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軌道小開學python枡野俊明比爾蓋茲黃仁勳楊双子吉本芭娜娜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臺灣民族主義東京都同情塔手機成癮張忠謀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不供貨

重病的美國:大疫情時代的關鍵4堂課,我們如何反思醫療、人權與自由(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提摩希.史奈德|譯者:廖珮杏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12-03

ISBN/ISSN:9789570856521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72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不只美國人,全世界都在問:美國到底怎麼了?
《暴政》作者提摩希.史奈德鬼門關前走一遭親身體驗
受金權、政治操弄的崩壞醫療與崩解中的人權

「就像世界上所有發生過的事一樣,我會有如此遭遇並不是因為運氣差,而是整個系統都出了問題。」
「我自身的不適是有意義的,它幫助我了解這個社會的病。」
──提摩希•史奈德

醫院是救治人的地方,但為何病人卻覺得自己被送進一個等死的系統?
美國高舉自由、人權、平等的大旗,卻連最根本的就醫人權都沒有?
▍自死亡邊界發出的沉痛呼籲
2019年12月29日,知名歷史學者提摩希.史奈德進了美國一間醫院的急診室。在接下來一連串被輕忽、充滿錯誤、被新型冠狀肺炎攪擾的就醫過程中,他深刻體會到自己身處的這個國家雖然高舉民主、自由、人權大旗,更協助世界各地將醫療確立為一項人權,但實際上是一敗塗地。病癒後,他寫下結合自身生命經驗、對比過去在他國醫療系統的體驗、歷史教訓,對美國利潤至上、政治帶風向的醫療體系提出沉痛呼籲。
▍鞏固金權、罔顧人權的醫療體系
醫療是基本人權,但美國卻以冷冰冰的數據、利潤、政治煽動為導向,罔顧人性,醫生不得不將病人的疼痛視為商業的一環、該優先獲得醫療救助的人無法取得優先權,政治人物則將醫療視作籌碼。史奈德指出,這一切正是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時,美國無法根據醫療專業做出恰當反應的主因,因為沒人在乎真實的醫病關係,而總統可以在推特上罔顧真相公然撒謊,告訴大家這病「很快就好」。
▍「在美國,我們關於自由的故事,在出生的時候就死了。」
醫療體系病入膏肓,反映出美國社會的系統性問題:在文明國家,公民的健康是基本人權,但金權箝制下,社會福利日漸緊縮,而無效的醫療體系、忽視真相的系統、充滿謊言的政治,則從出生開始就箝制了公民身體、心靈與追求富足人生的自由。

作者簡介:

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

耶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東歐史,畢業於牛津大學,曾在巴黎、維也納和哈佛大學擔任過研究員。曾獲漢娜.鄂蘭獎章、萊比錫書展大獎、美國藝術文學院文學獎項,文章評論散見全美各大媒體、報章雜誌專欄。撰有多部備受稱譽的史學著作,包括《血色之地: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歐洲》、《黑土:大屠殺為何發生?生態恐慌、國家毀滅的歷史警訊》、《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The Road to Unfreedom: Russia, Europe, America(即將出版)等。同時也是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外交關係理事會暨良知委員會的成員、維也納人類科學研究中心的常駐研究員。

譯者簡介:

廖珮杏

自由譯者。偏好議題性的人物故事,從中探討機制縮影、價值與文化衝突等結構問題。譯有《緬甸詩人的故事書》、《中國的靈魂》(合譯)、《重返天安門》等書籍,以及《電馭叛客2077》(合譯)遊戲。E-Mail: peixingliao@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陳美霞(臺灣公共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吳易叡(香港大學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總監)

仁心推薦

全球的瘟疫共時於史學家史奈德個人的生命經驗。在新冠病毒席捲世界之前,他已經因肝臟感染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在管線之間、塑膠布帘之後,原本大手大腳以宏觀視角分析屠殺與戰爭的歷史學者,被扯入醫療系統的夾縫之間苟延殘喘。史奈德的語言不再冷靜、自持,而以一種血肉之軀的憤怒為動力,向美國社會發問:連個人健康都無法保障的我們,有何自由的可能?我們究竟對自己的媒體、醫院做了什麼,又對自己的民主文化有何誤用...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真正的問題並不是醫生不想接觸病人。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期間,我們就看到了許多醫師賣力地工作,冒著生命危險努力拯救他人的生命。真正的問題在於,醫師對他們周圍發生的事情幾乎沒有發言權,他們浪費大量時間跟精力在安撫高層。他們不再擁有病人期待和需要的權威。每一天,醫師都得在病人面前裝模作樣,表現自己很重要。如果病人發現醫師有多麼的奴,可能就不會來醫院看病,醫院能賺的錢就少了。美國的醫師成了廣告的道具,他們帶著訓練有素的微笑,只是為了讓我們看不出這些醫院在彼此競爭中已經變得漏洞百出。

然而,在疫情大流行時...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1(節錄)

美國良心知識分子對醫療體系的控訴

陳美霞(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

新冠病毒(COVID-19)二○一九年年底肆虐中國大陸之後,流行全球,目前全世界已經有五千二百萬確診病例,死亡人數一百二十九萬。美國、印度、巴西、英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等,有成千上萬的人感染新冠病毒、有成千上萬的人因此死亡。這樣的全球性災難對人類來說,是多麼巨大的打擊,又造成多大的損失呀!我們作為這個密切相互牽連的世界地球村的一員,更該關注:各國負責防治傳染病及維護人民健康的公...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我半夜被送進急診室時,用了「不適」(malaise)這個詞向醫生描述自己的病情。當時的我頭很痛、手腳發麻、咳嗽,幾乎動彈不得,時不時還會全身震顫。二○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這一天才剛剛開始,我的生命卻可能要結束了。我的肝臟有一顆棒球大小的膿瘍,感染已經擴散到血液中。當時的我對此一無所知,但知道有什麼非常不對勁。我形容自己「不適」,指的是我感覺很虛弱、疲憊,覺得什麼都不對,什麼都做不了。

我們生病的時候會感到不適。不適和病(malady)都是很古老的詞彙,源自法語和拉丁語,在英語裡也使用了好幾百年了。在美國獨立...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各界推薦
推薦序1 美國良心知識分子對醫療體系的控訴 陳美霞
推薦序2 現代十日談:老調重彈抑或中年覺醒? 吳易叡
序幕 昂然獨立與彼此相連
引言 我們的「病」
第一課 醫療照護是人權
第二課 從新生之初開始自由
第三課 真相使人自由
第四課 醫療必須重新交給醫師
結語 復原之路
尾聲 憤怒與同理
  致謝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