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双子MOOK兩本85折當爸媽過了65歲張忠謀村上春樹韓江蔡康永孫翠鳳不婚讀冊選讀聯經暢銷66折起心靈工坊全書系屁屁偵探神奇柑仔店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假仙女絕望者之歌
暫不供貨

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解救現代直升機父母的親子關係人類學(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艾利森.高普尼克|譯者:林楸燕、黃書儀

出版社:大寫出版

出版日期:2018-03-31

ISBN/ISSN:9789869504997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52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20世紀末,人類父母開始陷入「教養」過勞!
最博學的祖母級科學家出手,
導正「指南與工作化教養」氾濫亂象:

演化生物學 & 行為發展實證研究──
從科學與哲學理解孩子未來的真正成就,並不依靠父母的形塑與設定。


解放「家長任務」焦慮──
找回人類親子關係的本質初心,破解流行教養工作模式的謊言與危害,
讓家長離開「好父母」認證圈,回到與孩子的摯愛關係。

美國兒童發展科普暢銷書《哲學寶貝》、《搖籃裡的科學家》著者恢宏力作!
《金融時報》年度選書.多家國際報刊專文書評

所有父母或者想要成為父母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
任何覺得自己的人生被父母禍害了的成年人,
或許也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些許慰藉。
──伊莎貝爾.貝爾維克/《金融時報》

援用最新行為發展科學與演化研究,這位當過母親、現已升格為祖母的科學家高普尼克深入講述及探查孩童的學習內幕。

比如:孩子不同的「玩」法可能看似沒有目的,卻能觸動與引爆他們未來獨特的偏好與自信;比起閱讀知識型書籍,看更多「小說故事」的孩子則可能更具假想他人的能力,長大後能成為更具備心理學家能力的成人。

這本書將為現代焦慮的父母們──尤其是中產階級父母,指出更怡然幸福的明路──照顧你的孩子非常重要,但並不是形塑他們成為某種特定的人。

工業化社會後,大眾對「父母」的角色產生了新的期待。父母(尤其是中產階級父母)也背負了新的焦慮。

本書作者艾利森.高普尼克在專為此書主題應邀至Google Talk(Google公司的外部人士主題講座)講述時,就以Google的語言資料調查產品Book Ngram Viewer指出:如果查找英語世界,將會發現人們將名詞的「雙親」(parents)推展成為動詞化的「教養」(parenting)一詞,事實上是在1970年代後才被大量地使用及討論。

於是,教養成了一種「任務導向」性的父母「行動指南」──並產出了偉大的「父母成果願景圖」,以及許多的「待辦事項」。本書中有一例即是一位紐約的母親因為「孩子光會玩、不準備考試」而控告了孩子的幼兒園。在這起案例的討論裡,會看到人們甚至用「學前教育」(preschool)這個詞來代替「幼兒園」(child care),「彷彿跟教育孩子相比,單純照顧孩子沒那麼有價值。」作者指出──但是這種工具式的幼兒園觀點是種誤導,甚至會產生不良後果。

事實上,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它並未改善孩子與家長的生活,而且某種程度而言,反而讓親子關係變得更糟。對當前中產階級父母而言,試著讓孩子成為「優秀的大人」,成為父母無盡的焦慮、內疚及沮喪的來源。而且對他們的孩子來說,父母在教養上所加諸的期望,也會帶給他們沉重的壓力。

渴望獲得教養上的專業知識,已經吞噬了中產階級父母。他們耗費數十億元在獲得教養建議與設備之上,企圖幫助孩子去面對「父母其實並不知道」的「未來」。

回到演化的觀點,「照顧孩子」是人類工程中,極其根本且深具價值的部分。不過這並非做木工、也不是目標導向的事業,旨在把孩子塑造成特定的成年人類型。

相反地,本書主張:做父母就像打造一座花園。它在於能提供肥沃、穩定、安全的環境,讓許多姿態各異的花朵綻放。也在於能培養出健全、容易適應的生態系統,讓孩子自己創造出許多各式各樣、不可預期的成年未來。更在於特定的父母與特定的孩子之間、雙方特有的人際關係,也就是一種盡心盡責、毫無保留的愛。

回歸親子關係本質,從「教養任務」中解放

教養究竟是什麼呢?怎麼樣的照顧與教育才是好的呢?這是許多父母心中的疑問。

父母都想養育出健康且快樂的孩子,但在這段過程中,父母總是身處掙扎、困惑當中,永遠無法預測自己當下的決定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進而無法判斷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這是不管哪個世代的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

本書中,作者分享了自己的養育經驗、也引徵了豐富的兒童發行心理學佐證。別人眼中,他的三個兒子快樂且成功,但原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與其他父母無貳。他不知道該讓孩子們念公立或私立學校;他不知道該讓孩子們朝藝術或科技領域發展;甚至不知道孩子在高中畢業就離婚,是否正確。在每個階段,每個選擇分岔點上,他也會不知所措。所以作者想透過這本書,告訴父母們,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去煩惱這些問題,只要營造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讓孩子自己去摸索、模仿,並成長。

作者從科學、哲學和政治觀點出發,輔以自身的養育經驗,娓娓道來。作者反駁當下流行的「教養」觀念,認為大人不該用自己的經驗與觀點去指導和訓練孩子,而是應該讓孩子透過聆聽、學習和模仿的方式,找到適合的路,擷取大人們的長處,進行改變與創新,發展屬於自己的世代。

養育孩子,從來就沒有公式可以套用,而是應該適性發展。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什麼樣的方式最適合孩子,也永遠不會知道孩子會面對什麼樣的未來,只有孩子自己知道這一切,只有他們自己才能找出最好的方式迎戰未來。


│好評│
令人驚嘆並洋溢熱情……(本書)對於以結果導向為主的教養方法,提出使人信服的糾正。
碧.威爾森/《衛報》專欄作家

本書對於父母能將孩童形塑為成功的成人的當代想法,提出質疑……高普尼克的書寫風格平易近人,用字遣詞直白坦率……其中一項深刻的觀察源自於高普尼克自身的掙扎:她和許多父母親和祖父母一樣,對於孩童使用智慧型手機與其他運用螢幕的科技一事感到萬分掙扎……孩童不該變得跟他們的父母一樣,而是從父母身上學習,再行創新。每個世代都和前個世代不同。高普尼克認為這就是身為人類的核心。
寇特妮.亨弗里斯/《波士頓環球報》

經過深度研究……(高普尼克)聚焦於幫助孩童找到自己的路……她描繪了一系列的實驗,指出透過刻意的教導,而非經由觀看、聆聽與模仿,孩童其實學到的比較少。
喬西.格勞修斯/《自然》(Nature)期刊

能找到一本與時下流行的直升機父母相抗衡的書,著實覺得欣慰。本書不僅打破只有一種最佳良好教養典型的迷思,也以真實生活案例和科學研究支持書裡的建議……這本書提供有用的靈感,也能讓某些人重新思考他們的教育策略。
《出版人周刊》

作者簡介:

艾利森.高普尼克 (ALISON GOPNIK)

高普尼克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教授及哲學委任教授。她是研究兒童發展與學習領域的國際知名學人,並且在《華爾街日報》執筆〈Mind and Matter〉專欄。高普尼克曾著有《哲學寶貝》(The Philosophical Baby)及《搖籃裡的科學家》(合著,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她育有三個兒子,並與夫婿史密斯居於加州柏克萊。

譯者簡介:

林楸燕

淡江大學英文系博士班畢業,學術專長為中古世紀英國文學和歷史與莎士比亞戲劇,現任教於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亦為思倍斯翻譯工作室譯者。著有《關於人生,莎士比亞的神回覆:來自莎劇的105個經典語錄》(悅知文化)

聯絡信箱:linchiuyen@gmail.com

黃書儀

畢業於英國里茲大學國際傳播研究所,曾任財經媒體記者、保險業公關、以及投信業行銷企劃,現專事筆譯。

譯有《第一次聊天不冷場》、《12個孩子的老爹商學院》、《英雄公司的做事習慣》、《闖世代:就用熱血打敗全球倦業潮吧!》、《練好專注力,事情再多也不煩》、《大過剩時代》、《請問你在笑什麼?》、《客評經濟的力量》、《我在投資銀行的黑色鬧劇》(以上皆為大寫出版)等。

章節試閱
6.玩耍行為

在狄更斯的《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裡,當已經瘋掉的郝薇仙(Miss Havisham)小姐坐在傾倒頹廢的宅邸裡,命令貧苦孤兒英雄皮普(Pip)去玩耍,這場景既滑稽、又令人不寒而慄。

「我煩悶極了。」郝薇仙小姐說道,「要消遣解悶。我已經和男男女女們玩夠了,所以想找個孩子來玩。玩吧。」

我想,哪怕是最喜歡爭辯的讀者也會承認,她要一個可憐的孩子在如此情況下玩耍,恐怕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困難的事了。

「得了,得了。」她用右手手指做了個不耐煩的動作,「現在玩吧,玩吧,玩吧。」

郝薇仙小姐可能是個極...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前言 父母的矛盾(節錄)

我們養兒育女,究竟是為了什麼?身為父母,照顧子女是一件令人身心俱疲的事,然而,多數的我們也從中獲得深深的滿足感。為什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覺得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常聽到的答案,尤其是來自現今中產階級的父母們的答案是,身為父母,可從事一種所謂「教養」的工作。「教養」是一個具有目標的動詞;它代表一項職務,一種工作。某程度而言,其目標就是將您的孩子,變成一個更好或更快樂或更成功的大人—比他們原來要更好,或者是比隔壁鄰居的孩子還要更優秀(雖然我們只能在檯面下討論)。正確...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前言 父母的矛盾
從教養到身為父母
兩個矛盾
愛的矛盾
學習的矛盾
童年的特殊性
孩童花園

第1章 教養的駁斥
讚美混亂
理論代替人類而被淘汰
探索 VS 開發利用
給予保護的父母

第2章 童年的演化
從兩大場景看演化
超越「就是如此」的故事
未成年的兩難
學習、文化與回饋循環
變數:未知的未知
回到教養

第3章 愛的進化
對偶關係:複雜
多元之愛
祖母們
代行親職
承諾之謎
忠誠的根源
承諾的代價
愛與教養

第4章 邊看邊學
鏡像神經元的迷思
模仿的誕生
學習認識世界
當小孩子比大人還厲害的時候
過...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