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的人生是相對的,太規矩才活不下去咧! 三十三歲脫離年薪百萬的上班族身分,
帶著自營服飾品牌在台南正興街落腳,
卻意外帶起這條老街,也翻轉了自己的人生。
高耀威,他和「正興幫」的街友們,
一起發起無用生活節、出版「全球視野最窄的雜誌」、
舉行辦公椅滑行大賽,揪團辦露天聯合尾牙,
以各種活動宣揚理念、以各種方式凝聚情感。
另一方面,他也是個「月休十九天」的賣衫櫃男,
力行減法生活,對剪髮吃飯隨意,卻對違規停車很介意,
深信利他讓人快樂,好玩才是王道。
生活在正興街這個生猛豐沛的人生道場,
高耀威跟著厝邊頭尾一起瘋、一起笑、一起隨性、一起反世道。
跳脫世俗框架後才發現,生活不是只有一種套路,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可以平淡也可以濃烈,
不正常的人生又怎樣,痛並快樂地過活,才是最美的風景!
作者簡介:
高耀威
1976 基隆生
香港澳門北京都曾定居
大學時進廣播電台擔任活動主持
再經歷製片公司企劃以及數位內容音樂行銷企劃
2007年創立服飾品牌彩虹來了
2010年移居台南於正興街開設實體店鋪
與朋友們獨立出版《七種民宿的旅行》
而後與街區鄰居們交陪串門子
自得其樂舉辦各種匪夷所思的活動
逐漸凝聚發行「正興聞」、推廣「正興貓」、舉辦「正興街遊」、組織「正興幫」
藉著獨立自主自嗨精神
期許以下而上的力量顛覆無聊僵化的世界
章節試閱
無用生活節
在一個以CP值為指標,事事追求績效,以獎章來佐證人生成就的社會,那些「之外」的人事物,難道沒有足以容身之處嗎?運動比賽裡除了前三名,其他的選手不也活生生地在進行各項鍛鍊,扎扎實實地存在這個世界嗎?
有一次與正興貓的漫畫家小圭聊到這樣的觀察,提到想為此舉辦一個另類主張的活動,沒想到小圭也複議他放在心裡的一個想法。
小圭是個漫畫家,也是紀錄片導演,作品有《DUDU公轉》、《尋找大麵粳》,還有受高美館之邀創作的動畫片《動物美術館》。第一次與他認識,就是他為自己與朋友籌辦的「短路電影節」(台灣第一個以紀錄短片為主的影展),拿著一些周邊商品來店裡洽談寄售。
他曾說過「我的人生永遠朝多數人相反的方向走」這樣酷帥的話,長年練就以幽默的態度看待「格格blue」的社會之高強能力。小圭提出另一個想法是,他一直很想辦一場「砲灰影展」,蒐羅一些在各大影展中落選的好片分享給人們。
於是我們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拼湊出「無用生活節」活動:除了「砲灰影展」,還有以街區放送頭廣播請人暢談跌倒經驗的「失敗講座」、歡迎大家把家中無用之物拿來擺攤販售的「廢物市集」、邀請曾在人生道路上落榜的音樂人在老厝二樓陽台演唱的「槓龜音樂會」。
活動特別選在一月二十三日(自由日),藉以強調「能夠認同無用才能重獲自由」的理念。這樣的想法透過臉書分享傳遞出去,慢慢地,砲灰片、槓龜音樂人、廢物、失敗者陸續到位。
有一天收到一則訊息:「你好,我們是來自嘉義的小衰尾,可否加入無用生活節擺攤呢?」如此振奮人心的入陣團體,讓人內心不由得燃放虛無的自嗨鞭炮。
我們以回收廢紙箱作為街頭活動佈置,大紙箱片用書法寫上活動名稱,中紙箱片寫下許多無用標語,迷你紙箱片抄寫老子的道德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等諸多佐證無用價值的篇章。
「那背面空白要寫什麼呢?」一位志工問,最後我們決定畫烏龜,各種各樣以毛筆線條簡單勾勒出的烏龜一一呈現在道德經的背面。
活動為期兩天,是正興街第一次舉辦超過一天的活動。沒想到卻來了個罕見的寒流,人潮少了,街頭孤零零的,攤位的桌巾被冷風不斷地吹起,天空中的烏龜與道德經隨風飄搖。
身殘心不殘的脊柱裂患者安安,由咖啡館的員工揹著登上老厝二樓陽台,他的媽媽與支持的親友在陽台下抬頭聽他背著吉他自彈自唱,第二十六屆金曲獎落榜的謝銘祐老師則在一旁伴唱。
巷子裡以鋁梯加上廢木條,輔以陳年老磚頭搭架的布幕輪番播映砲灰好片,街頭隨處放置的摺疊桌上,擺上手指滑板、舊雜誌、不知名木製貓等廢物販售,街區以正興聞基金購買裝設的「正興放送頭」廣播系統,偶爾穿插播放各店家朗讀自己人生的失敗宣言。雖然人潮不多,但大家還是全心盡情投入活動中。
隔天不僅氣溫持續下降,還下起了冰雨。原本我擔心歌手們彈吉他的手指會凍傷,一早就煩惱著是不是該取消活動,沒想到嘉義趕來的歌手說已在路上,擺攤的朋友也傳來訊息鼓勵我:「這樣才能體現無用的價值啊!」
於是活動在霸王級冷氣團中照辦,水果店老闆用透明膠帶綑綁紙箱標語以防水,鄰居阿嬤端出自釀的草莓酒給大家驅寒,無聊的店家在寒風中舉辦百米賽跑,勝券在握的鼓手老闆摔了個狗吃屎,小衰尾甚至在冰凍的水泥地上野餐,大家自得其樂,一切無以名狀地讓人陶醉,無用生活節完美至極。
在那之後,我暗自為這場活動評了極為高分的評價,很想打破「活動不辦第二屆」的個人原則,再次重現無用生活節那種反世道的生存主張,讓我們更踏實地生活,無所為而為、不必知其所以然的行動,更能彰顯生活的原味。
《無用之用》這本書裡有這麼一段:當旁人為蘇格拉底準備毒芹汁時,他還在練習吹笛子,學習吹奏一首曲子。有人問他:「這對你有什麼幫助?」哲學家頭也沒抬地回答:「幫我在死前學會這首曲子。」這樣確切地沉浸於當下,不管有用無用,不是都好自由好快樂嗎?
月休十九
台灣社會對於休假的事情,主政者、企業界、民間勞工對於應該花多少時間休息,多少時間工作的比例上,各有不同的意見,最後的法定結果是比較偏向減少休息時間這個方面。
我個人的主張當然是傾向「工作的目的是生活」,對於必須透過法律來制定一種工作或休息的比重,感到相當不以為然。當然這樣一說出口,會有許多的人立刻想指著我的鼻子斥責,像你這樣不積極生產的櫃男,對國家GDP沒有什麼貢獻的中年擺爛傢伙,憑什麼說這種無關痛癢的話?但請先聽我分享一下月休十九的心得,好嗎?
我的本業是一間街邊雜貨店的老闆兼櫃男,販售以自己與老闆娘所創立的獨立服飾品牌「彩虹來了」為主,同時兼賣些人生旅途上所結識及認同的友好商品。
三十歲出頭時,我在一間全方位的數位內容公司上班,擔任音樂性產品的行銷與企劃主管,領著將近二十人團隊,享有夢幻般的百萬年薪。相較於當時,我現在任職櫃男的薪水可真是天南地北般的遙遠,扣除十年工作累積的資產投入創業,並付了部分頭期款買了間老房子後,戶頭便一直維持無法超過五位數的金額。但七年的體制外工作生活能維持不墜,也算是這個社會對於累積多年實務經驗的創業者的肯定。
移居台南開店時,就決定採行週休二日,剛開始每週休一、二,之後發現週一仍有些許客人,所以改成每週休二、三。偶爾與人聊到時會被虧:「開店休那麼多啊?」我都會理直氣壯地回應:「上班族不也是週休二日嗎?我只是跟你們一樣啊!」
經常利用休假時到處走走,在臉書分享時,也會有正在上班的人感到不平衡地說:「怎麼那麼爽,一直在玩?」我則會淡然地回應:「可是你們週末休假時我在上班啊?」這樣對答多年下來,不免懷疑這個社會體制下的人們,是不是視休假為一種負面的象徵,容易把休假者貼上過太爽的標籤呢?
但不管怎麼說,我們就這樣例行多年,無論景氣如何,就是想盡辦法維持基本的週休二日。中間一度有過兩個正職人員,慢慢便開始調整成我與老闆娘各自週休三日,顧店人不用那麼多,每週各有一天休假,由另一人與員工顧店即可。
後來員工們因為個人因素及志向,陸續從店裡畢業後,我們同時也思考一間小店的營運人力結構,其實由我們兩個人即可運轉,一邊減去不必要的業務項目以及慾望,逐步達到兩人體制,在市場景氣一片走低的世道下,依然保持週休二日的型態。
慢慢上手,又再恢復各自週休三日,每個禮拜有一天由另一人單獨顧店,安穩地試行幾個月後,某天我向老闆娘拋出「輪流獨自顧店半個月」的想法,老闆娘向來追求自由與寧靜,立刻舉雙手贊成。於是沒多久,「彩虹來了」這間店就區分上下半月不同的櫃台為客人服務的型態。
我們也有共識,一人無法兼顧的事就放掉,人多時無法盡善的服務就捨去,一切配合本店能力所及的現有形態自然運轉。如此下來一個月一個月過去,店與我們都平安地前進,每人除了有半個月的個人休假,還有顧店時的週休二日,達成月休十九的理想。
實行半月休的初期,老闆娘去了紐西蘭自助旅行,我則是開車環島到處去拜訪朋友。店裡若非急事全然放下,放久了也發現其實這世間並沒有真正的急事,一切都是自找的。
建立了每個月都可以自主地依照經濟許可規劃長期旅行後,反而不見得老是每個月都要去旅行(畢竟也不是好野人)。我們各自多了時間回家陪家人;偶爾的朋友聚會,或是某些需要人手的活動,我都有了時間參與及付出,加上間或穿插的演講邀約點綴其間,月休十九的日子過得非常充實。
再輪值回到店裡顧店時,總能把這樣因為平靜飽滿累積的善能傳遞給往來的朋友與客人,我甚至每天都自主提早好幾個小時去街上,四處攪和幫忙再回店裡工作,工作的心情是愉快又認分,一切都有餘裕,真好,一定要繼續!
看完後忿忿不平的朋友們,我知道我過得太爽又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很不討喜,但試想,若生活在功利主義掛帥的資本社會,能有月休十九這樣的工作型態出現,不也表示這個世界體系不會淘汰這樣的生存方案,不也表示我們得以選擇我們想要的生活模式而且可以活下去!?
超然在法定的規範之上,我們也會珍惜這樣的現狀,並努力地持續下去,展現此等生活型態的多樣性與正面價值,向普遍的社會價值提出反向的邀請,創造另一種工作模式的案例。
為了工作失去生活,才是不正常的吧!
無用生活節
在一個以CP值為指標,事事追求績效,以獎章來佐證人生成就的社會,那些「之外」的人事物,難道沒有足以容身之處嗎?運動比賽裡除了前三名,其他的選手不也活生生地在進行各項鍛鍊,扎扎實實地存在這個世界嗎?
有一次與正興貓的漫畫家小圭聊到這樣的觀察,提到想為此舉辦一個另類主張的活動,沒想到小圭也複議他放在心裡的一個想法。
小圭是個漫畫家,也是紀錄片導演,作品有《DUDU公轉》、《尋找大麵粳》,還有受高美館之邀創作的動畫片《動物美術館》。第一次與他認識,就是他為自己與朋友籌辦的「短路電影節」(台灣...
作者序
前言:
太規矩是活不下去的!
有人說眼前兩條路,當不知道走哪一條時,就挑難行的前往。回想起來,我的人生好像就是如此,喜歡挑戰創新,總是跌破別人的眼鏡,與自己的下巴。
那些起起伏伏有好有壞的過程,似乎都在暗示關於自身天命的依歸,遠端的某個創世之神,細心安排各種鍛鍊與過關之後的寶物,引領著我解開社會束縛與世俗價值,邁向更適情適性的境地。
如今的我知道,不正常的人生是相對的,太規矩才活不下去咧!
三十三歲前,我是個認分的上班族。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製片公司的企劃,記得當時被錄用的原因之一,是在履歷裡寫了奇怪的專長「說話」。我在工作中把學生時期累積超過上百場的電台主持經驗轉化成簡報技巧,把說故事的能力運用在企劃書與分鏡表中。
累積三年半的經驗,內心開始有些提問無法在這間公司得到解答,某天突然覺得該稍微停一下轉換跑道了,在前往某場簡報的途中,跟同車的經理說:「我不玩了!」軍人出身的經理似乎早已洞察先機,裝酷地說了一個蒙古孩童長大就要離開蒙古包的故事,當作祝福送給我。
離職之後打算在規律的生活中找自己,每天看早場電影、閱讀、運動,晚上聽電影原聲帶,日復一日,然後去了趟上海旅行。沒想到這趟旅行對我影響甚大,可以說是引領我慢慢走入天命的初心之旅。
決定前往上海,是因為看了兩部電影,一是日本片《19》,內容是莫名其妙的青少年公路電影。另一部是紀錄片《歌舞中國》,講述三個世代舞者的生活片段,其中一位曾叱吒五○年代的台北,封號「阿飛舞王」的老舞者梁一,他在八○年代投奔中國,在上海開設舞蹈教室「夢工廠」。
坦白說,跟電影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倒是受到「突然跟一些陌生人走上某條不知名道路」(19),以及「就算在閉鎖的國家及壓抑的年代仍想做夢」(歌舞中國)的氣氛鼓動,讓我很快地款好行囊出發,沒有事先安排任何行程,也沒有查夢工廠舞蹈教室的地址。結果這趟隨遇而安,一路東張西望俯拾即是的旅行,反而出乎意料地收穫豐富。
印象深刻的是途中遇見一個叫做趙亮的男生,他的工作是貿易,從鄉村找來厲害的手繪面具弄到大都市去賣,從內陸找來珍稀的布料運到沿海城市去給需要的商人。
記得某天去拜訪他的工作室,裡頭陳設非常簡單樸實,門口卻停了輛狂野的重型機車,我問他夢想是什麼,他抽著菸非常篤實地回答:「三十五歲退休,騎著重機環遊中國。」我被這簡單又難得的夢想給敲到頭殼了,為什麼不是環遊世界?為什麼賺到三十五歲就夠了?為什麼不是開跑車?當年他才二十七歲,這個小我一歲喊我大哥的男孩,照亮了我,給了我一記扎實的夢。
回來沒多久,轉職進入手機加值服務這個新一代數位領域,當時只覺得創意能透過無邊無際的虛擬網絡與萬千大眾接觸的世界,實在是太帥太過癮了!就算二十九歲得從頭開始學習也樂意,帶著睡袋睡公司亦在所不惜,慢慢地邊玩邊成長,攀上事業的高峰,成為年薪百萬的上班族 (在此特別感謝B老闆) 。
當上主管後,又突然感到不太對,每日的會議與無止盡的信件往返,乍看之下掌握了世界脈動,但身體與心理卻沒來由地空虛寂寞,體制內自然累積的無能為力亦日漸加深,內部轉職後還是決定跳離舒適圈,與當時的女友陳雅文共同創立獨立服飾品牌「彩虹來了」,從網路起家慢慢脫離體制朝向「自營人生」,白日夢裡的畫面,就是一間街邊小店,簡單舒服的各色純棉T恤,專注在喜歡的事情上,自主性高的自在人生 。
品牌在網路經營兩年,由於品項簡單樸素,而網海價格競爭激烈,扣除媒體報導時的非理性爆炸式業績,基本上算是成績穩定平平。為求長遠,前兩年兩人維持一人上班一人創業,以保守的步調推進,思考的不只是創業更是下半輩子的生活型態,因此內心就算擔憂,也是認分堅決地克服,不想回頭地執意向前。
後來在當時才剛興起的創意市集中,找到追求品質的客群,有許多網友,特意前來「確認」質感而深交(深度交易),從而促發我們思考開設實體店面的念頭。幾番轉折,意外地從台北開店變成台南開店,也讓我們的思考大破大立,乾脆在這裡長居久住,展開第二人生吧。
與台南的緣分是經過很多人的牽線,記得某天友人帶我們以大菜市為起點散步台南,從一家店到另一家店,從巷子穿越巷子,從傍晚走到入夜,我們直接迷倒在這古老城市的魅力之下。包括正興街的店面都是友人騎車經過時,恰巧看到招租的紅單。如此這般在人與城冥冥中的召喚下,移居至此落地深耕。
當時在街上帶著新婚的心情投入老屋改造,隔壁鄰居阿嬤邊看熱鬧邊擔憂地說:「底加賣衫應該ㄟ倒喔,攏某人(在這裡賣衣服應該會倒,都沒有人)!」看我們一副義無反顧的天真無邪貌,自然而然開始經常吃的喝的張羅照顧,厝邊情誼於焉展開。
要說擔心,也不是沒有。但一方面這三樓獨棟老屋,以那時的租金是沒有太大的壓力。二方面我與老闆娘都曾在公司擔任中高階主管,累積超過十年職場歷練,心裡總認為練就的一身功夫只要不疾不徐穩穩當當,經營一間小店以維生不該會是問題。
另外,我心底有一顆定心丸。高中時曾舉家隨父親的事業拓展定居北京,當時大陸氣氛仍相當忐忑拘謹,我就讀的學校只有兩個台灣人,每天就在這陌生又新鮮的環境中奮力前進,在矛盾的歷史與不可思議的生活習慣中受到衝擊。
後來父親的事業在交流的過程中因為冒進而失守,兩年後家道中落,我與弟弟中斷學業回台,因為學歷不被承認而重讀高中,除了分崩離析的關係與債務,妹妹也在此時罹患重病,人生曲線可以說跌落谷底。
但日後想起來,因為這樣的日子,心志經過淬鍊,反而培養出向上的力量,寶貴的求學及人生經歷成為豐沛的生命資產,谷底的那顆珍珠,是我後來出社會面對種種起伏的定心丸,當然也包括移民到台南這件事。
就這樣開始安居於正興街,展開了事後回想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的街區生活,人生路途轉向一段驚異又奇妙的旅程。
後來我把這些絲毫設想不到的人生情節,定義成「天命」。我常覺得生活裡充滿各種暗示,各種「環境訊息」都在指引我們找到自己的天命,就像我由於許多因緣落腳台南,一些隨心舉辦的活動竟帶起了正興街。
雖然我仍然以賣衫的櫃男自居,但超展開的街區生活實在讓我玩得不亦樂乎,就算有時候這個世界不會讓你一帆風順,總要搞點大小坑讓你摔。我常常想起上海那次旅行,年輕時曾經反覆提問的為什麼,隨著生活經歷的累積逐漸得到解答。同時我也學會傾聽內在的聲音,並依循自己的心前進,聲音變弱了就啟程旅行。漸漸地,生活與旅行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五感打開細細地觀察,出了門就是旅行,睜開眼就在路上。
因為全然地打開天線,總能捕捉到老天給予的各種暗示,在不斷的破界之中找到生命的方向。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會面臨各種恐懼,引發自我設限的枷鎖,阻止我們前往快樂的境地。所以也要破,破那個小看自己的心魔,破那個看似安穩其實沉溺的現狀,時常鍊心,經常旅行,在自問自答與自得其樂中一邊跌倒一邊前進。
就像這一路走來,正興街因為團結和睦共同製造亮點受到注目,同時也迎來更多的挑戰,一方面必須讓自己進化到2.0的階段,一方面也不時出現茫然失措時刻,但總是會有像某個達觀的出版界大哥曾說「禁止進入,是一種邀請」這般有力的人生智慧適時地出現,讓我豁然開朗。這個世界冥冥中真的有股力量在支撐著每一個人前進。
感謝這一切,謝謝出給我各式難題的人事物;謝謝每個賜給我工作的老闆;謝謝家人像兩人三腳般牽絆著陪我練習;謝謝正興街這個生猛豐沛的人生道場。人生中的起起伏伏在所難免,但是三十而立四十而破的中年男子如我,只要一爬起來看到街頭那端無以名狀的光,還是想繼續向前探詢,在破立之中求道,自得其樂流連忘返,這肯定是天命之所歸,不正常的人生超爽的!
前言:
太規矩是活不下去的!
有人說眼前兩條路,當不知道走哪一條時,就挑難行的前往。回想起來,我的人生好像就是如此,喜歡挑戰創新,總是跌破別人的眼鏡,與自己的下巴。
那些起起伏伏有好有壞的過程,似乎都在暗示關於自身天命的依歸,遠端的某個創世之神,細心安排各種鍛鍊與過關之後的寶物,引領著我解開社會束縛與世俗價值,邁向更適情適性的境地。
如今的我知道,不正常的人生是相對的,太規矩才活不下去咧!
三十三歲前,我是個認分的上班族。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製片公司的企劃,記得當時被錄用的原因之一,是在履歷裡寫...
目錄
前言/太規矩是活不下去的!
PART1 正興幫,出動!
小屋唱遊正興街
大好青空巷弄尋物市集
全球視野最窄的雜誌
正興三姝的出道與引退
無用生活節
荒地演唱會
日本辦公椅滑行大賽
台南辦公椅滑行大賽
正興街遊
正興街露天聯合尾牙
PART2 台南移居人生
台南起家ㄟ小威
守著一間店
月休十九
生活的取捨
日常小天使
徒步區改變世界
台南味
凋零廢墟市場裡的奇蹟之春
PART3 櫃男的減法生活
木子到森
一個人的旅行
剪頭髮與吃飯
慢速風景
金錢小實驗
腳勤處處有人情
暴戾之氣的轉化
鐵漢柔情公車司機
櫃男在島嶼寫作
後記/ 善的漣漪
前言/太規矩是活不下去的!
PART1 正興幫,出動!
小屋唱遊正興街
大好青空巷弄尋物市集
全球視野最窄的雜誌
正興三姝的出道與引退
無用生活節
荒地演唱會
日本辦公椅滑行大賽
台南辦公椅滑行大賽
正興街遊
正興街露天聯合尾牙
PART2 台南移居人生
台南起家ㄟ小威
守著一間店
月休十九
生活的取捨
日常小天使
徒步區改變世界
台南味
凋零廢墟市場裡的奇蹟之春
PART3 櫃男的減法生活
木子到森
一個人的旅行
剪頭髮與吃飯
慢速風景
金錢小實驗
腳勤處處有人情
暴戾之氣的轉化
鐵漢柔情公車司機
櫃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