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現自己想要的人生──善用情緒的力量〉
情緒是十分強而有力的力量。情緒能夠激勵你實現自己的命運、克服最嚴重的創傷,也會讓你因為小挫敗而動彈不得。生命總是會帶來驚喜。對於外在的世界,你只能盡力控制。不過,你隨時、隨時都可以選擇控制及平衡自己的情緒。
當強烈的情緒占據你整個人的時候,情況似乎並不是這個樣,但是你不必任憑情緒的擺佈。你也不需要繼續停留在不愉快的情境裡,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熱忱、勇氣或決心擺脫舊習,踏上自己的命運之途,而無法繼續向前。
你不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了解這一點很重要。每個人都有不順遂的時候,我們都會經歷創傷,這是正常人生的一環。人有生離死別,戀情有結束的時候,沮喪的事情會發生。有時候,你正經歷負面的感覺,例如憤怒或悲傷,有時候,包括自信或快樂等正向感覺並不如你期待的那麼強烈。然而,一旦你培養出平衡情緒的能力,意外狀況並不會輕易將你擊倒,而且你能更迅速恢復正向的看法。
情緒平衡時,你充滿能量
當情緒平衡時,你不會有什麼情緒方面的問題。無論你處在何種情境下,都覺得很不錯。你樂意做事、體貼周到,待人和藹親切,因為你接觸到最崇高的自我,心中充滿了愛。你對未來抱持樂觀,不會懷著悔恨回顧過去。你知足、平和,以平常心接受事實,同時充滿能量、熱忱積極。
當這種感覺失去時,你會認為那是因為人生變了調,但事實並非如此。你可能在高速公路上錯過了出口,莫名浪費了二十分鐘折回原處,或者你打開信用卡帳單,發現這個月已經超支了。不過這些事情都沒有必要導致你大發雷霆、壓力超大或害怕恐懼。你的確可以選擇自己感覺的方式,也可以選擇你要體驗多少恐懼(這和自信是相對的),以及在悲傷的時候,心中喜悅的等級為何。
我發現,在情緒平衡時,我會由衷感恩。我相信自己擁有的天賦和人生中所有美好的事物,而且對於眼前的任何問題,都會正面看待。我覺得應該要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心智中充滿了正面的想法。然而,當我的情緒失衡時,就會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不可行的事物上,而不是放在可行的事物上。
我的朋友芮妮,有回開車載她七歲的兒子放學回家。她心事重重,因為有很多帳單等著要付,而且也賺不到什麼錢。她先生的身體一直不好,無法工作,因此他們靠抵押貸款度日。這情況很嚴重,是需要她好好留意,但是並不需要她整天時時刻刻擔心。
在開車途中,她兒子開始聊到樹葉的顏色變了,而一旦楓葉的種子莢被拋到空中,就會像直升機一樣旋轉下來。芮妮幾乎沒聽懂兒子說的話,因為她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財務狀況。
芮妮遇到紅燈停下車時,她仔細看著兒子,突然覺悟到自己錯過了什麼──她不停的擔心,使她無法真正聆聽孩子說話、無法和他有所連結。更糟的是,在只為自己的問題苦惱的過程中,她已經習慣了只把兒子的話聽進一半。芮妮明白自己想擺脫心中的恐懼,選擇一種不同的情緒。她反問自己:「除了恐懼或擔心,我現在還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芮妮有好幾種選擇。她可以感覺:
• 感激自己有時間和兒子相處,以及跟兒子很親近。
• 聆聽兒子的心裡話使她心生喜悅。
• 好奇且真正關心兒子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 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自己的財務危機。
事實上,只要她選擇體會任何情緒,她就可以立即體驗到。即使無法完全拋開心中的焦慮,但是也不需要讓焦慮操控自己的情緒。因為擔心生活上的某一層面而使自己的心情完全沉浸在那樣的情境中,也就等於壓抑了自己可能感受到的任何正向情緒。她的情緒失衡了,導致一切似乎都是悲觀的。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遭遇過和芮妮類似的憂慮,無論當時的情緒如何,我們就是不舒服。但是通常,光是在心中渴望能感覺好過一點,就足以激勵我們試著改變自己的情緒平衡。
回到情緒和諧的狀態
平衡你的情緒是很重要的,因為那樣能讓你實現自己的命運。你必須能夠將負面情緒減到最小,並調高那些對你最有幫助的感覺的音量。
許多人不會想太多和自己命運有關的事情,甚至可能被「命運」這個名詞嚇到,誤以為像「命運」這樣偉大的東西是保留給歷史人物、精神領袖和名人的。我堅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要發掘自己的命運為何,就必須連結使我們感覺最充滿活力和喜悅的事物。然後,可以利用情緒的力量來達成那個命運。
有人認為命運是定數,不過我贊同尼爾.唐納.沃許對命運的看法,沃許在他的著作《與神對話I》中完美表達了他的見解:「這一刻,每一個靈魂都必須抉擇——都正在抉擇——自己的命運。」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創造自己的命運,而且當我們發現自己處在知足和平靜的狀態裡,感受到與神的深刻連結時,就會體驗到命運。有人只是在自家的花園裡工作,將美帶到世界上的那個小角落,就可以體驗到無比的幸福。有人則在群眾面前講話,以言語激勵群眾,就可以體驗到無比的幸福(甚至會覺得這種經驗就像牙齒的根管治療一樣,令人「無比幸福」)。
你的命運可能就和隨時面帶笑容的鄰居一樣簡單,這位鄰居總是提醒他人要在任何體驗中找到幽默。事實上,如果你回想那些影響你最深、帶給你喜悅並激勵你的人,我敢斷定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都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命運為何,不妨問自己下列這些問題:
• 什麼事讓我覺得最興奮、充滿生氣、活力?
• 我做過的事情當中,有沒有因為自己非常喜愛而覺得時間似乎飛逝而過的?
• 有什麼特別的活動會深深觸動我的心靈且感覺與神接觸?
請記住,你的命運並不一定限定在你謀生的工作上,不過有可能落在這個範圍內。如果你的命運是恢復他人的健康,那麼你可能成為外科醫師、精神治療師或針灸醫生;或者,在你治療自己的情緒創傷時,也正花時間修補他人心中的裂痕。如果你的命運是使別人快樂,並與對方心靈相通,那麼你可能會成為知名的表演人員,或是在教會唱詩班裡唱歌。
當你檢視自己如何過日子的時候,請反問自己:「做這件事有助於實現我的命運嗎?它讓我感覺觸及到我的熱情、喜悅和心靈嗎?還是它讓我遠離我的熱情、喜悅和心靈?」當我隨著自己的命運前行時,我覺得幸福無比。此外,不管我選擇做什麼事,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感覺,無論是協助他人出版書籍,或是當我兒子米修的好母親,在開車送他去練習曲棍球,或是幫他準備晚餐的時候,都能聆聽他說話,給予他情感上的支持。
關於命運,我所了解的一點是:狹義地限定命運,認為命運必須按照明確的時間線,以相當具體的方式來呈現,那才會令我覺得失望或不快樂。我當然希望有足夠的金錢和資源,幫助我實現能協助他人更深入了解自己、並對自己有好感的命運。但是以前我總是計較這些資源應該是什麼,還有什麼時候該收到支票!我會把我的目標設定在一個時點上:「到了下一個秋天,我就已經完成什麼和什麼了。」或是:「到一月一日,我的銀行存款就會達到某個數字。」
此外,我也會試著準確計算要如何達到目標,如果事情的結果和原本計畫的不盡相同,我就會洩氣或害怕。於是我才認清,我可以忠於我的命運,但是以開放的態度面對命運可能呈現的許多方式。我也了解到,要信賴宇宙的時機,當心中想要的事物沒有如期實現,也不需要驚慌失措。
四年前,我原本想多花些時間在演講和主持研討會上,但是最後卻協助作者們透過網際網路出版書籍。我現在還是在實現自己的命運,只是用和我原先期待不同的方式來完成。我無法保證十年後我還會做著同樣的工作,而且我知道,十年內,米修就能自己開車去他想去的地方,會自己準備吃的。他不會像現在一樣那麼需要我的照顧,但是那並不表示我的命運就會改變。我只是隨著不同的機會養育兒子,就像我可能會找到新方法,協助他人自我成長。
當你踏在通往命運的道路上時,你可能會感覺到自己的命運。請不要只因為心中害怕,或者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就告訴自己別執行原本打算要做的事。你的下一個機會可能要好一陣子才會顯現。但是只要你隨時留意並開放心胸,接受實現命運的可能性,你就永遠不會浪費時間。你可能正在學習某件事,而這件事對你將來要做的事而言很重要。
我認識一位在大學時期主修拉丁文的朋友,她的朋友消遣她,認為拉丁文是沒有用且不切實際的學科。她喜歡拉丁文所必須要有的分析技巧,而且培養這些技巧有助於她了解和設計電腦網路系統。她現在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同樣運用到分析技巧。她幫助他人克服對科技的恐懼,並運用科技作為工具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在這樣的過程中,她覺得正在實現自己的命運,充分發揮自己的分析技巧,並教導他人如何完成他們的目標。有了孩子之後,她的工作改為兼職,但現在的她也教孩子們如何解決問題、如何達成抱負,所以這也是她的一部分命運。
無論你熱中什麼,不要只是因為你覺得別人會認為你所熱中的事物很無趣或不重要就拋棄它。如果遛狗或在園子裡種植蔬菜使你覺得最有活力、最開心,請仔細想想,那些體驗為什麼會那麼激勵你、吸引你。這樣的省思極可能引導你發掘自己的命運。
當你感到幸福無比且正在實現你的人生目的時,你的情緒就會處於平衡。因此,如果你想回復那種狀態,並且實現命運,你可以選擇讓自己回到情緒和諧的狀態。
情境不同,需要不同的情緒主宰
我喜歡看比賽中的運動員,看他們的自信、決心和運動家精神如何驅策他們卯盡全力並拿下第一。然而,使他們在運動方面有好表現的情緒,可能並不是最適合他們私人生活的情緒。請想像一位頂尖運動員在家中這麼對他的妻子說:「對不起,原本答應要帶妳去看七點十五分的電影,現在沒辦法了,因為我要清洗爐子,我剛剛才發現烤箱也要刷,我決定要把廚房整理到一塵不染。什麼事都攔不了我,我知道我一定能做到最好!」
有時候要有強烈的決心和自信,有時候要緩和一下這些情緒,增加慈悲與愛之類的感覺。工作上最有用的感覺,可能和最有益於家庭生活或友誼的感覺不同。
我並不是說:如果你是運動員,就必須好好區分自己的情緒,回到家門口時,要檢查你的決心和自信;進入運動場時,要拋開慈悲、同理心或愛。事實上,所有這些情緒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有用的。運動員可能下決心要改善他和妻子的溝通關係,而且有信心自己可以辦到,這就對婚姻有利。同時,雖然他是個難纏的競爭者,也可以是個不錯的運動員,因為他對對手懷有慈悲心,即使他決心要贏,慈悲心還是同樣存在。重點在於:情境不同,需要不同的情緒主宰。
所以,如果你認清自己必須做情緒轉換,你要如何從平常的喜悅轉變成全然的開心,從生氣轉變為惱怒,從激動轉變為平靜,或是從無感覺轉變成慈悲?首先,你必須認清情緒、思維和行為之間的關係。
情緒、思維和行為之間的關係
思維、感覺和行為會相互影響,不過力量最強的是我們的情緒,因此,控制情緒和平衡情緒非常重要。當行動和思維被強烈的情緒觸動時,我們的行動和思考會像著了魔似的。例如,如果有人嗜酒成癮,他們會一再拿起葡萄酒或伏特加來喝,因為喝酒的同時刺激了腦部的快樂中樞,於是體驗到一種假的喜悅、幸福、平靜或自信的感覺。雖然愛喝酒的人可能會下定決心不再喝酒(甚至可能清掉酒櫃),但是他們強烈想要感覺喝酒替他們創造出來的情緒時,這股欲望可能會擊敗原本想要控制自己思維和行為的企圖。
同樣的,如果我們著了魔似地思考某件事,那是因為強烈的情緒正在驅動著我們的思維。當我們面對一項挑戰且試著透過自己的選擇去思考,如果當時的感覺並非排山倒海地壓垮我們,我們還可以隨時分心,要將注意力暫時抽離那個主題並不難。沖澡或逛雜貨店時,像「如果我從這個觀點切入這個狀況,不曉得會發生什麼事?」這類的想法會突然閃現,而讓思緒進入一種有創意的形式裡,但是我們不會心煩意亂或過度妄想。一旦強烈的情緒驅動著我們時,要動搖思維就困難多了。就像我們在凌晨時突然想著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害怕得失眠了,或是不停地回想過去的戀人,而陷在悲傷中。這都是因為我們的情緒將自己陷在強迫性思維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