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軌道小開學python枡野俊明比爾蓋茲黃仁勳楊双子吉本芭娜娜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臺灣民族主義東京都同情塔手機成癮張忠謀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不供貨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從神經科學看人類心智與自我的演化(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安東尼歐.達馬吉歐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2-04-15

ISBN/ISSN:978986272136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68

書況:普通

備註:存放痕跡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你知道動物、昆蟲,甚或肉眼瞧不見的細菌也擁有意識?
是什麼讓人類意識與其他生物的意識有所不同?
且看神經科學家達馬吉歐從演化的角度,切入這一科學界尚爭議不休的神祕課題!

本田獎得主達馬吉歐從事與腦部運作相關的研究及寫作已有三十餘年,其作品向以融合科學及人文主義著稱。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意識與身體某程度是分離的」,但他對此觀點提出質疑,並以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指出意識乃始於生物體所創造出的一種生物過程。
除了從內省觀、行為觀及神經觀等三種傳統觀點研究人類心智,達馬吉歐也引進演化觀,為看待及講述意識心智史的方式帶來根本變革。他也提出與感覺的起源和多樣性有關的大膽假設,此假設在其所提出的意識之生物學建構的架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感覺是以身體和腦部網絡的幾近融合為基礎,最先浮現於由來已久、功能簡要的腦幹,而非近代發現的大腦皮質。
達馬吉歐認為,人類腦部發展出的「自我」挑戰了自然的漠不關心,並為文化的誕生開闢蹊徑,是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徹底決裂,也是社會文化恆定的源頭。他直指他稱之為社會文化恆定之未竟工程的藍圖,乃是具有穩固基因根基的基本恆定,是簡單的生命形態存在了數十億年的價值的監護者。讀完本書,猶如走過一趟探索心智與自我之神經生物學基礎的創新旅程。

作者簡介:

姓名:安東尼歐.達馬吉歐

美國南加大大衛.朵瑟夫研究基金會神經科學、心理學暨神經學教授,也是腦和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著作包括《笛卡兒之錯:身體、情緒、理性及人腦》(Decartes’ Error: Emotion, Reason and the Human Brain)、《對發生之事的感覺 :意識形成中的身體及情緒》(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 Body and Emotion in the Making of Consciousness);以及《尋找史賓諾沙:悲歡及感覺的腦》(Looking for Spinoza: Joy, Sorrow, and the Feeling Brain)。曾榮獲佩索亞、席諾瑞暨柯薩雷力獎(Pessoa, Signoret, and Cozzarelli Prize,與妻子漢娜共同獲頒),以及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技術與科學研究獎(Prince of Asturias Award for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達馬吉歐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以及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現定居於洛杉磯。

譯者簡介:

姓名:陳雅馨

台大社會所畢。自由譯者。譯有《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立緒)、《未來的性》(麥田)、《路西法效應》(合譯)、《REPLAY重播》(商周)等書。

章節試閱
我們都可自由取用意識,因為我們的心靈可輕易、大量地產生意識,以致於每晚上床時我們總能果斷且放心地讓它關閉,並在每天早晨鬧鐘響起時又讓它返回;若不包含午睡,這情形一年至少會發生三百六十五次。與我們的存在有關的事物中,少有如意識這樣非凡、根本,看似神祕難解的東西。少了意識,亦即一個具有主觀性的心靈,你根本無法知道自己存在著,更別說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想什麼了。假設主觀性沒有出現在比人類還要簡單的生物身上,或甚至在最初只得到非常粗淺的發展,記憶和推理能力就不可能有如此巨幅的擴展,也無從開拓出語言的演化...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目次

第一部 重新開始

第一章 覺醒
目標與理由
問題初探
證人自我
克服直覺的誤導
整合性觀點
架構
主要概念綜覽
生命與意識心智

第二章 從生命規則到生物價值
現實的不可置信性
自然意志
活下去
恆定狀態的起源
細胞、多細胞生物,以及工程機械
生物價值
全生物體中的生物價值
先驅者的成就
發展激勵因子
連結恆定性、價值與意識


第二部 在大腦中的心智是什麼模樣?

第三章 製作地圖與圖像
地圖與圖像
從表層以下切入
地圖與心智
心智的神經學
心智的起點
更接近心智的形成?

第四章 心智中...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