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是人脈,人脈在,錢是永遠不愁賺不到。
頂尖MBA學位正是打通人脈網絡的獨特鑰匙。
對!馬雲、Bill Gates、Steve Jobs 沒有MBA,一樣成就非凡;MBA畢業生, 只不過是他們的手下而已。問題是, 世界上有多少個如他們一樣的天才?
世界級商學院在招生時,千挑萬選具備學術智慧、領導才能、溝通能力、世界視野、團隊精神等潛質的人才。本書作者, 耶魯MBA畢業生和入學考官, 以國際名校實戰個案, 向你披露成功入讀世界級學府必須遵循的遊戲規則。
MBA是一個IQ + EQ + AQ 的密集式訓練場所,MBA學位具有長線投資價值。《MBA實戰錄──耶魯考官教你打入名牌商學院》全書共八章,分別探討「你為何選擇MBA?MBA 並非適合每個人」、「MBA學位值多少錢?問MasterCard® 48」、「MBA名校生──你有潛質成為其中一員嗎?」、「如果你決意升讀MBA,應該怎樣挑選商學院?」、「MBA遊戲規則」、「申請文件套裝」、「面試──你的個人表現舞台」、「接到學院通知的關鍵時刻」等八個議題。前四章為這商業圈裡的有志之士清晰地為自我定位作出長遠的規劃;後四章闡釋申請攻略資訊和提供學校信息。
包括作者在內,書中集合了25 位具備不同國籍、職業背景和畢業年份的MBA 現任學生、畢業生、教授、招生處管理人員和商學院院長,他們分別代表:Harvard、Yale、Cornell、Wharton、NYU Stern、Kellogg、Chicago Booth、Cornell、UC Berkeley Haas、UCLA、London Business School、HEC Paris、IE Business School、NUS、HKUST 和Richard Ivey 等院校。透過現身說法和序言,獨家分享他們在MBA 路途上的心路歷程、心得和觀察。讀者可吸取擁有經驗豐富的成功人士的實戰智慧,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向。
全書展現了三大元素── 實在
受訪者不是虛構人物,全是作者的朋友和相識,體驗真實無疑。
實力
受訪者憑著自己實力,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成功入選。
實用
受訪者分享的建議和忠告,是親身經歷後的成果,實用性高。
書中的「硬件」和「軟件」,不僅提升申請者在部署和執行上的實力,而且強化申請者將來入學後的適應及學習能力,對申請前、申請時及入學後的三段重要時期的情況,提供指導性意見。
本書特色
在供求失衡、名牌效應和競爭加劇的大前提下,成功考進名牌商學院的難度極高,而對於來自大中華地區的申請者更具挑戰性。市面上所有關於MBA入學的書籍,偏重於教導申請技巧和執行技術;但本書作者、耶魯大學MBA考官告訴你:「態度決定成敗, 技巧倒是其次」;每個市場的參與者,要清晰地為自我定位作出長遠的規劃。
作者把MBA這條路的心得,有系統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為這商業圈裡的有志之士提供更清晰的目標。她實行「軟硬兼施」、「剛柔並重」政策──硬性的申請攻略資訊和學校信息中,夾雜著軟性的集體回憶及成功者的智慧分享。她說:「透過我的協助,我不會且不能保證你一定考進自己的夢想學府;但是,我承諾以多年積累的經驗,充分擴大你的成功率。」
作者簡介:
陳睿潼 Vince Chan
香港土生土長的七十後,在香港中學會考公開試中當上五優狀元後,負笈加拿大,在多倫多大學主修會計學及經濟學,考獲商業學士學位(一級榮譽)。隨後,進入耶魯大學管理學院,主修金融及企業策略,2002年MBA畢業。現正於芝加哥大學Booth商學院修讀碩士學位。
在美國與亞洲金融市場的15年工作生涯中,吸收全方位的實務經驗,建立廣泛的人脈網絡。任職於不同國際金融機構,其中包括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高盛證券、標準普爾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等,並曾擔任美國TCW資產管理公司亞太區結構融資投資總監。擁有美國註冊會計師(CPA)和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專業資格。
除了熱衷工作及專注學業之外,從2001年開始,積極參與耶魯大學MBA的招生工作,積累了多年申請審核和面試評估的經驗。現為AlphaPowerMBA.com創辦人,致力幫助大中華地區申請者達成MBA入學理想。
作者序
自序
「態度決定成敗,技巧倒是其次」
坦白說,出書從來不是我的人生規劃藍圖上的一部分。
2002 年5 月22 日,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一年一度的畢業禮,榮譽博士學位的得主是世界知名導演Steven Spielberg,同時,是我這個二百分之一的MBA 畢業生,為期2 年的非人特訓正式結束的日子。
2012 年10 月4 日,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2002 年畢業生10 週年紀念聚會(10th Anniversary Reunion),讓我重遇不少熟悉的面孔,3,650 日留下的痕跡似乎並非顯露於臉上,而是反映在心態、心智及心靈上。
在紀念時刻,時光隧道豁然開通……打從15 歲、升中四的暑假初期,首次與MBA 這3 個英文字母「相遇」,然後經過多年持續地探索及裝備,2000 年成功考進耶魯大學,2002 年畢業。這些年來,無論換了甚麼身分─申請者、學生、助教、畢業生、入學面試官、校友會幹事、以及MBA 教育諮詢師等,總是與MBA 結下不解之緣。巧合也好,處心積慮也罷,絕對是一段細水長流的姻緣。
這段姻緣,造就了這本書的誕生。
平心而論,假如當初沒有耶魯MBA 的經歷,絕對沒有往後一大堆精彩絕倫、驚心動魄的體驗。透過寫作的過程,我喚醒記憶,整理思緒,面對過去,並展望未來。這一切教我重新肯定MBA 學位的長線投資價值。
不過,價值可以是一個主觀的概念。12 年前(即MBA 二年級),我開始積極參與耶魯MBA 的招生面試工作,純粹是回饋母校的舉動。這段期間,曾經義務地為不少(實際和潛在的)申請者提供意見和協助,讓我感受最深刻的,不是各人的背景和成績,而是他們的MBA 價值觀和態度─有些心意已決,有些盲目跟風,有些思緒紊亂,有些計劃周詳……等等。最後,成與敗,
跟心態直接掛鈎。
作為IQ + EQ + AQ 的密集式訓練場所,世界排名首20 位的商學院每年總收生人數約為1 萬人,平均錄取比率大概是10–12%,相比所有商學院合計的平均錄取比率45–50%,相距甚遠。因此,成功考進名牌商學院的難度之高,可見一斑。對於來自大中華地區的申請者而言,他們的處境更具挑戰性─世界排名首20 位的商學院中,每屆總收生人數及國際學生的比例基本上近乎持平,但申請人數卻大規模地持續上升,例如,2007–2011 期間在大中華地區,報考GMAT(為MBA 申請者而設的公開試)人數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大約為33%;同時,2012 年度全球MBA 課程的總申請量,以國家地理分佈計算,中國的增幅為全球之冠(31%)。縱然近年來,有聲
音質疑MBA 學位的用途和價值已經今非昔比,然而,中國人對名校MBA 學位依然趨之若鶩。在供求失衡、名牌效應和競爭加劇的大前提下,一大堆應用類書籍─例如,怎樣考進哈佛商學院,或者如何準備最完美的MBA 申請論文─應運而生。如果你認真地準備申請名校MBA 的話,相信家中已有不少存貨。
我不禁問自己,究竟這本書的目的是甚麼?跟坊間所謂名校申請之類的天書一樣,試圖洩露局外人最關心的內幕,創造申請者必讀的暢銷秘笈,抑或是純粹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個人故事和見聞描述凌駕一切,商業元素暫擱一旁呢?主修金融並曾構建和管理不少複雜金融產品的我,從過往人生高潮和低潮的經歷中領悟到,左計右計,卻不如率性而行。
思前想後,我想起了國內著名作家兼學者易中天的兩句話:「態度決定成敗,技巧倒是其次」。這並不是說能力和技巧不重要,只是態度和意欲是成敗關鍵。做任何事,要達致成功的話,意願(Willingness)和能力(Ability)缺一不可。真確而堅定的意願是掌舵手,讓我們不會偏離目標,亦是積極正面態度的強心針。而定位得宜的態度就是驅動器,讓我們勇往直前,用盡辦法跨
過難關。最後,有實力的話,就可以把意願和態度實踐化,達到終極目標。
舉個例子:在大滿貫網球賽中,排名前列的球員與排名略低的球員在初賽或複賽時對打,前者順利晉級的勝算並非必然,因為後者的技術水平不一定差異很大,在頭一、兩盤中更可能表現佔優,但是到了比賽的後期,當後者開始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就是前者扭轉形勢的時機,最終前者憑著技術和耐力勝出。試想想,如果前者受到落後結果影響而感到氣餒的話,他/她就不能有機會發揮自己應有的實力,而淪為輸家。每次看到世界級網球員憑著積極而專心的態度,反敗為勝,便再次提醒自己,意志和心態的威力,不可小覷。
在申請MBA 課程的範疇內,人們往往著眼於硬實力和技巧─例如,怎樣在GMAT 考試中取得高分、校內成績是否達標、工作經驗的年期是否足夠、面試時有哪些技巧等,形成市面上所有關於MBA 入學的書籍,偏重於教導申請技巧和執行技術。老實說,申請商學院是沒有公式可依循,正如Chicago Booth 的Admissions Director Kurt Ahlm 在一次單獨會面時表示:「There is no silver bullet in MBA application」(MBA 申請是沒有必殺技)。再者,考入名校是一回事,但能否在競爭激烈下生存並且發揚光大又是另一回事。
終於,我有了定案。我決定實行「軟硬兼施」、「剛柔並重」政策─硬性的申請攻略資訊和學校信息中,夾雜著軟性的集體回憶及成功者的智慧分享,務求透過多元化、鼓勵性的內容,賦予有志報讀MBA 人士靈感和頓悟之餘,喚起非申請者及各階層讀者的興趣。
這是名副其實的「MBA 實戰錄」。它展現了三大元素─
實在:受訪者不是虛構人物,全是作者的朋友和相識,體驗真實無疑。
實力:受訪者憑著自己實力,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成功入選。
實用:受訪者分享的建議和忠告,是親身經歷後的成果,實用性高。
包括我在內,書中集合了25 位具備不同國籍、職業背景和畢業年份的MBA現任學生、畢業生、教授、招生處管理人員和商學院院長,他們分別代表:Harvard、Yale、Cornell、Wharton、NYU Stern、Kellogg、Chicago Booth、Cornell、UC Berkeley Haas、UCLA、London Business School、HEC Paris、IE Business School、NUS、HKUST 和Richard Ivey 等院校。透過現身說法和序言,獨家分享他們在MBA 路途上的心路歷程、心得和觀察。讀者可吸取擁有經驗豐富的成功人士的實戰智慧,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向。
對每一位向我尋求入學諮詢的申請者,我確切地表明:「透過我的協助,我不會且不能保證你一定考進自己的夢想學府;但是,我承諾以多年積累的經驗,充分擴大你的成功率。」同樣地,我不會保證你看完這本書後就可以考進哈佛耶魯,不過,我相信書中的「硬件」和「軟件」,不僅提升申請者在部署和執行上的實力,而且強化申請者將來入學後的適應及學習能力,對申請前、申請時及入學後的三段重要時期的情況,提供指導性意見。在議論紛紛、資訊發達(或是模糊?)的背景下,本書用實戰經歷去解構MBA 的意義和價值。
選擇投考名校MBA,是隨波逐流地慕名而來,還是有心有力地跨越挑戰,最終成為人中龍鳳呢?
陳睿潼Vince Chan
香港.2013 年.初夏
bookjuly2013@alphapowermba.com
自序
「態度決定成敗,技巧倒是其次」
坦白說,出書從來不是我的人生規劃藍圖上的一部分。
2002 年5 月22 日,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一年一度的畢業禮,榮譽博士學位的得主是世界知名導演Steven Spielberg,同時,是我這個二百分之一的MBA 畢業生,為期2 年的非人特訓正式結束的日子。
2012 年10 月4 日,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2002 年畢業生10 週年紀念聚會(10th Anniversary Reunion),讓我重遇不少熟悉的面孔,3,650 日留下的痕跡似乎並非顯露於臉上,而是反映在心態、心智及心靈上。
在紀念時刻...
目錄
目錄
推薦序言一 姚嘉仁
推薦序言二 Nancy Yao Maasbach
推薦序言三 Patty Keegan
推薦序言四 Dr. Janet De Silva
推薦序言五 黃元山.
自序:態度決定成敗,技巧倒是其次
鳴謝
第一章:你為何選擇MBA ? MBA 並非適合每個人
1.1 選擇升讀MBA 的四大常見動機
1.1.1 金錢回報.
1.1.2 學術上的自我挑戰.
1.1.3 個人發展與增進.
實戰故事1 ─ Leland Sun (UCLA ’86):建立人際關係是MBA 首要的遊戲規則
1.1.4 職業上的提升
實戰故事2 ─ Louis Li (Haas ’14): 從香港上環海味街到美國加州矽谷.
1.2 Specialty Masters(專業性商科碩士)取代MBA ?
1.3 Masters In Finance(金融學碩士) vs. MBA In Finance(MBA 主修金融)
實戰故事3 ─ Eugene Liu (Oregon ’88): CPA 需要 MBA 嗎?
1.4 誰是最開心的MBA?
第二章:MBA 學位值多少錢?問MasterCard® 48
2.1 你會買樓、買車或是買學位呢?
實戰故事4 ─ Calvin Wong (Wharton ’83):全才+專才的混合體
2.2 MBA 學位的投資回報率(ROI)──局限性的宣傳伎倆
實戰故事5 ─ Louis Lee (Cornell ’03):亂世中的悠然自得
實戰故事6 ─ Gilbert Ong (Chicago ’09):適者生存的表表者
2.3 MBA 學位的融資解決方案
第三章:MBA 名校生─你有潛質成為其中一員嗎?
實戰故事7 ─ Ken Lo (HBS ’98):挑戰自我的雙碩士
3.1 MBA 名校生是何方神聖?
3.2 嫌疑最大的申請者
3.2.1 金融界人士
實戰故事8 ─ Richard Yap (NYU ’94):亞洲信貸融資市場代表
3.2.2 會計師
3.2.3 管理諮詢師
實戰故事9 ─ Norman Yung (Kellogg ’99):管理諮詢師的隱形推薦人
3.2.4 工程師
3.3 MBA 新人類
3.3.1 東方崛起
3.3.2 另類動物
3.3.3 女中豪傑
實戰故事10 ─ Christina Lopez (Ivey ’14):沒有大學學位的單親媽媽
實戰故事11 ─ Gabriela Koehli (Ivey ’14):「台北─香港」的飛機常客
第四章:如果你決意升讀MBA,應該怎樣挑選商學院?
4.1 我當初為何選擇耶魯?
實戰故事12 ─ Nicholas Wai (LBS ’07):傳統名校畢業生的「非典」職業選擇
4.2 性格比拼:內向與外向──蘇格拉底問答法(Socratic Method)
實戰故事13 ─ Rebecca Zhou (Ivey ’06):性格蛻變的體會
4.3 學校排名榜怎樣解讀?
實戰故事14 ─ Aldric Chau (HKUST ’14):一腳踏兩「職」的堅持
第五章: MBA 遊戲規則 112
5.1 MBA 招生的遊戲規則
5.1.1 學術成績及學習能力
5.1.2 事業目標與發展潛質
5.1.3 領導才能和團隊參與經驗
5.1.4 課外活動
5.1.5 個人背景
5.2 Evaluation(個人評估)與Selection (整體篩選)的分別
5.3 個人市場學─你FIT 嗎?
5.3.1 學校品牌
5.3.2 個人品牌
第六章: 申請文件套裝
6.1 簡歷──個人亮點的銷售報告
6.2 自編自導自演的申請論文
6.3 講故事的藝術──王家衛與陳可辛
6.4 常見論文題目
6.4.1 我是誰?(Who?)
6.4.2 事業取向(What?)
6.4.3 MBA 和學校選擇(Why?)
6.5 推薦信──你的粉絲兵團
第七章:面試──你的個人表現舞台
7.1 入學面試的3-D 用途
7.2 面試的一般規矩
7.3 面試的評估指引和準則
7.4 我的耶魯入學面試
7.5 賽後檢討的三大關注點
7.5.1 大家是否有「Feel」?
7.5.2 心理上的均勢
7.5.3 做回自己= More「Likes」?
7.6 準備面試的其他建議
7.7 入學面試的常見問題
第八章:關鍵時刻 160
8.1 候補(Wait List)
8.2 拒絕(Rejection)
8.3 重新申請(Reapplication)
8.4 錄取決定─中頭獎了!(Admission)
後言
目錄
推薦序言一 姚嘉仁
推薦序言二 Nancy Yao Maasbach
推薦序言三 Patty Keegan
推薦序言四 Dr. Janet De Silva
推薦序言五 黃元山.
自序:態度決定成敗,技巧倒是其次
鳴謝
第一章:你為何選擇MBA ? MBA 並非適合每個人
1.1 選擇升讀MBA 的四大常見動機
1.1.1 金錢回報.
1.1.2 學術上的自我挑戰.
1.1.3 個人發展與增進.
實戰故事1 ─ Leland Sun (UCLA ’86):建立人際關係是MBA 首要的遊戲規則
1.1.4 職業上的提升
實戰故事2 ─ Louis Li (Haas ’14): 從香港上環海味街到美國加州矽谷.
1.2 Specialty Masters(專業性商科碩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