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星大二郎引路人最透明的故事學霸作文哈拉瑞霸凌者中年哲學失智大谷翔平離散的植物讀冊選讀二戰股市隱者
暫不供貨

美中開戰與台灣的未來:為什麼美中開戰,戰場必然在台灣?(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王信力、王崑義、張明睿、蔡裕明、羅慶生

出版社:如果出版

出版日期:2019-05-31

ISBN/ISSN:9789578567191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04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台灣第一島鏈的戰略位置已不再重要,為什麼美國反而更加優惠台灣?
當貿易戰、技術戰、金融戰都遏制不了中國崛起時,就是美國希望兩岸發生戰爭的最佳時刻了。
美中關係已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這場對抗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只是大國競爭的必然悲劇。
過程中只有現實利害,沒有道德可言。
把台灣推向一場戰爭,是美國牽制中國發展的最後一張王牌,
也是引爆修昔底德陷阱的最佳理由。

台灣戰略專家告訴你如何看懂美中對抗、看懂兩岸紛爭,看懂台灣未來!

#台灣會成為「戰爭代理人」嗎?
過去五百年,有十六起崛起強權挑戰統治強權地位的例子,其中十二起競爭以戰爭告終。重要的是,他們雙方其實都不想戰爭,但戰爭仍然發生,原因在於第三者的發起事端。
台灣,是美國牽制大陸最有效,也最危險的一張牌,美國捨得不用嗎?

#中國崛起,世界勢力洗牌
中國大陸提出另一種有別民主政治的崛起方式,並在世界各地擴張經濟與軍事的影響力,包括南海造島、租借印度洋港口、在非洲建立軍事基地等,「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吸引了不少發展中國家靠攏,現在G7中的義大利都已加入一帶一路計畫,美國全球老大的地位已受到威脅,美國建立的全球秩序、經濟規範也已被破壞,這讓美國必須不擇手段抑止中國的崛起。

#貿易戰從來不是貿易問題
貿易是國家經濟的保障,軍事是為了保障貿易必備的能力。能制定全球規則者勝,所以美國為什麼一定要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為什麼一定要防堵華為占領全球5G市場?大國之間的戰爭,在直接軍事交鋒之前,早已透過其他方面的鬥爭,開始打得如火如荼了。

#2025至2030年間是中美戰略競爭的關鍵期
2030年之前,中國在軍事實力及軍事技術上都可能超越美國,2018年5月,美國將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2018年8月,中國與東協舉辦首次聯合軍事演習。雙方的戰備勢力範圍愈來愈大,台灣早已被包圍在戰火之中。雙方會不會重蹈「修昔底德陷阱」的覆轍?台灣又將如何自保?

#台灣是中國最敏感的一根神經
為什麼歐巴馬不打台灣牌?為什麼印度和南海都不會是引發美中開戰的導火線?美國要不要打台灣牌?何時打、如何打?在美國的潛台詞已由「不必怕,我會修理它」轉變到「不必怕,我會賣武器給你」時,台灣在這場棋局裡,能如何從棋子變成棋手?

作者簡介:

王信力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現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副執行長、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研究領域包含國際關係理論、戰略研究與東亞區域安全研究、兩岸關係研究、美中台關係研究等。尤其專注於總體戰略與行動戰略之研究,並以之分析兩岸關係與美中台關係。

王崑義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現任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曾任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兼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國際戰略、兩岸關係、大陸研究;著作有《輿論戰》、《全球化與台灣》、《城鄉裂變與中共的農村改革》等。

張明睿

淡江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曾任官校政治系教官、輔仁大學軍訓教官、現為中華鄭和學會祕書長。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現代(國家)戰略研究、安全研究、中共軍事研究、兩岸關係;著作有《中共國防戰略發展》、《解放軍戰略決策的辯證》、《現代戰略之父鈕先鍾思想解析》等。

蔡裕明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現為實踐大學(高雄校區)博雅學部副教授。曾任教育部助理研究員、國家安全會議研究助理、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國立高雄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南華大學兼任講師與英文《台北時報》(Taipei Times)網路工程師。研究專長為國際關係、國家安全、國土安全與中國研究。

羅慶生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現為淡江大學整合戰略與科技中心研究員、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執行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戰略研究科學哲學、地緣戰略、國際政治經濟學、美中關係與霸權研究。目前專注於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運用經濟學與戰略理論分析事件與可能發展。

章節試閱
導論 美中長期戰略競爭與台灣的選擇

杭亭頓認為:「歷史上,美國一直反對歐洲或亞洲由某一個大國來主宰。我想美國的政策仍會如此。假如中國企圖主宰東亞,美國會反對。」這是美國長久以來的國際政治的觀念。

戰略競爭所帶來的對抗

自2017年川普(Donald John Trump)就任美國總統之後,美國與中國的衝突愈來愈白熱化,這其實有「戰略競爭」上的原因。川普治國的思想核心在於讓「美國再度偉大」,操作的重心在「美國優先」;習近平執政之後,強調「中華民族復興」,實踐的中心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美中之間雖...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序 台灣的未來比美中衝突更讓人憂慮

2017年,美國軍方提出「整體政府」(whole government)的概念,意義在於重返冷戰時的「戰略中心主義」的運作方式,也就是各部門的政策應滿足「國家戰略」目標需求,進行力量的整合與協調。

過去歐巴馬的政策,著眼於經濟,以復甦國內經濟為要務,而在對外關係上,則以「多邊經濟」協定(TPP)、聯盟關係重塑,以及安全議題升級等目標,作為操作的重點。這樣以經濟政策為優先的主張,如今被川普政府視為徹底失敗的政策。

2017年起,俄羅斯、中國被美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有三項重大的行動排出時...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序 台灣的未來比美中衝突更讓人憂慮(張明睿)
導論:美中長期戰略競爭與台灣的選擇(王崑義)
杭亭頓認為:「歷史上,美國一直反對歐洲或亞洲由某一個大國來主宰。我想美國的政策仍會如此。假如中國企圖主宰東亞,美國會反對。」這是美國長久以來的國際政治的觀念。
戰略競爭所帶來的對抗
競爭對手就是競爭敵手
歐巴馬與川普的戰略行動
川普是否有意塑造新冷戰?
台灣選擇對美國一邊倒
傑維斯模式與籌碼化的台灣
2025至2030是美中權力消長的關鍵期
離弦之箭與台灣宿命

第一章 美中如何走向新冷戰格局(蔡裕明)
進攻性現實...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