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與自己和解讀首詩新時代運動
暫不供貨

了解人工智慧的第一本書:機器人和人工智慧能否取代人類?(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松尾豐|譯者:江裕真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16-08-11

ISBN/ISSN:9789866031915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88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人工智慧能否取代人們的存在價值?

本書榮獲日本2016年商業書大賞評審團特別獎


知識轉移新浪潮,深度學習大爆發。
一本書,解答你我對於人工智慧的所有疑問。
人工智慧翻轉世界的產業革命,
摩爾定律之後的新聖杯!

2016年3月,Google開發具有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人工智慧AlphaGo,以四勝一敗擊敗圍棋好手李世石(Lee Sedol)。軟體銀行(SoftBank)機器人Pepper也開始進入人類職場,開始擔任大廳接待工作。

然而,對於一般人來說,無法分辨機器人(robot)和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究竟有什麼不同。事實上,人工智慧是抽象的思考,不需要有形體。機器人則有形體,而他們的「腦」其實就是人工智慧。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一步步入侵你我的生活與工作,讓人感到驚慌失措的是,人工智慧繼續發展下去,到了2045年,人工智慧即將超越人類智慧,這就是Google工程總監雷‧庫茲威爾(Ray Kurzweil)預測的「奇點問題」(singularity problem)。

不過,與其擔心自己的工作是否被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取代,不如先深入了解它們,這是本書作者松尾豐(Yutaka MATSUO)撰寫本書的出發點。

松尾任教於東京大學,是日本研究人工智慧的第一把交椅,他也是日本人工智慧學會(JSAI,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倫理委員會主任。

日本人工智慧學會為什麼要成立倫理委員會?源於2014年1月該學會出版的雜誌,使用一位女性機器人做家事的插圖當成封面,引發「歧視女性」的爭議(把做家事和女性劃上等號)。

因此,倫理委員會一開始討論的議題,是「機器人的外貌該如何設計,才能讓人接受?」。但是,更深刻的議題是,如果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取代人類的那一天來臨,你我應該如何是好?

本書中,松尾豐歸納人工智慧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說明「現在的人工智慧,能做什麼又不能做什麼,以及未來能做什麼」。

◎機器人與電腦軟體戰勝人類年表
1997年,IBM電腦軟體深藍戰勝西洋棋世界冠軍蓋瑞・卡斯巴羅夫(Garry Kasparov)。
2012年,IBM超級電腦華生(Watson)在智力問答節目中戰勝歷屆冠軍。
2012年日本第一屆將棋電王戰中,前一年的世界電腦將棋軟體Bonkras,戰勝永世棋聖米長邦雄。
2013年,Amazon自動無人駕駛飛機專案正式啟動。
2014年,第三回將棋電王戰電腦軟體取得四勝一敗,維持電腦戰勝人類的優勢。
2015年,Google自動駕駛技術實地實驗。
2016年,Google深度學習專案電腦圍棋AlphaGo戰勝棋王李世石。
2021~2022年,機器人東大君有可能考上東京大學,證明人工智慧可以考進日本最高學府。
2045年,奇點(singularity)逼近,人工智慧開始自我進化。

作者簡介:

松尾豐(Yutaka MATSUO)

現任東京大學工學系研究所副教授。1997年畢業於東京大學電子資訊工程系,2002年取得工學博士學位,於同年起擔任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研究員。2005年擔任史丹福大學客座研究員,2007年起擔任現職。兼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副教授、經營共創基盤公司(IGPI)顧問、日本人工智慧學會(JSAI,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倫理委員會主任。專長領域為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等,是日本頂尖的人工智慧研究者之一。

譯者簡介:

江裕真

畢業於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現為《今周刊》特約譯者。譯作包括《無印良品培育人才祕笈》《無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等。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本書在日本榮獲的獎項包括:

2016年商業書大賞評審團特別獎

2016年日刊工業新聞社獎

2016年IT工程師書籍大獎(商業書類別)

2015年度公益財團法人大川情報通信基金大川出版獎

章節試閱
第二章

「推論」與「探索」的時代:

第一次人工智慧熱潮

熱潮與寒冬時代

針對目前受到矚目的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我已經在第一章曾經說明,市面上雖然存在著許多號稱「內建人工智慧」的產品或服務,但是專家們都認為,人工智慧目前尚未實現。

那麼,為何人工智慧目前尚無法實現呢?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依時間順序追溯人工智慧的歷史。細節後面會再說明,在此請各位只要先掌握概要就行。

人工智慧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熱潮」與「寒冬時代」在輪流交替著的。

第一次 AI 熱潮出現在一九五○年代後半至一...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打造有智慧的機器

文/于天立(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

大家可能還記得電影《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中,電腦科學之父,同時也是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Alan M.Turing),想要建一個可做任何事的機器。

首先,圖靈機有無窮多個而且可被編號,而所有的圖靈機定義了所有可被計算的函數。你可以想像有個一號圖靈機可以做加法,有個二號圖靈機可以做開平方根等等。圖靈証明了通用圖靈機(universal Turing machine)的存在:只要你輸入某個號碼,它就可以「模仿」其相對應的圖靈機。在上面的例子中,對通用...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前言|

人工智慧的春天

「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個詞,在很多地方都看得到,與短短十年之前有很大的不同。

一九九七年到二○○二年,我還是研究所學生時,每當我提及我在研究人工智慧,很多人都會露出訝異的表情。就算去問周遭的研究者:「為何人工智慧尚無法實現?」得到的也只是苦笑。因為,在那個時候,「人工智慧」這個詞, 或者說主張「人工智慧能夠實現」這件事,依然算是某種禁忌。

有一段往事,到現在我都還印象深刻。那是我完成研究所課程,以新手研究者之姿申請研究費、接受審查時發生的事情。對新...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打造有智慧的機器文/于天立(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

前言人工智慧的春天

序章人工智慧的範疇在擴大: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嗎?
人工智慧開始超越人類
汽車會變,機器人也會變
超高速處理的破壞力
人工智慧能否成為科幻小說家?
全球對於人工智慧的研究投資都在加快
面臨失業的人類
人類的危機來臨
如何閱讀本書

第一章何謂人工智慧:專家與社會大眾的認知落差
人工智慧尚未實現
基本命題:人工智慧「沒理由實現不了」
何謂人工智慧:專家們的定義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區別
何謂人工智慧:社會的認知...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