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起來】系列說明
2012年,攸關台灣下一代人才素質的教育改革——十二年國教正式上路。
長期關心教育的《親子天下》雜誌相信,教育改革的關鍵不在於升學方式,在拿掉考試之後,如何重啟學生動機,開發少年的興趣和潛能;如何激發老師的熱情,把教室變成探索未知的基地,才是最大的挑戰。
為了探索 21世紀的新學習樣貌,《親子天下》的採訪團隊實際走訪日本、英國和上海,探訪教育趨勢、改革實況、教學現場。透過這一系列跨國越洋採訪,陪伴讀者探索21世紀學習的意義與方法,找出台灣教育的新路。
學習,動起來2《上海:思考、提問、表達的學習》
2009年,首次參加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評比的上海在閱讀素養、數學素養、科學素養都拿到全球第一,全世界都在探問:為什麼是上海?
在書中,我們看見上海在兩次課改中,清楚的目標,以及看到好方法就勇於嘗試的勇氣,例如導入「學習共同體」的模式,將傳統僵化的上課模式放一邊,積極開放觀課,不僅教師之間相互觀課,連校長也加入觀課行列;教師們也不斷進化,除了想法進化,教材也大躍進,用「微電影」當成教材,連老師都為之吸睛。上海完全不知PISA為何物,卻在第一次出擊,得到大滿貫。這次的專書,讓讀者看見不一樣的上海。
學習, 積極與國際較量!
走訪上海教改第一現場才發現,在這裡看到的不僅僅是上海本身,而是整個世界舞台。
上海一直積極與國際接軌,努力的把自己放在國際的座標上跟全世界較量。
上海領先大陸其他城市,經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二次課改,
希望透過教育帶領孩子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2009年,上海在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中,獲得閱讀、數學、科學三項世界第一,驚動了歐美等先進國家,國際媒體不約而同的探索「上海模式」,想了解這個曾被認為落後的中國,如何在短時間內躍進教育。
《親子天下》的採訪團隊,原本抱持著質疑的偏見,揣想這又是中國大極權政府民族主義的操作結果。但在探訪上海二次教改的變革中,我們卻著急的發現台灣的落後。上海導入國際標準,改造教科書與教學,培養學生整合性的思考能力。而台灣這一、兩年也陸續有學者專家、校長老師往返上海考察,大概都有共同的觀察和指向:上海的課程改革,讓教室內的學習重點,大幅擺脫過往「滿堂灌」(填鴨)的陋習,課堂中透過長篇有意義的文本,導引師生間的討論與提問,多過於「將課文碎屍萬段的教導」。
上海PISA研究中心副主任陸璟,在影片中的專訪,緩緩的說,上海導入PISA,目的是希望上海的教育,能以「國際的座標」來衡量質量,借重比較成熟的、有公信力的國際測試,建立自己的教育監測系統;同時培養政府得以「基於證據做教育決策」的能力。陸璟的每一句話,都深深重擊台灣教育政策品質的脆弱。
作者簡介:
許芳菊
《親子天下》總主筆
章節試閱
為什麼上海的中小學,一學期能教三十三篇課文,台灣卻只能教13篇? 為什麼上海的課堂上,學生能不斷提問、不斷討論?為什上海的老師再也不必單打獨鬥,而能集體成長? 這一切改變,是如何發生的?有哪些值得台灣參考?
上海教改啟示錄
啟示1:課堂大改造,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走進上海新黃浦實驗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課,孟慧老師一上課就問學生:「今天要討論的課文議題是什麼?」只見學生一個個像鹹蛋超人般神勇的舉手,熱烈的回應。
再走進上海建平中學西校,八年級的語文課,老師先放了一段一分鐘學生拍的「微電影」,這是上堂課給學生的作業,主題是「長輩」,緊扣著今天要說的主題—「外婆的手紋」。
這裡和在新黃浦實驗學校看到的情景一般,短片播放後,老師開啟了一連串的提問、討論。
這樣一堂課,跟傳統上老師從頭到尾一段段講解課文、解釋字詞,學生以聽講為主的景象很不同。在這裡,學生起來發表、討論的時間多,靜靜聽課的時間很少。
上海過去的課堂,其實也是老師「滿堂灌」(填鴨)、學生被動聽講的情景,但是在上海二次課改之後,若還這樣上課,套句上海老師自己說的:「這是把課文『碎屍萬段』,肯定會在評課的時候被批得體無完膚。」
自詡為「發達地區」的上海,是全中國大陸教改的先鋒。在一九八八年~一九九七年之間,就進行了從幼兒園到中小學的一期課改。一九九八年,也正是台灣如火如荼進行教改的同時,上海也展開了二次課改。
參與了二次課改課程與教材規劃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鄭桂華指出,上海的一期課改,主要以學科為中心,強調知識的建構;但到二次課改,順應國際潮流,課改走向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要有綜合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
二次課改之後,上海中小學課堂有了大轉型。上海北蔡中學語文教師葛筱寧指出:「一堂好課,基本上是圍繞在創新與實踐這兩件事,看你有沒有激活這學生的創新精神、有沒有機會讓他實踐。如果有,這就是一堂好課。」
啟示2:課程大變革,基礎、拓展、探究型課程兼備
在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下,上海二次課改也對中小學的課程,做了一次轉型。 二次課改後的課程架構,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兼備。
鄭桂華教授指出,基礎型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必須達到的能力,也會有傳統的練習與背誦。拓展型課程則根據孩子的興趣給予另外的學習,例如,由學校設計課程,星期五下午兩節課由學生去選修(類似台灣的社團活動)。探究型課程則強調問題意識、問題解決能力。例如學校旁邊有條河,河水有問題,就會讓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取水樣、做實驗,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去解決。
探究型課程從小一就進入課表,一週有兩節。新黃浦實驗學校副校長湯國平指出,在新黃浦,探究課不限於一門課,它是綜合性的。從小一開始,每學期選兩個問題,圍繞這主題,大家分頭查訪資料,然後進行交流,最後形成觀點。「問題也許很簡單,但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參與,要讓學生能夠主動的發現問題,」湯國平說。
為什麼上海的中小學,一學期能教三十三篇課文,台灣卻只能教13篇? 為什麼上海的課堂上,學生能不斷提問、不斷討論?為什上海的老師再也不必單打獨鬥,而能集體成長? 這一切改變,是如何發生的?有哪些值得台灣參考?
上海教改啟示錄
啟示1:課堂大改造,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走進上海新黃浦實驗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課,孟慧老師一上課就問學生:「今天要討論的課文議題是什麼?」只見學生一個個像鹹蛋超人般神勇的舉手,熱烈的回應。
再走進上海建平中學西校,八年級的語文課,老師先放了一段一分鐘學生拍的「微電影」,這是上堂課給...
作者序
上海面積有台灣的六分之一,人口兩千三百零一萬人,幾乎和台灣差不多。在上海採訪九天的行程中,我和兩位攝影不僅跑遍了上海各區,甚至把採訪戰線拉到離上海兩個多小時的江蘇海門,這麼多面向的採訪,為的就是希望我們看到的不是樣板,而是較接近現實的情況。
上海採訪後記
在這些天的採訪中,分享幾則我覺得有趣的事:
沒有臉書的國度:
原本想說來上海,每日上臉書跟親朋好友報告採訪狀況,也給各位報平安,但我卻忘了,這裡還是一個管制言論的國度,我早就應該知道,在這裡連不上臉書,甚至許多網站也都上不去。與我同行的攝影,立刻請教上海朋友,第二天就學會如何「越獄翻牆」連上臉書。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國人的聰明機智、甚至競爭力,也許就在這種管制中,不斷「越獄翻牆」出來。
上海的小資風情:
在上海採訪,是一件讓人神經緊繃,血壓上升的事情。我在報導中也描述了一小段,我們如何在上班時間,勇敢站到馬路中間跟上海人搶計程車的事情。但除了緊張、壓力,上海這些年來,也出現了另一種浪漫情調,我在上海的友人稱這為「小資風情」。例如,在上海康泰路、華山路一帶,有許多特色餐廳、咖啡小館、甚至一些賣著文創精品的可愛小商店。我在由老街區改造的新熱門景點「田子坊」就逛的流連忘返,一條小小的巷子逛進去,柳暗花明又一村,pub、餐廳、藝品店跟來自各國的遊人,將這裡點綴的很夢幻。
還有一日採訪路過華山路丁香花園,就被這條路的風姿給迷倒。上海的法國梧桐樹,在春天看來特別美,梧桐樹如綠色隧道,樹的後頭盡是高級別墅,時光彷如回到上海灘法租界時代,很異國風情,那日我們在華山路上拍梧桐樹,拍的不捨得離開。
不過剛坐上計程車,司機立刻將我們拉回現實,他先大大批判了上海的貧富不均,又取笑那些不斷興建中蓋起的高樓大廈,真的是一點文化水平也沒有,拿來跟華山路的別墅比,文化水平差太多了。接著他又談起薄熙來事件,為他大抱不平,還一直追問來自台灣的我們,對這些事情有什麼看法。我這時忽然間想起幾天前,一位上海友人評論薄熙來事件,他說:「你們台灣阿扁貪污的等級,在我們這邊只能算得上是科長層級的…」對於這些政治話題,我小心的不與回應。
雖然我是抱著借鏡上海教育的動機而來,但也一直清醒地了解,這是一個複雜的國家、複雜的城市,我絕不能寫出太過「天真」的報導,但在上海採訪這幾天,上海的教育變革,的確帶給我太多「衝擊」,這些「衝擊」,正是我想傳達給台灣讀者的。
上海面積有台灣的六分之一,人口兩千三百零一萬人,幾乎和台灣差不多。在上海採訪九天的行程中,我和兩位攝影不僅跑遍了上海各區,甚至把採訪戰線拉到離上海兩個多小時的江蘇海門,這麼多面向的採訪,為的就是希望我們看到的不是樣板,而是較接近現實的情況。
上海採訪後記
在這些天的採訪中,分享幾則我覺得有趣的事:
沒有臉書的國度:
原本想說來上海,每日上臉書跟親朋好友報告採訪狀況,也給各位報平安,但我卻忘了,這裡還是一個管制言論的國度,我早就應該知道,在這裡連不上臉書,甚至許多網站也都上不去。與我同行的攝影,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