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人父母教育子女的必讀經典!
錢文忠以最精采的歷史故事,帶領不分年齡的所有讀者,重溫這本中華文化的啟蒙書。
大陸首印量一百萬冊!
北京開卷圖書市場研究所「中國大陸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上冊)、第二名(下冊)
創下「百家講壇」近一年來收視新高
北京新華書店創下一天432冊的單本圖書銷售記錄
隨書附贈《三字經》全文注音對開海報
推薦:
靜宜大學、暨南大學、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家同
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長、千樹成林創意作文負責人 李崇建
中山女高歷史老師 李彥龍
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曼娟小學堂總策畫 張曼娟
資深媒體人、作家 蔡詩萍
親子教育家 陳美儒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我們每個人從小都背過《三字經》,為人父母後,也教導自己的孩子背誦這首如童謠般的詩文。然而,有多少人曾深究其義?有多少人知道這短短的一千字,就包含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歷史、文學、倫理、哲學等。從宋朝至今一千多年來,《三字經》一直是華人世界的兒童啟蒙書,今天我們重讀三字經,一方面能讓已成年的我們重新理解童年不得其解的文句,另一方面更幫助我們用豐富的中華文化,來教育下一代。
市面上的《三字經》注釋本繁多,然而「百家講壇」的錢文忠一開講,就立刻造成轟動,創下該節目近一年來收視新高;出書上市首印量一百萬冊,蟬連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不僅讓讀《三字經》成為一股風潮,甚至有學者建議開發成網路遊戲。錢文忠以豐厚的國學素養為基礎,用說故事的方法來講解三字經,以現代人的思考方式來理解古人的倫理哲學,透過最簡單口語的文字,來解釋當今孩子們視為畏途的古文。
他的文字淺顯易懂,風趣幽默,舉例來說,在第十四講<詩既亡,春秋作>中,錢文忠講到孔子作《春秋》:
《春秋》是一部編年體史書,所以後來的人們常把「春秋」作為史書的代名詞,但這部史書為什麼叫《春秋》而不叫《冬夏》呢?……古人特別重視春、秋兩季。為什麼?春天播種,秋天收割。所以就用春秋來形容時間的流失,就好像我們去買東西,沒有人說買南北的。為什麼說「買南北」就不行呢?為什麼非要叫「買東西」啊?據說,那是因為東西對應的是金木,南北對應的則是水火,過去買東西拿個籃子,買個金屬、買個木頭可以拎回去,但是,能買一籃子水和火回去嗎?這有五行學說在裡面的。
全書四十三講,篇篇精采,一氣呵成,彿彷在聽故事一般,不僅成年讀者會受到吸引,相信青少年讀者也會發現,這本書比學校的國文、歷史課本有趣得多。
作者簡介:
全球華人父母教育子女的必讀經典!
錢文忠以最精采的歷史故事,帶領不分年齡的所有讀者,重溫這本中華文化的啟蒙書。
大陸首印量一百萬冊!
北京開卷圖書市場研究所「中國大陸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上冊)、第二名(下冊)
創下「百家講壇」近一年來收視新高
北京新華書店創下一天432冊的單本圖書銷售記錄
隨書附贈《三字經》全文注音對開海報
推薦:
靜宜大學、暨南大學、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家同
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長、千樹成林創意作文負責人 李崇建
中山女高歷史老師 李彥龍
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曼娟小學堂總策畫 張曼娟
資深媒體人、作家 蔡詩萍
親子教育家 陳美儒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我們每個人從小都背過《三字經》,為人父母後,也教導自己的孩子背誦這首如童謠般的詩文。然而,有多少人曾深究其義?有多少人知道這短短的一千字,就包含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歷史、文學、倫理、哲學等。從宋朝至今一千多年來,《三字經》一直是華人世界的兒童啟蒙書,今天我們重讀三字經,一方面能讓已成年的我們重新理解童年不得其解的文句,另一方面更幫助我們用豐富的中華文化,來教育下一代。
市面上的《三字經》注釋本繁多,然而「百家講壇」的錢文忠一開講,就立刻造成轟動,創下該節目近一年來收視新高;出書上市首印量一百萬冊,蟬連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不僅讓讀《三字經》成為一股風潮,甚至有學者建議開發成網路遊戲。錢文忠以豐厚的國學素養為基礎,用說故事的方法來講解三字經,以現代人的思考方式來理解古人的倫理哲學,透過最簡單口語的文字,來解釋當今孩子們視為畏途的古文。
他的文字淺顯易懂,風趣幽默,舉例來說,在第十四講<詩既亡,春秋作>中,錢文忠講到孔子作《春秋》:
《春秋》是一部編年體史書,所以後來的人們常把「春秋」作為史書的代名詞,但這部史書為什麼叫《春秋》而不叫《冬夏》呢?……古人特別重視春、秋兩季。為什麼?春天播種,秋天收割。所以就用春秋來形容時間的流失,就好像我們去買東西,沒有人說買南北的。為什麼說「買南北」就不行呢?為什麼非要叫「買東西」啊?據說,那是因為東西對應的是金木,南北對應的則是水火,過去買東西拿個籃子,買個金屬、買個木頭可以拎回去,但是,能買一籃子水和火回去嗎?這有五行學說在裡面的。
全書四十三講,篇篇精采,一氣呵成,彿彷在聽故事一般,不僅成年讀者會受到吸引,相信青少年讀者也會發現,這本書比學校的國文、歷史課本有趣得多。
章節試閱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三字經》
在絕大多數中國人心目裡,《三字經》可謂是再熟悉不過的了。有誰會承認自己不知道《三字經》呢?然而,真實情況又是什麼樣呢?傳統的《三字經》總字數千餘字,三字一句,句子也無非三、四百句。但是,恐怕絕大多數人都只知道前兩句「人之初,性本善」;知道緊接下去的兩句「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數,也許馬上就要打個大大的折扣了;可以隨口誦出接下來的「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的人,大概就更少了。同時,我們心裡卻都明瞭:這只不過是《三字經》的一個零頭罷了。不可否認地,《三字經》的確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甚至可以說,是我們自以為熟悉其實非常陌生的一部書。
說「熟悉」,在過去則是不爭的事實,在今天無非只是一種自我感覺而已。《三字經》是儒家思想佔據主流地位,傳統中國社會眾多的兒童蒙學讀物裡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種,且居於簡稱為「三百千」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之首。宋朝之後的讀書人基本上由此啟蒙,從而踏上了或得意或失意的科舉之路。讀書人對於它,當然是縈懷難忘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就連傳統中那些通常認字無幾,甚或目不識丁的底層百姓,起碼也對《三字經》這個名稱耳熟能詳,時常拈出幾句,掛在嘴邊。
說「陌生」,情況就比較複雜了,需要分幾個方面來講。在傳統中國,《三字經》被廣泛採用,真到了家喻戶曉、影響深遠的程度。但是,倘若據此認為,傳統的中國人就都對《三字經》有通透而徹底的了解,那也未必。證據起碼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正是由於身為童蒙讀物,《三字經》才贏得了如此普遍的知曉度,然而,卻也正因為身為童蒙讀物,《三字經》也從來沒有抖落滿身的「難登大雅之堂」、「低級小兒科」的塵埃。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此之謂。中國傳統對兒童啟蒙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對童蒙讀物的淡漠遺忘,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其間的消息,似乎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更不必說透徹的闡釋了。確實,清朝也有過那麼一些學者探究過秦漢時期的童蒙讀物,比如<史籀篇>、<倉頡篇>、<凡將篇>、<急就篇>等等,但是,他們的目的乃是滿足由字通經的樸學或清學的需要。至早出現於宋朝的《三字經》自然難入他們的法眼,絕不在受其關注之列。久而久之,即使在中國教育史上,也就難以為《三字經》找到適當的位置。這大概很讓中國教育史的研究者尷尬。在一般的教育史類著作裡,我們很難找到《三字經》的蹤跡,起碼看不到和它的普及度相匹配的厚重篇幅。陳青之先生的皇皇巨著《中國教育史》中依然難覓《三字經》的身影。這是很能夠說明問題的。
其次,當然也是上述原因影響所致,如此普及的《三字經》居然連作者是誰都成了問題!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傳統中國的版權概念本來就相當淡漠。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三字經》的作者也許還因為它只不過是一本兒童啟蒙讀物,而不在意,甚或不屑於將之列入自己名下,也未可知。後來的學者,即便是以考訂辨疑為時尚的清朝學者,大致因為類似的緣故,也沒有照例將《三字經》及其作者過一遍嚴密的考據篩子。關於《三字經》的作者問題,當代最重要的注解者之一顧靜(金良年)先生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的《三字經》的「前言」裡,作了非常穩妥的交代。《三字經》甫一問世,其作者已經無法確指了。明朝中後期,就有人明確地說「世所傳《三字經》」,是「不知誰氏所作」的。於是,王應麟、粵中逸老、區適子都曾經被請來頂過《三字經》作者之名。可惜的是,此類說法都不明所本。到了民國,或許是因為「科學」之風彌漫了史學界,就有「高手」出來,將《三字經》的成書看成是一個過程。說到底,無非是將可能的作者來個大雜燴:由王應麟撰,經區適子改訂,並由明朝黎貞續成。如此而已。現在,還有很多人傾向於認為《三字經》的作者是宋朝大學者王應麟。當代另一位傳播《三字經》的功臣劉宏毅博士在他的《《三字經》講記》裡就是持與此相近的態度。不過,我以為,可能還是以顧靜先生概括的意見為穩妥:「世傳」、「相傳」王應麟所撰。
第三,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古人蒙學特別看重背誦的工夫,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蒙學老師基本不負講解的責任。《三字經》等童蒙讀物主要的功能就是供蒙童記誦。更何況,古時的蒙學師,絕大多數所學有限,不能保證能夠注意到《三字經》文本中的問題,更未必能夠提供清晰有效的解說。偶或也會有博學之士為孩童講解,但是,又絕無當時的講稿流傳至今。因此,面對童蒙讀物《三字經》,我們並沒有完全理解的把握。這方面的自信,倘若有的話,那也終究是非常可疑的。
當然,貌似熟悉實則陌生,並不是我們在今天還要讀《三字經》的惟一理由。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理由。
劉宏毅博士算過一筆很有意思的賬。就識字角度論,小學六年畢業的識字標準是兩千四百五十個漢字。實際上現在很多孩子早在幼稚園裡就開始學習認字了。照此算來,平均每天還學不到一個字。《三字經》一千多個字,背熟了,這些字也大致學會了,所花的時間應該不用半年。
不過,更重要的還是如顧靜先生所言:「通過《三字經》給予蒙童的教育,傳統社會在一定程度上規定了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內在價值取向與精神認同。」
《三字經》早就不僅只有漢文版了,它還有滿文、蒙文譯本。《三字經》也不再僅僅屬於中國,它的英文、法文譯本也已經問世。一九九○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譯本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在世界範圍內加以推廣。這一切,正足以說明,《三字經》及其所傳達的思想理念,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
不妨,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懷著現代人的激情,讀一讀古代人的《三字經》。 二○○九年一月
第一講 人之初1,性2本3善。性4相近,習5相遠。苟6不教7,性乃遷8。教之道9,貴10以專11。
1初:初生,剛開始有生命。
2性:天性。
3本:本來、原來。
4性:性情。
5習:習染,長期在某種環境下養成的特性。
6苟:假如。
7教:訓導、教誨。
8遷:轉變、變化。
9道:此處指方法。
10貴:注重、重視。
11專:專一。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傳統中國的兒童啟蒙讀物,成書大約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經》一問世即廣為流傳,實際上成為傳統中國通用的兒童啟蒙教材。而在與《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經》被尊稱為「經」。為什麼這樣一本小書被歷代人們奉為經典?錢文忠先生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解讀這部傳統啟蒙經典?在看似簡單易懂的字句背後包含著什麼樣的深意?而這對於今天的人們,《三字經》又有著什麼樣的啟發意義呢?
每到開學的時候,我們都會看見很多可愛的孩子,背著一個很大的沉甸甸的書包,裡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課本,課本分門別類,語文、數學、外語,印製精美。這是現代的孩子。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在傳統中國,孩子們用什麼東西來做教科書呢?用什麼樣的教科書來啟蒙呢?
早在秦漢時期就有大量這樣的教科書,比如說《倉頡篇》、《凡將篇》、《急就篇》等。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用非常整齊的語句,比如四個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比較容易記誦,這樣來教孩子們識字,來傳達一些最基本的道理。但是這些書,像剛才我講的這幾部,都沒有能夠留用到今天。在今天,有些人即使成了大學教授,花費一生的時間都未必能讀懂的書,當時卻是小孩子的啟蒙書。
到了中國宋朝以後,突然出現了一部《三字經》,來歷不明,我們連它的作者是誰都不知道。而這部《三字經》,從宋朝開始,一直流傳到今天。這部書從內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從形式上看,三個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於記誦,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在今天好多地區,比如客家人,我們知道他們主要居住在廣東梅州,或者福建一帶,他們對《三字經》還是可以像歌謠一樣唱的。從內容來看,它用最簡單的語句,最凝練的方式,把中國漫長的傳統社會所集聚下來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識,彙聚在裡面。也正因為如此,《三字經》一直流傳不絕。在中國宋朝以後流行的這種傳統的啟蒙書,主要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些都是孩子的啟蒙讀物。大家一聽這個「三百千」,馬上會有一個感覺,為什麼只有《三字經》稱「經」呢?為什麼《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經》呢?為什麼《千字文》不叫《千字經》呢?這就彰顯了《三字經》的重要性。
在傳統文化中,把一部書稱為「經」,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榮譽。古往今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無數的中華兒童就是靠《三字經》啟蒙,開始了他們的求學生涯,而更多的人,也許未必識字,也許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但是他們從小也聽誦《三字經》,對《三字經》耳濡卻不一定目染,也從中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字經》就是這麼重要的一部傳統的啟蒙經典。
也許大家會說,既然是給兒童看的書,那它一定很簡單了,有什麼值得講的呢?這個看法錯了!《三字經》的確非常簡明扼要,但是也正因為此,它以最簡潔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傳統。所以,我們必須用心去閱讀,用心去體會,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經》所要傳達給我們的文化資訊,才能理解《三字經》為什麼能夠流傳到今天,才能夠理解《三字經》對於中國人來講,特別是對今天還在學習過程當中的孩子們來講,有什麼不可替代的意義。
為什麼一本兒童啟蒙讀物被大家尊稱為《三字經》?在看似簡單易懂的文字背後包含著什麼樣的深意?
《三字經》開始的六個字是什麼,我想中國人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就這六個字,從字面意思看,就是人出生的時候,天性本來就是善的。就在這貌似簡單的六個字背後,有著非常豐富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它講的是一個關於人性本質的哲學問題。也就是說,人性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還是惡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傳統,都繞不開人性論的問題,因為無論如何,我們必須首先認識我們自己,認識人。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關於人性論的討論豐富多彩。在先秦的時候,儒家傳統當中,就有三派說法。
一派,孔子的說法。儒家的創始人孔子 的說法是什麼呢?就是接著《三字經》的後六個字,「性相近,習相遠。」孔子認為,人的本性差距並不太大,由於後天的薰染,環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這是孔子的說法。換句話說,孔子並沒有告訴我們,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孔子置而不論,留個懸念。
一派,荀子的說法。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荀子甚至和法家有極深關係。荀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惡」 。人的天性本來是惡的,這是荀子的看法,這個看法比較容易得到我們的理解。因為我們看一個小孩子生下來,呱呱落地,他餓了就要吃奶,他會管母親很勞累嗎?他會管母親有沒有乳汁嗎?他會考慮母親是不是在生病嗎?不會的,他非要吃奶不可。而如果有幾個孩子的話,可能幾個孩子爭先恐後地要求吃奶。人的本性從這個角度來看,談不上是善良的。
那麼「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誰的思想呢?是「亞聖」孟子一派的思想。但卻不準確。孟子並沒有說過「人之初,性本善」。他的確切意見是,人性向善。關於人性善惡的分野,實際上,中西文化就在這裡開始踏上了不同的發展軌道。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明這個問題。
在西方文化傳統當中,認為每個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有原罪,只有上帝是無罪的,也就是說「人之初,性本惡」。正因為每個人都是有罪的,所以誰都不能相信。從社會管理運作上來講,不能把所有的權力交給某幾個人,因為誰都是有毛病的。那麼,怎麼辦呢?就把管理的權力、運作的權力予以分散,相互監督,彼此獨立,創設出一套嚴格的制度來限制彼此,西方的文化傳統就這樣發展下來。而中國文化傳統的主流,就是接著《三字經》開始的六個字,也就是接著疑似孟子的思想走了下來,「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相信每個人天性是善良的,每個人都有覺悟,所謂滿街都是聖人,人人皆可為堯舜,那還需要制度嗎?每個人都是自覺的。每個人都知道不要在紅燈的時候橫越馬路,每個人都知道不要隨地吐痰,每個人都應該知道不要損害別人的利益,主要應該是教育他,去引導他,去培養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規範他。所以千萬別小看這六個字,這六個字裡面的精義非常深。
即使在中國儒家學派的內部,對於人性是善是惡的看法也並不統一,有性善、性惡、有善有惡三種說法,而爭論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這充分說明了人性問題的複雜。孟子以大量的理由來證明他的「性善論」觀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說」,那麼,孟子究竟是如何說的呢?
孟子何以說「人之初,性向善」 呢?或者說,為什麼大家都認為孟子有這樣的意見呢?孟子這麼說有什麼理由呢?作為一個大思想家,孟子當然不會信口胡說,他認為「人之初,性向善」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孟子》當中,有一篇叫《公孫醜•上》,裡面就有他這樣的話,「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認為,人必須有這四種心。惻隱之心,即一種同情心;羞惡之心,一種覺得不好意思,知道害羞,自省之心;辭讓之心,應該知道彼此謙讓,彼此謙退;還要有是非之心,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認為人必須有這四種心,沒有這四種心那就稱不上人了,這是孟子的看法。我們可以舉出好多的例子來說明孟子的這個觀點。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我們可以用孟子自己的例子來說明。《孟子》當中舉了一個例子,也是在《孟子》的《公孫醜•上》中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原文是這樣的:「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什麼意思呢?古代的聚落都以井為中心,一般井上都有井欄,井欄是為了防範小孩子和一些小的牲畜掉進去。假如我們看見一個小孩子靠近井欄就要掉到井裡,會怎麼樣,每個人都會起惻隱之心。孟子怎麼看?孟子覺得每個人都會擔心、同情,小孩子如果掉下去要淹死的。為什麼會這樣呢?並不是因為你和這個小孩的父母是朋友,也許你根本不認識他們。也並不是因為你覺得把這孩子救起來,拉他一把可以在鄉党朋友中得到捨己救人的美譽。也不是因為小孩掉下去因害怕要叫,你覺得孩子的聲音實在刺耳不好聽。孟子的意思是,正因為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所以看見一個小孩要掉到井裡去的時候大家都很著急。這是孟子自己舉的例子。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這個我們比較好理解。人都有一種害羞之心。比如,美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影星瑪莉蓮•夢露,她有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傳遍了世界:她正穿著裙子在路上走,經過一個地下出風口,地下出風口突然湧上來一股很大的氣浪,把夢露的裙子給吹了起來,夢露一個下意識的動作是趕緊捂著這個裙角,這是什麼,羞惡之心!她覺得害羞,趕快把裙角給捂住。羞惡之心世人皆有,當然,不同的民族羞惡之心不一定一樣。有的民族認為這件事情我很害羞不能做,有的民族未必;有的民族認為這件事情很重要,我得先護住,有的民族認為不一定。比如說有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三個女孩,都戴著非常漂亮的帽子,都穿著非常漂亮的裙子站在一起。突然來了一陣狂風,有一個女孩捂著帽子,不管裙子。另一個女孩呢?捂著裙子不管帽子。還有一個女孩一手捂著帽子,一手捂著裙子。這三個女孩是哪三個國家的人?答案是,只管捂著帽子的是美國人,因為帽子吹走了她得花錢去買,她不要,她是對這方面有羞惡之心,而對裙子吹起來,春光外洩的羞惡之心比較淡。捂著裙子、不管帽子的是日本人。日本人說,吹掉帽子我可以再去買頂帽子,但是我的裙子不能吹起來。另外一個當然就是中國人。帽子不願意丟,裙子也不能被吹起來。這就說明人的羞惡之心每個民族不一樣。
「無辭讓之心」,「無是非之心」,就更容易理解了,以後還會涉及到,這裡暫時先不講。
孟子認為,要有這四種心才算得上一個人。如果沒有惻隱之心,沒有羞惡之心,沒有辭讓之心,沒有是非之心,那不能算人。這是孟子的學說。但是,又何以證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這四種心呢?孟子又自己來進行一個說明。在《孟子•告子》這一篇裡他講了一個例子:「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我們每個人的嘴對於味道好的東西,都同樣愛好的,都知道要吃好的。而至於「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那就是說都喜歡聽好聽的,比如,我拿塊鐵片,在玻璃板上嘎嘎嘎地來回擦劃,沒人喜歡,而美妙的音樂都喜歡聽。「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就是眼睛都喜歡看好看的東西。恐怖的,骯髒的,齷齪的,我們都不願意看。口、耳、目人皆相同,那麼,難道在人心上人們就沒有相同的嗎?其實,這個論證裡面有問題。你覺得好吃的我還真不覺得好吃,誰說人的口味是一樣的?我們可以舉出反例。誰說人欣賞音樂的感受是一樣的?比如現在好多年輕人喜歡聽搖滾,我就不喜歡聽,我寧願聽古典音樂。誰說一樣的?
我們可以舉出歷史上好多例子,來證明人性的問題很複雜。 我給大家講一個曹操兒子們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據說曹操有四個兒子。
曹植,才華橫溢,文才斐然,為人忠厚,非常溫良。曹植的才華高到什麼地步呢?在曹植死後幾百年,有一個同樣是大才子的人叫謝靈運 ,他講,如果天下詩人的才華有一石這麼一個份量的話,曹植一個人占了八斗。剩下的兩斗是誰的呢?謝靈運也不客氣,他自己占一斗。那麼還有一斗是誰的呢?全中國別的人來分。謝靈運那麼高傲、有才華的人,都心甘情願地認為曹植一個人占八斗。這就是「才高八斗」成語的來歷。而曹植的天性令他覺得名位是天定的,自己能不能接父親曹操的班,不必費盡心機去爭。
曹丕,也很有名,跟曹植是兄弟,都是曹操的兒子,可這兩個親兄弟的本性,相差可就太遠了。曹丕也有文才,也有詩歌流傳下來,但是跟曹植比恐怕差得太遠了。他只能跟別人去分那個一斗,因為他的兄弟一個人占掉八斗。他也好舞槍弄棒,非常擅長劍術,在中國武術史上,曹丕是有一席之地的。同時這個人佔有欲非常強,比如曹軍攻下鄴城的時候,曹丕衝進去先做什麼呢?他不是指揮將領去安撫民眾,也不是先去庫房裡看看有什麼戰利品,而是先衝到袁熙的家裡去,把袁熙的太太甄氏搶過來做老婆,因為甄氏很漂亮,這就說明他佔有欲極強。同時,他又非常地尖刻,非常地好財。曹操有個兄弟叫曹洪,也就是曹丕的叔叔。這個叔叔也極其好財,而且非常吝嗇,從不願意把錢財與他人分享。曹丕的佔有欲大到什麼地步呢?他能費盡心機從這個鐵公雞叔叔身上拔下毛來。怎麼拔呢?上門去找叔叔借錢,人家不願意借錢,你不借是吧?你不借我騷擾你。他想盡辦法把叔叔曹洪給騷擾得受不了,最後乖乖把錢借給了他。至於他後來怎麼繼承了曹操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他跟曹植不相往來,可兩人是親兄弟啊。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傳這是才高八斗的曹植所作的七步詩,是對急於迫害自己的兄長曹丕的質問,也是他們之間真實關係的寫照。為什麼親兄弟間會有這麼大的差距?他們的另外兩個兄弟又是什麼樣的人呢?
曹操還有一個兒子叫曹彰,外號黃鬚兒,他的頭髮鬍子可能都是黃的,非常的彪悍。史籍上沒有留下過他好寫詩的記載,只留下他力大無窮,武藝精湛,射箭百步穿楊的記載,他能夠射中百米以外的一根頭髮絲。而力氣大到什麼地步呢?有一次曹彰跟老虎打起來了,他把老虎的尾巴纏在自己的胳膊上,老虎就動不了了,老虎沒他的勁兒大,他把老虎給拖住了。據說還有一次曹彰找一頭象打架,大概是他跟人打架實在不過癮,別人都打不過他,他過去把象按在地上,那象也動不了。後來曹操在戰爭中見到馬超縱橫馳騁、所向披靡的時候,曹操就哀歎,假如兒子曹彰在此,有你馬超什麼事!可見,曹彰的性格就是勇武彪悍,力大無窮,沒什麼心機。
曹操還有個兒子叫曹沖,是中國著名的神童。「曹沖稱象」是個很有名的故事。史籍上記載,說當時孫權為了討好曹操,就送了一頭象給曹操。當時中原地帶象很少,看到這麼一個龐然大物,曹操就帶著手下的群臣、將領研究,這象有多重?怎麼稱?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誰也沒主意。曹沖那個時候還不到十歲,就在旁邊說:「這有什麼難的,開條船過來,把這個象放到船上,這個船不就沉下去了嗎?我在船邊劃一道線,再把這個象給牽出來,接下來我就有辦法知道這象有多重。」他怎麼做呢?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往船上搬石頭,一塊塊石頭往上搬,看這個船刻的這道線又到了,就稱稱石頭多重,不就知道這象有多重了嗎?這是利用排水量的原理。還有一種說法更聰明了,曹沖就叫人一桶桶往船上倒水,也倒到刻的線,那倒進去幾桶水,每桶水幾斤是可以知道的,象的重量不就知道了嗎?
透過這幾個故事,我想說明的是,同樣是曹操的兒子,四個兒子,天性差距就很大,完全不像兄弟。所以,我們對「人之初,性本善」這六個字是不是可以打個小小的問號。但是我想,「人之初,性本善」這六個字,是中國文化對人類的美好信念和期望。如果這麼去理解它,我想是比較穩妥的。
◆文忠寄語 性本善是中國文化對人類的美好信念與期盼。
一樣的父母,一樣的家庭環境,即使是親兄弟,在天性上也有著極大的差距,這也是一種社會現實。如果說天性是由先天決定、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接下來,《三字經》又傳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呢?
「人之初,性本善」以後緊接著六個字是「性相近,習相遠」。這六個字出於《論語•陽貨》。「人之初,性本善」據說是孟子的思想,接下來的「性相近,習相遠」就比較符合孔子的思想了。但跟前面那六個字是有點矛盾的,既然「人之初,性本善」了,那怎麼後來又變成「性相近,習相遠」了呢?「性相近」,人的本性本來差距並不遠,「習」在這裡不是學習的意思,是「薰染」的意思,受影響,被薰染,被污染的意思。本性本來差距並不遠,但是因為後天受到環境的影響,受到各種各樣外部環境的薰染,差距越來越大。用這個話去解釋我前面講的這個故事也是可以成立的。也許,曹植、曹丕、曹彰、曹沖三個月大的時候都差不多,但是由於後來成長的經歷不同,環境不同,差距越來越大,也是可以解釋的。在這方面,我們千萬要注意,古人是非常重視後天的環境的,對一個人的成長,一個人的教育環境,古人是非常重視的。用一句很簡單的也是古人的話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就是講薰染的問題。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數不勝數。
我老家是無錫,無錫下面有一個縣叫宜興,現在也是一個市,是很有名的陶都,出紫砂。當地出了很多很有名的人,其中有一個人恐怕是最有名的,叫周處,晉朝的周處。這個人天性善良,天性並不壞,是滿好的一個人。但是,從小父母雙亡,就沒有人去教育他,沒有人去引導他,沒有人給他講規矩。慢慢地就瞎混,受到了不好風氣的薰染、影響,長大以後變成了一個非常粗魯、暴躁、野蠻的人,動不動跟人打架,打得人家頭破血流,滿地找牙。這麼一來,周圍的人見了周處就躲,都惹不起他。周處自己不知道,因為他沒有羞惡之心,沒有是非之心,這個心被遮掩掉了。有一天,他突然發現:怎麼誰見我都躲啊?他就去問一位長者。這就說明他天性不壞,他對老人還是尊重的。他問:「為什麼鄉親、鄰居見了我都躲呢?」老人家說:「你不知道,周處,我們這邊有三害啊。」周處問:「哪三害,說來聽聽?」老人家說:「第一,前面山裡出了一隻猛虎,經常下來吃人,吃家畜,這是一害。第二,你看,村前面的河裡有一條蛟龍,誰都不敢游泳,不敢下河捕魚,不敢游過河去。」周處說:「這不才兩個嗎?還有一害呢?」那老人家說:「就是你周處!」周處天性還好,他一下子覺得,原來我已經那麼壞了,以至於鄉親們把我也當一大害啊!他頓時幡然醒悟。在傳說當中,周處上山殺掉了這隻老虎,為民除害;下水,潛到河裡斬殺了那條蛟龍,為民除害;而自己則良心發現,本性善良的天性彰顯出來,從此一路上進,後來還當了很大的官,為老百姓做了好多的好事,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聲。現在周處的墓還在。
這個故事可以說明什麼?「性相近,習相遠。」如果後天環境不好,沒有人教育,再善良的天性也會受到污染。
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後天環境,再善良的天性都會受到污染。這就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那麼,怎麼樣才能保證人們向好的方面發展?《三字經》會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方法呢?
怎麼能夠解決環境的薰染問題呢?《三字經》接下來講的是「苟不教,性乃遷」。如果不去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那麼「性乃遷」,善良的本性就會發生變遷。這個「教」可以理解成兩方面,如果不去教育他或者這個人不接受教育的話,人的本性中壞的東西就會發生出來。前面周處的故事也可以說明這個問題。而「教之道,貴以專」就是說,教育的根本之道,最重要的、最珍貴的是專一。
《三字經》所指的教育,我們必須用心去體會。這個教育不簡單,有幾層意思:第一層,我教你之教,教育之教。第二層,受教之教,接受教育的教。「教之道」,這個「教」還包括非常重要的兩層教育,一層是道德教育,一層是知識教育。我們今天往往重視知識教育,比如孩子從小讓他學鋼琴,學小提琴,學英語、法語,也許還要去學學溜冰。指望孩子從小成為一個知識上的超人,百般武藝樣樣精通。音樂希望他成為朗朗,外語則希望他能夠精通幾門,還要學書法,還要學「奧數」(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但是我們往往忽視《三字經》最強調的道德教育,即怎麼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怎麼擁有一個作為善良的人所必須有的道德。《三字經》的教育,從來是道德教育先行,當然它也絕不忽視知識教育。「教之道,貴以專」,這個「專」又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終生的,就是我學一樣東西,要學一樣愛一樣,學一樣像一樣,學一樣成一樣,不要半途而廢,不要淺嘗輒止,這是縱向。還有一層意思是橫向的,就是我要一生持之不懈,我要把我的一生作為學習的一生,我要有一種終生學習的態度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知識的獲得。
在《三字經》裡,學習是一種生命的過程,必須一心一意地去經歷,這是《三字經》裡面這六個字的精義。
在歷史上,我們也可以找到很多的故事來說明《三字經》這一觀點。明代著名的書畫家唐寅唐伯虎 ,他和沈周、文征明、仇英並列為「吳門四家」,是了不起的風流才子、大畫家。唐伯虎從小生活在一個小康之家,自小就有繪畫的天才,天賦很好。他的繪畫很早就小有名氣,當地的富豪之家經常把小唐伯虎請去作畫。那時的唐伯虎當然有點沾沾自喜,少年成名,風流倜儻。但是,唐伯虎的母親是位很了不起的女性,她覺得這樣淺嘗輒止,稍有一點點成就就滿足是不行的,必須專心致志,好好去學幾年畫,把繪畫藝術給鑽透了。於是,母親就把這個道理跟唐伯虎講了,讓他去跟沈周 學畫。沈周那個時候已經是有名的大畫家了,就住在離他家不遠的地方。母親給唐伯虎收拾好行李,讓他去跟沈周學畫。唐伯虎也很高興,反正離家也不遠,就背著媽媽給他準備的行李高高興興地去拜沈周為師學藝。到了沈周那裡學了也就一兩年,唐伯虎發現自己畫得很不錯了,再看看老師的畫,覺得也不見得比自己強到哪裡去,所以習畫就不太專心,想回家。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內心想法,也沒怎麼想,就通知自己的太太,也就是唐伯虎的師母,準備一桌飯菜,送送唐伯虎:「讓他出師吧,不用再學了。」做完了這桌飯菜,就把飯菜送到院子裡一個獨立的房子裡,這間房子唐伯虎從來沒去過。
這到底是一間什麼樣的房子?為什麼老師從來不讓唐伯虎到這裡來呢?而唐伯虎的這次經歷又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呢?
唐伯虎走進這間房子一看,哎呀,發現這個房子怪了,怎麼天底下有這樣的房子!怎麼怪呢?這房子居然有四扇門。他從一扇門進去,另外三面也各有一扇門,而每一扇門外都是不同的風景:這一道門外姹紫嫣紅,那一道門外鶯歌燕舞,另一道門外流水潺潺。唐伯虎覺得好玩兒,心說:「這師傅可真夠壞的啊,原來家裡有那麼好玩兒的去處也不告訴我,今天滿師了,他告訴我了,我先不吃飯了,先出去看看。」往東門想去看看那個姹紫嫣紅,「咚」一下子撞一個包;往南門想去看鶯歌燕舞的時候,「咚」又撞一個包;往西門想去看小溪潺潺的時候,「咚」一下又撞一個包。頭上起了三個包。他這才明白,原來三扇窗和外面的風景全是沈周在牆上畫的畫。唐伯虎一下明白,原來畫無止境,自己這點水準差遠了。這個時候沈周就進來了,說:「唐伯虎啊,吃完飯你就可以走了,別學了。」唐伯虎撲通跪下:「老師,您還是讓我跟您再好好學幾年吧。」從那往後,唐伯虎專心致志,又學了好多年。後來有一天,沈周告訴他:「你真可以走了,你已經學有所成,不必再跟著我。」唐伯虎的性格也已經改了,就自己下廚,去做了一桌謝師宴,感謝老師對他的栽培。他把菜做好後放到房間裡,這些菜裡面有魚。江南嘛,魚蝦多。這時旁邊跳過來一隻饞貓,要來吃這個魚。唐伯虎當然就要把這貓給趕走,不能讓牠吃。這貓一竄,朝東牆上的窗口跳,想逃出去,「啪」的一聲,這貓撞一個包掉下來了;這貓爬起來又往南牆和西牆跑,那裡各有一窗,「啪」,又都掉下來,貓也撞了三個包。唐伯虎忘了,自己在練習繪畫的時候,在牆上畫了三扇窗,連這貓也分不出來。 這個故事無非是要說明,學任何一樣東西,必須專心致志,必須持之以恆,才會有所成就。
「教之道,貴以專」,就是必須把整個學習的過程當成一個生命的歷程,必須用一種終生學習的態度來度過在世間的一生,這是一個學習態度的問題。《三字經》接下來還講述了許多關於學習環境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如果把一個孩子比喻成花朵的話,那麼他的成長和教育環境就是花朵所賴以生長、綻放的土壤,我們應該為學習中的孩子準備什麼樣的土壤條件?我們應該給他創造什麼樣的外部環境呢?請聽下一講。
第二講
昔1孟母2,擇3鄰4處5,子6不學,斷機杼7。竇燕山8,有義方9,教五子,名俱10揚11。養12不教,父之過13;教不嚴14,師之惰15。
1昔:過去。
2孟母:孟子的母親。
3擇:選擇。
4鄰:鄰居。
5處:住處。
6子:兒子,此處指孟子。
7機杼:織布機上用於穿引緯線的梭子。
8竇燕山:指五代末年的竇禹均。因他祖居薊州,鄰近燕山,故稱。
9義方:指做人應該遵守的規矩法度。後指家教。
10俱:都。
11揚:傳揚。
12養:養育。
13過:過錯。
14嚴:嚴格。
15惰:失職。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在這段《三字經》中,講述了孟母是如何教育孟子的,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還講述了竇燕山的五個兒子為什麼都能考中科舉,這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儒家思想十分強調父親和教師的絕對權威,但是當父親或教師有錯誤時該如何對待?我們現代人,又該如何正確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觀點呢?
-----------------------------------------------------------------------------------------------------------------------------
《三字經》在「教之道,貴以專」之後,緊接著又是四句,「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就是「孟母教子」的故事。
「昔孟母,擇鄰處」這六個字,以另外一種說法而聞名,就是「孟母三遷」。「孟母三遷」出於西漢劉向的《列女傳》,這本書講歷史上各種偉大的女性,而「孟母三遷」這個故事也在裡面。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孟子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貧寒,所以只能住在一個城外的破房子裡頭,這個破房子正好在墓地旁。由於經常有人出殯,辦喪事,小孟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就受到了薰染。所以,小孟子從小就學人家哭喪。他沒事就哭,學各種各樣的喪儀,這當然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中急在心裡,怎麼辦呢?竭盡所能搬家。搬到哪裡呢?搬到市集上,搬到商業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個肉鋪,天天要殺豬賣肉,天天要剁肉。小孟子沒事幹,又學著肉鋪夥計天天也在那裡剁肉,然後學人家討價還價,變成了一個賣肉的小孟子。孟母當然更著急了。更何況,當時人們還是看不起商人的。孟母咬咬牙,再搬家。這對於一個生活很貧寒的家庭來講,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孟母這一次搬到一所學校的附近,弦歌不絕,書聲朗朗。孟子受到了學校的薰染,從此開始學打躬、作揖,因為這是師生之間的規矩。又憑耳朵聽在那兒學著背書,言行也變得彬彬有禮。這就是「孟母三遷」 的故事。這個故事說明,為了孩子的成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
◆ 文忠寄語 為了孩子的成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環境。
接下來「子不學,斷機杼」是什麼故事呢?小孟子長大了,要讀書去了,但是孟子畢竟還是個孩子,自然有童心,他經常蹺課。孟子感到讀書煩,所以經常不去上課。有一天,小孟子聽著聽著課覺得沒勁兒,於是就逃回來了。孟母正好在織布。那個時候孟母主要靠織布、賣布來維持生活。孟母看見兒子翹課回來,一句話沒講,就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就意味著馬上就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無數個夜晚的辛勞就白費了。孟子是個好孩子,非常孝順自己的母親,就跪下來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就告訴他:「讀書、學習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就像我織布,我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後才能織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才可以做被單。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像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輒止,怎麼能夠成才呢?」孟子受到了母親的教訓,從此以後,專心致志,一心向學,後來成為一代亞聖,成為中國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這就是《三字經》中「孟母教子」的故事。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父親是一家之主,婦女的地位很低,甚至大多數婦女都不識字。那麼,教育孩子當然首先應該是父親的責任。但是,為什麼《三字經》在提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時,卻是先講孟母如何教子,而不是先說父親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我想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像我以前講的,「人之初,性本善」接近於孟子一系的思想,所以到舉例子的時候,總要首先從孟子那一系來舉,就舉這個亞聖是怎麼培養出來的例子。不巧,孟子從小父親就去世了,父親並沒有對孟子的教育、孟子的成長產生多大的影響。孟子是在他母親的教育之下開始做學問,開始成為亞聖的人生旅程。所以用孟母來作例子。
另外一個原因是,也許母親並沒讀過書,也許母親連字都不識,但母親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親是一個孩子最早的老師,更是一個孩子終生的導師。在中國傳統社會當中,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很少,大量的女性,甚至包括一些名門望族的女性,很多並不識字。我的老師季羨林先生的母親就是不識字的。但是,每當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季先生也好,胡適也好,很多大學者也好,首先想到的卻都是自己的母親。
儘管在傳統社會當中母親一般都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但是,對孩子道德的養成,對一些生活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人格的養成,母親的作用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文忠寄語 母親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更是孩子終生的導師。
我們常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終其一生的。那麼,父親應該對教育孩子負什麼責任?在孩子的成長之中,父親起了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
《三字經》接下來講的是一個比較冷僻的故事,「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又是四句。竇燕山,是五代時期的人,是歷史上一個真實的人物。他出身於富豪人家,非常有錢。但是,年少時的竇燕山為人不怎麼樣,雖然很有錢,卻經常恃財傲物,不僅小心眼,還見難不救。年到三十,膝下依然無子。有一天他夢見自己的父親,父親教育他:「你現在這樣的為人處事,這種做法和行為舉止是不對的,你應該改過。你應該樂善好施,多做好事。」醒過來以後,竇燕山領受了父親的教誨,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仗義疏財,修橋鋪路,濟難扶困,變成了名甲一方的一個好人,一個善人。不久以後,就有了五個兒子。按照傳統的說法,年過三十才有子,幾乎就是中年得子了。竇燕山牢牢記住自己的教訓,嘔心瀝血地去教育這五個孩子,後來三個中了進士,兩個中了舉人。這就是「五子登科」 這個成語的來歷。
《三字經》覺得僅僅講「五子登科」的故事還不夠,接下來就是非常有名的六個字,「養不教,父之過。」養,養育的意思,做爸爸的,不能光把孩子生下來,而不教育他。你只管生他,只管養他,但不去教育他,那就是當父親的過錯。
從歷史上,可以找到一正一反的兩個故事,來說明這六個字。
漢宣帝的時候,有叔侄兩個人,一個叫疏廣,一個叫疏受。疏廣是叔叔,疏受是侄子,叔侄兩個人都當了比較大的官,一個是太子少傅,另一個是太子太傅,都是教育太子的大官。他們教育完太子以後,叔侄兩個覺得應該告老還鄉了。皇帝為感謝他們對太子的教育,就賞賜了他們一大筆錢。這叔侄倆回到老家以後,按照傳統觀念,該給孩子準備好多財富,留下好多錢,好多動產、不動產。但是,這叔侄倆很奇怪,怎麼奇怪呢?回去以後沒看見他們有這個動靜,只看見他們兩人經常在村裡舉辦宴席,請自己的一些親友,請村裡的孤寡老人,請附近那些沒有人去關心的、比較貧苦的人來赴宴,白吃白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皇帝賞賜的錢像流水一樣地在花。疏廣和疏受都有孩子。孩子們看著不敢說,但是心裡擔心:「你們這麼胡搞的話,拿什麼留給我們呢?」就托族裡的長老去跟疏廣、疏受打招呼:「這麼花錢,孩子將來怎麼活?這樣花錢,給孩子留下什麼呢?」疏廣、疏受就跟長老講了這麼一段話:「我們做父親的,怎麼會不愛自己的孩子?我們怎麼不知道該給孩子留點東西呢?但是,我們疏家已經薄有田產,如果孩子勤勞一點、刻苦一點的話,是不會比別人過得差的。我們把那麼多錢留給他們,只能使他們變得懶惰,變得依賴,從小錦衣玉食,消磨鬥志,對他們恐怕沒有什麼好處。」這個長老把疏廣、疏受的話傳給他們的孩子,他們的孩子一下子領悟到父親深意所在。
在現代社會當中,人們也會經常考慮給孩子留點什麼。孩子還很小,就考慮著他將來要結婚,先把房子給他買好吧。孩子剛剛進入大學,就計畫著給他買輛車吧。但是,在傳統中國有一句話:「遺子千金不如遺子一經。」留給孩子千兩黃金,不如留給他一本經書。當然,「遺子一經」這句話不能刻板地去理解,是指留給他知識。與其留給他千兩黃金,還不如留給他一種安身立命的知識,給他創造一種受教育的機會。應該培養他對學習的渴望,和對學習的依賴,而不是對財產的依賴。
◆文忠寄語 應該培養孩子對學習的依賴,而不是對財產的依賴。
父親對於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必須和母親共同承擔教育孩子的職責。當然,父親的教育功能和母親的教育功能終究還是有所區別的。我相信,父親是一個孩子成長以後,終究能夠理解的榜樣。一般而論,父子感情比較緊張,母子感情很親近。但是,當一個人成長起來以後,他往往會想起自己的父親。
◆文忠寄語 父親是孩子成長以後,終究能夠理解的榜樣。
父親往往就是孩子無形中的榜樣,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父親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親的所有思想都是正確的。那麼,對於父親的教誨,是不是無論對錯統統都要接受?如果父親的觀點是錯誤的,孩子應該怎麼辦呢?
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漢宣帝的時候,有一個御史大夫,類似於今天的監察院長,叫陳萬年。他也愛自己的孩子,也願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謹小慎微,溜鬚拍馬,誰都不得罪,看到皇親國戚,看到政要就竭盡討好之能。他的兒子陳鹹,卻是一個剛正不阿、仗義執言、執法如山的官員。兒子也是一個官,但官沒他爸爸那麼大,經常得罪人,不避權貴。父親當然愛兒子,陳萬年怎麼會不愛陳鹹呢,所以他也擔心:「你小子這麼弄下去,將來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看你得罪那麼些人,還好有我在。我人緣好,位置高,還能罩著你,但我總有走的一天,我走了以後你怎麼辦?這不是要被人整死嗎?」所以,有一天晚上,他下定決心找兒子談談。古時父子之間的規矩很嚴,陳萬年年紀很大,躺在榻上,兒子恭恭敬敬站在屏風後,隔著一個簾。父親在裡面說話,兒子在外面聆聽父親的教誨。陳萬年就教育他:「你應該像我一樣,圓滑一點,變通一點,要明哲保身。」嘮嘮叨叨一番碎碎念。陳鹹站在那裡也累了,「撲通」,頭就撞到屏風上。這就把陳萬年給惹火了:我好心好意在這兒通宵地教育你,你卻在那兒打瞌睡!爬起來,舉起拐杖要去揍陳鹹。古人有說法,「小杖受,大杖走」。這也是儒家的規矩。儒家並沒有說父親要打兒子,兒子只能被打死。儒家的說法是,輕輕地打你就熬一熬,狠狠地打兒子是有權逃的。陳鹹扭頭就跑,跑的時候回頭扔下一句:「你問我為什麼打瞌睡,我告訴你,你要說的話我都懂,無非是讓我像你那樣溜鬚拍馬嘛!」
這兩種教育方針,都是父親教育兒子,兩個父親也都深愛著自己的兒子,可是哪種好呢?
雖說「養不教,父之過」,但是父親到底應該教給孩子什麼,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正確的教育,可以讓孩子更加尊重父親,而錯誤的教育,只會使父親失去自己的威信。而教育孩子的責任,除了父母之外,還有誰很重要呢?
教育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人終究要走進社會,要離開父母,去接受更完備的教育。那麼,這又是誰的責任呢?老師。所以《三字經》接下講的是,「教不嚴,師之惰。」不嚴格地進行教育,是老師的過錯。惰,有疏忽、過錯的意思,並不僅僅是懶惰的意思。不是說教不嚴,就是老師偷懶。而是說,教不嚴就是老師的過錯。
如果我們要從歷史上找出故事來說明這六個字的話,那就太多了。我找一個皇帝家的老師來說明這個問題。朱元璋奪取了元朝的天下,登基做了皇帝。朱元璋本身沒受過什麼教育,但當了皇帝以後,就很關心皇子的教育,滿世界找有學問的人,到皇宮裡教他的這些龍子龍孫。終於找到了一位,叫李希顏 ,一代名儒,教書水準很高。這個老師,非常嚴格地來教育這些龍子龍孫。他完全以一種嚴格的態度,來履行自己的教師職責。嚴格到什麼地步?他居然揍龍子龍孫,這些皇子上課不好好聽講他就揍,打得皇子嗷嗷叫,痛得受不了。也許大家會說,這個老師太野蠻了,皇子你還敢揍?但李老師照打。朱元璋有一個非常寵愛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裡說:「這書沒法念了,這老師把我給揍的,都快揍死了。」朱元璋當然就火了:「這還了得,敢打我的孩子?」就準備治李希顏先生的罪。這個時候,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后,就勸朱元璋:「這是你不對。」她就問那個孩子:「老師為什麼揍你?」「我不好好背書。」「那你不該揍嗎?」馬皇后就跟朱元璋講:「李先生這是以聖人之道,以一種非常嚴格的態度來教育我們的孩子,也是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慮,我們應該感謝李先生,怎麼還能責怪他呢?」朱元璋一下子明白了馬皇后的話有道理,不僅沒有治李希顏先生的罪,反而對他非常尊敬。李先生退休的時候,朱元璋專門賞賜了紅袍。雖然李先生的官並沒有那麼大,並不見得可以穿這樣的服飾,但還是賞賜了紅袍,同時賞賜了大量的錢財,讓李老師告老還鄉。
在封建社會制度中,皇帝是最高權威,為什麼一個教書先生竟敢責打皇子?而貴為皇帝的朱元璋,為什麼會對一個教書先生如此禮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教師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
在傳統的中國,老師是什麼地位?在傳統的社會當中,孩子正式入學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磕頭,因為這是至聖先師。孩子要向一個牌位磕頭,上面寫著「天、地、君、親、師」。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祖父母。接著天地君親,第五個就是師。這就是老師的地位。
在1905年中國廢除科舉制度之前,私塾門口一般都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四個字:「溺愛免送」。如果你要溺愛你的孩子,拜託,你別送來,我不教。這是中國傳統的師生關係,即便貴為帝王,也得懂得這個道理。清朝,皇子入學就很有講究。大家看宣統皇帝溥儀 的回憶錄,他去讀書的時候,會找一些同宗的人陪。為什麼要請親貴陪伴?就是讓老師罵的。因為老師必須教訓你,你不好好讀書,小動作不斷,要罵你。但是,你是皇帝,不好罵。然而,老師總得指桑罵槐吧,總得教訓你吧。怎麼教訓呢?就找小皇帝的幾個叔伯兄弟作陪,儘管也都是貝勒、貝子,但總還可以指著罵罵,但是,他不能罵溥儀。比如罵一個貝勒:「你看你,上課不好好聽,動手動腳,言語輕浮,你像個什麼樣子啊?」其實是溥儀在動。那個叔伯兄弟並沒有動,正好好地在聽老師講課,但是他得替皇上挨罵。這是一套制度。這也就是說明了,在中國的傳統當中,老師必須嚴格教育學生,連皇上也不能例外。
「教不嚴,師之惰」,不僅強調了老師的責任,同時也強調了老師的尊嚴。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師道尊嚴」。但是,這種師道尊嚴,會不會使有些不合格的老師有恃無恐,誤人子弟呢?
有些老師也不那麼合格,那的確是有的。魯迅先生就舉過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有一個老師教孩子讀《論語》,讀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學生一下子就暈了,什麼叫「都都平丈我」?學生問什麼意思。這個老師比較蠻橫:「你背就好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麼多?」這個學生很小心地問:「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記錯了?」「老師怎麼會記錯,就是『都都平丈我』。」但原文是什麼呢?「鬱鬱乎文哉」。這位老師是個白字先生,「鬱鬱」他不知道怎麼看成「都都」了,「乎」看成了「平」,「文」看成了「丈」,「嗚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所以,老師居然就把「鬱鬱乎文哉」讀成了「都都平丈我」。這樣的老師,毫無疑問是不合格的。
儒家文化十分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但是,為人師表者,未必都合格。那麼,我們現代人,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些問題?傳統中的師生關係,是不是完全過時了呢?
中國傳統的師生關係的優缺點,我們還沒有好好地反思過,長處在哪裡?短處在哪裡?有些短處是很明顯的,比如體罰,這個在今天是應該予以批判的,不能繼承下來,現在的老師絕對不能對孩子施以體罰。但是,老師的嚴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對了?是不是老師就可以縱容孩子了?我想,時代進步了,老師應該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學內容教給孩子。孩子還是應該以一種尊敬老師的心態,刻苦學習的心態,從老師那裡領受知識和教誨。
現在,好多教師對孩子不敢嚴格要求。因為好多家長未必理解老師,怕嚴格要求委屈了孩子。家裡就這麼一個獨苗,就這麼一個寶寶,實在捨不得,動不動就對老師興師問罪。當然,我還是要強調,傳統的教育有它的毛病,我們不能繼承。但是,傳統的教育難道就一點道理都沒有了嗎?難道「教不嚴,師之惰」不對嗎?
◆文忠寄語 應該以一種尊敬老師、刻苦學習的心態,領受知識和教誨。
自然,老師自己也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準,以一種敬業的精神來履行自己的職責。那麼,孩子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來接受教育、珍惜教育、領悟教育呢?這是《三字經》接下來要講的又一個重大問題,請聽下一講。
註:
孔子 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年-公元前四七九年)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提出了「仁」的思想,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曾周遊列國,晚年專心從事古代文獻整理與傳播工作,致力於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典籍,刪修《春秋》。其學生將其思想言行記載於《論語》中。
性惡論 中國古代人性論的重要學說之一,認為人的本性具有惡的道德價值,戰國末荀子倡導這種理論。性惡論以人性本惡,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二者既相對立,又相輔相成,對後世人性學說產生了重大影響。
性善論 戰國時期孟子提出的一種人性論。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透過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普遍心理加以驗證。既然這種心理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據的,是出於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稱之為「良知」、「良能」。
謝靈運 東晉時代的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人。善於刻畫自然景物,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他寫的詩藝術性很高,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才能,特地將他召入京都任職,並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
才高八斗 謝靈運嘗曰:「天下才有一石(ㄉㄢˋdàn),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華都不在他眼裡,自視很高。「才高八斗」後來被用來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識豐富。
唐伯虎 唐伯虎(一四七○年—一五二三年),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世,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文學上亦富有成就,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
沈周 沈周(一四二七年—一五○九年),長洲相城(今陽澄湖鎮)人,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與文征明、唐寅、仇英並稱 「吳門四家」。沈周出身於書畫世家,花鳥、竹石等無所不能,而尤擅山水。四十歲以前,他作畫多為盈尺小景,之後拓為大幅,粗枝大葉,而意已足,形成沉著酣肆的風格。
孟母三遷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孟母三遷,又叫「孟母擇鄰」、「慈母擇鄰」,強調了選擇居住環境對子女成長的重要性。
五子登科 《宋史•竇儀傳》記載,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帶)有個叫竇禹鈞的人,吸取祖訓,教導兒子們仰慕聖賢,刻苦學習,為人處世,不愧不怍。結果,他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李希顏 李希顏,字愚庵,郟縣人。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任李希顏為已封為王的十個皇子的師傅。李希顏恪守師道,教育明皇子像教普通百姓的兒子一樣嚴格。在李希顏的教育下,十皇子學業長進很快。為褒獎其嚴教之功,朱元璋降旨,李希顏升左春坊贊善大夫。
溥儀 愛新覺羅•溥儀(一九○六年—一九六七年),清遜帝,字浩然,醇親王奕之孫、載灃之子,是中國歷史上的末代皇帝。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著有《我的前半生》。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三字經》 在絕大多數中國人心目裡,《三字經》可謂是再熟悉不過的了。有誰會承認自己不知道《三字經》呢?然而,真實情況又是什麼樣呢?傳統的《三字經》總字數千餘字,三字一句,句子也無非三、四百句。但是,恐怕絕大多數人都只知道前兩句「人之初,性本善」;知道緊接下去的兩句「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數,也許馬上就要打個大大的折扣了;可以隨口誦出接下來的「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的人,大概就更少了。同時,我們心裡卻都明瞭:這只不過是《三字經》的一個零頭罷了。不可否認地,《三字經》的確...
目錄
目 錄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三字經》
第一講 人之初,性本善
一本古代的兒童啟蒙讀物,一本傳統的兒童識字課本,為什麼會被大家尊稱為《三字經》?為什麼它一經問世就廣為流傳?在看似簡單易懂的文字背後……
第二講 昔孟母,擇鄰處
孟子的母親為什麼要三次搬家,擇鄰而居?竇燕山是什麼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負有什麼責任?老師又應該怎樣和學生相處?……
第三講 子不學,非所宜
父母都對孩子寵愛備至,但同時也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那麼,父母究竟該如何教育孩子?怎樣才能讓孩子把學習變成自願自覺的呢?……
第四講 香九齡,能溫席
為什麼在《三字經》這樣的啟蒙教材中,首先要教給孩子們孝悌?這些傳統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會還能否適用?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第五講 一而十,十而百
在這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傳統思想?作為古代的啟蒙讀物,《三字經》所包含的具體知識都有哪些?傳統的中國人最應該掌握的學問都是什麼?……
第六講 曰春夏,曰秋冬
春夏秋冬四時,東西南北四方,這是古人對大自然的認知。那麼,水火金木土的五行是怎麼來的,五行學說對於古人的思想和行為又有哪些重要的影響呢?……
第七講 曰仁義,禮智信
《三字經》作為傳統教育的啟蒙讀本,是如何教育孩子認識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的事物的?又是告訴孩子怎樣為人處世?人類的基本情感有哪些呢?……
第八講 父子恩,夫婦從
《三字經》在講完了應該如何為人處世之後,開始講到教育問題。那麼,學習應該有什麼講究?古人的小學和現代人的小學有什麼不同呢?……
第九講 論語者,二十篇
《論語》是怎樣的一部書?是什麼人最終編訂完成了《論語》?《論語》為什麼被奉為儒家經典之首? 「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第十講 孟子者,七篇止
孟子被稱為亞聖,那麼,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現代社會還應該提倡中庸之道嗎?宋代大儒朱熹又為什麼會把《大學》列為四書之首呢?……
第十一講 孝經通,四書熟
《孝經》為什麼有人推崇,有人反對?我們常說四書五經,而《三字經》為什麼說是六經?學習六經有哪些講求?我們又應該如何認知《易經》呢? ……
第十二講 有典謨,有訓誥
六經中,哪一部書的命運最為坎坷?它經歷了什麼樣的艱難曲折?《尚書》是一部記載什麼內容的書?它的作者又是誰?為什麼它的地位如此重要?……
第十三講 大小戴,注禮記
《禮記》和《詩經》都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經典,那麼,這兩部經典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什麼關係?注《禮記》的大小戴是什麼人?《詩經》中的風雅頌代表著什麼?……
第十四講 詩既亡,春秋作
《三字經》在講完了《詩經》之後,接著開始講《春秋》。那麼,《春秋》是誰編訂的?這部史書為什麼叫《春秋》而不叫《冬夏》?《春秋》還有一個名字叫《麟經》……
第十五講 經既明,方讀子
先秦諸子百家各抒己見,言論觀點各不相同,而這其中尤以儒、道、墨、法、名五家的思想對於後世影響最為深遠。那麼,這其中都包括哪些思想?……
第十六講 五子者,有荀揚(上)
《三字經》的作者為什麼只向我們推薦荀子、揚雄、文中子、老子和莊子這五位?而在這五位當中,揚雄和文中子的主要學說究竟是什麼?……
第十七講 五子者,有荀揚(下)
老子和莊子是五子當中最重要的兩個人物。孔孟是儒家文化的代表,老莊則是道家文化的代表。關於老子和莊子,民間有許多神奇的傳說……
第十八講 經子通,讀諸史
《三字經》以凝煉的語言,記載了中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從伏羲、神農、黃帝講起的,那麼,關於這三個人都有哪些神奇的傳說?……
第十九講 唐有虞,號二帝
人們常常用「堯天舜日」來比喻太平盛世。用「堯舜之治」來作為後世德政的典範。那麼,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不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傳給舜呢?……
第二十講 夏有禹,商有湯
大禹和堯舜一樣,是歷代人們尊崇的聖王,大禹治水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那麼,錢文忠教授會帶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大禹傳說?……
第二十一講 湯伐夏,國號商
通俗簡明的《三字經》,每一句話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故事。商湯伐夏建立了商朝,創造了輝煌的殷商文化,而末代君王商紂,卻和夏桀一樣殘暴荒淫……
第二十二講 周武王,始誅紂
周武王伐滅商紂王后,建立了周王朝,周王朝歷時800年,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久的朝代。歷史上著名的周公和姜太公,就是輔佐周武王滅商建周的重要人物
第二十三講 周轍東,王綱墜
周王朝歷時800年,但是為什麼要向東遷都呢?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周天子王綱的墜落?而各諸侯國又為什麼要爭相稱霸、同室操戈呢?
第二十四講 始春秋,終戰國
春秋五霸都有哪些精彩的人生經歷?他們能夠成為霸主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我國兩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寒食節、清明節的由來與晉文公的坎坷遭遇有關
第二十五講 嬴秦氏,始兼併(上)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火連天,當時地處西北的秦國,異軍突起,橫掃六國,完成統一大業,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制時代
第二十六講 嬴秦氏,始兼併(下)
在推翻秦朝的過程中,項羽和劉邦的軍隊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但為了皇帝寶座,昔日的朋友馬上變成了敵人。在楚漢戰爭中,劉邦是怎樣逐漸扭轉了被動局面??
第二十七講 高祖興,漢業建
一個曾經得到皇室器重、得到天下百姓讚譽的「聖人」,原來卻是盜取漢室江山的竊賊。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騙人能騙那麼久?
第二十八講 魏蜀吳,爭漢鼎
漢末天下大亂,出現了魏蜀吳三國相爭的局面。《三字經》為什麼把這場戰爭稱為「爭漢鼎」呢?晉朝是怎麼統一的?南北朝又是如何分裂的?
第二十九講 北元魏,分東西
北朝在五胡十六國混戰之後,鮮卑族統一了黃河流域,史稱北魏。但是,《三字經》為什麼把北魏稱為北元魏呢?這個「元」字,包含了怎樣的歷史事件?
第三十講 迨至隋,一土宇
作為開國皇帝的隋文帝,他為什麼要把國號定為隋呢?隋文帝的夫人是個什麼樣的人?隋文帝為什麼會懼怕她呢?隋文帝的兒子隋煬帝是怎樣取得皇位的呢?
第三十一講 唐高祖,起義師
唐高祖李淵開創了大唐王朝300年的基業。李淵為什麼能夠異軍突起,建立大唐王朝?李淵與隋煬帝楊廣是什麼關係?
第三十二講 二十傳,三百載
唐朝共有20位皇帝,歷時近300年。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和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使唐朝的政治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
第三十三講 梁唐晉,及漢周(上)
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但唐玄宗晚年過度寵倖楊貴妃,是導致「安史之亂」的重要原因。那麼,「安史之亂」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三十四講 梁唐晉,及漢周(下)
五代十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是最為混亂的時期,梁、唐、晉、漢、週五個小朝廷,皇帝一個比一個荒唐,王朝也一個比一個短命。後晉皇帝石敬瑭為什麼會留下千古罵名?
第三十五講 炎宋興,受周禪
宋朝結束了五代以來的軍閥混戰局面,然而,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死,卻成為千古之謎。當時還有哪些政權與宋並立?宋朝蒙受的最大羞辱是什麼?
第三十六講 至元興,金緒歇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那麼,它是如何滅掉南宋王朝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誦
第三十七講 明太祖,久親師
朱元璋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大明王朝。他是一位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帝,也是一位平民皇帝。那麼,他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第三十八講 傳建文,方四祀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法嚴刑酷,大臣們人人自危。朱元璋去世後,建文帝繼位。建文帝以儒家的仁愛思想治國,但在位僅僅四年就被叔父朱棣篡奪了皇位
第三十九講 迨崇禎,煤山逝
《三字經》在講完了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之後,就結束了歷史內容。中國歷史上下幾千年,有興有衰,有分有合。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學習歷史?
第四十講 昔仲尼,師項橐
《三字經》通過介紹一些生動具體的勤學故事,告訴人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學習態度,遵循什麼樣的學習方法,其中就提到了孔子拜項橐為師的故事
第四十一講 頭懸樑,錐刺股
《三字經》向我們介紹了古人苦讀勤學的故事,以激勵後學者的鬥志,比如懸樑刺股、囊螢映雪等
第四十二講 蘇老泉,二十七
著名詩人蘇老泉為什麼到27 歲才開始讀書呢? 梁灝直到82 歲才中的狀元嗎? 祖瑩和李泌又是怎樣的才華橫溢? 蔡文姬的命運又是怎樣?
第四十三講 謝道韞,能詠吟
《三字經》之所以能夠流傳上千年,成為儒家思想的啟蒙教材,正是因為它代表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精華部分
《三字經》全文(注音)
編輯手記
心中自識《三字經》
目 錄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三字經》
第一講 人之初,性本善
一本古代的兒童啟蒙讀物,一本傳統的兒童識字課本,為什麼會被大家尊稱為《三字經》?為什麼它一經問世就廣為流傳?在看似簡單易懂的文字背後……
第二講 昔孟母,擇鄰處
孟子的母親為什麼要三次搬家,擇鄰而居?竇燕山是什麼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負有什麼責任?老師又應該怎樣和學生相處?……
第三講 子不學,非所宜
父母都對孩子寵愛備至,但同時也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那麼,父母究竟該如何教育孩子?怎樣才能讓孩子把學習變成自願自覺的呢?……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