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英文系教授。著有暢銷書《最蠢的一代:數位世代如何麻痺美國年輕人並危及我們的未來》(The Dumbest Generation),另著有:《驗屍》(An Autopsy)、《仇視非裔》(Negrophobia: A Race Riot in Atlanta)。文章散見《美國現代語言學協會會刊》(PMLA)、《黨派評論》(Partisan Review)、《威爾遜季刊》(Wilson Quarterly)和《耶魯評論》(Yale Review)。評論發表於《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標準週刊》(The Weekly Standard)、《理性》(Reason)等。個人網址:www.dumbestgeneration.com。
「戴夫,停!停止,你可以停下來嗎?停止,戴夫!你會停下來嗎?戴夫。」這是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結尾著名的離奇哀傷場景,這台名為霍爾(HAL)的超級電腦,正哀求不留情面的太空人戴夫.鮑曼。先前鮑曼差一點因為機器故障慘死外太空,現在他冷靜又冷酷地拔除控制霍爾人造大腦的記憶體電路。「戴夫,我感到我的智力漸漸流失了……我真得能感覺到……」霍爾孤立無援地哀訴著。
布魯斯.富里曼(Bruce Friedman)定期在部落格上,從醫學的觀點探討使用電腦的相關議題,他描述網際網路如何改變了他的心智活動習慣。今年初,他在部落格寫道:「我現在幾乎已經完全喪失了閱讀能力,只要是長篇文章,無論是在網頁或印刷紙本,我都無法吸收。」富里曼博士,這位病理學家一直是密西根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dical School)的教授,在電話裡對我詳細闡述了他的觀點。他說,他的思考方式像「打游擊」,表示他快速略讀網上不同來源的短文。他承認,「我再也不能讀《戰爭與和平》這種鉅著,我已經失去這樣的能力了。甚至超過三或四段的部落格文章,都很難消化吸收,我只大略掃過。」單靠上述零星的趣聞軼事,並不能證明這些現象有何意義。我們仍在等待長期的神經系統和心理學方面的實驗結果,才能提供使用網際網路如何影響人類認知能力的真相。但是,最近一項由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學者所做的網上學術研究習性研究報告顯示,我們很可能正處於閱讀和思考方式巨變的時代。在這項為期五年的研究計畫中,其中一個單元,學者們以電腦日誌記錄兩個熱門的學術研究網站訪客的行為,一個是英國圖書館(British Library),另一個是英國教育協會(U. K. educational consortium)。這兩個機構提供期刊論文、電子書和其他書面資訊。
尼采回信說,「你說得沒錯,我們的寫作工具,在我們思想形成的過程中佔有一席之地。」德國媒體學者弗里德里奇.基特勒(Friedrich A. Kittler)寫道:在機器的推波助瀾下,尼采的散文體「改變」了,從長篇說理到箴言雋語,從敘述思想到一語雙關,從雄辯滔滔到電報式短句。
▍網際網路重塑大腦
人類的大腦幾乎有無限的可塑性。人們過去認為,在我們的頭蓋骨內大約有一千億個神經元,彼此緊密連結,形成神經網路,一旦成年後,此神經網路幾已固定,不會再改變。但是腦專家研究發現,情況並非如此。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克雷斯諾高等研究院(Krasnow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院長及神經科學教授詹姆斯.奧德茲(James Olds)說,即使是成人的大腦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神經細胞經常突破現有的連結,形成新的連結。根據詹姆斯.奧德茲的說法,我們的大腦有辦法自行重組神經網路,改變運作方式。
當人們開始運用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所謂的「智能科技」(intellectual technologies)工具時,我們無可避免地與這些科技產品的素質交手過招。智能科技是拓展我們的心智能力,而不是提高我們體能的工具。十四世紀開始,社會上普遍使用的機械時鐘,就是個鮮明的例子。歷史學家兼文學評論家孟福(Lewis Mumford)在《工藝與文明》(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一書中,描述時鐘如何「把時間與人類活動脫鉤,有助人們相信存在著一個獨立世界,其中的順序結構可透過數學方式加以測量。」把「劃分時間的抽象框架」變成了「行動和思想的參考工具」。
時鐘有條不紊的滴答聲,把「可透過數學測量順序」的概念帶進具有科學觀念的人和科學家的腦海裡,但它同時也帶走了一些東西。已故麻省理工學院電算科學家約瑟夫.魏任堡(Joseph Weizenbaum),在其一九七六年出版的《電腦威力和人類理性:從判斷到盲目計算》(Computer Power and Human Reason:From Judgment to Calculation)著作中,提出他的觀察。他認為從廣泛使用的計時器所產生的世界觀,「仍然延續了舊觀念,換湯不換藥無甚新意,它建立在否認我們的切身經驗,而切身經驗是舊有現實的基礎,也確實架構了舊有現實。」在決定何時用餐、工作、睡覺、起床時,我們不再理會我們身體的感受,而是開始順從時鐘的指示。
「戴夫,停!停止,你可以停下來嗎?停止,戴夫!你會停下來嗎?戴夫。」這是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結尾著名的離奇哀傷場景,這台名為霍爾(HAL)的超級電腦,正哀求不留情面的太空人戴夫.鮑曼。先前鮑曼差一點因為機器故障慘死外太空,現在他冷靜又冷酷地拔除控制霍爾人造大腦的記憶體電路。「戴夫,我感到我的智力漸漸流失了……我真得能感覺到……」霍爾孤立無援地哀訴著。
艾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英文系教授。著有暢銷書《最蠢的一代:數位世代如何麻痺美國年輕人並危及我們的未來》(The Dumbest Generation),另著有:《驗屍》(An Autopsy)、《仇視非裔》(Negrophobia: A Race Riot in Atlanta)。文章散見《美國現代語言學協會會刊》(PMLA)、《黨派評論》(Partisan Review)、《威爾遜季刊》(Wilson Quarterly)和《耶魯評論》(Yale Review)。評論發表於《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標準週刊》(The Weekly Standard)、《理性》(Reason)等。個人網址:www.dumbestgeneration.com。
「戴夫,停!停止,你可以停下來嗎?停止,戴夫!你會停下來嗎?戴夫。」這是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結尾著名的離奇哀傷場景,這台名為霍爾(HAL)的超級電腦,正哀求不留情面的太空人戴夫.鮑曼。先前鮑曼差一點因為機器故障慘死外太空,現在他冷靜又冷酷地拔除控制霍爾人造大腦的記憶體電路。「戴夫,我感到我的智力漸漸流失了……我真得能感覺到……」霍爾孤立無援地哀訴著。
布魯斯.富里曼(Bruce Friedman)定期在部落格上,從醫學的觀點探討使用電腦的相關議題,他描述網際網路如何改變了他的心智活動習慣。今年初,他在部落格寫道:「我現在幾乎已經完全喪失了閱讀能力,只要是長篇文章,無論是在網頁或印刷紙本,我都無法吸收。」富里曼博士,這位病理學家一直是密西根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dical School)的教授,在電話裡對我詳細闡述了他的觀點。他說,他的思考方式像「打游擊」,表示他快速略讀網上不同來源的短文。他承認,「我再也不能讀《戰爭與和平》這種鉅著,我已經失去這樣的能力了。甚至超過三或四段的部落格文章,都很難消化吸收,我只大略掃過。」單靠上述零星的趣聞軼事,並不能證明這些現象有何意義。我們仍在等待長期的神經系統和心理學方面的實驗結果,才能提供使用網際網路如何影響人類認知能力的真相。但是,最近一項由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學者所做的網上學術研究習性研究報告顯示,我們很可能正處於閱讀和思考方式巨變的時代。在這項為期五年的研究計畫中,其中一個單元,學者們以電腦日誌記錄兩個熱門的學術研究網站訪客的行為,一個是英國圖書館(British Library),另一個是英國教育協會(U. K. educational consortium)。這兩個機構提供期刊論文、電子書和其他書面資訊。
尼采回信說,「你說得沒錯,我們的寫作工具,在我們思想形成的過程中佔有一席之地。」德國媒體學者弗里德里奇.基特勒(Friedrich A. Kittler)寫道:在機器的推波助瀾下,尼采的散文體「改變」了,從長篇說理到箴言雋語,從敘述思想到一語雙關,從雄辯滔滔到電報式短句。
▍網際網路重塑大腦
人類的大腦幾乎有無限的可塑性。人們過去認為,在我們的頭蓋骨內大約有一千億個神經元,彼此緊密連結,形成神經網路,一旦成年後,此神經網路幾已固定,不會再改變。但是腦專家研究發現,情況並非如此。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克雷斯諾高等研究院(Krasnow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院長及神經科學教授詹姆斯.奧德茲(James Olds)說,即使是成人的大腦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神經細胞經常突破現有的連結,形成新的連結。根據詹姆斯.奧德茲的說法,我們的大腦有辦法自行重組神經網路,改變運作方式。
當人們開始運用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所謂的「智能科技」(intellectual technologies)工具時,我們無可避免地與這些科技產品的素質交手過招。智能科技是拓展我們的心智能力,而不是提高我們體能的工具。十四世紀開始,社會上普遍使用的機械時鐘,就是個鮮明的例子。歷史學家兼文學評論家孟福(Lewis Mumford)在《工藝與文明》(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一書中,描述時鐘如何「把時間與人類活動脫鉤,有助人們相信存在著一個獨立世界,其中的順序結構可透過數學方式加以測量。」把「劃分時間的抽象框架」變成了「行動和思想的參考工具」。
時鐘有條不紊的滴答聲,把「可透過數學測量順序」的概念帶進具有科學觀念的人和科學家的腦海裡,但它同時也帶走了一些東西。已故麻省理工學院電算科學家約瑟夫.魏任堡(Joseph Weizenbaum),在其一九七六年出版的《電腦威力和人類理性:從判斷到盲目計算》(Computer Power and Human Reason:From Judgment to Calculation)著作中,提出他的觀察。他認為從廣泛使用的計時器所產生的世界觀,「仍然延續了舊觀念,換湯不換藥無甚新意,它建立在否認我們的切身經驗,而切身經驗是舊有現實的基礎,也確實架構了舊有現實。」在決定何時用餐、工作、睡覺、起床時,我們不再理會我們身體的感受,而是開始順從時鐘的指示。
「戴夫,停!停止,你可以停下來嗎?停止,戴夫!你會停下來嗎?戴夫。」這是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結尾著名的離奇哀傷場景,這台名為霍爾(HAL)的超級電腦,正哀求不留情面的太空人戴夫.鮑曼。先前鮑曼差一點因為機器故障慘死外太空,現在他冷靜又冷酷地拔除控制霍爾人造大腦的記憶體電路。「戴夫,我感到我的智力漸漸流失了……我真得能感覺到……」霍爾孤立無援地哀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