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那麼一個地方,
當你拿著書讀到「小鳥啾啾叫」時,就能聽見唧唧啾啾;
讀到「微風徐徐」時,就能感覺和風在臉上散步,
你會不會愛上那個地方?
如果會,那假如有一天,
這種地方一個一個消失不見,
你會怎麼辦呢?小男孩哇比最喜歡窩在樹上看書,他喜歡讀到「小鳥啾啾叫」時,就能聽見唧唧啾啾;他喜歡看到「微風徐徐」時,就能感覺和風在臉上散步。有一天,外面來了好多怪手……連續幾天,哇比沒辦法出門,只好待在家裡看書,可是他覺得故事書讀起來沒有聲音,也沒有味道,裡面空空的,讓他的心也空空的。傷心的哇比決定,他要出發去找樹,並且帶著樹一起逃跑……
「人與自然」、「科技與自然」、「人與科技」三者間怎麼求得平衡,是我們當代必須面臨的課題。金鼎獎作家幸佳慧經常思考「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兩者之間的關係,她想進一步探索人與書、樹與故事、孩子與樹、人與自然、地球與宇宙之間的多重關係,因而創作了這本繪本。她希望在這個故事裡能呈現出紙本書給人的感覺是可以觸摸的、珍藏的,而電子書則是給人驚歎的、欣喜的,因此必須更深入理解與尊重紙本書和電子書各自的存在和發展。
擅長畫小動物的插畫家黃郁軒用畫筆與想像力,以溫馨可愛的畫風和簡約柔美的色調,創造出一個想像中的美麗星球,描繪出撫慰人心又帶有童話寓意的溫暖世界。本書插畫入選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第一屆童書與文化活動周」。
※2018年新版
延伸閱讀1.親愛的——幸佳慧作品
2.家有125——幸佳慧作品
3.希望小提琴——幸佳慧作品
4.這是一本書
作者簡介:
幸佳慧/作
我出生於台灣台南,從小就喜歡玩泥巴、種花草樹木。念藝術碩士時,爸爸看我在陽台上種滿了植物,便決定搭建一座空中花園給我,從此我便贏得綠手指的名號。不管到哪裡,我都喜歡親近大自然,甚至希望以後可以生活在森林裡。
我唸了很多書,從成功大學中文系、藝術研究所、英國蘇里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班畢業,我做過童書編輯、出版記者。所以,我很喜歡書,也寫了不少書,我的工作也都和書有關。但是,我認為不管我讀再多書,在愛護土地與地球這件事上,我卻懂得很少、做得也很少。因此,希望我將來愛護自己的土地和地球,能像愛自己的家人一樣。
黃郁軒/繪
我出生於台灣台中,一個風和日麗的城市。小時候,總喜歡窩在角落畫圖和看書,嚷嚷著長大要當個畫家,雖然那時的我並不十分明白,畫家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
從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以後,因緣際會進入了插畫的世界,畫圖之餘,依舊喜歡買書、看書、收藏書,於是,愛上了繪本,發現原來一本薄薄的書,可以創造出如此繽紛多彩的世界,所以心中開始默默期待,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為創作繪本的人。
未來的願望,是能蒐集生命中的價值與美好,然後繼續創造出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棒的故事和作品。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入選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第一屆童書與文化活動周」
★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入選書單
★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台灣館入選書單
得獎紀錄:★入選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第一屆童書與文化活動周」
★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入選書單
★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台灣館入選書單
章節試閱
哇比老是窩在樹上,
他喜歡讀到「小鳥啾啾叫」時,
就能聽見唧唧啾啾;
他喜歡看到「微風徐徐」時,
就能感覺和風在臉上散步。
他還喜歡跟樹說悄悄話,
細細聆聽樹溫柔的回答。
有一天,
他讀到書上寫著「怪獸乒乒乓乓」……
哇比也聽到了「乒乒乓乓」……
他不知道那是什麼,
松鼠也不知道,
小鹿也不知道。
大家都不知道,
但大家都聽到了。
連續好幾天,天空灰濛濛的,布滿了灰塵,
哇比的耳朵也塞滿了「鏗鏗鏘鏘」。
他捧著書,假裝自己在樹林間看書,
卻怎麼也聽不到小鳥叫,聞不到青草香。
終於,天空乾淨了,四周也安靜下來,
哇比抱著書跑回樹林,
他的樹卻不見了。
「你去了哪裡?為什麼沒告我就離開了?
沒有你,我的故事書讀起來沒有聲音,
也沒有味道。」哇比哭著說。
「怪手說他們要蓋更多的房子、
做更多的紙張和家具、印更多的故事書……
所以我就答應了 ……你去找另外一棵樹吧!」
樹用微弱的聲音和哇比道別。
哇比很傷心,他不明白為什麼。
哇比老是窩在樹上,
他喜歡讀到「小鳥啾啾叫」時,
就能聽見唧唧啾啾;
他喜歡看到「微風徐徐」時,
就能感覺和風在臉上散步。
他還喜歡跟樹說悄悄話,
細細聆聽樹溫柔的回答。
有一天,
他讀到書上寫著「怪獸乒乒乓乓」……
哇比也聽到了「乒乒乓乓」……
他不知道那是什麼,
松鼠也不知道,
小鹿也不知道。
大家都不知道,
但大家都聽到了。
連續好幾天,天空灰濛濛的,布滿了灰塵,
哇比的耳朵也塞滿了「鏗鏗鏘鏘」。
他捧著書,假裝自己在樹林間看書,
卻怎麼也聽不到小鳥叫,聞不到青草香。
終於,天空乾淨了,四周也安靜下來...
作者序
【自序】故事緣起 人與樹•樹與書•書與人◎幸佳慧
《哇比與莎比》這個故事的緣起,始於我在思考「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兩者關係的期間,那時,我對人類因私欲而破壞或剝奪動植物生存環境的新聞特別敏感,而那個時候也正值我在思考閱讀電子化,不管在學術研究的環境中或是在生活的場域裡,電子書的議題皆以來勢洶洶的姿態逼近我。
由於我時常在各地移動,為了方便,也為了減少紙漿需求,在英國期間,我逐漸養成購買二手書與電子書的習慣。然而,對於兒童閱讀的電子化,我始終在主動與被動間游移、矛盾。一來,我對兒童閱聽電子化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到不安,我認為傳統書對親子共讀有其必要;但對於科技發展主掌人類經濟生活與意識型態的強勢模式,卻也無奈又敬畏,若不去探索它的優點並善用它,會不會反倒被負面的潛在給主導或吞噬?
於是,我的這些思緒碰撞出了《哇比與莎比》這個故事。基本上,我是透過故事來探求人類需求與外在環境的平衡關係,也在反省人類發展與歷史時空的關係。在這個地球上,不同地區可能因為文明或文化的差異,造就環境與人不同的關係,這當中不見得是文明發展高,環保意識就高。伴隨文明發展而來的現代化與科技化生活,往往是環境的大殺手。我們不得不承認科技暴露了人類貪婪的本質,但我們也希望透過科技來彰顯人類高貴的情操,這或許是一種自我救贖的儀式,人類在貪心、草率、犯錯與嚐到苦果的過程中,得不斷的摸索或修正。
我除了在故事裡探討科技的角色——它可以破壞,也可能拯救環境——我也希望突顯某些科技無法取代的面向。我認為人類的一些原始性的創造,例如,拿筆塗鴉、敘述並彼此分享的活動,有其存在的必要,是科技無法也不該取代的。同樣的,傳統紙本書既有的特性,如多元的翻閱方法與透過翻頁而產生的特殊節奏與視覺延伸等效果,也不是電子書的既定模式所能比擬的。
在我的想像中,浩大的宇宙裡存著不同發展的族群生物,就像地球的縮影一樣,而不同團體的存在不該是對立的,而是應是彼此對話探討、扶攜借鏡的關係。所以,我創造出「哇比」和「莎比」這兩個角色,在「人與樹•樹與書•書與人」這個緊密的環狀關係中,思索「人類發展•自然環境•創造閱讀」的對位關係,試圖找到一種比較和諧與平衡的思索態度。
【自序】故事緣起 人與樹•樹與書•書與人◎幸佳慧
《哇比與莎比》這個故事的緣起,始於我在思考「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兩者關係的期間,那時,我對人類因私欲而破壞或剝奪動植物生存環境的新聞特別敏感,而那個時候也正值我在思考閱讀電子化,不管在學術研究的環境中或是在生活的場域裡,電子書的議題皆以來勢洶洶的姿態逼近我。
由於我時常在各地移動,為了方便,也為了減少紙漿需求,在英國期間,我逐漸養成購買二手書與電子書的習慣。然而,對於兒童閱讀的電子化,我始終在主動與被動間游移、矛盾。一來,我對兒童閱聽電子化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