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傳染病將捲土重來,用閱讀為健康超前部署
★全球獨家收錄作者岡田晴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專文解說★
本書淺顯易懂的寫出傳染病的故事與知識
為了守護家庭健康,你當然也不可錯過
一起學會對抗傳染病的因應之道
◎頭蝨的幼蟲剛孵化出來就會吸血!
◎引起上吐下瀉的諾羅病毒無法用酒精殺死!
◎你知道日本的奈良大佛是因為天花而建造的嗎?
◎童話故事〈吹笛人〉是鼠疫的事件?
【跟著專家一次破解20個可怕傳染病的真相!】
一般人對於疾病總有莫名的恐懼,其實傳染病是可以預防的。傳染病是什麼樣的疾病?如何傳染?病程怎麼進行?被傳染以後該怎麼處置?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被傳染?書中列出許多你明明聽過,卻不甚了解的疾病,涵蓋諾羅病毒感染症、德國麻疹等日常生活可能遭遇的傳染病,到近年來造成全球問題的新冠病毒肺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伊波拉病毒、茲卡病毒、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等,以及登革熱、瘧疾等重大傳染病。
這次詳細了解它們,知己知彼,守護健康,也造福全人類!
【我們與傳染病的距離 ╳ 知道就能提早預防】
世界人口已經超越77億人,過度密集,加上航空網與便利的運輸系統,傳染病已經發展到一旦出現在地球上的某一個地點,就會快速向四面八方擴散,引爆全球大流行。我們都有機會因為旅行、工作前往曾經發生或潛伏傳染病的地區,閱讀本書提早培養基本觀念,知道如何預防疾病,了解適當的應對方式,就可降低傳染病的危害。
【嚴重傳染性疫情的時代 ╳ 學會趨吉避凶】
二十一世紀可說是與傳染病奮戰的年代,過去的區域性傳染病一再席捲世界,演變為全球性的傳染病。在2020年全球甚至爆發了新冠病毒肺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當人類擁有關於傳染病的知識,心生警戒並妥善防範,就等於獲得從傳染病中存活的機會。
【精彩主題搶先看】
●殺人最多的生物是蚊子?
登革熱、瘧疾等傳染病都由蚊子媒介病原體,根據估計,每年造成全球七十五萬人喪生。以犧牲者數量來看,由病媒蚊傳播傳染病的殺傷力可見一斑。所以,蚊子堪稱為世界上殺害人數最多、無可匹敵的超級恐怖生物。
●破傷風只要接種疫苗就能預防
2011年3月11日發生東日本大地震,震災過後傳出數起破傷風病例。破傷風是由細菌所引起的嚴重傳染疾病,足以致人於死。被泥土中的異物劃傷腳、被釘子刺傷、跌倒受傷、燙傷而產生的傷口,或是因為農耕、園藝作業產生的傷口,以及日常生活中無意間產生的小傷口等,都會提供破傷風桿菌芽孢侵入體內的機會。破傷風的感染風險會因為地震、水災等災害而升高。只要接種疫苗就能預防破傷風。
●《格林童話》中的〈吹笛人〉是鼠疫的故事?
中世紀時,歐洲各地出現一種恐怖的傳染病:鼠疫,又被稱為黑死病。鼠疫桿菌生活在跳蚤的腸道,而跳蚤則寄生在鼠類等動物身上。鼠疫桿菌隨著血液侵入人體,再運輸到肺部,因而造成血痰或劇咳的肺炎性鼠疫,患者幾乎在三天內就會死亡。一二八四年,德國哈梅恩市有一三○名孩童行蹤不明。對於市民來說,故事內容與黑死病奪走大批孩童的性命,與老鼠傳播鼠疫桿菌的歷史事件相吻合,因此許多人認為這篇童話故事與黑死病有關。
★國中小學健康教育課程延伸閱讀,年度熱門出題必讀科學素養★
書中介紹的疾病故事涵蓋了影響全世界的、日常生活中的、改變歷史的傳染病,包括伊波拉病毒、MERS、登革熱、鼠疫、霍亂、天花、肺結核、破傷風、狂犬病、諾羅病毒、德國麻疹……等等。台灣版因應2020年席捲全球的傳染病:新冠病毒肺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作者特別新增撰文。
可做為國中小學健康與體育課程內容中,關於傳染病知識的補充教材。透過閱讀提升健康常識和科學素養。
推薦人
防疫作戰推薦!
■小劉醫師/外科醫師
■李美慧/雙和醫院感染科醫師
■張上淳/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
■陳木榮(柚子醫師)/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
■陳建仁/中央研究院院士
■寒波/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以首字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岡田晴惠(HARUE OKADA)
現任白鷗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專攻感染免疫學、公共衛生學。共立藥科大學(現為慶應大學藥學系)碩士班結業,曾為德國馬爾堡大學病毒學研究所獎勵研究員。曾任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研究員、日本經團連 21 世紀政策研究所資深助理。
著有《想要預先認識的傳染病──為21世紀大流行做好準備》、《校園傳染病對策》、《伊波拉病毒VS人類 無盡的疫戰》、《高病原性流感》、《圖解 創造歷史的七大傳染病》等。
譯者簡介:
黃郁婷
台中人。東海大學日文系、赴日交換留學後畢業。很開心藉由翻譯涉獵與分享科學的奧妙與智慧。譯作涵蓋自然科普、社會科學、商管、美術與兒童繪本等,譯有《最有梗的理科教室:燒杯君與他的理科小夥伴》、《我的第一套生命科學繪本》、《當我們住在一起:64種居家常見的超級生物!》、《跟著怪咖物理學家一起闖入核子實驗室》。
章節試閱
梅毒:在年輕世代激增的性傳染病
梅毒,是感染梅毒螺旋菌所引發的疾病。過去,由於它與性風俗有關,因此又被稱為「花柳病」,是俗稱「感染以後會變成廢人」的恐怖傳染病。
梅毒是經由直接接觸他人的皮膚或黏膜的方式傳染。自從抗生素問世以後,梅毒已經從「不治之症」變成「只要接受妥善治療就能治癒的疾病」,因此有許多人以為,梅毒已經成為「走入歷史」的疾病。
(節錄)……如同稍後還會再詳細描述的,梅毒的症狀很多元,又存在無症狀潛伏期,因此許多人會「誤以為」梅毒已經治好了。其實在這段期間,梅毒的病原體梅毒螺旋菌還會持續在體內繼續繁殖,所以看似無症狀的梅毒感染者一樣會將梅毒感染給他人。
因此,梅毒感染者本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感染,所以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擴大傳染給伴侶,再加上延誤治療的關係,很可能造成治療期拉長或使病情朝重症發展。
住在人身上的蝨子
頭蝨是寄生在頭部的蝨子。目前以托兒所或幼兒園的集體感染為主,多發生在十二歲以下的孩子。
不論先進國家或發展中國家都會發生頭蝨,頭蝨的發生與衛生狀況並無關聯。事實上,頭蝨已經在全世界蔓延開來,日本近年也有案例增加的傾向。尤其對於有小孩子的家庭來說,頭蝨並非別人的家務事那麼簡單,可以說是一種相當棘手的傳染病。
(節錄)……頭蝨從幼蟲到成蟲都會吸血,一天能產下三∼四顆卵,卵大約一週就能孵化。幼蟲在能重複吸血的情況下,大約兩週就能長成成蟲,變成成蟲以後就能夠重複產卵。
一隻頭蝨能在一個月內產下大約一百顆卵,幫助頭蝨族群以驚人的氣勢大量繁殖下去。許多人在感染初期並不會注意到頭蝨已經找上門,通常是等到頭髮上的蟲卵多到看起來像頭皮屑一般時,才發現牠們的存在。另外,也有許多小朋友是因為經常一直拚命搔抓頭皮,而被發現患有頭蝨。
狂犬病的發病症狀
在開始出現症狀的前驅期,狂犬病毒會到達脊髓,使患者出現發燒、頭痛、食欲不振、肌肉疼痛、嘔吐等類似感冒的症狀,被咬傷的部位則會出現刺痛、發癢,肌肉會痙攣等症狀。這樣的知覺過敏或疼痛大約會持續二∼十天,範圍也會逐漸擴大。
接著進入急性神經期,依臨床症狀可分為「狂躁型」與「麻痺型」。一般患者多數為「狂躁型」,此時神經症狀會變得相當強烈而陷入狂躁狀態,出現精神錯亂、幻覺等症狀。患者有時會被強烈的不安全感襲擊,有時意識又會恢復清醒。發病的人或動物會因為咽頭麻痺而無法吞嚥口水(吞嚥障礙),所以嘴邊會不斷流出帶有狂犬病毒的口水。
此外,由於喝水時會刺激咽喉而導致咽喉痙攣,而痙攣又可能伴隨強烈的疼痛感,所以患者(無論是人類或動物)會極力避免喝水,這種現象稱為「恐水症」。另外,被冷風吹到時同樣會引發痙攣,所以患者也會避免被風吹到,稱為「恐風症」。
梅毒:在年輕世代激增的性傳染病
梅毒,是感染梅毒螺旋菌所引發的疾病。過去,由於它與性風俗有關,因此又被稱為「花柳病」,是俗稱「感染以後會變成廢人」的恐怖傳染病。
梅毒是經由直接接觸他人的皮膚或黏膜的方式傳染。自從抗生素問世以後,梅毒已經從「不治之症」變成「只要接受妥善治療就能治癒的疾病」,因此有許多人以為,梅毒已經成為「走入歷史」的疾病。
(節錄)……如同稍後還會再詳細描述的,梅毒的症狀很多元,又存在無症狀潛伏期,因此許多人會「誤以為」梅毒已經治好了。其實在這段期間,梅毒的病原體梅毒螺旋菌還會...
作者序
前言
認識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傳染病
所謂「傳染病」,指的就是具有傳染性的疾病。
當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等會造成傳染病的微生物(稱為病原體)侵入體內,並且在體內增殖,這種情況就稱為「感染」。
感染以後出現症狀稱為「發病」。有些傳染病幾乎不會出現症狀;有些只會造成輕症;但也有些會發展為重症,甚至可能造成感染者死亡,或是因反覆感染而留下嚴重傷害。
面對傳染病可能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了解如何阻斷傳染途徑、按時接種預防疫苗、學習可能被傳染時應該如何處置的知識,便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有些傳染病症狀看似輕微,容易被大家所輕忽。以里約奧運期間曾被廣泛討論的「茲卡病毒」為例,絕大多數感染者只會出現輕症,似乎不太嚴重。但如果是孕婦感染茲卡病毒,就會連帶使胎兒也受到感染,導致新生兒出現小頭症等嚴重後遺症。
有些傳染病給人一種發生在遙遠國度、只會以特定方式傳播的印象,使得大家容易掉以輕心。例如二○一四年時倍受關注的茲卡病毒,並非只會出現在中、南美洲,而是早已隨著頻繁的人員往來流動,在世界各大洲之間流傳。一般認知茲卡病毒的傳染媒介是病媒蚊,但其實它也會經由性行為傳染,必須特別注意。
另外,有些傳染病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使得患者誤以為自己是健康的,殊不知病程還在如火如荼的發展中。例如感染梅毒的人理應及早接受治療,但是許多感染者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受到感染,於是成為「潛在感染者」,在未接受治療的情況下,又將梅毒傳染給周遭的人,因而擴散了梅毒的傳播。在日本,之所以出現梅毒感染者激增現象,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因此,本書所要介紹給讀者的內容包括:傳染病是什麼樣的疾病? 如何傳染? 病程怎麼進行? 被傳染以後該怎麼處置? 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被傳染?
◇
世界人口已經超越七十六億,當人口過度密集,會使得都市或都市近郊成為傳染病容易流行的環境。在遍及世界的航空網與高運量運輸系統發達的背景下,傳染病一旦在地球上的某一個地點發生,往往就會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向四方擴散開來,引爆全球大流行。
近年來,全世界暴露在各種恐怖傳染病的威脅之下,過去的區域性傳染病一再席捲世界,演變為全球性的傳染病。例如西非曾爆發史上最慘重的「伊波拉病毒」感染大流行;韓國也曾流行「中東呼吸症候群感染症」(MERS);日本在時隔七○年之後再度傳出登革熱的本土感染病例。至於瘧疾與結核病,即使到了現在,依然每年奪走許多人的性命。在本書第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傳染病」中將介紹這些近年流行的疾病。
回顧過去,儘管人類一次次遭受傳染病的侵襲,但仍然積極奮力求生,努力繁衍至今。那一次又一次與傳染病艱辛對抗的過程,也在歷史上留下許多深刻的印記。例如莊嚴肅穆的奈良大佛,就是因為天花在日本大流行後而留下的祈福建築遺跡;中世紀歐洲社會在經歷黑死病(鼠疫)後的諸多努力,則為黑暗時代畫上了休止符,成為開展現代社會的契機。在第二部「改變世界的傳染病」中,我們將一同認識那些曾經撼動歷史、改變時代的疾病。
另外,過去有些傳染病曾經奪走無數生命,後來因為疫苗或藥物問世而逐漸平息,但它們卻不時會伺機捲土重來。例如每當大地震等災害期間容易發生的破傷風、席捲世界一五○多國的狂犬病等。其中,狂犬病更是一旦發病,致死率幾乎達到一○○%的恐怖傳染病。這些疾病都將收入於第三部「捲土重來的傳染病」之中。
氣候變遷議題不僅關係到人類的生存環境,也攸關傳染病的發展。目前已經有研究報告鄭重發出警示,地球暖化也可能促使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的傳染病擴散到溫帶地區。因此,本書第四部特別收錄未來可能威脅我們安全、而「亟需警戒的傳染病」。
◇
總之,本書是長期以來致力於傳染病研究的我,真心想要分享給讀者的知識,希望能透過知識守護社會大眾的健康與生命,藉此減少因傳染病而死亡的犧牲者。
二十一世紀是與傳染病奮戰的年代。若能邀請你一同進入《一定要知道的傳染病》的世界,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前言
認識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傳染病
所謂「傳染病」,指的就是具有傳染性的疾病。
當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等會造成傳染病的微生物(稱為病原體)侵入體內,並且在體內增殖,這種情況就稱為「感染」。
感染以後出現症狀稱為「發病」。有些傳染病幾乎不會出現症狀;有些只會造成輕症;但也有些會發展為重症,甚至可能造成感染者死亡,或是因反覆感染而留下嚴重傷害。
面對傳染病可能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了解如何阻斷傳染途徑、按時接種預防疫苗、學習可能被傳染時應該如何處置的知識,便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有些...
目錄
前言
Part I令人毛骨悚然的傳染病
伊波拉病毒感染:恐怖的怪病
MERS:造成大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
茲卡病毒:在烏干達森林深處被發現的病毒
登革熱:每年約超過一億人遭感染的傳染病
瘧疾:寄生在人體會破壞紅血球的病原蟲
梅毒:在年輕世代激增的性傳染病
Part II改變世界的傳染病
鼠疫: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
霍亂:反覆掀起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
黃熱病:在非洲大流行的傳染病
天花:摧毀阿茲提克文明的傳染病
Part III捲土重來的傳染病
結核病:被人忽略的「隱形殺手」
破傷風:伴隨災害而來的傳染病
麻疹:曾經是「一病定生死」的傳染病
狂犬病:發病後存活率接近零
Part IV亟需警戒的傳染病
德國麻疹:造成胎兒缺陷的恐怖病毒
頭蝨:驚人的繁殖力與奇癢無比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蜱蟲媒介,致死率兩成以上
諾羅病毒感染症:藉由糞便與嘔吐物啟動大流行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食用絞肉要注意
結語
特別附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解說
參考文獻
前言
Part I令人毛骨悚然的傳染病
伊波拉病毒感染:恐怖的怪病
MERS:造成大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
茲卡病毒:在烏干達森林深處被發現的病毒
登革熱:每年約超過一億人遭感染的傳染病
瘧疾:寄生在人體會破壞紅血球的病原蟲
梅毒:在年輕世代激增的性傳染病
Part II改變世界的傳染病
鼠疫: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
霍亂:反覆掀起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
黃熱病:在非洲大流行的傳染病
天花:摧毀阿茲提克文明的傳染病
Part III捲土重來的傳染病
結核病:被人忽略的「隱形殺手」
破傷風:伴隨災害而來的傳染病
麻疹:曾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