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書卷獎當爸媽過了65歲張忠謀村上春樹韓江蔡康永讀冊選讀聯經暢銷66折起長期買進不婚孫翠鳳心靈工坊全書系屁屁偵探神奇柑仔店最透明的故事假仙女絕望者之歌
暫不供貨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 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尼爾.麥葛瑞格|譯者:劉道捷、拾已安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2-03-05

ISBN/ISSN:9789866037221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48

書況:良好

備註:有畫線及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大英博物館與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合力打造的曠世巨著,
《紐約時報》整版報導: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館能辦到的世界史撰寫計畫……
……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項成果。

這是一本用一百樣物品貫串世界歷史的故事書。大英博物館館長親自撰寫,動員一百位館員、時間長達四年,從大英博物館八百萬件館藏挑出一百件最有代表性的物品,所採訪專家超過四百位(遍及雕塑家、音樂家、畫家、醫學權威、人類學家、漢學家……,大多不是歷史學者)。

◎本書以廣播型式播出時,吸引了英國一千一百萬人口同時收聽
◎英國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冠軍,超過八週
◎美國版上市第一週立刻打進紐約時報非小說類暢銷書排行榜第十四名
◎Amazon.com網路書店前五十大暢銷書

你所熟悉的世界史肯定是這樣:一個國家、一段時間、一些大人物,寫下一個大事件。但是,本書不這樣講故事。麥葛瑞格館長說,因為「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只有勝利者知道怎麼運用文字時,歷史更可能被有意或無意的扭曲。失敗者的社會遭到征服或摧毀時,經常只剩下他們的器物能夠述說他們的故事。」因此,大英博物館展開這個計畫,用文物讓我們看到歷史。

用文物看見歷史,是一趟啟發你奔放想像力的過程。麥葛瑞格館長特別強調:「在透過文物解說歷史的任何作法中,這種依據想像力解讀,並且把知識化為己有的行為,都是基本作法。有時最終還要靠我們自己的直覺。大英博物館的創辦先賢熟悉這種了解方法,認為把過去的文化還原,是了解共同人性的重要基礎。」

這一百件人手打造的物件,有些是稀世珍品,有些是當時人們的常用物件,每一件都經過大英博物館動員考古學、尖端科學和人類學的專業能力,徵詢各領域專家看法,想像、推理、驗證,讓我們「重新看見」我們的祖先如何從兩百萬年前便不斷地發揮創新與應變的能力,留下歷史。

於是,這一部由大英博物館打造的巨著,顛覆了所有人的想像,挑動了千萬人的好奇心。因為我們這才知道:

◎ 原來,南美洲本來是沒有馬的,印加帝國的龐大勢力原來是靠可愛的駱馬打造的。原來印加帝國敗亡是因為橫徵暴歛,被征服者因此與西班牙的騎兵裡應外合,硬是讓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消失了。

◎ 原來歐洲人有一千多年沒有見過犀牛這種動物,當十六世紀重新見到犀牛時,引發了瘋狂的犀牛熱,大量的「周邊商品」蜂擁而出,最知名的就是藝術大師杜勒的「犀牛」。原來,我們都看過這幅太過出名的版畫,但是我們不知道,杜勒大師壓根沒看過犀牛,這隻栩栩如生的犀牛有許多部分其實是他想像出來的,所以,你知道囉,這幅畫的魔幻寫實風格其來有自。

◎我們以為非洲是怎樣?拜託忘記那些吧!看看伊費頭像、貝南雕飾版,還有蘇丹的裂縫鼓和阿坎族的說話鼓,你會像幾百年前的歐洲人第一次見識到非洲文明的反應一樣:Awesome!

這是一次跨越時空的旅行,大英博物館長帶著我們,每次用一個物件,重返歷史中的某一個時間點,這一百樣物品的選擇不限於藝術珍品,而是以詮釋歷史的角度出發,所以難度非常高。

本書創作的初衷,是要幫助參觀大英博物館的人找出理解龐大館藏的脈絡,因此這個被選中的物件,必須能代表一個較大的脈絡,據此說出一個大眾都感到「喔,這和我有關係」的故事,「結果這個計畫在編年、主題和地理三方面取得了巧妙的平衡。」

《看得到的世界史》美國版於2011年10月31日上市,《紐約時報》盛讚,世上其他的博物館可能想要效尤大英博物館的這項鉅獻,但恐怕「沒有一個能夠與大英博物館的收藏廣度相比擬」。因為大英博物館是一個百科全書試的收藏,不像其他機構——比方說,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或是法國羅浮宮,大量館藏屬於繪畫。

本書的基礎是由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國家廣播公司旗下的BBC Radio 4聯袂打造。緣起於館長麥葛瑞格受BBC電台邀請,上節目解說幾個館藏,不料大受聽眾好評,2011年5月創下高達一千一百萬人收聽新紀錄,於是產生了用電台節目介紹大英博物館館藏的偉大計畫,而這本書就是創下歷史紀錄的成果。

本書共分二冊,上冊從作者序到第五十章

下冊從第五十一章到第一百章

本書官方網站大英博物館《看得到的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http://www.britishmuseum.org/system_pages/holding_area/explore/a_history_of_the_world.aspx

作者簡介: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

2002年起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

他1946年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在牛津大學研修德文與法文。後來在法國巴黎高等學院(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攻讀哲學。然後在愛丁堡大學讀法律,1972年取得蘇格蘭律師執照。但他取得律師資格後,轉向童年時代的最愛藝術,1973年在英國首屈一指的藝術史學院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暑期班研修藝術史,該院院長安東尼.布朗特(Anthony Blunt)看出他的天分,將他收入門下。

他是英國著名的藝術學者,身為300年歷史的倫敦古物專家學會成員,獲得英國女王頒贈功績軒章(Order of Merit)。

他於1981-87年主編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美術及裝飾藝術期刊The Burlington Magazine,1987-2002年主持英國國家藝廊。

譯者簡介:

劉道捷(翻譯作者序─第五十章)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國際新聞中心主任。

譯作包括:《基業長青》、《下一個社會》、《野蠻的下一個社會》、《猶太人致富金律》、《資本家的冒險》、《打敗大盤的獲利公式》等書。譯作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年度十大好書獎及其他獎項。

拾已安(翻譯第五十一章─第一百章)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中臺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師,教授中英文翻譯相關課程。

E-MAIL: ian.shyr@yahoo.com.tw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亞馬遜書店2011年11月當月選書

博物館,應該這樣參觀!

文/周志宇

大家應該都參觀過博物館,你還記得參觀的內容嗎?

一件件的文物陳列在博物館的玻璃櫃中,前面標著器物的名稱、時代、作者(如果有的話),有時可能還有一些簡短的說明,導覽人員的陳述比解說板略多一些,不便宜的導覽手冊比導覽人員的內容又多一些。然則,總是覺得那些文物離我們很遠,與我們沒有關係,所以參觀歸參觀,多半說不上有什麼實質上的收獲,這也許是多數人參觀博物館後的最大感受。其實每一件文物背後,都有非常複雜的故事,只要...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生前訃聞自吹捧,死要排場貪無厭

55唐墓葬陶俑

陶俑,來自中國河南省;西元七二八年左右;

墓誌銘高一百零七.七公分、長四十九公分、寬二十五公分。

據說,如果你拿起報紙第一件事就是翻看訃聞,那你肯定已經步入中年了。但我猜,不管是不是中年人,我們大部分人都會想要知道,別人在我們死後會如何評價我們?不過,在西元七百年左右的中國唐代權貴不會煩惱這件事,因為他們太想確定自己在後人心中的地位,所以乾脆親自、或請人代筆預先寫好自己的訃聞,以告列祖列宗與天上神明,他們是多麼位高權重、值得嘉許。

大英博物館北側的亞...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不可能的任務

用文物說歷史,正是博物館存在的理由。大英博物館二百五十多年來持續蒐集全球各地的文物,因此,如果你想用文物訴說世界歷史,大英博物館是個不錯的起點。事實上,你可以說,一七五三年英國國會設立大英博物館、下令館方應該「力求普及」並對大眾免費開放後,這一直都是館方努力的目標。本書是二○一○年英國廣播公司第四廣播網系列節目的記錄,同時也是大英博物館自開館以來不斷在做、或是企圖做到的努力中,最新的成果。

《看得到的世界史》用一百件文物說歷史,遊戲規則是由第四廣播網總台長馬克.達瑪瑟(Mark Damazer...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下冊目錄
第十一篇 殿堂深處:宮廷的祕密(西元七百─九百年)
51馬雅王室放血浮雕:巨大城市為何被遺忘在叢林深處
52後宮壁畫殘片:一千零一夜與快活之城
53洛泰爾水晶:國王也不能誣陷王后的貞操
54斯里蘭卡度母菩薩像:身材曼妙的慷慨救度者
55唐墓葬陶俑:生前訃聞自吹捧,死要排場貪無厭

第十二篇 朝聖者、劫掠者和經商者(西元八百年─一千三百年)
56約克郡河谷藏寶:信奉聖伯多祿也信雷神索爾的維京人
57聖海德薇的寬口大酒杯:清水變美酒,真的
58日本青銅鏡:看過源氏物語,拋進神聖水池
59婆羅浮屠佛頭:媲美希...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