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楊双子當爸媽過了65歲張忠謀村上春樹蔡康永韓江制度基因讀冊選讀孫翠鳳聯經暢銷66折起心靈工坊全書系屁屁偵探神奇柑仔店最透明的故事假仙女絕望者之歌
暫不供貨

MUJI生成的「思考」與「言語」(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良品計畫股份有限公司|譯者:方瑜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0-21

ISBN/ISSN:978986398469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64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讓心感到美味的商品」
「有手作痕跡的製物」
「這項提案的何處是無印良品?」……
以讓人感到舒適為目標的所有過程

☆☆☆☆日本AMAZON評論4顆星☆☆☆☆
本書為良品計畫股份有限公司現任董事長金井政明及良品計畫公司所誠懇書寫的無印良品中流砥柱的內在深層思考。

歷經近四十個年頭,無印良品發展為簡素(simple)、自然(natural)與基本(basic)或類似以上評價的代名詞。在二○一七會計年度期末,無印良品的店鋪網擴展至世界二十八個國家或地區,全球的店鋪總數達到八百七十六家。成長至合併銷貨收入為三千七百八十八億日圓、合併營業利益則為四百五十二億日圓的規模。

無印良品所抱持的不是戰略,而是大戰略。所謂的大戰略就是「有所助益」(役に立つ)。也許有人會感到意外,為什麼無印要將「有所助益」的大戰略安置為良品計畫這家公司的最高原則?

無印良品的概念也可類比為從市民開始發起的生活運動。其中以一貫之的中流砥柱,也就是「有所助益」。作者期待透過本書將希望傳達給正思考著今後的商業經營與社會樣態的人們,以「思考」與「言語」為切入點加以陳述。

無印的公司名稱為良品計畫,做的是將無印良品此種思想具體轉化為商品或服務的生意。無印良品一詞完整表達了以「好感社會」(感じ良い社会)為目標、包含良品計畫所採取的步驟進程的一切行動。無印良品選擇了提升生活好感度的行動所累積的結果。是如同水出湧泉、春暖花開一般「自然而然」的。

無印良品每一天最珍惜的是什麼?無印良品的筆或襪子為什麼會是今天的樣子?接下來應該思考哪些議題來面對自己的工作呢?貫穿以上這些問題的、「有所助益」此種思考方式與其背景又是什麼呢?本書將這些想法,如實地傳達給在世界上逐漸開枝展葉的無印良品夥伴們,以及一路以來支持著無印良品的許多朋友們。

作者簡介:

良品計畫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從「無印良品」的企畫開發.製造到流通.銷售的製造零售業,從服飾到家庭用品、食品等,開展橫跨日常生活所有領域的商品群。

金井 政明(Kanai Masaaki)

良品計畫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暨董事長

一九五七年生。長野縣人。一九七六年,進入西友商店(西友store)長野(現為西友有限公司)工作,一九九三年轉調至良品計畫。擔任生活雜貨部長一職時,引領長年成為銷售額支柱的生活雜貨商品的發展,支持了良品計畫的成長。之後,歷任常務董事、執行董事等職後,於二○○八年就任代表董事總經理(代表取締役社長),致力於提升良品計畫集團整體的企業價值。自二○一五年起任現職。

譯者簡介:

方瑜

日本慶應大學藝術管理碩士,兼職譯者。

章節試閱
第1章 發想的根源一直是單純的

──人們為什麼會如此行動

1 人類就是有物欲又會在意他人眼光的生物啊

人類是會在意他人眼光的生物……也是一種物欲的生物。

人會一一比較他人所擁有的物品,而且不斷追求「更走在流行尖端、更有話題的物品」。因為經常物欲高漲、無法滿足於現狀,總是抱持著不滿足的感覺。

在這種消費社會現象初生之際,作為(對於過度消費風潮的)反動,無印良品誕生了。因為即便在這種物欲高漲的消費社會時代,也有人忠於自己、不隨物欲起舞地過著美好生活。以這些人為「最佳生活者」的原型,製造出能讓這些人們選取...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前言】

對人與社會「有所助益」(役に立つ)這件事

良品計畫股份有限公司 常務董事暨董事長 金井政明

一九八○年,作為西友股份有限公司的自有品牌─無印良品,從以食品為主的四十項商品開始發展。雖是由零售品牌啟動製造,但如同當時的西友與Saison集團(譯註:セゾングループ,saison是法文季節之意)主帥堤清二主張「這是反體制的商品」,無印良品是以自我否定的概念為基礎的商品。

這樣的概念固然受到因高度經濟成長終結、七○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機所導致的節約意象等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但最主要還是面對資本理論擴散的過度...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前言 對人與社會「有所助益」這件事
良品計畫股份有限公司 常務董事暨董事長 金井政明

第1章 發想的根源一直是單純的
   ──人們為什麼會如此行動
1 人類就是有物欲又會在意他人眼光的生物
2 人也好狗也好,都要上大號
3 無印良品的思想到底是什麼
4 良品計畫的大戰略是「有所助益」
5 遇到任何事都要留意是不是所做的事都是「有所助益」?
6 文化的三角測量
7 我們,被自我豢養了?
8 個人、公司、國家都是繞著同樣的循環運作
    -危機→革新→發展→傲慢→漠不關心→依賴感→危機-
9 賣方太弱勢、買方太強勢?...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