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有52週,每週都要過綠色好生活!
翻開《我愛泥巴》,找到現在的季節月份,
只要五分鐘,就能扭轉孩子的世界!
走!出門玩泥巴囉~
52個Green Weeks,52個超有趣的戶外生活玩法,
帶你和孩子一起發現自然的奧秘和樂趣!
�英國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幼童玩泥巴時,身體接觸泥裡的大量微生物,可使免疫系統「認識」細菌而不會過敏。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提出,自由、無規則的遊戲方式對孩子不但較為健康,也是必要的。
◆牛津John Radcliffe醫院心理和兒科部主任:「有充分的科學證據顯示,讓孩子在調皮、遊戲、運動和其他日常活動中隨心所欲地弄髒自己,可增強兒童的免疫力、提高學習力、反應的靈敏度,且有助於和其他小朋友之間的交流,以及身心健康的發展」。
◆為了讓孩子們重回大自然,在公園、森林的摸爬滾打中獲得樂趣,健康成長,德國2009年舉辦了首屆小學生泥巴運動比賽:踢足球、拔河……有200多所小學報名參賽。
現在的孩子,變得不會玩了。
愈來愈多的孩子有過動或自閉傾向,受挫力、忍耐力也愈來愈低……
孩子最常做的事,是打電動、看電視,很少到戶外去,玩單純、無規則的遊戲……
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學習,知道許多蝴蝶、青蛙的生態知識,卻不曾真正追過蝴蝶、觀察過青蛙……
《我愛泥巴!》按照大自然的時序變換,介紹52種開放式的親子戶外活動。一年365天共52週,每週一種自然活動,無論春夏秋冬,隨時都可以接近大自然。
不需要新奇裝置、特別裝備,只要翻開本書,找到現在的月份,就能找到適合的動態或靜態活動,然後出門去。
不論是去開闊寬廣的公園草地,或者只是在陽台、門廊、小草叢,你可以和孩子動手蒐集大自然裡的素材築鳥巢,看是我們雙手厲害,還是鳥類是技高一籌?夏天找個下雨天冒險:淋點小雨,感受雨滴滑落臉龐,用腳踩踩水窪、用手捏塑噗啾噗啾的泥巴,隔天再來看看小水窪是否還在……
《我愛泥巴》會告訴你,每一項活動都具有特別的用意:鼓勵孩子去探索、激發想像力、讓孩子面對萬事萬物常保赤子之心……。
出來玩!出來玩!走出戶外,
讓自己和孩子玩得髒兮兮,做個快樂的泥巴人!
作者簡介:
珍妮佛.華德是孩子與父母最喜愛的作者,常受邀上電視節目與廣播,著有多部以大自然為主題的童書,如:沙漠的出口、在海洋深處、一隻吞下跳蚤的狼、森林裡的白日與黑夜……更獲獎無數:吉維尼「最佳兒童科學圖畫書獎」、美國書商協會選書、學習雜誌「最受教師歡迎兒童圖畫書獎」、「最受家長歡迎書獎」等。
譯者簡介:
羅凡怡,台大歷史系畢,曾任出版社編輯,熱愛戶外活動。譯有《圖解野外求生聖經》(貓頭鷹出版)、《動物大百科》(木馬出版)。
繪者:拉她(lata),胸無大志、不求甚解以及懶惰與邋遢界的天后,人生繞了一大圈,發現最能讓自己開心的還是畫畫,《我愛泥巴》是她的第一本作品。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際書評】
�對於關心孩子與自然的父母、老師或任何人來說,這本書真是太完美了。在現今孩子成天都待在室內坐著的趨勢下,珍妮佛.華德開發一系列有趣、互動的方式,讓孩子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接觸大自然。
――大衛.米切耶夫斯基(自然學家,國家野生動物基金會,動物星球頻道「院子裡的棲地生態」節目主持人)
●假若我們希望確保大自然的美好恆常久遠,讓孩子每天體驗小小的驚喜或許是最好的辦法了。本書透過設計一系列易上手的活動,啟發孩子心靈和五種感官經驗,甚至提醒我們:奧妙就在門外等著我們去探索。
――陶德.克里斯多夫(國家野生動物基金會綠時組Green Hour)
【推薦】
�于美人(知名主持人)
�何琦瑜(親子天下雜誌總編輯)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不要讓孩子整天擠在水泥叢林裡,沒有窗戶,沒有風景,沒有陽光,視野始終被限制在三公尺、五公尺之內……那種遇見生命的感動與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萌發,也會逐漸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失去。
陪著孩子在自然中漫步,只要有一顆安靜不急躁的心,大自然就會引領我們,體會大自然的美好,知道一切我們該知道的。
●陳俊旭(美國自然醫學博士)
免疫學已證實幼兒在成長過程當中,如果不常接觸泥巴裡面的細菌(好菌),免疫系統裡面的輔助型T細胞就會趨向於Th2,比較會誘發過敏……我們應該多多接觸大自然,例如池塘、天然溪流、樹木、草地、泥土,藉由接觸自然界中的無害細菌,使免疫系統發揮作用,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沾一點泥巴,沒有關係,在草地上打滾,也很好!
●顏妙桂(師大公領系副教授)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大自然是人類的第一個老師」。孩童暢遊其間,追、趕、跑、跳、蹦,對不同生命產生好奇、實際探索、進而有驚奇的發現,這是一個串連體驗、學習、領悟的歷程,也是建構孩童身心發展經驗的重要過程。
本書提供52項親子共遊自然的遊戲指引,正適合父母在休閒時刻,帶著孩子出門,培養喜愛自然的習慣。試看看,與孩子共同討論,創造屬於你們共同的遊戲方式。就從現在開始吧!
●楊家旺(台中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
童年時在大自然玩得滿身泥巴回家,父母生氣的永遠只會是作業沒寫完,絕不會責備衣服搞得那麼髒。因為,泥巴也是父母童年的深刻體驗……泥土,原來是養育他們的另一父母。
樂見《我愛泥巴!》的出版。它讓自然體驗得以在校園進行,老師有了帶領活動的具體參考。甚至,父母也可以從書裡獲得靈感與方法,帶孩子到社區公園,一同親近自然,並觀察生物。
名人推薦:
【國際書評】
�對於關心孩子與自然的父母、老師或任何人來說,這本書真是太完美了。在現今孩子成天都待在室內坐著的趨勢下,珍妮佛.華德開發一系列有趣、互動的方式,讓孩子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接觸大自然。
――大衛.米切耶夫斯基(自然學家,國家野生動物基金會,動物星球頻道「院子裡的棲地生態」節目主持人)
●假若我們希望確保大自然的美好恆常久遠,讓孩子每天體驗小小的驚喜或許是最好的辦法了。本書透過設計一系列易上手的活動,啟發孩子心靈和五種感官經驗,甚至提醒我們:奧妙就在門外等著我們去探索。
――陶德.克里斯...
章節試閱
春天Spring
適合在溫暖天氣和雨天從事的活動
Green Week 1
一腳跳進春天裡Spring Into Spring
*練習放鬆,激發探索能力
春天到了!當春臨大地,地景往往一夜之間便改頭換貌:
大樹伸伸懶腰、打了個哈欠;嫩芽與花苞探出頭來,偷偷瞥了一眼;鳥兒忙著收集建材好來築巢;種子則四處尋找陽光,開始抽芽……
快來探索春天展現的一切,喚醒孩子對事物感到驚喜的能力!
物色一個你和孩子可以伸展四肢、觀察周遭的戶外一隅,花點時間放鬆一下自己,再環顧四周……
發現春天的訊息了嗎?花朵?枝頭的嫩芽、花苞?幼苗?大地正在籌備著這個充滿新生命的季節,觀察一下你的周遭吧!數數看,有多少春回大地的暗示呢?
來場「尋找春天」的遊戲,在選定的區域裡搜尋新生植株。找找看樹木枝幹上、花莖上或是像仙人掌一類的多肉植物所透露的訊息。找尋有無返回棲地、或是從冬眠中甦醒的動物。
春天已經蹦蹦跳跳地來到人間了!
春天是溫柔的:新生的草地、新生的苞芽,柔和的微風,溫暖的陽光。一起體驗一下這個季節的柔和,感受輕拂過面頰的微風,脫掉鞋子,溫柔地用腳掌在草地新生的草葉上磨蹭。也試試看手掌輕輕滑過葉尖的觸感,讓春天的溫柔觸感搔弄你的感官。
和孩子一起蹲下蜷縮身子,模仿草葉發芽的姿態,然後慢慢地站起身來,向天空展開雙臂,呼吸、放鬆,接收春天的氣息。
蹲伏著身子,假裝自己是含苞待放的花朵,然後慢慢地做出開花的動作。讓自己融入情境,然後找一塊平坦的草地,翻個觔斗。
理解小幫手
Q:為什麼植物會在春天發芽呢?
A:比起冬天,植物在春天獲得更多的陽光。春季開始白晝較長、光照較直接、溫度上升大地回暖,休眠多時的植株因此得以發芽成長。
【我的自然畫記】
˙畫出你看到春天有哪些動物出現?牠們在做什麼?
˙寫出春天時,你最想去的地方?玩什麼遊戲?
Green Week 4
聽!什麼聲音?
Hear, Here!
*激發孩子對於周遭環境的察覺力,拓展五種感官經驗,學習放鬆
孩子從經驗學習到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感官。透過大自然我們有許多開發感官的方法,像是感覺一陣拂過臉頰的微風,或是品嘗新鮮現摘莓果的滋味……
這個活動的焦點在於豐富的自然「聲」。室內環境常常充斥著大量的噪音,例如電視,或是電子產品每天發出的嗡嗡聲。我們對這些噪音太過習以為常,以致於根本就已渾然不覺。
首先,找一個適合的地點攤開毛毯或浴巾,和孩子一起坐下。愈是深入大自然,就愈能聽到更多自然的天籟。不論你們身在何處,相信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事物上。這項安靜的活動也製造了讓親子彼此之間更加親密的機會,如果孩子想要帶一隻自己喜愛的布偶玩具也無妨。
靜靜坐下並輕聲細語,鼓勵孩子聆聽。向孩子解釋你正在創造「靜謐」,看看會有什麼事發生……
「靜謐」有聲音嗎?噓!張大耳朵,你聽到了什麼?
你有聽到鳥兒(bird)在樹叢裡忙碌著,慶祝春天到來嗎?聽起來是怎樣的聲音?快樂的?還是像在爭論著什麼?充滿喜悅的?還是像三姑六婆在聊天?你聽到幾種不同的鳥鳴?你看得到這些鳥嗎?
你還聽到什麼?過濾掉那些日常生活聽得到的聲響,將注意力集中在來自大自然的聲音。你聽得到風聲嗎?蟲鳴呢?閉上雙眼,持續聆聽來自「靜謐」的聲音。你聽到了多少屬於春天的聲音?水珠滴落的滴答聲?微風拂過樹梢的沙沙聲?
最後,在孩子耳邊說些甜蜜的悄悄話,結束這段聆聽大自然之聲的安靜時光。
大家都有耳朵
特別留意動物所擁有各種不同形態的耳朵。兔子(rabit)有長耳朵;小鳥的耳朵是兩個極小的洞;蝙蝠(bat)的耳朵通常張得很開。狗(dog)則有許多不同的耳型,有些狗耳可以前後移動;有些則不會動。野生動物常常利用耳朵彼此溝通,或警告危險的來臨。
理解小幫手
Q:有什麼動物是沒有耳朵的嗎?
A:有些動物沒有外耳,只有內耳,例如魚類就是。另外,像昆蟲也沒有耳朵,而是以觸鬚感覺世界。
【我的自然畫記】
˙畫出會發出聲音的東西,用你的耳朵找出牠們躲在哪裡? 被什麼東西遮住、擋住了?
˙寫出你聽到春天的聲音有哪些?試著形容看看?嘰-、啾-、咕-、呼嚕嚕、滴滴答、蹦-蹦-、窸窸窣窣、咕嚕咕嚕……
春末夏初
Green Week 13
目標:激發冒險心
哇!下雨囉!Rain, Rain, Come Again
誰說下雨天就得待在屋內?
下次烏雲打算在你家附近撒下雨絲時,趕緊衝出家門,在雲中在雨中玩耍吧!
花點時間和孩子一同站在雨傘下,聆聽雨滴打在上面啪噠啪噠的聲音,觀察水珠從雨傘滾落到地面的模樣。
聆聽那個聲音。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用手接住雨滴,讓雨水在掌中聚積。雨水是否會被吸進皮膚裡,還是流落地面?
閉上雙眼,讓雨水落在臉上。那是什麼樣的感覺?
尋找雨的去向,觀察它與地表接觸後的反應。是否有水窪形成了?在哪裡?為什麼會形成?如果雨水消失了,它是去哪了,還是被地表吸收了?又是在哪裡聚集成小溪?
有什麼動物或蟲子是會在雨天跑出來的享受雨水的?如果有的話,你可以發現或觀察到哪些物種?你能在雨聲中分辨出動物或昆蟲的叫聲嗎?
如果那只是場短暫陣雨,陽光接著露出臉來,你能察覺到天邊的彩虹嗎?
結束這場雨中遊戲後,回到室內記得把自己弄乾。
理解小幫手
Q:為什麼會下雨?
A:地面潮溼的水氣升到空中會慢慢冷卻,當這些空氣中的水分聚集在一起(凝結)或是形成小水珠,雲便形成了。如果凝結的水氣夠了,這些水分就會滴落成為雨水。
六月中上旬
Green Week 15
目標:開發創意遊戲方式,練習解決問題
我愛泥巴!Digging Dirt
接下來讓自己和孩子玩得滿身是土吧!泥土可以說是大自然裡帶給人最多歡樂的玩具了。
看!鏟子已經就定位!不要擔心你的孩子在野外玩耍時會玩得髒兮兮的,那些在頭髮上、衣服上、皮膚上和腳趾甲裡的泥土都洗得掉。如果你很介意泥垢,那就準備一套專門拿來弄髒的衣服,供遊戲時使用。
別忘了,能夠在野外呼吸著新鮮空氣,讓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觸角無限延伸,那一點點髒汙不過是小小的代價罷了。
最重要的是,你得鼓勵孩子擺脫拘束與疑懼、放任孩子讓自己玩得滿身是土也沒關係。
找一塊泥土地,為孩子準備小鏟子、裝土容器以及準備丟棄的舊湯匙。樹枝、石頭、樹葉、堅果、花瓣、樹皮這些屬於大自然的素材,在玩土的時候也很好用。
可以用泥土造出什麼東西呢?山丘?火山?牆?城堡?動物?還是泥土隧道?
怎麼挖出泥土隧道呢?又可以怎麼玩呢?
把挖起來的土加水混合,用來築壕溝、小水塘還有蜿蜒的小溪,然後試試看水和做好的作品可以怎麼互動:把水倒進你們挖好的溝渠或坑裡,並觀察水如何聚積。水量有沒有減少呢?減少的水跑到哪裡去了?被泥土吸收了嗎?它是否從這個坑流到另一個坑了呢?
接著在剛剛做好的土丘上澆水,山的形狀有起變化嗎?由於受到水的侵蝕,這座山崩塌了;真實世界的山丘也是這樣,無時無刻不因氣候變化而受到侵蝕。
用土造一些建築或是牆,然後用細枝或是石頭這類大自然素材裝飾自己的作品。讓孩子們盡情地挖土、玩土。
對了,還有泥巴!
可別忘記還有溼的土。泥巴那軟軟黏黏的質感會帶來更多樂趣。捏擠手上的泥巴,讓它發出噗啾噗啾的聲響。泥巴能捏成什麼形狀?可以做成碗或杯子嗎?可以滾成一顆球嗎?
將細枝或是樹葉這類物件壓在泥巴上,產生了什麼樣的痕跡呢?在泥地裡踩踏,並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響。泥地上是否留下了腳印呢?
想一想如果用泥巴畫畫呢?用雙手創作一幅泥巴畫吧!
理解小幫手
Q:泥土是什麼?
A:泥土是一種混合物,其中包含很多物質,包括岩石碎屑、礦物質,以及有機物質(像是枯萎凋零的植物)。
七月中下旬
Green Week 20
目標:對新鮮事感到驚喜,增加活動量
襪子盆栽DIY! Handy Plants
在春天和夏天,植物總是得忙碌不停,不但要發芽、開花,還要授粉、結實(當然,這是對那些成功授粉的植物來說,才會經歷的階段)。
植物種子旅行的方式千奇百怪,有的是在空氣中漂泊(像是蒲公英),有的甚至沾在松鼠尾巴上。
對某些種子來說,遠離原生植株是一件重要的事,如此一來,它們才能擁有一片完全屬於自己的土壤。若想帶著你的小小綠芽兒出門尋找種子的蹤跡,晚春和夏季是絕佳的時刻。
找一隻沒人穿、只剩下單腳的舊襪子,或是一隻你打算丟掉的舊毛線手套也行。讓孩子把手穿進襪子或是手套裡,然後一起散步。當你們穿過草地、矮樹叢時,讓孩子用手拂過草葉;花期剛過的花圃也是極好的試驗對象。試著用手碰碰看各種不同的植物,馬上就會發現,織物的手上一些跟屁蟲(種子)。
一旦你們蒐集到偷渡的種子,就帶著那隻襪子回家,在襪子裡放一些泥土,然後把它用盤子裝著,放在陽光曬得到的窗邊。記得幫襪子澆水,看看它會長出什麼東西來!
簡易的窗台花園
有個幫助種子發芽的簡單方法:蒐集塑膠材質的蛋盒或是剖成一半的牛奶、果汁盒,裡頭裝滿土壤,然後放入蒐集的種子。最後,把做好的盆栽放在曬得到太陽的地方,觀察盆栽的變化。
理解小幫手
Q:種子是怎麼產生的?
A:種子的形狀、大小有很多種。花一旦完成授粉,便會產生種子。當一朵花的花粉接觸到另一朵花的雌蕊,就會發生授粉作用。種子就是從雌蕊製造出來的。
【我的自然畫記】
˙畫出你種的植物盆栽後來長成什麼樣子?
˙想想看,除了襪子、手套……還有什麼家裡用不上的材料可以拿來抓種子、當盆栽?
八月底
Green Week 25
目標:激發好奇心,了解並欣賞自然環境
院子裡的搖籃曲Backyard Lullaby
白天有陽光照亮玩耍的路,要在戶外東奔西跑不是件難事,可是當太陽一下山,大多數的人還是選擇退回屋內。多虧夏夜溫暖的氣候,我們有了許多機會可以和孩子分享夜間的戶外時光。夜裡可是有一個截然不同的大自然等著我們去探險!打了一天瞌睡的夜行性動物此時紛紛醒了過來;人們也看得見星星了;月亮反射了太陽光,照亮了整個天空。
和孩子在院子裡佈置一個營地,搭起帳篷,在戶外的院子或中庭過夜(如果你們沒辦法整夜都待在室外,就用夜間野餐或是散步代替吧)。
當一切就緒了,輕輕坐下,然後靜靜聆聽大自然的搖籃曲。
你們聽到什麼聲音?蛙鳴?蟋蟀?螽斯?一隻還是兩隻貓頭鷹?某個正在覓食,發出窸窸窣窣聲音的小生物?討論每一個你們聽到的聲音。
夜裡在室外所聽到的聲音,和室內有什麼不同呢?和白天在室外所聽到的聲音又有什麼不同呢?除了動物的叫聲,你們還聽到了什麼聲音?有沒有微風吹拂的聲音呢?
舒服地和孩子相偎依地睡去吧!讓大自然為你們唱催眠曲。
理解小幫手
Q:為什麼有些動物不在白天而是在晚上才醒來?
A:在大自然裡每一種動物都有特定的、足以提供生存所需的活動空間。我們稱在夜裡才醒來的動物為夜行性動物。為了獵捕某些它們喜歡的食物、避免白天的高溫,或是避免成為他人獵物(黑暗幫助它們躲避掠食者的捕殺),夜行性動物選擇晚上行動。這些動物已經適應在夜裡活動了,許多都有感覺靈敏的觸覺,及一雙夜視能力良好大眼睛,例如貓頭鷹就是。其他像是蝙蝠,則利用聲波取代視力。
九月底Green Week 30
目標:鼓勵孩子放鬆與舒緩身心
祕密基地 A Thinking Place
每個人都需要一段無人打擾的時間,在一個安靜的地方,什麼事都不做;即使孩子也需要如此。或者說,孩子特別需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可以只需要思考、想像、獨處的小天地,對身心發展都有益處。
對孩子來說,這是一段寧靜的時刻,沒有電視、沒有電動玩具,也沒有其他的刺激,有助於思考和放鬆,孩子可以在這段時間整理思緒,讓自己心平氣和。
和孩子一起在戶外物色一個理想的地點,然後做一點佈置。或許你們可以為這個地方取一個特別的名字:像是祕密基地、我的小窩。
也許那是在一棵老樹下,也許是可以看得到天空的陽台上,或是有一扇窗,讓你們可以從室內往外望。
花點時間挑選並檢驗屬於你們的特別空間,就像你也會花時間挑選其他對你重要的東西一樣。練習在那個空間裡坐著,在那裡思考。練習和那個空間相處。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在大自然裡選好心目中完美的地點,一個寧靜又安全的地方,讓他自由地使用吧!
在那裡放一張椅子或板凳,或在一旁放置一條毛毯或浴巾,然後給孩子一段時間,讓他只是坐著享受獨處,沒有干擾與噪音。讓孩子知道這個祕密基地是屬於他的,只要他需要,隨時可以使用。
理解小幫手
Q:我的祕密基地會不會也有別人在使用?
A:有可能,當你人不在你的祕密基地時,其他人也許偶爾也會在那兒坐坐。畢竟這個地球是由許多生物共同享有的。
【我的自然畫記】
˙畫出你精挑細選祕密基地的樣子?你怎麼佈置?有你最愛的玩具嗎?也可以畫出你想像中的祕密基地可以有什麼配備、機關……
˙坐在你的祕密基地裡,寫下日記:你在那裡做了什麼白日夢呢?想些什麼呢?想跟你的好朋友分享這個基地嗎?
十月初
Green Week 31
目標:培養正視動物生命、生存之道的態度
野人捉迷藏Wild Hide-and-Seek
每當色彩艷麗的北美紅雀(cardinal)、台灣藍鵲(tblue magpie)飛越綠色的樹叢間,豔麗且強烈對比的羽色實在很難讓人視而不見。動物身上的斑紋或顏色都是有意義的。雄鳥為了要吸引雌鳥,通常擁有較絢麗的羽色。有時我們不免覺得好奇,為什麼雌鳥會擁有如此黯淡的羽毛,而讓牠們在外表上屈居下風呢?可以參考這個說法:黯淡的羽色讓在巢中孵蛋的母鳥可以融入環境的背景色,這樣就能夠避免掠食者的攻擊了。
原來如此!套上大自然的規則後,道理就十分明白了。動物覓食時必須保持警戒,以免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在此時,保護色便讓牠們融入自然環境而有隱身效果。這是牠們的生存之道。
讓孩子在野外仔細觀察動物,並思考牠們身上的斑紋和顏色有什麼用處?海裡的虎鯨身上有黑白對比鮮明的顏色,從海上往下看時,背部的黑色就成了一種保護色;從海底往上看時,腹部的白色又讓牠們就像撒在海面上的日光而有隱身效果。再想想看,為什麼北極熊是白色的呢?青竹絲為什麼是綠色的呢?
接下來和一群孩子到野外玩野人捉迷藏吧!記得穿上大地色系衣服,才能融入背景。首先在每個小朋友手上綁上黃澄澄的香蕉。和常玩的捉迷藏不同,大家不能真的把自己藏起來,而是試著隱身在環境裡。接著把香蕉拿掉再玩一次。這兩次有何不同?
和孩子觀察周遭的動物,討論牠們的斑紋、顏色,以及牠們的外表是否有助於生存。
理解小幫手
Q:動物的顏色和斑紋是怎麼來的?
A:有些顏色與斑紋是遺傳性的,意思是說,那是繼承自動物的雙親;有些則是適應環境的結果。動物會不斷地改變自己,讓自己可以更適應環境;這樣的機制確保動物和植物得以生生不息。
春天Spring
適合在溫暖天氣和雨天從事的活動
Green Week 1
一腳跳進春天裡Spring Into Spring
*練習放鬆,激發探索能力
春天到了!當春臨大地,地景往往一夜之間便改頭換貌:
大樹伸伸懶腰、打了個哈欠;嫩芽與花苞探出頭來,偷偷瞥了一眼;鳥兒忙著收集建材好來築巢;種子則四處尋找陽光,開始抽芽……
快來探索春天展現的一切,喚醒孩子對事物感到驚喜的能力!
物色一個你和孩子可以伸展四肢、觀察周遭的戶外一隅,花點時間放鬆一下自己,再環顧四周……
發現春天的訊息了嗎?花朵?枝頭的嫩芽、花苞?幼苗?大地正在籌備著這個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