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與自己和解讀首詩新時代運動
暫不供貨

隱私不保的年代:網路的流言蜚語、人肉搜索、網路霸凌和私密窺探(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丹尼爾.沙勒夫Daniel J. Solove|譯者:林錚顗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5-25

ISBN/ISSN:9789571181097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52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從網路人肉搜尋、陳冠希慾照事件、內湖虐貓事件、犀利哥、百變小胖、針孔攝影偷拍、狗仔隊、無所不在的監視器,到簡便的手機和數位拍攝,個人隱私透過網路傳播,已隨時可被公開和遭受侵犯,這個主題是未來趨勢,也是每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的議題,易引發共鳴。在網路隱私權上,我們亟需建立有效的法律規範。

Facebook或任何網路社群上發表的個人資訊,是你未來潛在的包袱。

故意、意外或未經同意的資訊,在網上流竄分享,而且永不消逝。網路能掩飾我們的身份還是揭露我們的身份?建立我們的人氣還是毀壞我們的名譽?使用網路越自由,越使我們深陷更多不自由。

我們正處於網路青春期階段。網路像個十來歲的孩子,呈現所有青春期的性質:莽撞的、不受約束的、任性的、無懼的、實驗性的、不在意行為後果。網絡傳播資訊的自由越大,可能是個祝福也是個詛咒。
國際知名的隱私法權威,為言論自由與隱私權的兩難尋求平衡點。

分享八卦和散佈謠言似乎是人類的天性,網路提供了比現實生活中更能暢所欲言的空間。網路始終不停地發展擴大,每天有超過65000部影片在YouTube上發表,過去七年全球已成立5億多個部落格。但稍作仔細回顧就會發現,一九九○年代中期人們才開始大量使用網路。換句話說,網路正處於其青少年階段,而冗長的法律制定程序及難以界定的模糊地帶,使它更顯得自由不受拘束,卻也引人憂慮。
  
網民集結的意見暴力加上「人肉搜索」可能讓某人名聲毀於一旦,無論強勢的政治人物或普通小學生,都可能招到網路欺凌。另一方面,人們越是上網,就越有可能將生活細節洩露到網路空間去,在無形中也為他人及自己設下陷阱。作者提供了大量個人名聲因網路而遭受永久損害的驚人案例,如狗屎女、星際大戰小子、手機賊、幽靈教授……無不發人省思。
  
丹尼爾.沙勒夫為個人隱私法的權威。他透過這本著作確切的點出,言論自由與隱私權不容置疑的重要性,而法律則須在這兩項看似對立的權力間,極力作到平衡。這是生在網路世代的我們要面對的兩難困境,我們要如何捍衛人們的言論自由,並同時確保攸關個人名聲的資訊受到保護?

作者簡介:

丹尼爾.沙勒夫(Daniel J. Solove),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教授,國際知名的隱私法專家。曾於華盛頓特區的Arnold & Porter 律師事務所工作,2000年起開始教職。他屢屢受到各大媒體的專欄訪問,包括:New York Times, Washington Post, Chicago Tribune, Associated Press, Business Week, ABC, CBS, NBC, CNN等。另著有:《了解隱私》(understanding privacy)(2008)、《數位人:在資訊時代中的科技與隱私》(The Digital Person: Technology and Priv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2004)。現居於華盛頓特區,他經營的部落格也是人氣網站,網址:http://www.concurringopinions.com

譯者簡介:

林錚顗,台大歷史系畢業,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旅居西雅圖十餘年,為當地華文報紙《西華報》和《華聲報》撰寫評論、專欄多年。譯有《住宅巡禮》、《住宅讀本》、《意中的建築》、《鏡像下的日本人》、《西洋住居史》、《罪惡的代價》、《自然的建築》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葉玟妤律師專文推薦

廖元豪老師(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推薦

劉定基老師(政治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推薦

章節試閱
第一章�導論:當狗屎登上黃金時段

所有的事情都始於實體空間──在南韓的地下鐵上。一個年輕女子的小狗在電車內大便。其他的乘客要求她清理,但是她要他們少管閒事。當這件事移到網路空間後變得更醜陋。

有個人照了她的相片並張貼在一個廣受歡迎的韓國部落格上。部落格是「Web log」的簡稱,是有關個人的生活或當日話題的線上實況報導。以下是另外一位部落客唐恩.朴對這件事的解釋:

幾小時內,她被貼上「狗屎女」的標籤,同時到處都是她的照片與諷刺的文章。幾天內,她的身分和過去都被揭露出來。要求有關她父母及親戚的資訊的聲...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一本及時、生動、富有啟發性的書,它將改變你對隱私、名聲,以及網際網路上的言論的看法。丹尼爾.沙勒夫說了一系列關於部落格、社交網絡網站,和其他網站如何散播與人們的隱私生活有關之八卦與謠言的、引人入勝和令人害怕的故事。對於一系列廣泛的新問題,他提出了嶄新和令人深思的分析,並詳細闡述可行的建議,當面對這些挑戰時,我們能做些什麼。──保羅.M.施瓦茨(法學教授,加州大學柏克萊分部法學院)

◆有關資訊時代的隱私之影響,沒有人比丹尼爾.沙勒夫思考得更多。──布魯斯.施奈爾,《Beyond Fear:Thinking Sensibili...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序言

本書的概念,是二○○五年五月,在我開始經營部落格之後不久,來到我身上的。我發現經營部落格,迷人又令人振奮。將自己的想法表達給廣大觀眾的那種興奮,讓我著迷,同時也強烈感受到在網際網路上傳播的八卦和謠言所可能會對人造成的傷害。

在一本較早期的書《數位人:在資訊時代的科技與隱私》中,我探討了商業機構和政府如何透過蒐集大量與人們有關的資訊的數位檔案,而對人們的隱私產生威脅。在那本書中,雖然選擇立場是很容易的,但我主張,資訊的蒐集和使用威脅著人們的自由與安樂,因此,更多的隱私保護是有必要的。當談到網...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序言

第一章�導論:當狗屎登上黃金時段
網際網路像個十來歲的孩子
規範警察
隱私
谷歌世代

第一部�數位世界中的謠言與名聲

第二章�資訊的自由流動如何解放又束縛我們
部落格的誕生
活字:過去與現在
部落格打擊黃金時段
部落格入門:如何在三分鐘以內成為部落客
部落客,部落客到處皆是
部落格有各種尺寸、外形和色彩
新聞記者或日記作者?
社交網站
...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