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從不只是事實。當人行過中年,過去的記憶自事實中解放,隨著年齡而愈顯寬闊。
「這書寫了我六至十六歲的故事……我的記憶錄所寫少年時代的往事,全屬我內心主見為多,客觀的資訊幾無可考實……虛實之間,其實只有天曉得。所幸,我們未失去自圓其說的本能。」雷驤如此寫道。
他以文字追尋少時往事,從上海到臺灣,從基隆到旗津,六十多年前的風景躍然紙上。女兒雷光夏則以一種安靜的聲音――影像,來回應父親以慈愛語氣訴說的家族故事,然而,她現在能夠尋找的,卻是經過數十年改變、已不復存的樣貌。
雷光夏說:「正值壯年時的爺爺戴著圓框眼鏡――那是我從沒看過的那個年紀的爺爺。他的目光異常柔和,好似早知道六十餘年後,我們將再來尋找。」即便過往不曾在她眼前上演,也終將在她的記憶裡延續下去。
父女兩人分別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心中對過去的感覺,藉由文字與照片,編織出一道道再真切不過的風景。而這一重重回溯的過程,加入了時間釀成的智慧,當初「逆旅」前進的少年,也終於找回了居所。
作者簡介:
雷驤
一九三九年生於上海,作品曾獲時報文學小說推薦獎、出版金鼎獎、插畫金爵獎、電視節目金鐘獎、金帶獎等,為當代著名作家、畫家及紀錄片導演。著有《青春》、《文學漂鳥》、《雷驤極短篇》、《行旅畫帖》、《捷運觀測站》、《生之風景》、《浮日掠影》等小說、散文及畫文。現任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
攝影者簡介
雷光夏
出生於台灣,音樂創作者,她的作品帶著獨一無二的詩意與畫面感,被稱為「音樂詩人」。曾出版:「我是雷光夏」、「臉頰貼緊月球」、 「時間的密語」、「2003逝」、「黑暗之光」(光之影DVD)等數張個人專輯。2010年,以電影「第36個故事」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台北電影節最佳配樂,並於2011年獲得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製輯作人。
章節試閱
糞餅事件
清晨呢,漁港就傳來「噗噗噗」輪機發動的聲音,而整個村集這時還靜著。正由那遠處的馬達微弱聲音益顯其靜吧,淨化了一夜的空氣裡,飄散著機油和鐵鏽的氣味,這個被海的腥膻氣息所包圍的小小半島,我就讀的國民學校坐落在唯一的主幹道上。這時,敞開的矮濶校門口,立著一個穿白夏衫的中年男人。
陸續的,街面約略有些活動的人影啦:背負一團黑黑的網罟的漁夫;拉著兩隻大輪子,板車上堆滿東西的販子,與校門口那個公務員樣整潔裝束的男人四目相望的頃間,免不了點頭致意,口中模糊說了簡短招呼語,便匆匆從校門走過,只發出那些赤足的腳底板觸地的嚓嚓聲。
這位即時答禮、臉上帶著嚴肅微笑的校長先生,便是我的父親,固執的在任何天候下,只要是登校日,便第一個站在校門迎接學生的到來。
鏡片後的視線,可以望見遠遠的從巷道轉進大路上來的學童,依例趕上前面自成一小隊的尾巴,這毛蟲樣的隊伍以這種方式逐漸變長。校長先生轉換方向注視另一頭,上學的小隊也一樣,紛紛經過巷口而增添長度,匯集向學校走來。
這時候絡繹不絕穿行校門的學生們口中喚著:「校長早!」
***
我很怕處於這類場合,以致公私難分,到底要稱他「校長」呢,還是叫聲「爸」!
偏偏初夏開始的這個月,校門周邊、階梯與花臺整潔區的輪值,正是六年級的我們這一組。大家不出聲的忙起來了,為了不揚起塵土的灑水壺漏,淋出柔軟的水絲之泉,我們也悉索的從植物叢間拔除敗黃的花葉。做著這一切的時候,不止是我,每個人的背脊某處都好像投有一束校長的目光,發癢或者發麻呢。
連接校門前的那一段寬闊的泥石路,也被清掃得乾乾淨淨,雖不能說滴塵不染,土粉還留著像日式庭園「枯山水」那樣掃帚紋的平行線。這條道路通經校門口的一段,不知怎的陡然微微隆起,變成上坡道的一個起點──這在校庭內面卻毫無影響,是平的。那時還通行著載重的牛車,每當逆坡上行的時候,趕車人必會大喝一聲,牛隻便加勁拖曳過去。
我們很喜歡在趕車人大聲吆喝,牛車轟隆拉過的時候,停下手邊之事回身一看,因為常常在這一刻會發生我們特喜的戲劇:那拉車的黃牛因為用力,自然的,屁股根部那條粗寬的尾巴便緩緩翹起,底下的糞門湧出墨綠色的,有時還冒著熱氣的便坨,噗噗的依次落在大路上。這公然的排泄之舉很能釋放孩子們拘束的心,而笑開了。
如果趕牛人是懂事的,這時便立刻跳下來,一面口中咒罵著,一面用車尾掛著的專門鏟子鏟了去,再奔趕那輛兀自前行的牛車,跳上繼續走去了。
其實牛隻也不一定放便,空車通常就不會,但載重而心急的車伕預先拉緊韁繩,暗示下一段須全力衝刺上去,甚至鞭上一鞭的時候,奮力的牛隻十之八九會撒出糞便來。是為了多少減輕些重量呢,還是對坐在後面的主人的惡意?我們不能知道,但心裡常作這種快意的解釋。
據說,過去這學校門口的路段,由於自然的地形因素,老是這裡一坨那裡一坨的散布滿地,一天下來,彷彿牛糞曝曬場似的,烈陽下牛蠅、果蠅或什麼糞蟲在此地面活躍著,直到曬乾、塌扁,被附近孩子揀回去當燃料為止──這說的是父親上任以前。
現在當然不允許這現象存在,父親接任以後便在朝會上告誡過──那些牛車主大抵都是家長,轉告一項合理的規矩:帶上鏟子和畚箕,務把畜牲不受控制的排遺,負責任的帶走。漸漸的,看那些趕車人迅快跳下處理乾淨,帶著慚愧的慌張離去,大約這事已被大家接受了吧。
這個早上,我們擔當校門整潔責任區的那一天,一輛空牛車從坡下拉來,晃悠悠的坐在橫槓上的那個人,手裡執定一根什麼籐頭的鞭桿,其上又連結一條細繩子,用來抽打牛的腹背一帶,但他此時並不抽打,卻以藤頭惡戲似的戳了牛股敏感的部位,那隻牛猛烈奔跑起來,懸在頰側與脖頸下的牛鈴叮鈴噹啷亂響,瞪大的眼珠隨著顛動的頭部上上下下。不用說,受此刺激,糞便從尾部排下,落於我們已然掃潔的大路之上,還留有「枯山水」筆痕的土面,壓疊成恍如晦暗色澤的一塊塊蛋糕。
這趕牛人並不下車,彷彿嘴角還有一抹曖昧的笑,傲然的附載在那狂奔的牛車上去遠了。
這無禮的惡行,我們幾個小孩卻當即憤怒了,但父親似乎並不動氣,喚來校工,看著他用工具收拾路當中的那坨牛糞,末了,還輕聲交代:「曬乾它!」
***
當天下午放學的集會上,值日老師報告早上發生的那件事(好像他親眼所見一樣詳細),重申校門大路上的整潔,應由大家共同維護。然後,手上舉高一件用報紙包著的東西(因為先前的說明,大家都知道那裡面是塊什麼東西),老師接著說:「校長決定要還給這位同學的父親!我們說好不能把它留在路上的嘛!」
接下來全校一面唱著放學歌,一面分列成單行的路隊行進,那個四年級學生(就是他父親早上演出惡劇,被認得的人指出來了),雙手捧著由值日老師手上接過來的、那包半乾的糞餅。
當他經過我們面前,本來班上同學預備好嘲笑的話,但看他羞赧的低著頭,眼眶還噙著淚吧,大家都把話嚥回去了,畢竟那件事又不是他幹的。
***
父親的任期甚短,大約不過兩年吧,但以他那種稍嫌偏執的行事作風,在那個漁村級的小學校,留下若干為人議論的治績。而我,便是那期間從小學畢了業。
父親離開這小學的公職以後,重拾他法科的專業,在對岸港市的一個曲巷中,掛起「事務所」的招牌,做一個籍籍無名的律師,以繼續供應生養我們這些孩子的責任。
許多許多年之後,毫無預計的我陪著去國長久的妹妹,百無聊賴的環島四處「觀光」之際,不期然到了這昔日的半島漁村,而今鑿通了二港口,徹底與港市斷裂,之間的渡輪碼頭更新,另外開通一條過港的隧道公路直達,也帶來前所未見的繁榮。
現在妹妹與我登上這個幾乎不認得的地方,看見沿靠一條新闢的寬闊馬路,往昔那長長的寂寞無人的黑沙灘,已設置各種遊憩設施,遊人充滿直到看不見的盡頭。彼時散見的林投叢已毫無影跡,海面上,大貨輪一隻隻銜接,是外洋來的船暫時停泊,以等待空出碼頭好靠港裝卸呢。為此,那山崖上的白色燈塔也彷彿微笑著,但予我兄妹倆只覺陌生和失落。
妹妹擎著在豔陽下幾近透明的花傘,無法抵擋太陽。經人指點,我倆並步前往那所幾疑不可能存在的小學母校。
烈日下的午後,況且是長假當中,學校空曠幾無一人。這校景令我十分迷惑,後來站到樓廊上四處覽看才明白,原先我們全心灑掃維護的學校正門,現今變成面對靜路的一個小門;而本來那個小小的後門,擴建出一個堂皇大門,全校方位徹底來了個大翻轉。不用說新建起造了新樓和大禮堂,一概都是從前所無。
搜尋中,看出僅只保留原有的兩層古典教室,此外全校的壁材也換了新。我六年級就讀的教室就是其中之一,好像證明它確實存在過,我略感寬慰。
***
現在,頂樓中央闢有一條「校史走廊」,長長的壁面布滿老照片,我和妹妹好不容易找到我那一屆的畢業合照,攝影場所就安排在古典教室前邊,大伙兒站在疊落層層桌子、椅子上拍成的。
每個學生在照片上的頭臉甚小,從一律白短袖衣領間露出來的一團團臉面,分辨不出誰是誰。最前排中央坐著的校長先生便是我父親,這一點無可置疑。他穿著整齊的西服,足下蹬著白皮鞋,這是半世紀以前戮力卻顯出倦態的壯年父親,照相上他身體略微傾向一側,但那表情又像似想努力坐正。
我在這麼多年以後,終於知道父親對奉公已十分失望了。
***
縈繞我的還有一件事:當時畢業總成績結算出來,我是全校第一。父親得知時,毫不猶豫的囑咐我導師說:「把他的總平均扣去三分!」以致我便與排名第二的同學易換了位置。父親的理由是:「總會有什麼老師,因為你是校長兒子,而抬手加了分數。所以現在扣去三分,算是公平。」
妹妹此刻仍固執的在全體畢業生的照相上,用手指頭一個個移過,企圖找認出小學時代的我來。我心想,如果她成功的從那些密密麻麻的人頭中找到,我必定是一副憤怒不解的表情罷。
***
記起很後來的父親――那時我較常侍奉老人,逢他心情好、身體也好的時候,常常彼此說說話,對談的事情繁瑣而跳躍,比如,有一回父親打盹忽然醒來,問我:「你記得我夏天常穿的白皮鞋嗎?剛才夢裡頭還滿頭是汗的奔上奔下,低頭看自己爬樓梯的腳下,就穿著白皮鞋呢……為什麼忙著……。」
我想起那久遠的「糞餅事件」,於是向父親提說起來。那時他深深的坐在沙發裡,雙手扶著四腳助杖,仰頭聽著我說,末了卻只「唔」了幾聲,就長久沉默下去。完全忘卻了?或為此提示而墜入另一串回憶裡?我不能知道。
過了一會兒,看見父親臉上的光影逐漸黯去,大約那一天的黃昏也落幕了。
衛兵
母親帶著哥哥、我以及大妹到醫院探望受傷的父親。被允許進入病房的時候,我看到這一所很具規模的法國人辦的醫院,走過長長的地板走廊,一種特別肅然的氣氛。這時提醒自己戒慎的情緒,完全控制了我們,像母親事先告戒過的一樣,而現下已經是現場的真實。我側頭看整潔的白窗格外,在綠蔭閃爍的陽光裡,傳來一兩聲鳥啼。
高闊的白門敞開了,父親纏裹石膏的一條腿,以銅絲懸在半空中。惴惴的我簡直說不出話來。
不幸的父親此時略微睜開眼睛,為了寬慰我們而微笑著,並讓孩子們一個個挨近他,用還自由靈便的一隻手逐個兒觸撫我們兄妹的肩膀和手臂,口中輕聲說:「沒事了,醫生說過兩個禮拜就可以回家了。」
此外便不說什麼的父親,面容看起來卻有一種憂懼和慚愧,那當然與他自己魯莽的跳樓有關。
我環顧四周一切皆白的布置,以及四仰八叉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父親,此刻他的形象,像是經過特意設計的空間裡,展示著的一件藝術品。
這所上海法租界裡的醫院,二戰末期日軍雖然占領了一切租界,但於歐洲人經營的醫院,總不敢恣意妄為,母親因此稍感安全。
那時才六歲還沒上學的我,實在不明白家中發生的事:先是一個月前,父親忽然被日本憲警從家裡帶走。我從八層樓的前窗往下看,樓廈的人行道邊停著一輛小黑汽車,兩個制服日兵戒護父親,被「請進」(那動作的印象彷彿如此)車子,旋即開走。
敵國在占領區的惡行種種,傳說得很厲害,然而母親寧願相信他們說的「只是帶去問話」,或「幫助他們弄清楚什麼事情」而已。父親到底是「反日的地下組織」一員,或只是淪陷區的普通百姓,母親自有確信,所以能保持鎮定吧!
失去蹤影的第三天或第四天,父親便被釋放回來,對我們孩子當然不說什麼,彷彿就只是一趟長長的問話罷了。
「可以睡覺嗎?」「有飯吃嗎?」對於我們這些天真的問題,父親笑說:「那是當然的咯!」
我們住廈的五樓,駐有占領軍的一個辦公處(父親被帶走居留的是別處的憲兵部),那門口總有站崗的兵士持槍站著,同齡的幾個小友即住在同一樓層的門廊裡,我們一慣在他們家或者長廊和樓梯口玩遊戲。那站崗的衛兵裝備看起來嚴整――槍桿上有尖亮的刺刀,軍帽下還有一圈遮陽的布巾,好像隨時可以端起步槍衝刺到烈陽底下去。衛兵除了官長進出時的收槍、平舉手臂行禮以外,似乎也無事可做,漸漸變成我們觀看議論的一個有趣材料。
有時候,我們四目相接的頃間,衛兵會報以微笑。也有些衛兵是比較沉重、無表情的臉,不過絕無警戒的神氣,看來只是空茫的想著自己的心事罷。
這些輪番更替不定的站崗兵士,其中一個軍服洗刷得極乾淨(褪色得最白)、臉容呈現憂鬱,平常持槍的立姿似乎也有點鬆弛。當我們這批孩子一出現,他便立即振作起精神,睜大眼睛,極其興味的看著我們嬉戲。他不能移位,只以臉部表情呼應、鼓勵著我們。但有時我發覺這哨兵也會忽然沉浸到自己的思緒裡去,視而不見的與當下世界脫離了關係似的。
「有一個人很喜歡我們喲,很和氣的。」有時母親禁止我下樓去軍部前面遊玩時,我就會介紹那衛兵的態度給她聽。
「唉,大概自己在故鄉也有孩子吧,被徵來當兵打仗的,可憐呢。看你們玩,就想家呀。」自母親說過那以後,我好像就把那人當成朋友,時時想把我的「同情」表達給他。
***
父親放回來不到一個月的某天一大早,忽然大批日軍憲警又登門來,我正愣愣坐在餐桌前等候我的早飯,只見他們登堂入室往書房裡去,也聽見他們皮靴和身上披掛金屬物的聲息,進到父親日常工作的房間翻箱倒櫃。家人慌張起來了,父親當其時還在臥房睡著呢。
不過片刻鐘,憲警們就空著手魚貫退出了,並未申言捉人。然而母親慌張的跑出來說:「臥房裡的父親不見了!」
後來,樓下的幾個鄰居把仍穿著睡衣的父親――顯然是受傷,抬送回來。原來被憲警抄家聲息所驚醒的父親,毫不猶豫的從床邊大窗跳落七樓的後陽臺,正打算遁逃時,卻發現左腿跌斷,不能動彈。爬著接近鄰人的後窗,用力扣敲玻璃,才被收容下來……
「父親為什麼要逃走呢?沒有成功,而況別人又不捉他。」我心裡十分不解,說:「上一回不過被叫去『問話』嗎?」
「你們不知道,爸爸在憲兵隊受到厲害的拷問,」母親漸漸告訴我們:「用一隻漏斗連皮管塞進嗓子眼,捏著鼻子,把浸泡過菸草的辣水,整壺灌進去……。」
哦,明白了,我也記起父親歸家時憔悴的面容。現在我明白他因十分的畏懼,導致摔腿而臥病在床。
同樣都是日本人,凶狠的憲兵與友善的衛兵之間,令我起了一種矛盾。
隔一天,在樓下軍部前面,又逢到那個友善衛兵的輪值。他微笑著從綁腿上寬闊的馬褲口袋裡,掏出一包預藏的果子來遞給我。在我,這是友情具體的交流,因為我們之間無語言。
當我興奮的回家向母親告說此事,她斷然的替我作出選擇,告誡說:「敵人的東西是有毒的!」並隨手拋進垃圾桶裡了。
糞餅事件
清晨呢,漁港就傳來「噗噗噗」輪機發動的聲音,而整個村集這時還靜著。正由那遠處的馬達微弱聲音益顯其靜吧,淨化了一夜的空氣裡,飄散著機油和鐵鏽的氣味,這個被海的腥膻氣息所包圍的小小半島,我就讀的國民學校坐落在唯一的主幹道上。這時,敞開的矮濶校門口,立著一個穿白夏衫的中年男人。
陸續的,街面約略有些活動的人影啦:背負一團黑黑的網罟的漁夫;拉著兩隻大輪子,板車上堆滿東西的販子,與校門口那個公務員樣整潔裝束的男人四目相望的頃間,免不了點頭致意,口中模糊說了簡短招呼語,便匆匆從校門走過,只發出那些赤...
作者序
標本室
站在標本室裡,女孩拉開抽屜,幾隻翠鳥毛色鮮麗並排橫躺,牠們緊閉雙眼,腳上繫有吊牌。
「吊牌上標識的製作年份是一九一七年,也就是近一百年前日治時期的東西。」女孩不慌不忙說:「妳看另外這個抽屜裡,這些赤背條鼠身體下,墊的紙張是當時發行的日文報紙。」我將手機鏡頭湊近,試圖瞄準那些成排並列、尾巴僵直的小老鼠――牠們身下泛黃紙張,的確都是古代的新聞紙。
「現在我們計畫重新整理這些標本,放置到保存較佳的環境中,畢竟這些標本太珍貴了。」女孩繼續領我到下一間「溼標本室」,一具具漂浮的蛇、蛙骸屍,經過骨骼顯影處理,放在玻璃瓶中,並置於系統櫃的隔間。我將手機拍照模式調整為「John S鏡頭+1969年的Ina's膠卷」,於是這些骨骸在螢幕裡,變得更為森然怖懼――浮出的蛙指,或(竟)幾乎要融化的一顆心臟。
透過做動物研究的友人,來到這年代悠久的標本室,是為父親書拍照計畫的一部分。
當父親決定要將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的故事集結成書,他向編輯推薦我為書中的場景攝影。當時,我正為友人相贈的新智慧手機興奮不已,攝影家好友亦介紹了幾個簡單的拍照軟體,我每日瘋狂亂照:從地板到天空,從狗到蟲,從腳趾到眉毛――用上這些軟體,似乎解決了過去在學生時代自己始終無法跨過的攝影低分門檻。
但對於究竟如何開始這事,我還另有想法。
「想拍的是有戲劇性的一幕,並非一般散文或雜記的配圖,而是像劇照一般……」向友人H徵詢:「H,你是導演,一定對這樣的工作要注意的事情很熟悉。快告訴我些什麼祕訣吧!」
「但妳說的『戲劇性』究竟是甚麼意思?戲劇指的是種特定的形式與內容,但妳的單格作品裡幾乎不會有這些元素,我想妳說的與其是『戲劇性』,不如用『張力』來得貼切。」
H拋回的問題簡直像研究所口試委員一般。
「這麼說吧,比如妳想描述書中寫到的死亡,與其按照妳的原計畫,只拍為防屍體腐化置放的冰塊,不如拍冰塊及其上停佇的一隻蒼蠅。」
「但要到哪抓蒼蠅呀?」我問。
「用捕蠅紙抓,到處都是呀,這需要幫忙嗎?」
標本室
站在標本室裡,女孩拉開抽屜,幾隻翠鳥毛色鮮麗並排橫躺,牠們緊閉雙眼,腳上繫有吊牌。
「吊牌上標識的製作年份是一九一七年,也就是近一百年前日治時期的東西。」女孩不慌不忙說:「妳看另外這個抽屜裡,這些赤背條鼠身體下,墊的紙張是當時發行的日文報紙。」我將手機鏡頭湊近,試圖瞄準那些成排並列、尾巴僵直的小老鼠――牠們身下泛黃紙張,的確都是古代的新聞紙。
「現在我們計畫重新整理這些標本,放置到保存較佳的環境中,畢竟這些標本太珍貴了。」女孩繼續領我到下一間「溼標本室」,一具具漂浮的蛇、蛙骸屍,經過骨骼...
目錄
推薦序 稀微中的悲憫——關於雷驤文學 傅月庵
前話 雷驤
泥腳時代
鐵肺
阿哥的罩門
女生萬歲
我手中的棍子
車棚裡的先生
糞餅事件
盛宴
白蓮霧的滋味
外婆的佛骨
父賜恩食
母親的遊戲
海邊的房子
鄰居和訪客
密室
安靜的靈魂
H的孤獨
索馬利蘭郵票
你,慢慢來
安的一生
親愛的約翰
古厝癮者
衛兵
最初的紀念
後記 標本室 雷光夏
推薦序 稀微中的悲憫——關於雷驤文學 傅月庵
前話 雷驤
泥腳時代
鐵肺
阿哥的罩門
女生萬歲
我手中的棍子
車棚裡的先生
糞餅事件
盛宴
白蓮霧的滋味
外婆的佛骨
父賜恩食
母親的遊戲
海邊的房子
鄰居和訪客
密室
安靜的靈魂
H的孤獨
索馬利蘭郵票
你,慢慢來
安的一生
親愛的約翰
古厝癮者
衛兵
最初的紀念
後記 標本室 雷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