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遇到什麼挫折或困難,總是希望將自己在國際上所觀察到的、所做過的、所努力的,能夠讓台灣的未來更具有前瞻性與生命力。山外誠然有山,我們也有足以開拔的雙腳,以及永不灰心的美好想像!
──嚴長壽
從台灣、偏鄉到離島;開發或與保存爭議乃至轉型的創意;從金門、澎湖到阿里山的未來;從陸客、美食、文化自信到生活大國;從年輕人、教育沉痾到國際人才的匱乏……
本書裡的每篇文字,就好像卑南溪每一個迴彎支流,從〈青年人的未來〉、〈在地價值〉、〈文化自信〉、以及〈未來在人文與教育〉四個方向,點點滴滴記述下總裁這幾年思索的心跡,也像那始終未斷的溪水,在曲折旋繞間,苦心追索著出海口:「台灣的價值在哪裡﹖」「台灣的新競爭力究竟在哪裡?」
這本小書是總裁長久以來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想像與期許。希望在回顧之中,我們能尋回台灣那遺失的光榮感與向上之心,發掘讓台灣立足國際的新價值與使命。
作者簡介:
嚴長壽
民國三十六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歲時,跟隨家人到台灣。
二十八歲當上美國運通總經理,三十二歲成為亞都麗緻飯店總裁。但是,自從踏入美國運通,便把「以觀光旅遊讓台灣和世界交朋友」當成一生職志,直到今天,初衷不變。
因此,他積極參與台灣的觀光國際事務,從組團到國外推廣,到參加亞洲旅遊協會、美洲旅遊協會,擔任世界傑出旅館系統亞洲主席、青年總裁協會世界大會主席、台北燈會主任委員、中華美食推廣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北旅展主任委員、觀光協會會長,等等數不完的分外工作,無怨無悔。
一九九七年,嚴長壽把自己的奮鬥故事寫成《總裁獅子心》一書,這本書,立刻成為出版史上「最暢銷的管理勵志類叢書」,以及金石堂書店「一九九七年最具影響力」、「蟬聯暢銷書排行榜最久」的書,也獲得了「一九九九年金書獎」,本人更獲得「一九九九年度菁鑽大章」。
二○○二年,出版了《御風而上》。這本書,同樣獲得「二○○二年金書獎」、金石堂書店「二○○二年最具影響力」的書。
二○○八年,出版了《我所看見的未來》。不僅榮獲二○○九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更獲選國家文官培訓所二○○九年公務人員指定閱讀書籍暨心得寫作競賽專書。
二○○九年,與企業界、文化界友人共同發起成立「財團法人公益平台基金會」,實現以「正面」行動取代「消極」呼籲的承諾。
二○一一年,出版了《教育應該不一樣》,風靡華人社會。二○一二年,擔任「台東縣私立均一國民中小學」董事長。希望透過優質教育,帶入國際資源,以改寫偏鄉的宿命。
作者序
永不灰心的美好想像 嚴長壽
這五、六年以來,我因為關心花東,常常在台北、台東之間奔走,有幾次,飛機在海岸山脈上空迴轉,我從小小窗口不經意瞥見花東縱谷間那一條綿延數十公里的卑南溪。
從空中遙望,它時而散如髮辮、時而阻斷於沙洲、裊裊喘息,時而藏身於雲霧間若隱若現,然而,隨著機翼的攀升,視野的拉高,最終我們還是可以依稀辨識出它逶迤奔流,尋找海口出路的軌跡。
人生如河,逝者如斯。一九七○末,我成為美國運通台灣區總經理多年,有機會被調派紐約總部,開啟新的人生。但是那幾年間台灣真是噩運連連,先是退出聯合國,之後又遭逢中美斷交打擊,很多人準備變賣家產移民美國,離開前景黯淡的台灣。然而在這樣的時刻,我卻選擇留下,同時還辭去極力慰留我的老東家,轉身投入籌建中的亞都飯店,我總希望在政治之外,台灣能以文化與觀光跟世界做朋友,即使能力有限,即使環境再辛苦、再險峻,也希望能對自己生長的土地有所付出。之後,輝煌的三十年過去了,我勉強的將亞都這個地點不太好、房間不夠多的飯店,無論是在業務上或是文化公益平台上,都發揮得淋漓盡致、了無遺憾。這三十年多來,我決定帶著累積了一輩子的閱歷與人脈,全心全力投身在公益事業,在台東尋找台灣未來的一種可能。
這其中,不管我遇到什麼挫折或困難,總是希望將自己在國際上所觀察到的、所做過的、所努力的,能夠讓台灣的未來更具有前瞻性與生命力。
在這種心情之下,重新再看這集子裡收錄的三十三篇文章,我感觸很深,它們是我基於不同場合、不同時空背景及因緣所寫的當下感言,有的甚至時間上跨越長達十二年之久。從台灣、偏鄉到離島;開發或保存的爭議乃至轉型的創意;從金門、澎湖到阿里山的未來;從陸客、美食、文化自信到生活大國;從年輕人、教育沉疴到國際人才的匱乏……每一個問題都曾那麼令我揪心頓足、大聲疾呼過。
十多年過去了,時空脈絡或有不同,當初我指陳的問題卻依然存在,甚至一直擔憂的險狀,居然成真;原本不樂見的惡劣趨勢,已沛然難禦;面對這類「不幸言中」的現實,我沒有鐵口直斷的絲毫喜悅,有的只是沉沉的心痛。
多年前,有一本講述哈佛大學醫學博士法默到海地行醫的書《山外有山》(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法默醫生對弱勢海地人的奉獻,令人尊敬與感動,而「山外有山」這一個詞彙原來自海地諺語「越過了山,還有山」(Beyond mountains there are mountains),意思是「才解決了一個問題,接著又來了一個問題」。此時此刻,站在抉擇點上的台灣,我也有這樣深刻的感受。
當韓國、大陸、日本努力擺脫過去、面對挑戰、不斷蛻變成長之際,反觀台灣這幾年下來進步有限,而且一點一滴不斷的消耗、掏空自己。為什麼我們看不出台灣最大的優勢是文化,最大的弱點在於國際化。
過去台灣因緣際會累積了充沛的人才,成為我們文化經濟成長爆發的能量,可是將來我們還有這樣的機會嗎?如今,台灣寄望能與大陸一起成長,可一旦大陸為自己盲目的發展付出代價,我們又能到哪去寄生?
這些油煎火燎的怒氣,轉變為「不甘」、激發為「志氣」,讓原本只想甘於平凡的我,一次又一次的自不量力的跳出來,提出建言。我承認我是個「雞婆」的人,但如果真能解決問題,即使我會被咒駡、誤解,甚至背後插滿中傷的箭矢,也不足惜!
認識我多年的朋友都知道,我的確有很強烈的淑世理想,不論環境如何惡劣,我都相信一個人、一個社會的品質是可以往前走的。這是我可以如此樂觀地走下去的原因。
這本《我的台灣想像》是我長久以來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想像與期許,許多文章在下筆之前,甚至醞釀了十年之久。這裡面的每篇文字,點點滴滴記述下我這幾年思索的心跡,猶如卑南溪那苦心追索出海口的汩汩溪水,我也不斷思索著:「台灣的價值在哪裡﹖」「台灣的新競爭力究竟在哪裡?」
我希望這本小書,足以做為過去十年來思維的刻度,在回顧之中,我們能尋回台灣那遺失的光榮感與向上之心,發掘讓台灣立足國際的新價值與使命。
山外誠然有山,我們也有足以開拔的雙腳,以及永不灰心的美好想像!
出版者的話
另一個年代,另一種呼喚
─為什麼推出「前進的思索」十位自選集
高希均
(一)
「天下文化」以傳播進步觀念自許的出版社,走過了三十年,出版了二千餘種書。這使我們自己也驚喜,因為經營的資金全靠自己,所有的收入來自讀者,社會上有逆耳的忠言:「害一個人叫他從事出版」。
創立於一九八二年,那是一個意氣奮發、急起直追的年代;知識飢渴向外學習的年代;那也是一個政治上威權,黨外運動萌芽發展的年代;那更是個人生命力施展與冒險的年代。回望那段歷史,真是台灣快步前進的黃金時期。
二○一二年的台灣已進入另一個年代─前進中產生了迷惘,改變中遇到了土石流。
四小龍「經濟奇蹟」中的台灣,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仍位居前十名,但面對世界政經的急劇變化,台灣的應對與調適不夠快,不夠準,十多年來一直陷入困局。
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後,台灣民主浪潮一波又一波─包括一九九六李登輝當選首屆民選總統,二○○○年民進黨的陳水扁執政,開創了民主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
台灣民主的「寧靜革命」帶給全民莫大的驕傲,但也同時帶來了不寧靜的折騰。幸有二○○八年馬英九的當選,打破了兩岸僵持,否則「自我鎖國」的後果,更使台灣被拋在世界舞台之外。
使人難以預料的是,民主的果實在台灣還未碩壯,在西方國家流行的四個「民主病」,卻同時提早出現在台灣:政黨對立互鬥(討好的政策才有可能通過),利益團體操縱,媒體兩極化,中產階級冷漠。
在「民主病」蔓延之下,知識份子必須挺身而出,發出另一種理性的呼喚,這就是為什麼天下文化在三十週年,由王力行、張作錦與我發起,要出版十本自選集。
這套選集,取名為「前進的思索」,匯集了社會上大家推崇的作者。他們都有專業、有熱情、有理想,不斷以文字、演講、專著等方式與社會各界分享他們的才情、焦慮與思索。
十位作者有開創人間佛教的星雲大師,兼具深厚科學與人文素養的沈君山,報人張作錦,倡導法律正義的陳長文,「永遠站在病人這邊」的黃達夫,「教育創造未來」的洪蘭,充滿「台灣想像」的嚴長壽,「星空之下永遠有路」的姚仁祿,與「時代對話」的王力行,以及自己的「寧靜革命不寧靜」。(其中由於沈君山的健康,他的自選集由張作錦與沈夫人曾麗華編選。)
(二)
十位作者的共同願望是透過他們的文字,能夠凝聚社會向上的力量,產生我們期盼的「前進的思索」。
「前進的思索」是跨黨派,跨族群,跨世代,跨私利。凡是對台灣社會長期發展有利的觀念、政策、主張,一起來獻策,一起來思考,一起來推動。十本選集所提倡的包括了教育的革新、創新的推動、宗教情懷的分享、正義的落實、醫病關係的改進;也包括了要走向均富、創造就業、擴大稅基、節能減碳、兩岸雙贏等。
如果因為這十位人士的說服力,「思索」產生了良性的互動及改革的力量,那麼失去信心的台灣人民,也許漸漸地會發現:
(1) 媒體及民代減少了起鬨及作秀,評論時展現理性的平衡。
(2) 爭取自己人權與自由的同時,不會傷害沉默大眾的利益。
(3) 「利益團體」不會明目張膽的自私與強勢。
(4) 除了低所得及弱勢團體需要照顧,「有能力的人多付稅」,財
政赤字必須要下降。
(5) 二種心態必須要改少:(a)靠「保護」來阻擋開放及外來的競爭
(如陸生來台就業,會搶去年輕人的工作);(b)靠「白吃午餐」來佔公家及別人的便宜。
(6) 高層執政者,必須要透過各種方式(如辯論、座談、專訪),說
服大多數人民,加快各種改革。
「另一個年代」不幸地是:一個「痛定思痛」的年代;因此,「另一種呼喚」必須是「前進的思索」。
永不灰心的美好想像 嚴長壽
這五、六年以來,我因為關心花東,常常在台北、台東之間奔走,有幾次,飛機在海岸山脈上空迴轉,我從小小窗口不經意瞥見花東縱谷間那一條綿延數十公里的卑南溪。
從空中遙望,它時而散如髮辮、時而阻斷於沙洲、裊裊喘息,時而藏身於雲霧間若隱若現,然而,隨著機翼的攀升,視野的拉高,最終我們還是可以依稀辨識出它逶迤奔流,尋找海口出路的軌跡。
人生如河,逝者如斯。一九七○末,我成為美國運通台灣區總經理多年,有機會被調派紐約總部,開啟新的人生。但是那幾年間台灣真是噩運連連,先是退出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