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有痛、成長有痛、別離有痛、傷病有痛,經過一個又一個的疼痛,我們還要面對人生最大的痛--在至愛的哭喊與自己無奈的悲痛中,離開這個世界。
只是,如果一生中每個疼痛帶來的是生的快樂、愛的愉悅、重逢的欣喜與康復的歡暢,那死的疼痛,會不會指向另一段、另一世更美好的人生?
暢銷作家劉墉2007年全新力作, 書中以24篇動人的真實小故事,描述各式各樣的「愛」--親子之愛、夫婦之情、故鄉之感……劉墉以他一貫的流暢行文,平鋪直敘不說教、娓娓道來,動人非常。本書將採全彩印刷,以劉墉的花鳥畫作作為封面設計及書中插畫,更添藝術質感。
作者簡介:
劉墉,號夢然,畫家、作家。一九四九年生於台北,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研究,聖若望大學東亞研究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聖若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聖文森學院副教授,中國電視公司駐美代表。現任水雲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及專業作家、畫家,著有文學、藝術作品八十餘種。劉墉在世界各地舉行過三十多次個展,以中英文寫作的繪畫理論及畫冊十餘種,在全球發行。 他的畫被黃君璧、張隆廷、鄧昌國評為「有過於惲壽平」,並被世界各國博物館收藏。
劉墉尚著有《螢窗小語》、《點一盞心燈》、《超越自己》、《創造自己》、《紐約客談》、《肯定自己》、《愛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人生的真相》、《生死愛恨一念間》、《冷眼看人生》、《衝破人生的冰河》、《我不是教你詐》、《創造雙贏的溝通》(與劉軒合著)
章節試閱
小時候養蠶,好奇地把蠶繭剪開,看到裡面褐色的蛹,心想那繭不過是個小房子,沒有必要,於是把蛹放在小瓶子裡,只是試了好多次,都成為「死胎」。
後來才聽人說,蠶在變成蛾子之後,會吐出一種酸性的汁液,把繭腐蝕出一個洞,由那裡鑽出來。那個洞很小,蛾子必須用力往外擠,就在這擠的過程中,可以把體液推向翅膀。翅膀才能展開,也才能羽化。
我沒查考這是不是真的,只知道自己前幾年養螳螂的時候,看那螳螂不吃不喝好幾天,好像瘦了一圈,然後倒掛在枝子上蛻皮,從背上一個小小的裂縫鑽出來, 只見牠擠壓扭曲掙扎,好像有著無比的痛苦,但是痛苦過去,當牠再度展翅,就一下子變大了。
「人為了站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最近看生物學的書,談到人為了站立,頸椎不得不往前移,頭不得不往後挺著,加上腦子大、頭重,所以容易有肩頸痠痛。又因為直立,上半身的力量加在下半身,造成腰痠和坐骨神經痛的毛病。
更糟糕的是為了直立行走,人的兩條腿不能距離太遠,骨盆不能太寬,造成生產時骨盆得打開,而有被撕裂的疼痛。
書上還說,其實每個人都是早產兒,就算足月,也是早產。因為女人骨盆太小,沒辦法等胎兒長大,就得生出來。所以牛羊才落地就能走,嬰兒卻要過一年才能走;牛羊生下來不哭,人卻要死命哭。
也正因為媽媽生孩子時有被撕裂的痛苦,孩子又在未成熟前心不甘情不願地離開母體,也有被撕裂的痛苦,所以人是所有生物中最疼孩子、最黏媽媽的。
......
母親以她的大痛,把我們生出來;我們經過產道的大痛,來到這個世界。生產有痛、成長有痛(醫學所謂「成長疼痛」)、別離有痛、傷病有痛,經過一個又一個的疼痛,我們還得面對人生最大的痛--
在至愛的哭喊與自己無奈的悲痛中,離開這個世界。
只是,如果一生中每個疼痛帶來的是生的快樂、愛的愉悅、重逢的欣喜與康復的歡暢,那死的疼痛,會不會指向另一段、另一世更美好的人生?
小時候養蠶,好奇地把蠶繭剪開,看到裡面褐色的蛹,心想那繭不過是個小房子,沒有必要,於是把蛹放在小瓶子裡,只是試了好多次,都成為「死胎」。
後來才聽人說,蠶在變成蛾子之後,會吐出一種酸性的汁液,把繭腐蝕出一個洞,由那裡鑽出來。那個洞很小,蛾子必須用力往外擠,就在這擠的過程中,可以把體液推向翅膀。翅膀才能展開,也才能羽化。
我沒查考這是不是真的,只知道自己前幾年養螳螂的時候,看那螳螂不吃不喝好幾天,好像瘦了一圈,然後倒掛在枝子上蛻皮,從背上一個小小的裂縫鑽出來, 只見牠擠壓扭曲掙扎,好像有著無比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