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與自己和解讀首詩新時代運動
暫不供貨

垃圾車法則:不丟垃圾,不收垃圾,全心專注,成功快樂!(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大衛.波萊|譯者:羅耀宗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01-10

ISBN/ISSN:9789862132265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36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不丟垃圾,不收垃圾,全心專注,成功快樂!
全世界48種語言、300萬人熱烈共鳴!

每一次你讓垃圾車開走,每一次你決定停止倒垃圾,就是給自己更大的自由,無拘無束享受每一天。

以下的經驗,或許你我都不陌生:

• 在結果揭曉以前,老是設想最糟的狀況,未戰先敗。
• 常常讓不愉快的回憶在腦海重播,一再替往事充電。
• 只要身旁的人開始抱怨或批評,非得興沖沖地附和幾句。
• 在工作上遇到奧客或與同事意見不合,便會心浮氣躁。
• 有人在言語或動作上冒犯了我,即使是無心的,也會讓我不高興。
• 有人對我提出負面意見,我會耿耿於懷,信心全失。
• 常常把工作上受的氣帶回家,或是讓私領域的不愉快拖累工作。
• 對最親近的人,反而越不重視互動禮儀。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免會產生挫折、失落、憤怒、抱怨、擔憂、沮喪等負面情緒;這些情緒有如「心靈垃圾」,若未能適當排解、越積越多,自己就成為滿載垃圾的垃圾車。

另一種情況是,身旁的人把垃圾往我們身上倒,若我們不加防備,便會受到波及,吸收負向能量,讓自己變成垃圾車。

當「垃圾車」朝你開過來,你會選擇收下垃圾,還是不受影響、繼續往前走?
當你感覺自己正在製造垃圾,你會不會往別人身上倒,把負向能量散佈出去?
你是否意識到自己每天製造多少垃圾、接收多少垃圾,讓垃圾車偷走你的愉悅和自信?

和垃圾車打交道不但惹來一身腥,而且轉移我們的注意力,忽略了更有意義的事物。
相反地,各個領域的成功人士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不讓垃圾車左右自己的生活。

美國職棒大聯盟史上首位黑人球員傑基‧羅賓森一開始出賽時,被觀眾嘲弄、被隊員排擠、被對手挑釁,但他不為所動,只顧著打好自己的球,最終以優異表現締造紀錄,使旁人另眼相看。

悲觀消極、過度焦慮、以牙還牙、為難他人、不讓自己走出陰影,這些都是「垃圾循環」的危險助燃物;
體貼包容、知足惜福、真心讚美、以原諒代替怨恨,這樣的心態是餵養「感恩循環」的絕佳能量。

每一天,我們都受到這兩種循環的誘惑和邀請;你可以選擇讓負面事物威脅自己、把寶貴精力浪費在發脾氣和心煩意亂上;或是明智一點,把心思集中在美好的事物上,把熱情保留給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1. 本書作者潛心研究「垃圾車法則」二十年,並到世界各地積極推廣,將這項成功快樂法則的各種運用方式和正面影響發揮得淋漓盡致,可說是《吸引力法則》後最具話題性的心靈勵志書。
2.「垃圾車法則」是從每個人自身開始,再推到身旁的人,從家庭、學校、企業到社會,人人都可以發揮「漣漪」的擴散力量,把正面能量散播出去,是2011新年初始的絕佳心靈成長運動。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李欣頻 (作家)

李偉文 (親子教養作家)

吳清基 (教育部長)

孫 越 (終身志工)

胡志強 (台中直轄市長)

張碧娟 (北一女中校長)

陳藹玲 (富邦基金會董事)

楊淑君 (跆拳道金牌國手)

黑幼龍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

蔡炳坤 (建國中學校長)

戴勝益 (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晨志 (作家)

共同推薦

我希望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能讀這本書,把「垃圾車法則」推廣到校園,改善青少年的人際互動方式。

——教育部長 吳清基

多體會對方,就可以消化自己的負面情緒。

——終身義工...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10 即時原諒

  這一天,我起了個大早,就為了趕搭上午七點整的飛機。前一晚熬夜,準備隔天一連串的會議,真是把我累壞了。

  那時我在雅虎工作。我們剛買下另一家公司,我準備飛到聖地牙哥,評估它的營運狀況。我心浮氣躁,因為我知道裁員勢在必行。

  到了機場和兩個同事會合,各買了一杯咖啡。登機後,我先放下咖啡,再將公事包塞進頭頂的置物箱。

  飛行途中有點顛簸,但是沒有什麼不尋常,大部分時間,我和同事都在檢討當天的計畫。飛機滑向空橋,旅客紛紛佔好位置準備下機,就像每一班飛機都會看到的情形那樣。這時,有個...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第一個承諾:讓身旁的垃圾車開走(不要收別人的垃圾)
1 垃圾車法則
2 光是「放下」還不夠
3 越想對抗垃圾車,越容易被打敗 34
4 讓垃圾車開走,機會就來
5 你敢不敢不還手?

第二個承諾:讓你自己的垃圾車開走(別往自己身上倒垃圾)
6 讓承載過往記憶的垃圾車開走
7 讓未來的垃圾車開走
8 受苦的人,沒有製造垃圾的權利

第三個承諾:避免成為別人的垃圾車(別往他人身上倒垃圾)
9 放過別人,放過自己
10 即時原諒
11 沒有人想幫垃圾車的忙
12 不要輕易把別人當成垃圾車
13 別釣人上鉤...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