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最受矚目的家庭、一段最令人動容的親子相處、一次最深的心靈收穫
陪伴,是最珍貴的禮物;回憶,是勇往直前的甘泉…
父母每分鐘的陪伴,都是孩子日後樂觀、愛人的養分。
這本書不僅是周慧婷夫妻放下工作,陪孩子旅美120天的生活紀錄,更是兩位事業有成的父母送給孩子最珍貴的人生禮物!
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最想要的禮物不是玩具,而是一起探索世界的美好時光。在生活充斥著「快一點,來不及」的催促聲中,「慢行」與「陪伴」是最奢侈的希求。孩子的成長轉眼如煙,生活的美好稍縱即逝,父母如果懂得停下腳步,陪孩子走過成長的春夏秋冬,每次的陪伴都會在孩子的心裡種下愛和勇氣的種子,在他走過人生每個挑戰、每次挫折時,化成樂觀進取的力量。
2009年,120天的全時間陪伴,讓周慧婷一家享受到最甜蜜的親子關係和夫妻之愛,一起運動、一起做菜、一起散步,一起探險,每個記憶都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的甘泉。
暫停不難,周慧婷希望藉這本書給台灣父母一個為孩子放下一次的勇氣。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園丁花多少心神照顧,決定種子發芽長大後的模樣。 花很多時間陪伴,很悠閒地陪伴,沒有目的、沒有時間壓力,才能更從容地走進孩子世界裡,傾聽、讚美、引導與支持。
作者簡介:
周慧婷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廣電碩士,現任城邦文藝基金會執行長、kisskids兒童文創總監。曾是三立電視台當家主播,與當時擔任台北市新聞處處長的金溥聰結婚,被譽為才子佳人的組合。
婚後育有一兒一女,加上金溥聰第一次婚姻的兒子,現在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三、兩年往往只是一瞬間的事,但是對於成長中的孩子而言,卻是天翻地覆的轉變。或許我們沒有像慧婷她們家那樣的機會,但是看了她的書,將會提醒我們掌握屬於自己的機緣,陪伴孩子,留下一生回味的經驗。」
知名親子教育作家暨荒野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
「有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的幸福;和父母共同體驗新事物是更大的幸福。現代媽咪周慧婷用智慧和愛,開啟了珍貴美好的親子時光!」
中視資深主播 沈春華
「看到書中作者提及『陪伴,是最珍貴的禮物』,讓我想起孩子小時候常常對我說的一句話:『 阿姆,陪我嘛!』對於職業婦女而言,『無暇陪伴子女』其實是心中最大的痛!等到有空想陪陪他們時,孩子卻已經不知不覺的長大了。『陪伴』其實是父母送給兒女最珍貴的禮物,畢竟那是『身教與愛』的最佳示範,何況有一天說不定做父母的我們會反過來對他們說: 『孩子,回來陪我嘛!』」
政大教育系教授 教改總體檢論壇執行祕書 周祝瑛
「這本又真又實的家庭故事,願與每一位對自己有期許、有自信、認真又可以轉念看待生活的媽媽分享。」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柯華葳
「這本書促使我們省思:如何改變現狀,活得更有回憶、更快樂!」
格林文化發行人 郝廣才
「家庭價值family value」是抽象的理想與概念,然而在作者的實際行動中,我們看到價值如何落實在生活中,成為具體的實踐,也化為多人的祝福。 」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黃迺毓
「什麼樣的愛,可以直扣孩子心扉?傾聽與陪伴而已!變動的是生活,不變的是母愛;此書展現的,是為母則強的絕佳典範。」
EQ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一對斷腳斷手的母子,一對差點流落異鄉的難兄難妹, 還有一位神祕的小刀爸爸……, 我不敢說這是史上最曲折懸疑的親子叢書, 但絕對引人入勝。」
中天晚間新聞主播盧秀芳
書中充滿敏銳細膩的觀察、客觀謙虛的自省與無所不在的親情;或者,更多時候,它更像是一本寫給孩子們的情書,深刻記錄著家人真誠互動的點滴、親子共同成長的契機與描述不完、表達不盡的濃情蜜意。
詩人、 作家羅智成
名人推薦:「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三、兩年往往只是一瞬間的事,但是對於成長中的孩子而言,卻是天翻地覆的轉變。或許我們沒有像慧婷她們家那樣的機會,但是看了她的書,將會提醒我們掌握屬於自己的機緣,陪伴孩子,留下一生回味的經驗。」
知名親子教育作家暨荒野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
「有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的幸福;和父母共同體驗新事物是更大的幸福。現代媽咪周慧婷用智慧和愛,開啟了珍貴美好的親子時光!」
中視資深主播 沈春華
「看到書中作者提及『陪伴,是最珍貴的禮物...
章節試閱
有了孩子之後,常有媒體會訪問我有關親子教養的問題。不知為什麼,每次到最後,話題都會扯到「運動」:
「你們家最常從事的親子活動是什麼?——一起運動。」
「忙碌的爸爸如何陪伴孩子?——帶他們游泳、踢球、跑步。」
「有特別培養孩子什麼興趣或專長嗎?——讓他們多接觸各種運動。」
「孩子如果犯錯,最常用的處罰方式?——今天不去跑步了。」
回想我和老公十幾年的「交往史」,最鮮明的畫面,就是兩人一起從事各種運動。最早是一起跑步、游泳,我會去「參觀」他打籃球,有段時間也教他做瑜珈。後來太忙,為了爭取時間,我們加入健身俱樂部。除了靠各種健身器材,有效率地達到運動目的外,我還喜歡上各種舞蹈課。很享受那種一群人共同在音樂撼動下,解放肢體、汗水淋漓的快感。可惜,不知是台北運動人口不夠多,還是業者經營的缺失。每隔一段時間,就傳出哪家健身俱樂部又財務困難,被迫停業了。而在媒體報導的篇章中,我們家總是無奈的,一次次出現在「受害會員」名單中!
儘管如此,我們「找地方運動」的企圖心未曾稍減。除了「愈挫愈勇」,繼續慎選健身俱樂部外,老公開始迷上鐵人三項。全台從南到北的鐵人賽,少說一年有個四、五場,他總是準時報到。而為了維持「順利跑完全程」的成績,他只有不斷找時間練習,練游泳、練跑步、練腳踏車。
至於我,從二十歲那年正式拜師學芭蕾後,舞蹈就從未遠離過我的生命。雖然中間歷經懷孕生子、高壓工作、職場家庭兩頭忙,但只要一逮到空檔,不管是現代、爵士、有氧、瑜珈,只要有同伴、有老師、有教室,我一定是最積極認真的那個學生。
有了孩子後,我們也不知不覺、有意無意的,把運動的愛好感染給他們。從小獅王一歲半、會走路沒多久,爸爸就經常帶他到政大操場踢球玩耍。不到兩歲,他已經可以跑完兩圈、八百公尺的操場。要不是媽媽擔心他年紀太小,影響發育,堅持不讓他多跑,他還不想停下腳步哩!隨著年齡增長,兒子開始接觸更多運動,足球、跆拳、游泳、網球,每一樣,他都學得非常投入。最常提到的「願望」是:想學武術、希望跆拳趕快晉級、很想騎腳踏車環島……。
兒子對運動的興趣,有幾分是天生。但小精靈,遺傳了爸爸的扁平足,運動天分似乎不如哥哥。但也因此,我們更清楚看到,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成長的影響。打從一出生就跟進跟出、受到爸媽哥哥耳濡目染的結果,小精靈也愛動。或許,其實她喜歡的,只是一家人一起行動的快樂,但過程中,她也因此培養出不錯的運動細胞。台北指南宮後方的猴山岳,大人攀登起來都得四腳並用,難度不算低。小精靈四歲多就挑戰成功,贏得其他登山客一致讚許:
「哇!妳是爬上猴山岳、年紀最小的一個耶!可以去申請金氏記錄喔!」
來到美國,或者說,不管旅行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運動」,絕對會是我們不可犧牲的重要家庭活動。
在「衣、食、住、行」都搞定後,我們把「育、樂」,交給了這裡一家規模不小的健身俱樂部。除了健身房、韻律教室外,還有泳池、壁球室、網球場等設施。
我們盡可能天天來此報到,讓大家都得到充分的肢體伸展。但每個人需求不同,我們於是發展出一套「搭配模式」:爸爸去健身房時,媽媽陪小朋友玩壁球;媽媽上舞蹈課時,爸爸帶兄妹打籃球。有時則全家一起游泳。但兩個大人各自有節目時,小孩怎麼辦呢?
運動講求團隊精神,但同時、它也是培養一個人自主性、獨立性最好的途徑。
哥哥在美國迷上了網球。除了上課時間外,給他一個球拍、一顆球,他就可以自得其樂一個下午。至於妹妹,在沒有大人陪伴時,她會幫忙哥哥撿球;或一整個小時安靜地在一旁看媽媽上課,跟著轉圈、跳躍。成了全教室年紀最小的觀察員。
一天,在泳池裡,我游到一半,意外發現,向來怕水、說什麼也不願把頭埋進水裡的小精靈,居然自己踢著蛙鞋、手抓浮板,小臉在水面上一起一伏地學換氣,讓我驚訝不已:
「金靈,妳怎麼會換氣啦?誰教妳的?」
「我自己學的啊!我發現不難嘛!」臉上盡是得意。
原來,學習是這麼回事!給他足夠空間,讓他自我摸索,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成效。
運動場是人生的另一個教室
運動場上,孩子也學習妥協,與紀律。
當哥哥希望爸爸陪他多打一會兒籃球,爸爸卻想去健身房跑個步,妹妹又急著下水游泳,偏偏媽媽的課還沒結束,怎麼辦?眼看就要有人翻臉了。但,愛,有時是分享,有時則是成全。為了成全你所愛的人,讓他享有他的快樂,我們會願意輪流犧牲自己的喜好與時間,不只父母為孩子犧牲,孩子也可以為父母犧牲。
講到紀律。這裡游泳池有個有趣的規定:基於安全,凡是十歲以下小朋友,每下水一小時,就得上岸休息十分鐘。當救生員哨子一吹,不管你正玩得多起勁,都得乖乖上來,裹起毛巾,坐在岸邊等十分鐘。再怎麼叫不動、愛耍賴的孩子,也只能服從。每當爸媽在水裡,一邊享受清靜的片刻、一邊看到坐在岸上耐著性子等候的小蘿蔔頭,都忍不住互換個得意的眼神。
教育專家都強調閱讀的重要,許多父母,也把培養閱讀習慣,視為給孩子一輩子最珍貴的禮物。而在我們家,禮物是兩份。運動習慣的重要性,絕不亞於閱讀。
運動是最好的抒壓方法,愛運動的孩子一定快樂;運動完吃得多,長得也一定好。喜歡運動的人,願意忍受孤獨,他的人生絕不寂寞;他會樂於接受挑戰,比一般人有更高的堅持力;運動場上輸贏的現實,能讓他學會人生起伏無常的道理;而面對團體中的運動規則,他必須體認妥協與合作的重要……。
這就是我們家,在小小的健身俱樂部裡,建立起的獨門運動教養學。
有了孩子之後,常有媒體會訪問我有關親子教養的問題。不知為什麼,每次到最後,話題都會扯到「運動」:
「你們家最常從事的親子活動是什麼?——一起運動。」
「忙碌的爸爸如何陪伴孩子?——帶他們游泳、踢球、跑步。」
「有特別培養孩子什麼興趣或專長嗎?——讓他們多接觸各種運動。」
「孩子如果犯錯,最常用的處罰方式?——今天不去跑步了。」
回想我和老公十幾年的「交往史」,最鮮明的畫面,就是兩人一起從事各種運動。最早是一起跑步、游泳,我會去「參觀」他打籃球,有段時間也教他做瑜珈。後來太忙,為了爭取時間,我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