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末,人類父母開始陷入「教養」過勞!
最博學的祖母級科學家出手,
導正「指南與工作化教養」氾濫亂象:
演化生物學 & 行為發展實證研究──
從科學與哲學理解孩子未來的真正成就,並不依靠父母的形塑與設定。解放「家長任務」焦慮──
找回人類親子關係的本質初心,破解流行教養工作模式的謊言與危害,
讓家長離開「好父母」認證圈,回到與孩子的摯愛關係。
美國兒童發展科普暢銷書《哲學寶貝》、《搖籃裡的科學家》著者恢宏力作!
《金融時報》年度選書.多家國際報刊專文書評
所有父母或者想要成為父母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
任何覺得自己的人生被父母禍害了的成年人,
或許也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些許慰藉。
──伊莎貝爾.貝爾維克/《金融時報》
援用最新行為發展科學與演化研究,這位當過母親、現已升格為祖母的科學家高普尼克深入講述及探查孩童的學習內幕。
比如:孩子不同的「玩」法可能看似沒有目的,卻能觸動與引爆他們未來獨特的偏好與自信;比起閱讀知識型書籍,看更多「小說故事」的孩子則可能更具假想他人的能力,長大後能成為更具備心理學家能力的成人。
這本書將為現代焦慮的父母們──尤其是中產階級父母,指出更怡然幸福的明路──照顧你的孩子非常重要,但並不是形塑他們成為某種特定的人。
工業化社會後,大眾對「父母」的角色產生了新的期待。父母(尤其是中產階級父母)也背負了新的焦慮。
本書作者艾利森.高普尼克在專為此書主題應邀至Google Talk(Google公司的外部人士主題講座)講述時,就以Google的語言資料調查產品Book Ngram Viewer指出:如果查找英語世界,將會發現人們將名詞的「雙親」(parents)推展成為動詞化的「教養」(parenting)一詞,事實上是在1970年代後才被大量地使用及討論。
於是,教養成了一種「任務導向」性的父母「行動指南」──並產出了偉大的「父母成果願景圖」,以及許多的「待辦事項」。本書中有一例即是一位紐約的母親因為「孩子光會玩、不準備考試」而控告了孩子的幼兒園。在這起案例的討論裡,會看到人們甚至用「學前教育」(preschool)這個詞來代替「幼兒園」(child care),「彷彿跟教育孩子相比,單純照顧孩子沒那麼有價值。」作者指出──但是這種工具式的幼兒園觀點是種誤導,甚至會產生不良後果。
事實上,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它並未改善孩子與家長的生活,而且某種程度而言,反而讓親子關係變得更糟。對當前中產階級父母而言,試著讓孩子成為「優秀的大人」,成為父母無盡的焦慮、內疚及沮喪的來源。而且對他們的孩子來說,父母在教養上所加諸的期望,也會帶給他們沉重的壓力。
渴望獲得教養上的專業知識,已經吞噬了中產階級父母。他們耗費數十億元在獲得教養建議與設備之上,企圖幫助孩子去面對「父母其實並不知道」的「未來」。
回到演化的觀點,「照顧孩子」是人類工程中,極其根本且深具價值的部分。不過這並非做木工、也不是目標導向的事業,旨在把孩子塑造成特定的成年人類型。
相反地,本書主張:做父母就像打造一座花園。它在於能提供肥沃、穩定、安全的環境,讓許多姿態各異的花朵綻放。也在於能培養出健全、容易適應的生態系統,讓孩子自己創造出許多各式各樣、不可預期的成年未來。更在於特定的父母與特定的孩子之間、雙方特有的人際關係,也就是一種盡心盡責、毫無保留的愛。
回歸親子關係本質,從「教養任務」中解放
教養究竟是什麼呢?怎麼樣的照顧與教育才是好的呢?這是許多父母心中的疑問。
父母都想養育出健康且快樂的孩子,但在這段過程中,父母總是身處掙扎、困惑當中,永遠無法預測自己當下的決定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進而無法判斷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這是不管哪個世代的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
本書中,作者分享了自己的養育經驗、也引徵了豐富的兒童發行心理學佐證。別人眼中,他的三個兒子快樂且成功,但原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與其他父母無貳。他不知道該讓孩子們念公立或私立學校;他不知道該讓孩子們朝藝術或科技領域發展;甚至不知道孩子在高中畢業就離婚,是否正確。在每個階段,每個選擇分岔點上,他也會不知所措。所以作者想透過這本書,告訴父母們,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去煩惱這些問題,只要營造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讓孩子自己去摸索、模仿,並成長。
作者從科學、哲學和政治觀點出發,輔以自身的養育經驗,娓娓道來。作者反駁當下流行的「教養」觀念,認為大人不該用自己的經驗與觀點去指導和訓練孩子,而是應該讓孩子透過聆聽、學習和模仿的方式,找到適合的路,擷取大人們的長處,進行改變與創新,發展屬於自己的世代。
養育孩子,從來就沒有公式可以套用,而是應該適性發展。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什麼樣的方式最適合孩子,也永遠不會知道孩子會面對什麼樣的未來,只有孩子自己知道這一切,只有他們自己才能找出最好的方式迎戰未來。
│好評│
令人驚嘆並洋溢熱情……(本書)對於以結果導向為主的教養方法,提出使人信服的糾正。
碧.威爾森/《衛報》專欄作家
本書對於父母能將孩童形塑為成功的成人的當代想法,提出質疑……高普尼克的書寫風格平易近人,用字遣詞直白坦率……其中一項深刻的觀察源自於高普尼克自身的掙扎:她和許多父母親和祖父母一樣,對於孩童使用智慧型手機與其他運用螢幕的科技一事感到萬分掙扎……孩童不該變得跟他們的父母一樣,而是從父母身上學習,再行創新。每個世代都和前個世代不同。高普尼克認為這就是身為人類的核心。
寇特妮.亨弗里斯/《波士頓環球報》
經過深度研究……(高普尼克)聚焦於幫助孩童找到自己的路……她描繪了一系列的實驗,指出透過刻意的教導,而非經由觀看、聆聽與模仿,孩童其實學到的比較少。
喬西.格勞修斯/《自然》(Nature)期刊
能找到一本與時下流行的直升機父母相抗衡的書,著實覺得欣慰。本書不僅打破只有一種最佳良好教養典型的迷思,也以真實生活案例和科學研究支持書裡的建議……這本書提供有用的靈感,也能讓某些人重新思考他們的教育策略。
《出版人周刊》
作者簡介:
艾利森.高普尼克 (ALISON GOPNIK)
高普尼克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教授及哲學委任教授。她是研究兒童發展與學習領域的國際知名學人,並且在《華爾街日報》執筆〈Mind and Matter〉專欄。高普尼克曾著有《哲學寶貝》(The Philosophical Baby)及《搖籃裡的科學家》(合著,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她育有三個兒子,並與夫婿史密斯居於加州柏克萊。
譯者簡介:
林楸燕
淡江大學英文系博士班畢業,學術專長為中古世紀英國文學和歷史與莎士比亞戲劇,現任教於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亦為思倍斯翻譯工作室譯者。著有《關於人生,莎士比亞的神回覆:來自莎劇的105個經典語錄》(悅知文化)
聯絡信箱:linchiuyen@gmail.com
黃書儀
畢業於英國里茲大學國際傳播研究所,曾任財經媒體記者、保險業公關、以及投信業行銷企劃,現專事筆譯。
譯有《第一次聊天不冷場》、《12個孩子的老爹商學院》、《英雄公司的做事習慣》、《闖世代:就用熱血打敗全球倦業潮吧!》、《練好專注力,事情再多也不煩》、《大過剩時代》、《請問你在笑什麼?》、《客評經濟的力量》、《我在投資銀行的黑色鬧劇》(以上皆為大寫出版)等。
章節試閱
6.玩耍行為
在狄更斯的《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裡,當已經瘋掉的郝薇仙(Miss Havisham)小姐坐在傾倒頹廢的宅邸裡,命令貧苦孤兒英雄皮普(Pip)去玩耍,這場景既滑稽、又令人不寒而慄。
「我煩悶極了。」郝薇仙小姐說道,「要消遣解悶。我已經和男男女女們玩夠了,所以想找個孩子來玩。玩吧。」
我想,哪怕是最喜歡爭辯的讀者也會承認,她要一個可憐的孩子在如此情況下玩耍,恐怕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困難的事了。
「得了,得了。」她用右手手指做了個不耐煩的動作,「現在玩吧,玩吧,玩吧。」
郝薇仙小姐可能是個極端例子,但狄更斯這令人不寒而慄的喜劇反映了某些關於玩耍的深度奧秘。
孩童愛玩耍,孩童和玩耍一向搭配在一起。大多數的父母親和老師對於這想法僅有模糊的概念:玩耍是件好事。甚至我們可能認為鼓勵玩耍是項好的教養技術。
但是你仔細想想,把玩耍當作教養的目標有些矛盾。畢竟,玩耍的定義就是當你沒打算做任何事的時候而做的事。這個活動的目標就是不要有目標。如果依大人所想的來決定玩耍的形式,那麼玩耍還算是玩耍嗎?即使你不是郝薇仙小姐,你能叫孩童去玩耍嗎?
科學也指出玩耍矛盾的部分。玩耍對於學習有益,這概念有著近乎直覺的吸引力。但是如果玩耍真能讓你變更聰明、更加專注,或是更能理解他人,為什麼不直接進行變更聰明、變得更專注,或是更直接進行強調的動作呢?為什麼要經由複雜的玩耍繞路而行?
直到現在,這樣的矛盾也在實際科學證據上有同樣的回應。直到最近,非常意外的是,很少有研究證明我們的直覺想法:玩耍能幫助孩童學習。
有部分的問題來自於玩耍和學習實在有太多不同的方式。我們談的是探索遊戲?還是打鬧遊戲?假裝遊戲或是電玩遊戲?我們談的學習是語言學習、發展運動技巧、理解其他人的想法、促進執行功能,或是改善日常生活的理論?每種玩耍可能和某種不同的學習相關,因此沒理由相信所有種類的玩耍都和所有的學習相關。
我將在這個章節裡概述某些不同種類的玩耍,以及我們所知道的這些玩耍,如何幫助孩童學習。首先,我們必須思考一個演化問題:動物為什麼要玩耍?
年幼的人類會玩耍,幼狼、海豚、老鼠和烏鴉也會玩耍。連章魚看起來也會玩弄塑膠瓶。幼狼玩打獵遊戲、小烏鴉玩棍子、幼鼠和兄弟們玩耍打鬧、小貓玩線球。
玩耍普遍見於有較長幼年時期、大量親代投資( p a r e n t a l investment)和腦容量較大的社會動物身上—像我們人類的動物。幾乎任何擁有較長幼年時期的動物,大部分的幼年時光都花在玩耍上。
然而,我們指的玩耍到底是什麼?玩演戲、玩打架、玩曲棍球和玩扮家家酒等遊戲,有什麼共同處?老鼠和牠的兄弟、烏鴉和牠的挖掘棍子,以及貓咪和牠的線球,三者之間有什麼底層連結?
試圖定義玩耍的生物學家指出,所有的玩耍都有五項特徵。首先,玩耍不是工作。玩耍可能看起來像在打架、打獵、挖洞或掃地,但實際上卻沒有達成任何目的。小貓沒有真的將線球吃下去,小烏鴉並沒有真的把昆蟲挖出來,打鬥的幼鼠並沒有真的傷害牠的兄弟,而玩扮家家酒並沒有將真的食物放進冰箱,房間也沒有變的比較乾淨些—實則相反。
玩耍並不只是沒有成效的行為,而它的特點讓你能將它和真實工作做區別。當老鼠玩打架遊戲時,彼此只是輕觸對方的脖子;真的打架時,牠們會痛咬對方腹部側邊。當孩童假裝倒茶時,誇張的大動作通常會使茶水濺出杯外,而非真的有利於倒茶動作。非常年幼的動物假裝打獵或假裝性交,並不會真的將戰利品帶回家或生出幼獸。
玩耍很好玩。你跟9個月大的幼兒玩躲貓貓遊戲,他們會開心地發出咯咯笑聲。動物世界裡,玩耍也帶來歡樂、開心,以及同等量的微笑和笑聲。舉例來說,老鼠打鬧時,牠們會發出超聲頻的吱喳笑聲,因為笑聲音頻太高的關係,人類無法聽到。
蒙郝薇仙小姐的恩准,但玩耍是自願性的動作。這是動物為了自己的緣故而進行,不是因為收到命令或是為了獎賞而去玩耍。事實上,幼鼠會為了能夠玩耍而先工作—牠們學會按下柵欄,因為柵欄打開,牠們就能玩耍。如果剝奪幼鼠玩耍的時間,想玩耍的渴望像慾望一樣逐漸累積,一旦有機會玩耍,牠們會立刻玩起來。孩童也是—想一想學校孩童終於等到下課休息時,開心、歡樂的叫聲。
然而,玩耍跟其他基本的慾望,像是對於食物、水和保溫的需求,並不相同。當其他的基本需求都滿足的前提之下,動物才會進行玩耍。當動物面臨飢餓或壓力時,玩耍的頻率則會下降。跟一般童年時期一樣,玩耍需要的是安全感。
跳舞機器人
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而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
可是我們仍然得找出問題的答案:玩耍為什麼能夠提供幫助?然而,工程學可能為此提供一個答案,而非心理學。如同狂熱者創造新物種,大自然也可能有時候也使用同樣的技術。
假設你現在要製造一個機器人,你也許不想要那種只會一再重複同樣動作的工業機器人,你想要的機器人是能夠適應千變萬化世界的,就跟人和動物一樣。那你應該做什麼?
設計只會做一件事情的機器人相對簡單,而要設計一台機器人,能夠處理不斷改變的情況,就困難的多。你能設計一台可以走路的機器人,但當你把它側翻,或是它自己撞到牆,或是膝蓋扭到,或是甚至失去一隻手或腳,會發生什麼事?生物能很快地適應這類的改變。請想一下一名受傷的士兵能大幅調整普通走路的步伐,並學會用義肢走路,甚至是跑步。然而,就另一方面來說,機器人面對改變時,通常是無能為力的。
電腦科學家哈得.立普森(Hod Lipson)已發現一個策略,就是讓機器人去發展機器身體運作方式的內部圖像。然後,當機器內部改變或是外在世界改變,機器人就能預測會發生什麼事情。這與下列狀況十分雷同:貝葉斯孩童努力找出如果積木是Zando會發生什麼事。達成以上目標最好的方式結果,是給機器人有機會玩耍—隨機測試不同的動作與得到結果。
立普森的機器人一開始用很蠢又隨機的方式到處舞動—就像在婚禮上喝醉酒的表現—在它試圖做出任何有用的動作之前。但之後,當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時,它就能運用玩耍跳舞階段收集到的資料,來決定如何行動。當工程師把其中的一個機器肢體拿掉,機器人仍舊能行走。一開始看起來無用的跳舞,之後卻能讓機器人更強壯。
機器人的例子也許能給我們線索,關於玩耍對於孩童的益處。玩耍讓孩童有機會能隨意改變、嘗試各種不同的動作和想法,然後得到結果。就像是立普森的機器人測試機器身體的各個動作,幼鼠嘗試不同的攻擊和防衛模式,而年幼烏鴉則是試著將棍子顛倒放,然後將其右端向上,或是像孩童擺弄著平衡木。或是在假想遊戲裡,實驗可能較具內在性。孩童或成人小說讀者正思考著,如果世界變得不同,會發生什麼事,然後得到結果。如果是猴子的生日會怎樣?或是娜塔莎的第一球會是怎樣?或是皮耶的第一次戰鬥會怎樣?
玩耍的愚蠢和其隨機的異常性,都是使玩耍變得如此有效的原因。立普森本來能嘗試預測設計的機器人後代在每種狀況下應該做的事,就像我們試圖在孩子身上做的。但那僅能夠提供給他們,發生預料之中的事情時所需的資訊。然而,玩耍帶來的禮物是,它教導我們在預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時,該如何處理。
這也解釋了另一個關於玩耍令人費解的事實。為什麼玩耍很有趣?為什麼我們特別喜愛有趣動作?目標導向的行動值得做,這是很容易理解的──畢竟,我們達到目標,然後得到獎勵。但是,你怎能夠確定動物或孩童,能處理演化也未預期到的情況?我們永遠在面對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不論是粉碎的膝蓋,新的摔跤(或是調情)動作,或是任何人類同伴施加於我們的心理學驚喜。工程成果建議的解決方法:讓機器人、動物或是孩童有機會玩耍──有機會能廣泛地探索、隨意地行動、做蠢事和不為任何理由而做事。
然而,要那樣做你必須使探索過程本身是有樂趣的,不受任何特定結果的支配。這跟性交一樣。從內部的觀點看來,我們追求性是為了尋求歡愉,而嬰兒只是副產品。但從演化的觀點來看剛好相反—生育是最終的目的,而我們在性交中得到的歡愉只是用來激勵我們進行該活動。
因此, 我們玩耍不是因為它最終帶來給我們強大的認知功能—雖然那可能是進行玩耍的演化動機。我們玩耍是因為它非常有趣。
超越郝薇仙小姐
雖然還需要進行很多實驗,但是玩耍和學習相輔相成,這對於老鼠和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的讀者來說都是同樣重要的。讓孩童玩耍顯然是重要的。對於照顧者的角色,還有要再多加敘述的嗎?是否父母親能夠幫助孩童玩得更好呢?
一項令人沮喪近似郝薇仙小姐風格的發現指出,成人實際上會妨礙孩童玩耍。伊莉莎白.波納維茲(Elizabeth Bonawitz)和同事運用學校教育裡的直接指導在串珠實驗裡,用以對比有趣、探索式的學習方式。他們給學齡前孩童有著許多塑膠管的玩具,每根塑膠管能啟動不同的作用。如果你按其中一根管子,裝置會發出嗶嗶聲;按另一根管子,則會出現一面原本藏起來的鏡子;再按另一根管子,則燈會亮起來,還有按了會播放音樂的管子。
接受實驗的孩童裡,有一半的孩童見到實驗者帶來玩具並說:「哦,請看這個好玩玩具!哎喲!」然後她「意外地」撞到其中一根管子,然後裝置響起嗶嗶聲。而另一半的孩童則見到像是學校老師的實驗人員。她說:「哦,請看我帶來的好玩玩具!讓我展示給你看它是如何運作。」她故意按會讓裝置發出嗶嗶聲的管子,然後就將玩具單獨留給這兩組孩童玩耍。
兩組孩童都立刻讓裝置發出嗶嗶聲—因為他們已經知道如何讓裝置發出嗶嗶聲。問題在於他們是否也能得知其他的功能。當實驗者意外啟動玩具之後,孩童對它非常感興趣,然後自己也試著玩。他們隨意嘗試不同的動作,結果他們發掘玩具所有的功能。然而,當實驗者扮演像老師一樣的角色,該組的孩童會按管子讓裝置嗶嗶叫,然後一再按管子,讓玩具喋喋不休地發出嗶嗶聲,而不會嘗試新的功能。
實驗者意外讓裝置發出嗶嗶聲,而不是試圖刻意教導孩童玩具的操作方式,該組孩童比起另外一組孩童,玩玩具的時間比較長,也會嘗試更多不同的動作,然後發掘更多「隱藏」的功能。
因此教導是把雙面刃。孩童對於被教導一事非常敏感,如同我們在前幾章節內容裡提到的。但是,教導似乎阻止孩童更進一步發掘所有玩具能提供的可能性。孩童變得更積極於模仿老師的動作,而不是自己發掘事物。(跟我一樣的大學教師能辨認出這樣的症狀到成年時期依舊持續存在。)
記得前面我提到模仿章節裡三個動作實驗嗎?在該項實驗裡,4歲的孩童看見一名成人對著玩具進行一連串複雜的動作,像是左右搖晃玩具、按壓它,然後拉起玩具上的圓環,或是輕敲它、按按鈕,然後翻轉它。有時候,這玩具撥放音樂,有時候沒反應。
事件的模式指出可能有更簡單的方式能讓機器啟動。例如,你需要做的只是拉起玩具的圓環。
當成人說她一點都不知道玩具的運作方式,孩童就能發掘更聰明的策略。但是當成人的舉動像老師,並說她正展示的玩具的運作方式,孩童則只會模仿老師的動作。
老師和大人總是搞砸事情嗎?其實不盡然。自發玩耍的天性是未受指導的、多變的。但當你像在學校一樣,想要教導孩童某件特定的事情時,該怎麼辦?
實驗人員在一項研究裡,試著教導學齡前孩童一項深具挑戰性的幾何學的形狀概念。學齡前孩童並不知道幾何學上重要的形狀基本原則。他們一開始也不知道三角形有三個邊,不論邊長是多少,內角是銳角或是鈍角。
研究人員給4歲孩童一套有著不同種形狀圖案的卡片──有典型的形狀,像是等邊三角形和正方形,也有較不常見的形狀,像平行四邊形。
其中一組孩童只能玩形狀卡。對於第二組孩童,實驗人員也參與遊戲。他們穿戴偵探帽,並解釋他們將發掘形狀的秘密。然後,他們點出一組幾何學定義上的三角形和五角形,再請孩童找出其中共同的祕密。當孩童們回應時,成人將孩童的回答詳加說明,然後再問他們問題,以上都是遊戲的一部分。我也將奧古斯都的老虎和精靈用同樣的方式加以詳細描述—他自己可能不會想出蒂妲妮亞和艾莉兒這樣的名字。
對於第三組孩童,實驗人員則扮演老師的角色。他們說的話和實驗人員對第二組孩童說的話一模一樣。但是,跟第二組相反的是,他們不鼓勵孩童自己找出秘密,而是由實驗人員直接告訴他們各種形狀和定義。
一週之後,研究人員要求孩童將一組新的形狀卡片分成「真實」形狀(符合幾何學規則的形狀),和「假」形狀(不符合幾何學規則的形狀)。第二組「引導遊戲」裡的孩童,表現比其他兩組都要來得好。他們對於形狀的特性學習地比較深刻,也更全面性地瞭解形狀的原則。
這類的引導遊戲能夠提供給老師和教育家當作範本。科學家使用「支架」(scaffolding)這個詞彙,形容這類的互動。成人並沒有替孩童建構知識,相反地,成人建構支架,而支架幫助孩童自己建構知識。引導遊戲的方法與早先我提過關於孩童的學習和聆聽方法相近。
照顧者其實有許多方法能夠促成玩耍,而不用告知孩童進行玩耍或是試圖控制玩耍的方式。首先,我們從動物研究裡得到一項重要經驗。玩耍是人類童年時期裡的基礎部分,即使在很糟的情況下,玩耍仍會出現。恐怖的納粹集中營裡的孩童也會玩耍,但是在穩定、安全的環境裡,玩耍活動明顯蓬勃發展。與其他人相比,照顧者在尋找資源,創造適合玩耍的環境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而這顯然不是件簡單或是特別有趣的事,而且沒有人能做得完美,但是讓孩子玩耍是件極為容易的事。
第二種方法,照顧者能促進孩童世界的豐富性。不同文化的孩童裡玩耍的方式都不同,因為圍繞孩童身旁,用來玩耍的東西都不同,從棍子、石頭和玉米穗軸,到蘋果平板電腦,而成人能夠提供這些玩具。成人提供給孩童掌握自身文化裡特定工具的機會,就像讓幼鳥玩棍子和葉子的成年烏鴉。
《WIRED》雜誌曾經舉辦評比,將棍子列為歷史上最好玩的玩具。除了棍子之外,還有罐子、平底鍋、灑水壺、金魚和毛毛蟲,甚至是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是好玩的玩具。
成人有時候也可以一起玩耍。當孩童探索他人的心智時,最佳玩具當然是實際真人的心智。「引導遊戲」就是個好例子。成人讓孩童主導遊戲方向,但他們也在身旁建議或詳加說明(或是戴著很蠢的偵探帽)。
跟孩子一起玩還有個更重要的理由。玩耍對大人來說也是很有樂趣的。以收集足夠資源給孩子玩而言,並不是很有趣的工作,但玩耍可以是一種補償。我跟奧古斯都一樣喜愛花園裡的精靈,但坦白說,如果不是奧古斯都的關係,我應該不會參與如此裝模作樣的遊戲,我也不會在地毯上玩著玩具車閃電麥坤的競速遊戲,也不會將罐子裝滿積木,假裝它是碗湯,或是跟那些惡名昭彰,總是惹上麻煩的小猴子一樣,在床上跳來跳去。和喬吉安娜(Georgiana)妹妹玩躲貓貓和小蜘蛛時也很有趣,特別加上她具感染力的咯咯聲。
諷刺的是,當代來自中產階級的父母親可能會允許自己玩耍,但前提是他們相信這是養育工作的一部分。美國有著相當著名的清教徒特點,就是我們擅於將別國視為是簡單愉悅的事情,從食物、散步到性愛,變成耗費心力的工作案子。我們遵守地中海式飲食,卻不吃義大利麵和番茄,我們做有氧健行,卻不在飯後散步走走,我們奉行《性愛的愉悅》的內容,而不是性愛本身的愉悅。以上的種種原因都讓我們認為讓孩童自己自發地、任意地玩耍有助於學習,但演化故事的另一部分則告訴我們,玩耍本身就是令人感到滿足的好事──是愉悅、歡笑、父母親與孩童樂趣的來源。即使沒有其他原因,光是玩耍帶來的歡樂就足夠是正當理由。
6.玩耍行為
在狄更斯的《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裡,當已經瘋掉的郝薇仙(Miss Havisham)小姐坐在傾倒頹廢的宅邸裡,命令貧苦孤兒英雄皮普(Pip)去玩耍,這場景既滑稽、又令人不寒而慄。
「我煩悶極了。」郝薇仙小姐說道,「要消遣解悶。我已經和男男女女們玩夠了,所以想找個孩子來玩。玩吧。」
我想,哪怕是最喜歡爭辯的讀者也會承認,她要一個可憐的孩子在如此情況下玩耍,恐怕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困難的事了。
「得了,得了。」她用右手手指做了個不耐煩的動作,「現在玩吧,玩吧,玩吧。」
郝薇仙小姐可能是個極...
推薦序
前言 父母的矛盾(節錄)
我們養兒育女,究竟是為了什麼?身為父母,照顧子女是一件令人身心俱疲的事,然而,多數的我們也從中獲得深深的滿足感。為什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覺得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常聽到的答案,尤其是來自現今中產階級的父母們的答案是,身為父母,可從事一種所謂「教養」的工作。「教養」是一個具有目標的動詞;它代表一項職務,一種工作。某程度而言,其目標就是將您的孩子,變成一個更好或更快樂或更成功的大人—比他們原來要更好,或者是比隔壁鄰居的孩子還要更優秀(雖然我們只能在檯面下討論)。正確的教養方式,會養育出身心健全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以後就會變成身心健全的大人。
當然,人們有時候也會用「教養」這一詞,來形容父母在做的事。但是更常見的是,特別是在當今社會裡,教養代表著是父母應該要做的事。在這本書裡,我會以科學、哲學和政治觀點,以及我個人的想法,來論證這根本就是一種錯誤的先入為主的教養觀念。要了解父母與孩子真正的想法與行為反應,這是一個錯誤的方法,而用此觀念來看親子應該如何思考與反應,當然也是不正確的。事實上,這只會讓親子之間的生活變得更糟,不會更好。
不證自明且毫無爭議的是,教養是一種無所不在,且吸引著人們目光的一種觀念。不過,於此同時,父母們也感受到有種教養模式不斷牽引著我們,就連撰寫本書的我自己,也有相同感受;而且,父母們總隱約覺得這種教養模式有些不太對勁的地方。我們既擔心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同時也擔心他們承受著壓力:在學校必須表現良好。我們會拿自己的孩子與朋友的孩子相比較,然後又很憎恨自己這樣做。我們點閱讚揚或攻擊新式教養方式的頭條新聞,然後卻直說自己實際上是依據直覺教養小孩。
努力達到某特定的成果,是許多重要工作或事業的經營模式。就像是木匠、作家或生意人,這就是他們經營或做生意的方法。你可以從椅子或是書籍的品質,還有財務獲利狀況來評判你是否是一位成功的木匠、作家或是生意人。在教養的世界中,也是依循同樣的方法。父母就像是木匠,然而,其目標並不是製作出某特定類型,例如椅子的產品,而是型塑出某種特定類型的人。
在職場上,專業才能夠帶來成功。至於教養,父母們亦可利用某些技巧,某種特殊的專業,幫助他們達到型塑、改變孩子們生命的目標。目前正有一個龐大的產業興起,都是為了提供教養方面的專業知識。在亞馬遜的網站上,與教養相關的書籍就有六萬多本,且從書名標題來看,多數都是指南性質的書籍。
許多教養指南,都會提供實際的建議,教導你如何成為一位父親或母親。其中,有更多書都在建議家長,多練習一些正確的技巧,更有機會讓孩子們變得更不一樣。
不過,教養模式並非只要從指南書籍中就可尋出端倪。這個模式型塑了人們一般看待兒童發展的方式。我是一名發展心理學家—我一直努力了解兒童的心理狀態及其原因。但即使如此,曾經針對兒童科學而採訪過我的每個人,也都問過我父母究竟該要怎麼做,以及這麼做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長期性影響。
教養是父母們主要傷神的原因,尤其是母親。它引爆了永無止盡的「媽媽戰爭」。如果你認為教養是某種工作,那麼就必須在這項與其它工作(例如,自己的職業)之間進行抉擇。尤其是母親,一直在成功的母親與成功的工作表現中,處於拉扯與衝突的狀態。她們被迫在「降低母職的重要性」和「放棄職涯」兩者間進行抉擇。父親也有這種進退兩難的窘境,而且內心的撕扯更為劇烈,因為他們比較少說出來或承認。
或許正因如此,有一股反向拉力產生,將身為父親的重要性之價值降低了—因而大家開始產生了錯覺,認為只有母親才會對照顧孩子,擁有正反並存的感覺。假如當一名父親或母親,這份工作的目標是要創造出一名優秀的大人,這個工作實在是非常的吃力不討好—工時長,沒有薪資也沒有福利,工作繁重。你並不知道這二十年來,這個工作做得是否稱職成功,整個過程令人費心傷神,甚至會引人內疚。然而,假如這若不是一份工作,我們又何必如此?假如重點並不在培育出某一種類型的大人,那麼重點又該是什麼?
我也是焦慮的父母之一,是一名中產階級的上班族母親,我這輩子一直感受到這股教養模式的拉力與抗力。我的三個兒子已經長大成人,他們相當的快樂與成功,也開始擁有自己的孩子。但我也發現,當孩子在他們人生的高低起伏時,我也一直不斷的評斷自己的工作成績──或應該獲得獎勵。小兒子在8歲的時候,我每天走路陪他上課,這是否過度保護他了?或者,在他快9歲的時候,我不再陪他走路上學,是否又太過疏忽了?我希望我的孩子都可依自己的天性與腳步,去發掘自己的天賦及專長,但是,我當初應該堅持要求大兒子,先完成大學,而非試著當一名音樂家嗎?我當時一直認為,即使到目前依然堅信,公立學校對孩子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當我大兒子與二兒子在地區公立高中過得很痛苦時,我當初應該比照小兒子一樣,送他們去郊區的私校念書嗎?我當初應該強迫小兒子關掉電腦去念書,還是應該讓他成為程式語言的專家?我當時要怎麼確定「聰明」的二兒子,擁有很多閒暇時間,可以同時玩、寫作業,還能夠跟著家教上進階數學課,並且學習芭蕾舞?最困難的是,我在小兒子完成高中學業時離婚。我應該把離婚時間提前還是延後,還是根本不該離婚?
雖然我個人在心理發展上擁有專業與知識,但這並不會讓我比任何人都還要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麼。回首我近四十年身為母親的日子,我認為最好的答案,就是毋需費力去思考這些問題。
找出當父母如此值得的原因,有那麼重要嗎?親子間的問題,總是被歸類在生活類文章,或出現在媽媽的部落格裡。但是在這本書中,我想要討論的是,這類天天發生上演的問題與焦慮,事實上則反映出人類本身真實且深層的本質──這是身為人類與生俱來的緊張。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長期且無助的孩童階段,以及對孩子所投入的心血,這兩者交相激盪之下,成為了形塑一個成人的最關鍵部分。投資於孩子身上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會進化及發展?
找出當父母如此值得的原因,並非只是個人或生物上的問題,它同時也是社會與政治問題。在人類的歷史上,照顧孩子從來不只是扮演生物上的父親或母親而已。從遠古開始,這已是任一個人類群體之間的主要工作;直到現在仍是如此。例如,教育已被大眾認為是一種幼兒照顧。
至於在其他社會機構裡,我們照顧孩子的方法在過去已出現轉變,在未來也會持續變化中。假如我們希望對這些變化做出正確抉擇,我們一開始,就必須審慎思考,我們究竟是基於何因來照顧孩子。幼兒園應該要什麼樣的才好?公立學校該如何革新?誰應該為孩童的福利做決定?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新科技的誕生?照顧孩童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項科學與個人的任務;過程裡所出現的緊張與矛盾情緒,其實也可大可小。
世界上肯定有超越「教導指南」或是「依循前人經驗」等對待孩子的方法。把眼光放遠,以科學與哲學的角度來看,或許可以幫得上忙。但我最近當上了祖母,或許這個身分,讓我可以用更好的觀點來看待兒童教養。當了祖母後,我對自己也曾是過來人的新手媽媽們,無論是錯誤或成功之處(她們尚無法辨別這兩者),以及處於親子間的掙扎奮鬥之中,皆能以同理心的距離感待之。
因此,這是一本由祖母、同時也是科學家暨哲學家—我的猶太祖母應該會稱之為「bubble」所撰寫的書;但我是一位來自於柏克萊大學的bubble 與祖母,我主持一個認知科學實驗室,同時,也在訴說過往故事與烤藍莓鬆餅之間,撰寫著哲學故事。祖母級科學家與哲學家在過去極其少見,因此或許結合了兩者的觀點後,可以幫助我們超越教養的範疇,來了解身為父母的價值。
兩個矛盾
因此,做一名父母,只是在愛孩子而已。只不過,愛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世上已有非常多的討論、著作及歌曲,在論述對性愛的矛盾、複雜及狂熱。而我們對孩子的愛,也是一樣的激烈、矛盾及複雜,也同樣令人瘋狂。然而關於親子之間的討論,特別是年紀很小的孩子,仍僅限於指南類的書籍裡或是記憶之中。
在這本書裡,我會特別著重在兩個令人感到矛盾之處:愛的矛盾與學習的矛盾。這兩者就存在孩童時期的進化本質上。而一般教養模式正好無法處理這兩問題;當我們用科學和個人角度來思考孩童時期,它們才會浮現。事實上,近期多數科學研究的發現,更凸顯了這些矛盾之處。
不過,它們並非只是抽象的科學與哲學問題。實際生活中的緊張與進退兩難,就是這兩者的最佳體現,讓家長們十分苦惱。它們亦深植於道德困難與政治抉擇上,當整個社會試圖探討幼兒照護議題時就會顯現。
愛的矛盾
第一個令人進退兩難的問題,出現在獨立與依賴間的緊張情緒上。家長與其他照護者必須對眼前這個完全沒有獨立能力的生物—嬰孩,負起全部的責任。但是他們也必須把這個完全沒有獨立能力的生物,變成獨立且自主的成人。我們先從餵食及換尿布開始,幾乎整天抱著我們的孩子,並帶著令人驚訝的滿足感甚至是快樂,完成所有的事。假如幸運的話,偶爾收到孩子從另一個城市所發來的熱切訊息,這將會成為照顧孩子的終點。一段婚姻或友誼像是為人父母一生的兩端點,這樣的人生即使不是非常病態,也是相當古怪的。孩子從一個最需要愛的依附者,搖身變成一個與你有距離且分開的獨立個體。
在孩子生長的初期,我們處理他們生活上的大小事,遠比孩子自理的部分還多,尤其是嬰兒,一切事情都是由父母親或照護者一手包辦。但是,假如我是一個好媽媽,未來就不該控制、介入孩子長大成人後的生活。
這種緊張情緒在孩子青春期時會更為明顯。孩子不僅開始離開我們而獨立、自主,他們同時也脫離了上一世代而獨立自主,成為新世代的一員。嬰兒期與親密感結合在一起—我們抱緊自己的嬰孩,無論是身體上或心裡上。成為成人的孩子則是(也應該)以外國人來看待──因為他們是居住在未來的人。
第二種緊張情緒,出現在我們對孩子的愛的專一性上。我以特別的方法來關心照顧我的孩子。我們覺得孩子享有的福利比任何事還要重要,無論是其他孩子所享受的福利,或是我們自己的快樂幸福感等。為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會變得、甚至應該要變得堅毅、毫不留情。例如住在一個貧窮社區的貧窮母親,縮衣節食是為了送她的孩子到很好的私校念書,而這間學校是周遭其他孩子根本念不起的。她是非常勇敢,而非自私或愚蠢的母親。
但這是一種獨特的英雄主義。一般大眾對道德與政治的看法是:所有道德與政治原則應該是放諸四海皆準,公平、公正、正義—這些原則理應適用於每個人身上。例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然而,我關心照顧我自己的孩子,對我的孩子負責,而非所有的孩子。因此我也應該要這麼做。
這種特定的承諾是從何而來?這並非只是血緣遺傳的問題而已,而是任何一個只照顧某一孩子的照護者,幾乎都只愛眼前這個特定、特別的奇蹟。我們對自己孩子的愛的專一性,該如何適用於寬廣的兒童養育政治之上?且這對公共政策而言,又代表何種意義?
學習的矛盾
第二類的矛盾,來自於孩子對大人的模仿學習。在現今「學校教育決定未來成功」的世界裡,讓許多教養都著重於讓孩子有更多、更好及更快的學習。因此套用公式的教養模式,也是多半是教育的預設模式。也就是大人教導孩子所應該知道的知識,而且這會決定孩子們思考與行為的方式。這個想法似乎清楚、也合乎道理,但科學與歷史卻再一次駁斥這樣的看法。
第一個矛盾之處來自於遊樂與學習。孩子們從玩樂中學習,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但是他們是怎麼學的?又是為了什麼?從定義上來看,遊玩是自然產生的開心行為,而非具某一特定目的,必須完成某特定目標的行為。而充滿玩樂的童年時代,也必定有其作用。
事實上,幾乎人人都認為孩子應該有時間玩樂;但是訂定玩樂時段卻也是我們開始規定孩子生活的第一件事。休息被閱讀練習所取代;對牆拋球與跳房子遊戲也變成了足球訓練課。教養模式給我們一長串孩子應該做的活動項目。從中文課到功文數學(Kumom),乃至於SAT 的考試準備,孩子根本沒有多餘時間可以玩。我們對這現象感到糟糕,卻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傳統道德與政治系統,都是在探討人類行為的嚴肅與真摯。它們關乎著個人與社會群體,為完成某一特定目標時該怎麼思考、計畫及行動。但是,孩子和童年都是關乎於玩樂。孩子為什麼要玩遊戲?我們又該如何評斷檢視遊樂的價值,不只從我們個人的角度,還要從道德與政治的角度來看?
正如孩子必須從一個非常依賴的生物,轉變成為一個擁有自主能力的大人,他們也必須從一個多數時間都在玩樂的生物,成為一個幾乎都在學習、工作的成人。在這轉變過程中,孩子的心智與大腦會出現深刻的變化。父母、照護者與老師,都必須面對與處理孩子在這上面的變化,並試著保留遊樂所帶來的好處,同時彰顯學習時所帶來的優點。很多人認為,處理孩子這類轉變的主要機構—學校,在這兩者上做得很糟糕。有可能做得更好嗎?
第二種緊張情緒出現在傳統與創新之間。二十一世紀偉大的螢幕與書籍之戰,只不過是這場長期抗戰的前哨戰。人類總是陷於保留舊有與擁抱創新的掙扎中。這種緊張情緒其實已出現很長一段時間—這並非只是科技文化的特徵,也是我們發展進化過程的一部分。而孩子一直以來,就其本質而言,一直都在這場戰爭的前線上。有許多道德與政治的論述,尤其是傳統及保守派,特別強調保存傳統與歷史的重要。延續過去的文化認同,浸淫在過往傳統中,是人類生命深刻且滿足的一部分。而照護者在照顧嬰孩的過程中,也把傳統傳遞、灌輸給了孩子。
但同時之間,童年的基本功用之一,就是允許創新與改變的發生。的確,令人矛盾的是,假如過去先人沒有任何新的發明,也不會有特定的文化與傳統可以傳承。若沒有空前的新事件的發生,也不會有歷史的存在。在青春期的時候,孩子們的特徵就是發明很多新的穿衣方式,創造出新式跳舞、流行語,甚至是新的想法。我們該如何評估並傳承我們的文化與傳統,同時又能夠允許且鼓勵孩子們去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與傳統?
針對愛與學習所產生的矛盾,科學可以幫我們找到解答;我將會提出新的科學研究,來幫助我們了解愛與學習究竟是如何運作、產生效果的。演化生物學的研究,闡述了我們對孩子的愛的源起,以及依賴與獨立,專一與普世皆然,在這份愛當中所展現的方法。在認知科學裡,關於學習已有幾種新的方法產生;關於兒童如何學習周遭照顧他們的人,也有一系列新的研究出現。即使是嬰兒與年紀很小的孩童,對社會規範與傳統仍很敏感,並且會從周遭的照顧者身上,迅速適應這些規範。
同樣的,過去幾年來有一項重大的發現是,即使是年紀很小的孩童,也會想像出新的可能性,並思考自己或者周遭世界可能的新樣貌。而且新研究也證實,並說明了遊戲對學習帶來好處的方式。在發展神經科學上,我們開始探討了解年輕的大腦與年老的大腦之間,究竟有何差異。我們也開始去了解,大腦從初期以「玩樂為主的學習」,慢慢轉化成以「目標導向式的規畫」,在這轉換過程中,神經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所有的科學研究都指往同一個方向:童年應是一段充滿多元與可能、探索與創新、學習與想像的時期。這對人類極長的童年時期來說,更是事實。人類擁有卓越的學習與想像能力,是要付出代價的。能力的探索與開發、玩樂與學習、想像與活動之間,都存在著交換關係。
針對這樣的交換關係,進化給了我們一個解決方法,也就是讓每個剛誕生的嬰孩,都有保護者在身邊。這些保護者可確保孩子的成長茁壯、學習以及想像,儘管是在這麼脆弱的時候。這些保護者也會將上一代累積下來的知識傳承下去。他們也會讓每個孩子有創造新知識的機會。這些保護者就是父母親們,同時也是祖父母、叔叔伯伯,以及朋友或是其他照護者。這些保護者必須努力保護著每個孩子,也得在孩子長大時放手;一定要容許孩子們遊戲玩樂,也要讓他們具備工作、生存的能力;他們要傳承傳統,同時也要鼓勵創新。家長的兩難,正是這些生物實際基礎下的產物。
孩童花園
能幫助我們了解與孩子間這段特殊關係的最佳譬喻,或許是一個老掉牙的譬喻。照顧孩子就像是照顧一個花園,而身為父母就像是當一名園丁。
在一般的教養模式裡,父母比較像是一名木工師傅,你可能要稍微注意手上拿的是哪一種材料,這或許會影響你創作出來的作品。不過,基本上你的工作是將這些材料雕刻出一個成品,而此作品將會符合你心中最早所想像的藍圖。而且,你也可依據完成品來評估你的工作品質。這扇門堅固嗎?這椅子牢靠嗎?混亂與多元性是木工師傅的敵人;精確與條理才是師傅們的好友。多測量幾次,裁切就不會出錯。
但另一方面,我們在種植園藝時,我們會給予植物安全且營養充足的空間成長。這是份需要勞力付出的工作,讓人滿頭大汗,必須吃力的挖洞,全身沾滿畜肥。而且,每個園丁都知道,品種特殊的植物總是很難照顧。該是粉紅色的虞美人花卻變成霓虹橘色;應該沿著柵欄往上攀長的玫瑰,竟然離地面只有一英尺的高度。黑斑、銹病和蚜蟲也永遠清除不完。
不過,當這座花園出現了令人意外的發展;當雜草般蔓生的白色皇后蕾絲(Queen’s Lace),驚喜的在黑色紫杉樹前生長;當被遺忘的水仙花出現在花園的另一頭,並且在一大片藍色勿忘草中冒出枝枒;原本應緊抓著藤架而生的葡萄藤,卻從樹上茂盛的蔓延開來。種種驚喜的成果以其所帶來的喜悅,這就是我們的最大回報。事實上,上述種種園藝上的驚喜成果,有其更深層的意義。沒錯,某些類型的園藝,確實是希望達到某特定結果,例如種植溫室蘭花或造景盆栽。這類型園藝與精緻木工一樣,都需要專業與技術。在英國,蒔花種樹的園丁們,用「溫室園藝」一詞來形容焦慮的中產階級父母們的教養行為,也就是美國人所謂的「直升機父母」。
但,再以種植牧場、灌木籬牆或者是替小屋做園藝造景來看。牧場之美就在其混亂性—不同品種的花草可能會在環境影響之下,有的長得繁茂興盛,有的可能會萎縮枯萎;任一種植物都無法保證可以長得高聳挺立,或者持久綻放。而好的園丁就是努力給予肥沃的土壤養分,讓整個花園生態系統的不同植物,綻放出不同的美麗及綠意—也可能會有植物有生長的困難。跟一張好椅子不同的地方是,一個漂亮花園是變化不斷的,因為天候與季節環境是會隨時變化的。而且長時間下來,這樣具有多元性、彈性、複雜度、動態的環境,會比在溫室裡仔細培植的花朵,更為健康且有適應性。
當一個好父親或母親,並非把小孩變得聰明或快樂或成功的大人,而是養出一個健康、適應力強、有彈性的孩子,去面對難以預料卻必須面對的未來世界。園藝充滿了風險,也會令人心碎。看著快要發芽的心血突然間枯萎,每個園丁都知道這會有多麼的心痛。只有一種花園不需要面對這種風險與痛苦,就是上面裝置著塑膠雛菊的人造草皮。
聖經中的伊甸園就是童年生活的最佳寓言寫照。我們從小生長在充滿愛與關懷的花園裡,這是個富饒與穩定的花園;在孩童歲月中,我們不知道學習及思考是什麼。直到了青春期,才開始進入知識與責任、付出與痛苦的世界,而這痛苦包括了將下個世代的孩子帶到世界的真實生產劇痛與其象徵的勞力苦痛。我們的生命,若未經歷這兩個階段—伊甸園與墮落、純真與體驗,就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的成人。
孩子們雖然總認為我們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身為父母的我們深切苦惱,意識到自己全然缺乏如神般的能力與權力。而且,所有父母,包括生理上的真實父母以及其他關心孩子們的每個人,都是這場人類成長故事中,最無奈之處的見證人與主角。這也是身為一位父親或母親,最值得的地方。因此,身為父母,我們的工作並不是創造出某種類型的孩子。
相反的,我們的工作是提供一個受保護的、充滿愛、安全及穩定的空間,讓各種難以預知其類型的孩子可以成長茁壯。我們的工作並非形塑孩子們的心智;而是讓他們的心去探索這世界所允許的各種可能性。我們的工作並不是告訴孩子們該怎麼玩;而是給他們玩具,並且在他們玩完後收拾玩具。我們不能逼迫孩子們學習,但我們可以讓他們有學習的機會。
前言 父母的矛盾(節錄)
我們養兒育女,究竟是為了什麼?身為父母,照顧子女是一件令人身心俱疲的事,然而,多數的我們也從中獲得深深的滿足感。為什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覺得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常聽到的答案,尤其是來自現今中產階級的父母們的答案是,身為父母,可從事一種所謂「教養」的工作。「教養」是一個具有目標的動詞;它代表一項職務,一種工作。某程度而言,其目標就是將您的孩子,變成一個更好或更快樂或更成功的大人—比他們原來要更好,或者是比隔壁鄰居的孩子還要更優秀(雖然我們只能在檯面下討論)。正確...
目錄
前言 父母的矛盾
從教養到身為父母
兩個矛盾
愛的矛盾
學習的矛盾
童年的特殊性
孩童花園
第1章 教養的駁斥
讚美混亂
理論代替人類而被淘汰
探索 VS 開發利用
給予保護的父母
第2章 童年的演化
從兩大場景看演化
超越「就是如此」的故事
未成年的兩難
學習、文化與回饋循環
變數:未知的未知
回到教養
第3章 愛的進化
對偶關係:複雜
多元之愛
祖母們
代行親職
承諾之謎
忠誠的根源
承諾的代價
愛與教養
第4章 邊看邊學
鏡像神經元的迷思
模仿的誕生
學習認識世界
當小孩子比大人還厲害的時候
過度模仿
儀式
各文化的模仿行為
一同做事
第4章 透過聆聽學習
從證言中學習
相信自己
你要相信誰?
講故事
問題和解釋
為什麼要問為什麼
本質問題
讓他自己搞懂
第6章 玩耍行為
愛打鬧的老鼠
對所有事情感興趣
串珠和紙片拉炮
假想
貝葉斯孩童
心智的種類
跳舞機器人
超越郝薇仙小姐
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
第7章 成長
進入學徒時期
在學校學習的技能
幼童與孩童的思考方式不一樣
注意力缺失症
學校教育和學習
用遊戲來探索學習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
第8章 過去與未來:孩童及科技
閱讀的大腦
螢幕的世界
伊甸園與《瘋狂麥斯》
科技的制輪
網路城市
該怎麼做?
第9章 孩童的價值
個人聯繫與公共政策
錢從哪裡來
老人與孩童
工作、玩耍、藝術、科學
結論
致謝詞
前言 父母的矛盾
從教養到身為父母
兩個矛盾
愛的矛盾
學習的矛盾
童年的特殊性
孩童花園
第1章 教養的駁斥
讚美混亂
理論代替人類而被淘汰
探索 VS 開發利用
給予保護的父母
第2章 童年的演化
從兩大場景看演化
超越「就是如此」的故事
未成年的兩難
學習、文化與回饋循環
變數:未知的未知
回到教養
第3章 愛的進化
對偶關係:複雜
多元之愛
祖母們
代行親職
承諾之謎
忠誠的根源
承諾的代價
愛與教養
第4章 邊看邊學
鏡像神經元的迷思
模仿的誕生
學習認識世界
當小孩子比大人還厲害的時候
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