代零售空間,幾乎就是一家精品店。才剛買下房子沒多久,當我走過房子附近的時候,六月唱片櫥窗內的唱盤傾瀉而出的美妙聲音讓我在店外的人行道停下了腳步。那張唱片是艾瑞莎.富蘭克林(Aretha Franklin)的「費爾摩現場實錄」(Live at the Fillmore West),這位靈魂歌后以及新住所附近的燦爛夏日時光真是讓人難以抗拒。我不禁踏入了唱片行詢問那張唱片的價格,然後就手臂夾著艾瑞沙的唱片走出店家,幾乎是欣喜若狂地在人行道上手舞足蹈。
我跟大部份的樂迷一樣,十年前就開始慢慢地不再以實體方式來收藏音樂:CD被載入iTunes,接著再從iTunes傳到iPhone,而最終的動作則是儲存到網路雲端。我仍然擁有一架唱盤,是朋友大衛.李維(David Levy)給我的一台Technics舊物,但是它已經躺在爸媽家中的箱子裡超過兩年了,幾乎完全被人遺忘。而在這同一段時間裡,我在六月唱片花了二十元加幣買下那張唱片的費用,早已超過了我在其他音樂上的花費。
那年秋天,我們搬入了新家,我隨即把唱盤裝放妥當,終於可以播放出艾瑞莎的美妙歌聲。才聽了幾小節的「尊重」(Respect),我就領悟到這是自己長久以來真的積極聆聽的第一首錄製音樂。我已經好幾個月不曾打開電腦的iTunes,手機裡也沒有儲存任何歌曲。所有的專輯都藏在硬碟裡,混在看不到的舊電子郵件和各式各樣檔案之中。多數時日,我就只是聆聽著在廚房裡或車子內的廣播節目。我的弟弟幫我訂購了Rdio串流音樂服務,可是打開應用程式之後,我時常發現自己會因為不知應該從何選擇而僵在那裡。我擁有無限選擇,曾經錄製的每一張專輯和每一首歌都可以聆聽。可是我想要聽什麼呢?剎那間,聽音樂的樂趣彷彿就被所謂自在方便的數位音樂吞噬殆盡。雖然只要輕輕按下就可以接通整個音樂世界,但是我卻完全提不起勁。如果只要再輕敲幾下就可以聽到一首更好的歌曲呢?某種東西在這之中不見了,而我現在領悟到黑膠唱片可以讓人找回那個東西。
我發現自己開始只要有機會就會搜購唱片。一開始,我會在六月唱片的折扣品桶內翻找舊的爵士樂和靈魂樂專輯;才過了沒多久,我開始購買剛壓製好的唱片新品,都是些跟六月唱片員工談話得知的樂團和音樂人的作品。時常是這樣的情況,店裡的唱盤要是正播放些什麼的話,我就把它買下:在地樂團Alvvays悅耳的首發吉他搖滾專輯、奈及利亞的迷幻迪士可隱士威廉.奧尼爾波(William Onyeabor)的最新選集、以及饒舌傳奇樂手鬼臉煞星(Ghostface Killah)和BadBadNotGood放克樂團以一些樂器所創作的嘻哈歌曲。搬進新家時,我大概只有一打老唱片,我的全新收藏很快就演變成妻子強硬地限制擺放擱架數目的暴增程度。
我從中得到的許多樂趣卻讓自己肆無忌憚。那個在我從Napster串流音樂服務下載第一首歌曲後就蜷睡的某種東西,現在已經被我那謙遜的黑膠唱片收藏癖所喚醒:一種親身瀏覽去購買音樂的肉體愉悅感。路過唱片行時,我的口袋裡的十塊加幣會突然間開始炙熱起來央求我花掉它。半小時之後,我就會滿臉驕氣地臂下夾著一張唱片走出店家,彷彿那個該死的東西是我自己灌錄一樣。這個年代,我可以免費取得一模一樣的音樂,用五種不同的裝置來加以播放,此時的我卻花錢不手軟地買下熔化塑膠做成且會發出刮擦聲的沉重厚實唱片,而且一定要使用一台如同老爺車般令人捉摸不定且保養昂貴的機器才能播放。這簡直是失去了理智的行為。
深陷這種瘋狂的絕對不只有我而已。每隔幾個月,我就會巧然發現一家新的唱片行,要不是新開的,就是舊的唱片行突然擴增了第二家或第三家分店。每一次發現了新的店鋪,情況就像是發生了小小的奇蹟。十年前的唱片行被斷定會從集體想像中就此絕跡,展開的方式就如同是無法因應數位時代的夕陽零售業的象徵(「書店業要是無法解決網路問題的話,極可能會步上唱片行的後塵」)。沒有人要開新的唱片行,完全不會有人想要這麼做,一個人也沒有。
然而,似乎在一夕之間,這些落伍的零售唱片行現在不只是起死回生而已,同時還深入了我們的生活,在世界各個角落繁殖倍增。誠如六月唱片這些新開幕的唱片行的消息,唱片行逆勢突起的反常現象已經取代了唱片行凋零的傳聞,新聞報導現在終於可以信心十足地昭告天下,唱片行不僅是起死回生,而且是欣欣向榮。在過去十年來,壓製和銷售的新黑膠唱片的數量增加了十倍以上,不僅唱盤的銷售隨之大幅成長,新的唱片行也大幅開張。舉例來說,根據六月唱片的合夥人張彥安(Ian Cheung)的說法,從營業至今,唱片行的每月銷售額大約成長百分之五,年收益也是以倍數成長。單就上個月來說,一家新的唱片行就在離六月唱片幾條街不遠的地方開幕。不過,張彥安告訴我自己是不擔心同行競爭的,畢竟唱片行愈開愈多就似乎表示跟六月唱片有密切的關係。
比起銷售數字,更明顯的是唱片購買人口的改變。留著長髮且擇善固執的安德魯.祖克曼(Andrew Zukerman)是六月唱片的店員,(基本上就是典型的唱片行專家),他描述出了過去十年光顧唱片行的一般顧客是「會在一元商品桶子裡找好唱片的寒酸老男人。」就是眾所皆知的那種類型的人:日漸變禿的頭頂束著灰白的馬尾,身上破爛的簡之愛(Jane’s Addiction)演唱會T恤會紮進有著補丁的黑色牛仔褲內,而且嘴裡不停地冒出帶著文化優越感的自語自語。
大約就在六月唱片開張營業的時候,唱片行的基本客源出現了戲劇性變化。窮酸怪老頭很快被較年輕的客層所取代;取而代之的是聽著數位音樂長大的二十幾歲、甚至是十幾歲的音樂愛好者,這是一群只聽Apple裝置裡的免費虛擬檔案音樂的人。與此同時還出現了一個令人料想不到的族群。
「女孩們出現了!」張彥安說著,帶著一個迷走沙漠的男人走沙漠不經意發現河流而深感慰藉的口吻。「當女孩子又開始購買唱片的時候,你就知道事情不一樣了。」祖克曼點頭附和著。「看到女孩子開始購買黑膠唱片,你真該看看那些老頭子眼裡流露出的神情。」那是一種恐懼的眼神。回頭購買黑膠唱片的女性顧客以相當的速度持續成長,意味著唱片行回到了在文化景觀中既有的適當位置;這是年輕世代前來發掘音樂和彼此的場所。一個很酷的地方。
從媒體到音樂產業,無人不絞盡腦汁來解釋黑膠唱片在世界各地回溫的奇怪風潮。本真性(authenticity)、懷舊(nostalgia)和千禧世代(millennial)等經常被引用的行銷術語被組合成各式語詞來加以解釋;其他人則認為這股風潮是令人畏懼的一群自以為是的潮人所致,這是千禧年初期青年文化妾身未明定的物種,從鄉紳化到緊身牛仔褲,這群人都是任何城市風潮為人所偏愛的代罪羔羊。
我則認為黑膠唱片的回溫風潮其實是屬於一種更大的現象,那就是類比的反撲。
───
六月唱片開張營業的五年前,我參加了在美國猶他州帕克市(Park, Utah)由猶太組織舉辦的「重新啓動」(Reroot)靜修營。那個週末包含了設計來重新檢視猶太認同和文化的各種活動,活動之一就是要求每位參加的成員在安息日(即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之間的二十四小時的休養生息時段)必須遠離科技。關掉科技產品之後,我發現這項體驗是如此地調養身心,即使是在返回多倫多之後,在宗教上並不怎麼虔誠的我,竟然開始規律地觀察起自己的數位安息日。
幾星期過後的一個星期五,有位友人邀請我和我的女友(如今是我的妻子)到他府上共進晚餐。席上一共有八人,一整頓飯下來,除了我跟妻子之外,其他人都是人手一支黑莓機,從前菜、主餐到點心,無不邊吃邊忙著在手機上敲敲打打。我們只能目瞪口呆地坐著,每一次只要有人在交談中不接話,並且隨即回到手上的小鍵盤忙到雞肉都涼了,我們就會在桌下用腳踢踢彼此示意。第一次目睹到科技之手對人類社交行為造成的重大改變,這一幕著實給了我們當頭棒喝。
不置可否,我們觀察到的只是浮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那一夜之後,第一代iPhone就在幾個月內問市,所有人都擁抱它看似無窮的功能而無法自拔。我跟妻子很快就變得像其他夫婦一樣了,坐在餐桌上時各自埋首在螢幕之中,忽視著周遭的世界和彼此。
那天晚上,回到跟好友亞當.察普蘭(Adam Chaplan)租住的公寓之後,我跟他講了這頓尷尬的晚餐經歷,故事很快就轉變成關於數位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生活的長長對話。身為老師的亞當是不折不扣的科技通,他對數位科技的變革力量深信不疑,但是卻也坦承數位科技帶來的好處是要付出代價的。
亞當最近才剛從父母親的家裡抱回了一台唱盤和一大批唱片(包括了赫伯.亞伯特&蒂華納銅管樂隊[Herb Alpert and the Tijuana Brass]的全套作品),就是那批黑膠唱片為那次的關鍵性交談提供了背景音樂與動力。
聆聽黑膠唱片的經驗不僅比較沒有效率而且更加麻煩,音質上也不見得優於用相同的立體聲音響來播放數位音檔。不過,比起聆聽從硬碟放出的相同音樂,播放黑膠唱片的動作似乎讓人更有參與感且更感到心滿意足:親自翻閱架上的專輯背脊、細細檢驗上頭的封套藝術、煞費苦心地放下唱針、唱針接觸到黑膠唱片表面前的一秒鐘的停頓、以及揚聲器傳出的第一陣嘶嘶沙沙的聲波。這一切都涉及了更多生理感官的參與,需要動用到手、腳、眼、耳,甚至需要張口吹掉唱片表面的塵埃。正因如此,聆聽黑膠唱片的經驗的豐富感受是難以量化估量的,而且就是因為比較沒有效率才得以讓人獲得更多的樂趣。
亞當告訴我,正是類比的緣故,聆聽音樂的經驗才會如此迥然不同。廣義說來,類比一詞(同時作為本書的立足點)是數位的反義詞。數位是0與1二進制碼的電腦語言,電腦硬體和軟體在其衍生的無限組合下得以進行溝通和計算。倘若某個東西與網際網路相連接、借助軟體運作或是透過電腦存取,這個東西就是數位。若數位為陽,類比則為陰;兩者猶如白晝之於黑夜。類比不需要電腦就能運作,而且類比慣常存在於(相對於虛擬世界的)實體世界。
當我開始以這種角度來觀看世界,我注意到了一件正在發生的事。儘管身處的世界日益受到數位科技的驅動,某些才剛被被宣布「過時」的科技與處理流程,卻突然開始展現新生命。每週走在街上時,我會發現到致力追求無關乎電腦的類比事物的一間新的小商店:活版印刷卡片和邀請函、傳統底片攝影、手製皮件和手錶、新打印的雜誌、鋼筆、當然還有黑膠唱片。在我們公寓的轉角處才新開了一家桌遊咖啡館,從第一天開幕起,人潮總是排到店門之外呢。
做了大半輩子的作家的我,同時也會投資一些創投公司。我注意到的趨勢卻與鼓吹創新的現今經濟標準顯得背道而馳;每個人都被預期要在走在研發下一個重要應用程式的尖端,可是影響我的生活至深的新商家卻似乎是全然不同的東西,它們都是有牆有窗的場所,賣著人們可以握在手上的物品。
就在人們深信類比恐怕淪為過時之物的時候,它卻又好像變得嶄新而重要起來。正是在這個類比應會完全過渡到數位的時期,《類比的反撲》所呈現的卻是與非數位的物品、服務和想法有關聯的一個再生、再想像的價值。正當數位科技在生活中承擔著益加重要角色的時候,卻彷彿好像有種另類的後數位經濟同時在竄起當中。雖然我是在時髦都市區域初次觀察到這股潮流的萌芽發展,但是這股潮流迅速就散播到主流消費者文化之中。「類比的反撲」一開始只是涓涓細流,但是很快就在我四周匯集成奔騰的狂潮。
當我在市郊的一家星巴克咖啡館跟一位科技公司的創辦人見面時,店裡的其他人和那位創辦人都拿著一本Moleskine筆記本來記事。像是Urban Outfitters這樣的連鎖店也突然賣起了寶麗來(Polaroid)底片照相機的眾多商品,而全食超市(Whole Foods)也宣布要開始販賣黑膠唱片。每一天,新聞刊物都會特載一則新的類比趨勢的報導。美國加州矽谷正在風行的是,正念冥想課程和強迫遠離數位科技的豪華公司充電之旅。關於數位干擾的危險與面對面互動的益處的書籍現在都成了暢銷書。而在十年前的那頓晚餐上忽視我的同一群朋友,現在則會在用餐時把電話收起來。學術刊物上也時有關於真實生活互動的重要性、非視訊親子教養以及紙本閱讀的研究發表。亞馬遜網路商店(Amazon)跟隨著其他網路零售商進駐的步伐,雖曾信誓旦旦要推倒由磚頭和灰泥建造而成的場所,現在竟然也在美國西雅圖開設了一家實體書店。甚至連卡帶也重出江湖了。一夕之間,類比成了流行語。
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難道說我是漂流到由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執導的某個手工打造和人為安排的故作姿態的狂熱夢境?我是因為自己著迷其中才會注意到這股潮流?還是說某種更深沈的東西在驅動著這一切?是否因為觸及了更深沉的人性真相的諸多原因,我們對數位的愛戀來到了某個臨界點,使得動能開始轉向,進而偏離了定義了我整個生命的那個巨大且似乎不可避免的數位發展進程?身處在日漸為數位科技所定義的世界裡,為什麼我親眼目睹類比的反撲呢?
【引言】
二〇一二年六月,加拿大多倫多的小義大利區(Little Italy)開了一家名叫六月唱片的新店,離我跟妻子剛買下的房子隔不到兩條街。完全不像我在成長期間去過的髒髒亂亂的唱片行,六月唱片是有著整齊有序且採光良好的現代零售空間,幾乎就是一家精品店。才剛買下房子沒多久,當我走過房子附近的時候,六月唱片櫥窗內的唱盤傾瀉而出的美妙聲音讓我在店外的人行道停下了腳步。那張唱片是艾瑞莎.富蘭克林(Aretha Franklin)的「費爾摩現場實錄」(Live at the Fillmore West),這位靈魂歌后以及新住所附近的燦爛夏日時光真是讓人難以...
目錄
引言
第一部:類比物件的反撲
第一章:黑膠的反撲
第二章:紙的反撲
第三章:膠捲的反撲
第四章:桌遊的反撲
第二部:類比概念的反撲
第五章:印刷的反撲
第六章:零售的反撲
第七章:工作的反撲
第八章:學校的反撲
第九章:數位世界中類比的反撲
後記:夏天的反撲
謝詞
書目
引言
第一部:類比物件的反撲
第一章:黑膠的反撲
第二章:紙的反撲
第三章:膠捲的反撲
第四章:桌遊的反撲
第二部:類比概念的反撲
第五章:印刷的反撲
第六章:零售的反撲
第七章:工作的反撲
第八章:學校的反撲
第九章:數位世界中類比的反撲
後記:夏天的反撲
謝詞
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