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政治體制,其實跟所有人想的都不一樣。它是一個從未出現在人類歷史上的政治制度。
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彷彿吸引了人們的讚美,即便有著毛澤東獨裁統治的野蠻及其災難性的後果;即便有著一九八九年的政治屠殺。人們還是對中國讚美不斷。全世界的生意人,還有學者,都爭搶著要登上中國的舞台。
隨著新的領導人在二○一二年上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了歷史發展的新階段。前一個階段,即鄧小平及其追隨者的階段,可以說是這座大廈進行整修的過渡期;而新階段,也就是現今習近平的階段,則是要在那個整修的基礎上,為中國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本書作者在書中提出的問題即是:歷經改革的中國政權(state),真的有在為人民服務嗎?這個政權應該如此,因為它稱自己是人民共和國;它的領導人也的確如此誇口,稱自己是在為人民服務。但這個國家真的如此嗎?如果說他們是在為人民服務,那他們也是按自己的方式做。他們的制度有「中國特色」。當他們聲稱自己是民主的,或是市場經濟的,或是法治的,都會加上「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民主、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中國特色的法治。
外界對於中國有一個根深柢固的誤解,即認為中國隨著經濟的成長,也將在社會上、政治上變得「正常」,但這是從西方的、資本主義的、民主的制高點來看;也就是說,中國會變得更像「我們」。但是,中國不會像「我們」,中國也沒有變「正常」;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中國一直會迥然不同。尤其在新的領導之下,治理的實質及形式都已經從根本上被改變了;現在的中國,甚至與改革前的自己大不相同。
要認識一個國家(state)──屬於哪一類,會做什麼事──我們有必要解剖其領導人說了什麼,政府機器如何建構起來、如何運作,以及會產出什麼。而本書作者認為,中國的政府體系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已經轉變為一個比後鄧小平時代更為嚴峻也更為意識形態導向的政權。中國在經濟上不再那麼強勢,但在政治上卻更加獨裁,遠遠超乎這個世界的想像。他分析習近平治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貪腐、黨國機器、共產黨勢力、壓迫機制、稅收與公共服務、國家社會關係,不僅豐富了中國研究的內涵,也擴大了政治經濟學、比較政治、發展與福利國家研究的領域。
延伸閱讀
《獨裁者的進化》《習近平大棋局》《權力資本雙螺旋》
《民主先生在中國》《尋求安全感的中國》《第四次國家革命》
《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香港,鬱躁的家邦》
(以上皆左岸出版)
作者簡介:
斯坦.林根(Stein Ringen)
挪威學者,奧斯陸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職於司法部與統計部門。1990年代獲英國牛津大學延攬,擔任社會學與社會政策教授,現為牛津格林坦普頓學院名譽教授。著有《政治的可能性》、《公民、家庭與改革》、《民主的目的何在》、《自由主義的願景兼論民主與進步》、《布朗首相的經濟後果》、《南韓國家和社會政策》、《群魔的國度》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一本探問中國未來的上乘之作。作者以積極說服的態度,針對關鍵數據進行比較與理論上的分析。關於中國共產黨的獨裁體制如何運作的最佳導讀。
──Edward Friedman,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
中國之外,不乏有學者與權威人士會說,中國的獨裁體制是為了更大的善。而斯坦.林根這本及時的著作,則有系統地把這項宣稱的每個部分給一一摧毀。
──馮克(Frank Dikötter),香港大學
斯坦.林根告訴我們,中國的國家體制如何運用恐懼與物質誘因,來構建一個史上最大規模也最具複雜性的「管控專制」。這個獨裁體制既完美又殘暴、毀滅與浪費。作者對這個主題有如百科全書式的理解,建立在他充分地掌握了相關的研究;全書的表達清晰、嚴肅、不向任何人低頭。是一本理想的教科書。
──林培瑞(Perry Link),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關於中國黨國體制的一項新詮釋,充分顯示一位比較理論學者看待中國體系時的優點。
──托尼.塞奇(Tony Saich),哈佛大學
中國是一個複雜的國家,各家都有對其政治體系的合理詮釋。林根教授的詮釋和我的不同,但中國觀察者有必要讀一讀他這本引人深思並小心論證的作品。如果目前緊縮的趨勢惡化了,那麼比較不悲觀的分析者就要承認林根的分析可能是先見之明。
──貝淡寧(Daniel A. Bell),北京清華大學
具有啟發性且清晰有力。斯坦.林根的著作是一本了解中共統治下的中國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與社會控制,以及如何進行調適與面對挑戰的必讀作品。
──滕彪,哈佛法學院、紐約大學
斯坦.林根以其政治科學家的洞見,在尖銳的分析中針對中國國家提出有力的檢視,並得到某些人會視為爭議的強烈結論。本書具備學術性、客觀性,又免於意識形態的偏頗與圈內人的成見。無論最終是要挑戰他或擁抱他的發現,都應該先閱讀本書。
──宋麗娜,諾丁罕大學
名人推薦:一本探問中國未來的上乘之作。作者以積極說服的態度,針對關鍵數據進行比較與理論上的分析。關於中國共產黨的獨裁體制如何運作的最佳導讀。
──Edward Friedman,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
中國之外,不乏有學者與權威人士會說,中國的獨裁體制是為了更大的善。而斯坦.林根這本及時的著作,則有系統地把這項宣稱的每個部分給一一摧毀。
──馮克(Frank Dikötter),香港大學
斯坦.林根告訴我們,中國的國家體制如何運用恐懼與物質誘因,來構建一個史上最大規模也最具複雜性的「管控專制」。這個獨裁體制既完美又殘暴、毀滅...
章節試閱
《完美的獨裁》摘文:關於經濟增長與腐敗
■經濟增長
毫無疑問,中國經濟在一個時期增長很快,但那是在早期和容易的起飛階段。對一個從破壞中重新起步的經濟體來說,總是會有增長的,除非遭到新的破壞。對於中國經濟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到目前為止,它的背後一直有順風推著走:大量的廉價勞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是,我們不知道經濟增長得有多強,或到了何等規模。官方統計數字不可靠,部分是因為地方當局偽造資料以求政績。各省的官方GDP加在一起,要比全國GDP高十%。不同政府部門及各省的統計數字互不相符。全國的GDP數字有兩套官方標準,稍微有些差別,一套以「生產法」來衡量,一套以「支出法」來衡量。中國可能已經成長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即使官方數字是真的,以占全球二十%的人口來說,中國的GDP仍僅占全球GDP的約十%。就算中國真的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經濟體,按人均計算,中國的全國人均收入最多也只是美國人均的六分之一。
強增長現在結束了,並開始(正確地)進入一個相對短暫的恢復期。增長正在慢下來,且將繼續減慢。人口不再增長,增長的是年齡。全國的出生率是每位婦女一.六或一.七個孩子,在城市低於一, 在大城市低至○.七或更少。十五年後,中國人口的組成是,六十歲及以上將從十四%增到二十五%。正當中國經濟需要依賴人力資本時,人力資本的儲存庫卻開始緊縮。
衡量中國經濟明顯不易,而且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統計數字如此搖擺不定,倒不一定都是搞陰謀。雖然關於中國經濟的規模及增長的官方數據通常都會被國際機構所接受,並得到國際媒體及中國模式的崇拜者不加批判地轉述,但經濟學家們都知道,這些數據就只有參考價值。
試圖「糾正」官方資料的努力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國際顧問公司「榮鼎集團」在二○一五年發表的一項報告中,建議上調二○一三年中國GDP的官方資料,結果是比官方計算的高出十三%至十六%。這是把聯合國國民帳戶體系(國民經濟會計制度)的原則修正後應用到中國的一個數字演算,相較於中國統計學家所採用的計算方式,明顯地比較友善。榮鼎的報告認定,官方計算出來的經濟數據來自完全可靠的生產與消費,問題只是該如何評價不同的組成部分。對這個上調貢獻最大的來自調高的設算租金(屋主「支付」給自己的錢),接著是對工業、建築業、服務業以及對研發價值的更高估算。報告把總數字向上提高了,不是因為中國經濟發生了什麼新事物,而是對所發生的事物採用不同的計算方式。這一演算結果,對增長預估的影響極微,甚至根本沒有影響。當國家統計局在二○一四年十二月發布自己的修正時,也是把兩個數字的其中之一向上調整了約三%,結果是讓兩個GDP的數字更接近一些。
這類調整對國民帳戶多點兒幫助,對真正的經濟狀況卻無益。大多數觀察家或許會懷疑,中國的官方統計數字是過高而非過低地估算了自己的經濟實力。更具批評性的「糾正」是把官方數據往下調。在毛澤東的冒進政策之後,無人知道中國的GDP是多少。經濟遭到破壞,但或許不像過去想的那樣糟。如果隨後的統計數字從太低的基礎算起,增長就會被高估,至少初期是如此。通貨膨脹率也不確定。如果國民帳戶對通貨膨脹的調整不夠,那麼增長也會被高估。債務的總量有多大也不知道,同樣地國民帳戶是否調整得宜也不知道。以一個遍及全國的現象來舉例,若有新蓋的房屋卻從未啟用,雖將推高GDP的數字,但不代表任何真實的經濟價值,而如果房子是借錢來蓋的,這項工程更是一點用處都沒有。基礎資料也不健全。國家統計局沒有各部門的價格,以致為了某些目的不得不使用多少有點粗略的估計。中央統計學家的工作需要各省及地方的資料一致才行。但追求「好的」GDP數字的壓力一直顯而易見,特別是在地方上,只有超人才不會把數字調整到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即使是在個別的調整中非常微小地往上調,都有可能造成最後的數字出現非常顯著的高估。
為什麼計算出來的增長一直呈現不切實際的高值,有個重要原因是,增長的某些部分是由大量的借債來投資所驅動的,這些債務都超出投資所能報酬的程度。政府刺激經濟活動的方式,靠的是注入寬鬆的信貸,以及指揮自己的企業把信貸轉化成投資,其中有些投資成功,有些則很糟。 GDP數字會記錄所有這些經濟活動,但在現實上無法為債務負擔、為壞投資進行調整。很簡單,國民帳戶體系的設計,並不是為了在現實上去適應一個像中國這樣過度依賴借貸投資的經濟體。
另一家國際顧問公司「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世企研)的一項近期研究發現,中國近年來每年的實際增長率一直在七%至七.五%之間,而官方的增長率則宣稱為十%左右。該研究選取中國及其他東亞國家最佳的發展時期,發現中國的增長率略低於韓國、台灣及日本。該研究估計,到二○一二年,中國的實際增長率為四.一%,但官方數字為七.七%。另兩家顧問公司「凱投宏觀」和「倫巴底街研究中心」所估計的發展速度比官方統計的趨勢下滑得更多,二○一四~一五年間的GDP增長下跌至各為四.三%及三.七%,而官方估計則為七%。根據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研究估計,暗示二○○九~一三年間(二○○八年衰退後的刺激時期),中國總投資有一半是「無效的」。他們的研究也發現,近年來的投資效率急速下跌,這意味著每增加一單位的投資,中國經濟的每單位增長是穩定下降的,結果是相關期間的年增長率經過無效投資的修正後,比官方數字要低二~三%。這些量化結果值得懷疑,但經濟學家同意,中國經濟有很多無效投資,而且效率是在下滑的。一個增長中的經濟體會出現投資效率下滑並非意外之事,但中國的下滑超過了預期,之所以下滑則是由大量被浪費的投資所致。
這些下滑的積累結果,就是中國經濟或許要比官方所聲稱的少約三分之一。不要說和美國並駕齊驅了,中國更接近日本或德國,是個二等經濟體,且在人均的標準上,只是個中等收入的國家。然而,當中國的經濟增長放慢時,它的亞洲競爭對手印度正在振作加速。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的預估,到二○一六年,印度的經濟發展速度將超過中國。另一結果是,經濟上的不平等一直被低估,雖然官方統計數字上是荒唐的平均,因為由最富有的人所占有的財富,一直拿來跟一個被膨風的總數相比。
上述演算與榮鼎公司的結果迥然不同。這裡的評估不僅是針對經濟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予以再評價,也是針對這些組成部分中的某些實質予以再評價,也就是說,不僅要看國民帳戶體系是如何應用的,還要看應用到什麼上面。如果你在地上挖個洞,然後再填起來,這是不生產任何東西的經濟活動。如果你借錢整修從未使用的高速公路,或從未有人居住的公寓,那是投資,但不是創造了真實資本的投資,可以轉化成真實消費或進一步的生產。
無效的投資就像這樣運作:修建了一個不需要的機場,那是一項經濟活動。它為鋼鐵、水泥、玻璃等等創造了需求,而且產生了就業。這會在統計數字上作為GDP顯示出來。但一旦機場擺在那裡沒什麼客貨運輸,在經濟上就成了吸血的無底洞。它得擺在那裡,還要維持,幾乎沒有人使用或沒有生意。在增長時期,中國一直源源不斷地搞這樣無效的投資。這麼搞把GDP數字推升到人為的虛假水準。數字並非總是「不正確」,但它們也不能反映真的經濟實力。為什麼經濟增長的數字近來一直在下滑,部分原因是,無效投資的負擔一直在積累,然後趕上了真實的經濟發展,使得經濟發展逐漸失去平衡。新算出來的數字更低,部分是因為真實的增長在下降,部分也因為以前誇大的數字無法在統計學上站得住腳了。
虛假經濟不為中國所獨有,但是,中國這種由國家投資所驅動的經濟是獨特的,它所採用的方法之一,是它比通常的國家擁有更多也更大的虛假經濟。要更務實地重新評估中國經濟,是詢問它擁有什麼真正的實力,而不是只問數字是如何加上去的。而這種趨近方法,不可避免地會導到一個向下的調整。
擺脫對GDP規模的執迷是困難的,雖然它最終也不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如果你圍繞十四億人圈起一道邊界,你肯定會擁有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無論條件如何。美國經濟不是因為它擁有三億人之多而強大,而是因為它為三億人民產生了一個高的人均收入。正如人們經常誤解的那樣,中國因為大,所以被高估了。
■腐敗
在中國這個對控制執迷的官僚國家裡,欺騙與不誠實是固有的。官員和公務機關欺騙民眾;同事之間互相欺騙;下級機構利用職權欺騙、濫用分配來的資金;地方政府偽造官方統計資料;警官、法官、醫生、學校教師及行政人員,大規模地在執行公務時不誠實。當然,不是每個人,也不是每項服務都不誠實,但是,欺騙仍是氾濫成災。
然後,就是腐敗!對許多政府來說,腐敗是個問題;但在中國,不僅進入了國家的心臟,而且規模登峰造極。這個問題產生了嚴重的後果。當國家本身腐敗,就不可能在商業上維持誠實的文化,或在公共行政上維持服務的文化。
習近平發動了一場強硬的反腐運動,對此,我們後面會談到。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努力去抓住問題的本質及規模。腐敗是一種犯罪活動,按其本性,是要盡可能地逃避公眾的視線——雖然直到最近,誇耀顯然是貪腐來的財富這種行為幾乎沒受到什麼抑制。我們知道腐敗的現象很嚴重,但我們不知道到底是多嚴重,或到底是如何運作的。任何研究中國體系的誠實學者,沒有哪個人能說真的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以致任何描述腐敗的嘗試不可避免的都有某種程度的推測。
腐敗有不同的種類,需要加以區分。從機關的底層開始,下層腐敗的形式是,值勤的公務員從民眾那裡收取報償,舉凡提供服務、許可、蓋章批准或證明,或者營業執照、上學、看病、社會救助、維持秩序到出生證明。這一切都可以被批准,也可以被拖延或被拒絕,然後都可以勒索報償。話又說回來,不是每個官員都腐敗。一位熟知中國的同事提醒我,「仍然有官員住在沒電梯的六層樓,上下班騎自行車,沒把孩子送去西方國家生活。」但是,我們通過調查知道,比如通過「皮尤研究中心」,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基層的腐敗是活生生的事實,只是程度或多或少而已,但這種侵入他們生活的方式讓人十分痛恨。
再上一層,是官僚機關內部的腐敗,形式是買賣職位及升遷。在一個自誇實施績效錄用制的國家,職位和官位時常是賣給出價最高者。黨、國家官僚機關以及軍隊概莫能外。這還包括買賣中央及地方各級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其他官辦委員會的位置,以及下級地方機關所分配到的補助款必須給上級回扣。湖南省扶貧辦公室的原黨委書記因收賄受審,罪名是一九九二~二○一三年間,他因發放扶貧專案,接受了一千一百萬元的賄賂。沒人知道,這些做法到底有多普遍,但買官賣官在軍隊中確實盛行,例如,大多數觀察家認為,給軍隊的官位編制少是一個因素。中央軍委兩位前副主席已經因貪腐遭到起訴,他倆都是在二○一二年前在任的。第一位是徐才厚上將,二○一四年六月遭起訴,他坦白收取了巨大的賄賂,有些是通過家人進行的,以換取他人的任職和晉升(但他在出庭受審前二○一五年三月過世)。第二位是郭伯雄上將,於二○一五年四月十日被捕。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前副部長谷俊山,則被控收受數千萬元賄賂讓數百位軍官得以升職。
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近來莫名其妙地發布了一則報導,罕見地暴露了腐敗這個超現實的世界。顯然這是一樁錯誤,報導很快就從新華社及中國其他媒體上刪除,但遭刪之前已被國外轉載了。「主要的賣官者都是高級官員,特別是某個地區或某個單位擁有人事權的的高官。單位的第二把手,有時第三把、甚至第四把手,也收取賄賂幫人得到升職。有些人從銀行借錢,有些人則是去找商人贊助,等到升職後再把利益回饋給他們。有些人用的錢本身就來自賄賂或是其他腐敗行徑。買官者可以通過分期付款來交錢,就像房屋的買主分期付款買房一樣。最近揭露的案件說明了買官所涉及的規模。廣東茂名市原市委書記羅蔭國去年被判處死刑,罪名是從六十四名尋求升職的官員那裡收取一億多元賄賂。羅給各種職位標定價格:技術職位二十萬;局長級,二百萬;副市長,一千萬。」
在最頂端的,是從國家盜竊的高層貪污罪。「腐敗」一詞在此處是不恰當的,太仁慈了。這是有組織的犯罪,可以說是最隱晦的行為,鮮少有公開的確實證據。犯罪手法也很新穎,不是中國傳統那種送禮賄賂的老派手法,而是從最近的投資熱潮中產生的新手法。近二十年左右,國有企業部門的重組備受讚揚,重組的做法部分是關閉業績不好的企業,其中有些與效益好的合併,否則就賣掉、轉讓或放棄。這給那些一心發財的操作者提供了一個大富礦,他們或是以上算的價格或是根本免費,接管過來那些風雨飄搖的公司,然後用新條件繼續運營或是清算資產。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以合同交易和土地出租的形式,創造了進一步的發財機會。二○○八年後,以現金和輕易取得的信貸注入國有企業的刺激方案,給這個發財良機添加了更多能量。
每一項基礎設施的投資項目,無論大小,都是搶劫國家資金的潛在工具。有人得挖煤挖礦。有人得辦水泥廠、冶煉廠及鋼鐵廠。有人得修建堤壩、能源工廠及電網。有人得建高速公路、鐵路、機場和摩天大廈,有人得建新學校、醫院和大學,進而建新博物館、電影院、城市公園和遊樂場。而且,有人得為這些投資準備現成的土地。這些操作者和幹實業的人,以及他們的附屬公司、合作夥伴及承包商,可能是私人企業,或國有企業,或地方政府的企業。所有這些重組及投資熱潮都一直是,且現在仍是,由國家所驅動的。正是國家關閉了企業,並決定怎麼處理它們;正是國家准許開礦及建設合同;正是國家批准經營許可證;正是國家分配土地。也就是說,這一切都是由官員,無論職位高低,所負責的。這些官員可能正在出售合同、許可證或土地租用證,或許他們自己就是那些偽裝的企業家,正給自己、或家人、或朋友、或關係人那些合同、許可證或土地。那些成功取得的合同,不會是最有利的合同,而是付最多錢的合同,也就是那些侵吞國家最多的合同。合同的履行總是會低於標準,以便隨著工程的進行進一步侵吞國家,因為負責監管的正是牽涉其中或監守自盜的官員。
各級官員,上至非常高層,下至地方基層,連身處巨大公有經濟邊緣的官員——比方說北京動物園,採購的貪污部分解釋了關在那裡的動物為什麼會活得那麼可憐——都設法使自己發財,也讓其家人和朋友能夠利用關係而自肥。這樣的腐敗不僅很普遍,而且根據各項資料顯示,也是登峰造極的,完全超越了正常心智所能理解的程度,動輒幾百萬、幾億、幾十億就這樣從公家的錢包裡被掠走。二○一四年十二月,周永康被開除出黨,並以收受賄賂,協助家人及相關人士掠奪國家財產罪名被捕。二○一二年之前,他是中共政治局常委及公安部部長。二○一五年四月,他被正式起訴,並在六月經秘密審判被判處終身監禁,剝奪一切政治權利以及沒收全部財產。他被指控非法收受財物、濫用職權以及洩露國家機密。無期徒刑是按收賄罪判的。二○一四年末,調查又發現,有二億元現金藏在一個管煤炭的前官員魏鵬遠的數套公寓裡。《南華早報》估計,藏匿的鈔票可能重達二.三噸之多(人民幣最大的票值為一百元)。這甚至並非高官的案件,魏僅是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煤炭司的副司長。他的上司國家發改委的副主任劉鐵男,二○一四年十二月十日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罪名是在二○○二~一二年間收受賄賂三千五百萬元,其中有部分賄款是他的一個兒子代為收受。二○一五年八月,前面提到的谷俊山,因侵吞公款、收賄行賄、濫用國家資金及濫用權力,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緩刑二年,意味著死刑不太可能執行,但他被終身剝奪政治權利,剝奪中將軍銜,並被沒收全部個人財產。在另一個案件中,報導說一位行賄者給其後台行賄,竟是在一輛賓士轎車的行李箱裡放了一百公斤的黃金。《中國經濟週刊》(二○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報導,在二○○○~一一年間,估計有一兆元人民幣被官員從國庫運往國外。據公關公司「新興市場顧問集團」估計,在二○○八年後的刺激經濟期間,估計有一兆美元的財富遭到侵吞,這個數字相當於每年GDP的五%;另一家設在華盛頓的公關公司「全球金融誠信組織」說,在二○○三~一二年間,中國有一.二五兆美元非法外流,外流的方式包括逃稅、犯罪和腐敗。根據二○一五年初「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報導,從中國權貴的海外資產顯示,二○○○年以來,已經有一兆至四兆美元的資產離開中國且無法追查。像這樣的數字,必然是推測,但決非異想天開,而是給貪腐的規模提供了絕佳的指引。
驅動此一盜竊集團的,是高層有組織的犯罪。這裡是大行動發生之所在,是使得公家職位油水肥厚到值得花大錢買賣的原因,是值得買個人大代表的職位以取得保護的原因,而且正是上層的犯罪行為,創造了下層腐敗的文化。當基層的政府工作人員看到上司們在自肥,他們也會覺得自己有資格這樣做。腐敗在這個層次所造成的影響是脹大公共服務的價值。過去所期望的禮品是一支手錶,現在是一輛轎車。中國人習慣於辦事要送禮,但對禮品的期望已經攀升到令人痛苦及傷風敗俗的地步。
到達這樣規模及這樣廣度的腐敗,產生了多重影響。收入從普通老百姓那裡獲得「重新分配」,從而推高了富人的財富。通過腐敗,國家的資金被搶劫、能力被剝奪、效率被流失。太多官員只關注自己的縱橫捭闔、發財致富,而分心或無意於工作職責。太多軍官不僅缺乏軍事能力,而且一心發財無視軍事計畫及工作。
但是,這些影響還要來得更遠更深。在腐敗的金字塔尖上,已經湧現出一個由高官和商界大鱷組成的寡頭階級,它吮吸國家的血,卻不為其服務,也不受其控制。對黨國來說,這不僅是個經濟問題,也是個權力問題。所有的政府都想要官員因薪俸而感激政府,這也是它們贏得效忠的方法。然而,寡頭政治的官員並不感激他們的正式雇主。他們的工作是他們做生意的基礎,他們的生意才是他們真實收入的來源。國家依賴承包商及經營者來執行發展工程,但無法監管交付給他們的工程,或他們索要的價格,因為經營者已經把監管者拉入犯罪活動中,或是監管者自己變成了經營者。執迷於控制的黨國原本是要壟斷控制權,現在卻依賴一個寡頭階級,手中操弄著一個與黨國對抗的權力來源。全國到處都是經濟小王國,它們自有其法,國中有國。二○一二年以前的領導層容忍了這個腐爛現象,把它視為「維持穩定」的必要代價。現在,一種新型態的領導似乎到位了,發誓要向腐敗宣戰。這場戰爭有一個雙重的日程。一個目的,是要清除黨國之內的政治反對派,此舉對中國的任何領導層總是必要的。另一個目的,是要粉碎寡頭小集團的對抗力量,以便把政治權力以及經濟權力都集中在黨國領導層之手。有些觀察家認為,領導層唯一認真的目的是清除政治對手,但或許也沒有那麼簡單。更有可能的是,我們正在目睹的,是一個登上戰爭之路的領導層,它既要黨國之內的控制,又要黨國對社會的控制。
《完美的獨裁》摘文:關於經濟增長與腐敗
■經濟增長
毫無疑問,中國經濟在一個時期增長很快,但那是在早期和容易的起飛階段。對一個從破壞中重新起步的經濟體來說,總是會有增長的,除非遭到新的破壞。對於中國經濟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到目前為止,它的背後一直有順風推著走:大量的廉價勞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是,我們不知道經濟增長得有多強,或到了何等規模。官方統計數字不可靠,部分是因為地方當局偽造資料以求政績。各省的官方GDP加在一起,要比全國GDP高十%。不同政府部門及各省的統計數字互不相符。全國的GDP數字有兩套官...
推薦序
一個好的政權?
語言大師喬治.歐威爾在西班牙內戰時期是共和派的志願軍,當他回顧這段歷史時他說,在他看來,真正重要的價值是「為人民服務」。而我在本書的問題則是,歷經改革的中國政權(state)是否有在為人民服務。這個政權應該如此,因為它稱自己是人民共和國,它的領導人也誇口說他們是為人民服務。但這個國家真的是人民共和國嗎?這些領導人真的有在為人民服務嗎?
中國的政權正在成為一個具有自己特色的好政權這件事並非不可能。許多外界的觀察家也逐漸接受了這個觀點。不過,這個政權的國內追隨者並不天真。他們也知道這個政權的瑕疵,但他們會爭辯說它要處理各種難題,更何況人民的處境已有好轉。他們會拿中國與另一個亞洲大國印度相比,印度雖然民主,但治理不善,民眾為此受苦。
我將把下面這句話視為一項嚴肅的主張:中國模式是如此特殊,特殊到它確實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種方式。隨著新的領導人在二○一二年上任,人民共和國進入了歷史發展的新階段。前一個階段,即鄧小平及其追隨者的階段,有可能是中國這座大廈進行整修的過渡期;而新階段,即習近平的階段,則是要在那個整修的基礎上為中國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如果說他們是在為人民服務,那他們也是按自己的方式做。他們的制度有「中國特色」。當他們聲稱自己是民主的,或是市場經濟的,或是法治的體制時,他們都會加上一個「中國特色」。中國的體制與其他任何現在的或歷史上的體制都不同。它需要按它自己的標準來加以理解,比如,它不是一個奇蹟般倖存下來的蘇維埃政權,它也不是一個新加入的資本主義國家。外界對於中國有一種根深柢固的誤解,即隨著經濟上的增長,中國也將在社會上、政治上變得「正常」;這是從西方的、資本主義的、民主的制高點來看,也就是說,中國會變得更像我們。但是,中國不會像我們,中國也沒有變「正常」,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中國一直都會迥然不同。尤其在新的領導之下,治理的實質及形式都已經從根本上被改變了,中國現在甚至與先前經過改革的自己大不相同。
中國是一個由北京的統治者聲稱擁有領土控制權的國家(country)和帝國。這個帝國擁有龐大的、非漢人居住的土地,諸如西藏、新疆及部分蒙古(雖然「漢人」與「非漢人」的稱謂含糊不清)。這個國家(country),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包含在一組邊界之內的帝國。這個民族(nation)的歷史悠久,對自身的偉大有著很強的認知。治理中國永遠是一項國家(national)工程,事關中華民族(nation)的偉大。
今天的中國接近於帝國時代曾有過的規模。十八世紀的大清帝國自稱有更多的領土,包括蒙古全部、沿著哈薩克及俄國南部東部的一長串疆域,而朝鮮和越南是藩邦。現在的中央控制可能比以往更強大,但還是一貫地脆弱。北京的力量可能足以把國家(country)兜攏在一起,但是遠不足以指揮各省的發展。這個國家既廣袤又分歧,無論從發展、經濟、傳統、文化、語言、民族、宗教及許多其他方面來看,每個地區都和其他地區相差甚大。
這是一個在世界上崛起的力量:巨大的、官僚主義的、經濟突飛猛進的、有自信的、備受讚頌也令人畏懼的。它歸根究柢是一個由國家機器(state)所領導的國家(country),這個國家(country)就像它強大的國家機器(state)那樣強大。那麼,這個國家機器(state)是如何領導這個國家(country),還有從何下手呢?
要認識一個國家(state)──屬於哪一類,會做什麼事──我們有必要解剖其領導人說了什麼,政府機器如何建構起來、如何運作,以及會產出什麼。所有的政權都必須向民眾、向全世界展示自己,並解釋和合理化為什麼他們可以擁有權力。要在國內得到順從、在國外受到尊重,他們需要建立一段敘事(narrative),來幫助他們贏得順從與尊重。那麼,一個有效的政權必須擁有能力去行動。它必須擁有一架機器,通過它,意圖能夠轉化成行動。他們如何能有決心去做,部分由其所掌控的管理機構的形態所決定。但是,由於領導人在能夠運用其官僚集團的優劣上有差別,我們要等到看見一個政權的意圖及行動如何運作下去,並在其民眾中、社會上及世界上產生後果,才能最終認識該國家(state)。
中國將絕對不是一個美麗的烏托邦,但由於中國的歷史及當代的複雜性,它在自己的大背景下,可以使自己朝著成為盡可能仁慈的一個專制的路上前進。它可以把自身鍛造成這樣一個政權,即對中國人民來說是進步的,又在中國歷史的此時,是他們現實地所能有的最好的一個政權。
在考慮這個問題之時,第二個問題湧現出來——意識形態的問題。從偉大的現代化改革家鄧小平以來,中國的領導人一直被視為實用主義地工作著,不再背意識形態的包袱。但是,當我努力深入到這個國家內部,這個問題自己橫在我的面前:它是否可能看起來是務實的,但仍是講意識形態的。在毛澤東時代,它是個意識形態之國。現在,它放棄了意識形態了嗎?或是它以非毛主義的標準,正在把自己鑄造成一個新的意識形態國?正如中國若不作為一個黨國(party-state)來看,中國這個國家(state)就無法理解一樣,黨國若不把意識形態包括進來,也就不可能對黨國有好的理解。
兩個問題相互對立。中國會偏向哪個道路?是朝向一個永久務實之國,或是朝向一個意識形態之國、舊瓶裝新酒而已?
兩種觀點之間的激烈競爭,將是下面討論的基礎,一直到最後,並超越終點。
一個好的政權?
語言大師喬治.歐威爾在西班牙內戰時期是共和派的志願軍,當他回顧這段歷史時他說,在他看來,真正重要的價值是「為人民服務」。而我在本書的問題則是,歷經改革的中國政權(state)是否有在為人民服務。這個政權應該如此,因為它稱自己是人民共和國,它的領導人也誇口說他們是為人民服務。但這個國家真的是人民共和國嗎?這些領導人真的有在為人民服務嗎?
中國的政權正在成為一個具有自己特色的好政權這件事並非不可能。許多外界的觀察家也逐漸接受了這個觀點。不過,這個政權的國內追隨者並不天真。他們也知道這個政權...
目錄
序
導言:一個好的政權?
第一章 領導人
第二章 他們說什麼?
第三章 他們做什麼?
第四章 他們生產什麼?
第五章 他們是誰?
跋:一個更好的政權?
注釋
參考書目
譯名對照
序
導言:一個好的政權?
第一章 領導人
第二章 他們說什麼?
第三章 他們做什麼?
第四章 他們生產什麼?
第五章 他們是誰?
跋:一個更好的政權?
注釋
參考書目
譯名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