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該只有金錢的顏色、氣息與味道!
★市面上最容易理解的企業社會責任(CSR)書,財經商管科系必讀!
★各種可能性,提供你對台灣整體產業的未來發展、完整快速的想像。
★以實際例子,讓企業主以創新人性的文化,為人才爭取海外一片天!
正如賈伯斯所言:「只有相信你做的是偉大的工作,你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只有熱愛你的工作,你才能做出偉大的工作」。
周俊吉以理智的法律人和經濟學家的背景,以及不動產企業負責人的高度,全方位剖析台灣產業的未來之路。他認為現今的台灣企業必須以CSR(企業社會責任)為最終發展方向,別無他途。
本書是讓企業主、創業者、甚至每位員工,都能建立自己的「企業道德倫理」的一本實作集。為了宣導自創業以來即秉持的「企業責任」理念,周俊吉董事長,此次特別將八年以來在工商時報、中國時報、經濟日報、遠見網路專欄,以及自己部落格當中,精選的文章集結成冊。希望藉此能喚醒國內企業對於CSR的重視,永續經營在地企業,並且回饋給在這塊土地居住的所有人。
他信手拈來古往今來的故事,篇篇皆是個人/企業經營的好借鑑,其中例子不侷限於台灣,展現出作者淵博的學識,以及多元發展的思路,是少數能兼具理性與感性,同時具有數據分析與說故事能力的企業主事人,也因此使得本書具有綜觀全局的產業觀察角度。讀之有益,還可用做企業經營的範例。
延伸閱讀:
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許芳宜的生命態度
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
金融與美好社會
當世界正在質變
Be the Change:成為更好的自己
打造六心級的幸福:典華的原創轉型策略
作者簡介:
周俊吉
信義房屋董事長。文化大學法律系,政治大學企家班畢。1981年僅28歲的周俊吉因看不慣業界對購屋者的欺騙蒙蔽.因此成立「信義代書事務所」。1987年更名為「信義房屋」。棄法從商的他,原是以消除不動產糾紛為己任,沒想到竟然意外無心插柳、柳成蔭,造就了今日橫跨台灣、中國大陸、日本,甚至是全球代銷的不動產業務;同時更將服務的領域延伸至其他房地產相關產業。可說將華人特色的商業模式發展至極致。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以「信義」為己任的企業家。
──高希均教授(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信義」贏得顧客的信任,再以「創新」帶動整個產業的進步,也就是作者對於「不改初衷」這句格言的實踐。
──許士軍教授(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台灣董事學會理事長)
周俊吉先生不滿足做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對成功有比較嚴格的標準:生財有道,見利不能忘義,獲利回饋社會,保護員工心靈環境與地球的自然環境。這是他的為人與經商基本之道。
──杜維明教授(孟子研究院名譽院長、哈佛大學教授)
名人推薦:以「信義」為己任的企業家。
──高希均教授(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信義」贏得顧客的信任,再以「創新」帶動整個產業的進步,也就是作者對於「不改初衷」這句格言的實踐。
──許士軍教授(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台灣董事學會理事長)
周俊吉先生不滿足做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對成功有比較嚴格的標準:生財有道,見利不能忘義,獲利回饋社會,保護員工心靈環境與地球的自然環境。這是他的為人與經商基本之道。
──杜維明教授(孟子研究院名譽院長、哈佛大學教授)
章節試閱
●丈夫未可輕年少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這是少年李白的豪氣之作-《上李邕》。字裡行間盡訴笑傲江湖的「初生之犢不畏虎」情懷,也是上天賦予年輕人最寶貴的恩賜與胸襟。
雖然聯合國(UN)最新預測指出,由於已開發國家老化快速,估計全球青年(十五~二十四歲)占總人口的比率,將自一九九五年的18.1%一路下降至二〇五〇年的13.2%;但只要年輕人能充滿如青年李太白般的雄心壯志,人數雖少亦能促使社會成長、推動文明進步。
可惜,在接連遭逢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等驚濤駭浪後,青年高失業與低薪化的趨勢每況愈下。二〇一三年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調查更發現,全球約有七千五百萬青年失業(正在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另有六‧二億青年處於「閒置(idle)」狀態,既未就學、受訓,也沒找工作,在茫茫人海中隨波逐流、不知何去何從。
這種怯志心態影響深遠。年輕人長期失業會導致其欠缺職場必要的專業技術、人際溝通與協調合作的能力,陷入與社會脫節的惡性循環;就算有了糊口工作,但如果收入極低,也會致使青年因為入不敷出而難以翻身,不僅無法創造經濟成長動能,更無心、也無力生兒育女,進一步加速人口老化,衝擊國家整體競爭力。甚至可能引爆世代衝突的社會不安,埋下階級革命的長遠隱憂。
台灣的情況也不遑多讓。青年失業率之高在亞洲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新鮮人起薪水準比不上十四年前的行情,這其間固然有廣設大專院校的供需失衡問題,當然也包含產學銜接不良、經濟結構轉型太慢、非典型就業興起、青年就業價值觀改變等眾多因素盤根錯節,以致於短期難以解套。
但,總有一線曙光。近年來,已有愈來愈多台灣企業,揚棄過去「逐低成本而居」的薄利多銷模式,重新調整為「人才是關鍵競爭力」的經營方針;也逐漸體認到過去「一只皮箱闖天下」的台商奇蹟,已不再適用於現代以知識、資訊、組織為主力武器的商業場域;還有,若由永續角度出發,在代工升級到品牌的轉型之路上,如何成功培養年輕世代,光榮傳承上一代白手起家的無畏精神,進而成為未來國家棟樑,無疑是我們這一代企業家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
以《信義房屋》為例,我們以無相關經驗大學以上畢業生為對象的新人培訓計畫已經行之有年,在入行前半年訓練期間,祭出固定月薪五到六萬元的高標準,希望新人們心無旁騖地用力學習,及早發揮潛能,如今已經看到小小的成績。
相對的,年輕人們也該胸懷鴻鵠之志,提升並厚植自身的競爭力與附加價值,勇於面對挑戰此起彼落的職場擂台,積極接受開放、刺激與探索未知領域,才有機會在競爭愈發激烈的世界舞台上脫穎而出。
一千三百年前的青年李白,自比為莊子《逍遙遊》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的大鵬鳥;時至今日,願你、我能通力合作,再許台灣青年一個「丈夫未可輕年少」之夢!
●青年如何翻轉世界
太陽花學運將滿兩周年,這一場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至今仍餘波盪漾、眾聲喧嘩,現在更造就「時代力量」成為國會第三大政黨。猶記得運動剛滿一周年時,若干團體重回舊地,紀念台灣公民意識覺醒的起點,報章雜誌上也出現不少反思文章,有人斷定思辨能力不足的學生們受到蒙蔽與操弄,以占領國會的方式傷害民主、破壞法治;有些則認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依舊毫無進展,大聲疾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不論各方觀點如何大異其趣,這場運動的確喚起了台灣青年對公共事務的關注與熱情,有些人不再對政治冷感、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與人群疏離;更有些人開始走出溫室、開始改變現狀、開始翻轉世界。
於是,二〇一四年的九合一選舉,全國最年輕的縣議員出現在宜蘭,一位年僅二十五歲的鄰家女孩-薛呈懿,政見是「守護沒有票的海岸、山林與農田」。在經過太陽花的抗爭洗禮後,她決定回到家鄉,用自己的力量、尋求在地變革,「講真話、做實事」。
轉變不只出現在青年參政。二〇一三年《社區一家計畫》個人築夢類首獎得主,也是一名剛退伍的年輕人-王子輯,身為農家子弟的他,頂著生技碩士的頭銜回家從事有機農業,透過引進新科技的自然農法,加上異業合作的創新行銷方式,用自己的雙手關照農民、保障消費者、顧全台灣土地。更難得的是,他十分樂意分享經驗,希望吸引愈來愈多的青年返鄉耕種、自給自足,「自己的家鄉自己改造」。
你也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也想要為這個社會做點事?也想為下一代留下些什麼嗎?
就從今天起,從自己居住的社區著手,發揮你的創意與想像,試著擁抱你的左鄰右舍,為彼此的生命彩繪上一抹溫暖的美好。若有需要協助之處,歡迎向我們的「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每年的四月底截止)提出申請,我們會盡可能提供獎助金、專業建議、輔導團隊等資源(詳情請洽官網 http://www.taiwan4718.tw/event.php)。「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期待愈來愈多的年輕新血,與我們一起轉動台灣、改變世界!
(上述兩篇文章節錄自《還可以更努力:周俊吉的幸福哲學》)
●丈夫未可輕年少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這是少年李白的豪氣之作-《上李邕》。字裡行間盡訴笑傲江湖的「初生之犢不畏虎」情懷,也是上天賦予年輕人最寶貴的恩賜與胸襟。
雖然聯合國(UN)最新預測指出,由於已開發國家老化快速,估計全球青年(十五~二十四歲)占總人口的比率,將自一九九五年的18.1%一路下降至二〇五〇年的13.2%;但只要年輕人能充滿如青年李太白般的雄心壯志,人數雖少亦能促使社會成長、推動文明進步...
推薦序
【導讀】以「信義」為己任的企業家──分享周俊吉新作《還可以更努力》/高希均
十年前有一天俊吉兄在人文空間和我小敘。他細述了他年輕時來台北的求學過程,在文化大學遇到恩師以及後來的創業。
俊吉兄從一九八一年創業,堅持從「信義」出發,連續八年虧損後,轉虧為盈,開創了台灣房屋仲介市場的新時代。三十五年來(1981–2016),他創設的「信義房屋」,已是台灣房仲業的標竿企業。在今年四月號《哈佛商業評論》公佈的「臺灣CEO 50強」中,房屋仲介業的周董事長名列其中,真是莫大的成就。
周董事長對於人才、企業社會責任及文化的重視,做的遠遠比說的多。如今能有這一本書問世,細述他的理念,值得再三細讀。
(一)人才,是企業的根本
以人才為事業首要的周董事長,常以Jim Collins在《基業長青》及《從A到A+》為例,舉出成功企業的關鍵,是先找到好的人才,再來規畫企業的未來目標。他在書中分享了培養人才的方法:
(1)給年輕人機會。
(2)鼓勵年輕人多充實自己
(3)專業訓練:不斷自我超越,充實外語能力,更上層樓。
(4)管理訓練:首重大格局,唯有從大我的角度來思考。
(5)提倡閱讀,透過閱讀,建立深層、系統性的思考能力,
與世界接軌。閱讀指的是書籍的閱讀,而非一般的手機、網路資訊的閱讀。
(6)堅持為社會服務的核心價值,信義在心。
(7)有知識、見識,更要有膽識,以永不止息的開創力,
挑戰未來。
(8)正信正念的力量,創造快樂與幸福的企業文化。
(二)企業經營理念與責任
企業社會倫理是二十一世紀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核心理念價值。安隆案的殷鑑不遠,當企業以追求獲利為唯一的目標,即有可能失去了與社會大眾溝通的能力。
書中提到「金管會已在二〇一四年九月宣布,食品、金融、化工,及資本額逾百億元等四大類上市櫃公司,自二〇一四年起需強制編製並公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 Report),初估有二〇三家上市櫃公司適用。二〇一五年五月,金管會再度加碼透露,二〇一六年起將擴大納入鋼鐵、染整、光電,及資本額逾五十億元者,總計有三百四十家上市櫃公司需撰寫CSR Report(《信義房屋》自二〇〇九年開始自願公布)。這是台灣企業與國際趨勢正式接軌的劃時代記錄!」
《遠見》從二〇〇五年開始提倡企業社會責任(CSR)以來,為台灣引進企業升級新思維,帶動台灣企業走向永續與國際化的新規格。信義房屋於此耕耘甚深,屢獲優良評鑑。尤以「社區一家贊助計畫」,從弱勢扶助到文化深耕,相當成功。
周董事長長年思索與力行企業社會責任,以「永續」、「創造性分配」、「把餅做大」等概念,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他立足台灣,布局中國大陸,在以人才為核心的房產服務業,書中所分享的企業經營思維與格局,前瞻且現代,令人耳目一新。台灣近數十年高科技發展有成,在科技掛帥下,難得有此人文氣息的本土企業,持續不斷為這塊土地培養人才,創造機會;他給年輕人鼓勵與信心,也給了我們更多未來的想像。
【推薦序】
培育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社會責任
記得在六年前,同樣是天下文化出版了一本書《信任帶來新幸福:信義房屋的故事》描述同樣一家公司──信義房屋──自一九八一年以來的成長歷程和它所代表的精神。儘管在這六年間,整個世界,包括台灣在內,歷經了各方面激烈和許多預想不到的變化,然而在這本由故事主人翁──信義房屋的創辦人和董事長周俊吉先生──親筆述說的新著中,我們所看到的,這家公司經營的「立業宗旨」卻一樣不改,那就是:以「信義」贏得顧客的信任,再以「創新」帶動整個產業的進步,也就是作者對於「不改初衷」這句格言的實踐。
這本新書是由周董事長自己現身說法,將三十多年來的經營菁華經驗寫成一百二十四篇文章集結成書。和六年前那本書對照,記得當時個人在拜讀之後,曾經以「信義是用做的,不是用說的」做為讀後感言,如今卻必須修正那句話,因為周董事長不僅做了,還更進一步將他所做的寫下來。
做的和說的,都和企業社會責任有關
不管是用做的,還是用說的,兩本書都和「信義房屋」這家上市公司在「企業社會責任」這一課題上的想法和做法有關。
具體說來,信義房屋一開始便是以努力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做為公司最核心的企業文化,為國內企業界這方面的一位先驅,不過,有關公司在這方面的許多作為,在本書以及前此有關書中,都有具體和詳細的記載,不必在此細說。
在此所要指出的是,公司在這方面的實踐,相當程度回答了人們對於企業社會責任這件事的一大疑惑:那就是在企業社會責任和公司經營績效之間,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是正面或是負面?
企業社會責任和經營績效的關聯性
基本上,許多實證研究對於這一問題並沒有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固然有甚多這類研究發現二者間存在有正面相關,但也不乏證據顯示,公司從事企業社會責任可能導致其財務績效的降低。
這一問題之所以難有一致的答案,背後的原因甚多。一方面,所謂企業社會責任範圍和內涵十分多樣而複雜,企業不可能全部都去做,或做同樣的事,因而可能隨著不同公司所選擇和著力事項的不同,帶來了不同的績效後果。再另一方面,有關企業如何將這方面事實的理念予落實,納入公司的價值鏈和策略中尚無成規可循,其間存在有極大的鴻溝。譬如在二〇〇六年某期<哈佛商業評論>中,即有兩位學者曾針對這種問題發表一篇以「策略與社會:競爭優勢和企業社會責任的聯結」為名的論文;這篇論文企圖將二者聯結以產生某種「綜效」(synergy)。特別在此一提的,這兩位作者均非等閒之輩,其中一位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策略大師邁可波特。由這樣頂尖學者特別針對這一問題撰文探討,可見這一問題之受到重視。
如前所述,企業可能擔負社會責任的範圍是十分廣泛而複雜的。以信義房屋來說,這些年來所做的,有屬於推動企業倫理教育,有屬於社會公益捐助,有屬於災難救助,當然更多在於對於顧客的貼心和服務照顧。但是在這眾多的作為中,所要特別提出來的,乃在於對於人才的重視和培育。
人才是決定國家和社會的最重要條件
首先,在當今世界,人們已認識到,決定一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的最重要條件,己不在於資金和資源,而在於人才。以美國而言,之所以在近百年來能夠在多方面居於世界領導地位,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即在於成功吸引各國菁英,給予他們以學習和發展的環境,進而一展抱負,助長了美國的富強。我們也看到,後起之秀的中國大陸,也努力在這方面急起直追。
在這潮流下,如果將人才培育做為企業所擔負的一種社會責任,不但是最務實,最符合企業性質的作法,同時也有效解決了前此所稱在企業經營績效和擔負社會責任上所可能產生的矛盾困境;一石二鳥,二者都可兼顧。
稻盛和夫挽救JAL於敗亡的動力和關鍵
在這方面,我們更可以用近年來日本稻盛和夫先生以三年時間扭轉了一家公司破產的命運的作法,同時也對於社會帶來重大的貢獻,提供一個最令人驚奇的成功事例。
這家公司便是日本航空公司(JAL)。當稻盛和夫應日本政府之邀,在二〇一〇年二月臨危受命擔任會長時,這家世界級的航空公司已連續八年虧損,背負了二兆三千億日圓債務,員工人數也已自五萬一千人減至三萬二千人,股價下跌至只有一日圓。在人們心目中,這家公司已處於一種「神仙也難救」的境界。
然而在他接任會長一千一百五十五天後宣布辭去日航職務時,這家原來瀕臨破產公司,不但償清了所有的抒困融資,還創下JAL有史以來最高的營業利益;股票重新上市後,並為國庫帶進了高達三千億日圓的資本價值。
至於在這短短三年內稻盛先生究竟做了些什麼,創造出這一起死回生的奇蹟,詳細內容已經在一本由大西康之這位資深媒體人所著的《稻盛和夫的最後決戰》一書中有深入的報導,值得讀者仔細閱讀,在此不擬重複。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稻盛和夫是怎樣一個人的背景,他在二十七歲創設京瓷公司,以一生五十二年領導這家公司成為日本數一數二的電子零件製造者,而且自創辦以來,從未發生虧損。不過,當這位創辦人出任日航會長時,他已自京瓷退休,而且已近八十歲高齡。更出人意外的是,他對於航空事業經營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完完全全的門外漢。
以這樣一個人在短短時間內創造這一奇蹟,到底成功的關鍵是什麼?相信這是一般讀者最感好奇的問題。
在此生死關頭,在一般人觀念中,公司馬上要做的,同時也是日本一般公司最常做的,就是立即進行大規模裁員,甚至找到某些藉口逼著員工主動辭職,因為在一般人心中,員工就是成本,裁減人員就是降低成本的最快捷徑。然而令人詫異的,也是引起公司原有幹部極力反對的,就是稻盛先生視「員工是家人」;經營者的責任就是「要讓家人幸福」。他所要做的,一則就是如何保住了剩下的三萬二千人的工作,二則如何遏止JAL破產帶給日本經濟更大的傷害。
如果說這些是促使他接下重任的動力,接下來,也是最可貴的是,他挽救公司厄運的做法也從這裏著手。一開始他在公司公開宣揚這種理念,並未受到公司高階主管的支持,反而被譏笑為鄉下老頭子才會說的話。然而他並不為所動,堅持照這種理念做下去。他認為,必須將公司的經營目的昇華到這一地步,才能真正對公司進行重整的工作。
善念的力量──培育人才的根本
在稻盛和夫另一本《生存之道》(二〇〇四年出版)中,他將推動企業興盛的力道歸之於一種認識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的「善念」;他說:「宇宙中有一種力量幫助萬物生成發展,持續進化,如果能夠搭上這股由宇宙意志衍生出來的洪流,就可以讓人生得到成功與繁榮」。
他在JAL所做的,儘管多方面的,但是真正重要的,就是改變員工的態度,發揚「利他心」、「不說謊」、「不騙人」。他堅信,如果缺少這種心態上的改變,什麼重整行動都不會成功。
對照而言,信義房屋自創業以來所堅持的一個理念,也是要先有人才再談業務。公司在培育人才方面所做的,不是承諾什麼獎金和職位,而是培育工作同仁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和負責態度,給予他們一種施展抱負的機會和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尤其所做的,並不局限在公司內部,在過去十多年來,公司經由企業文化基金會,持續不斷推動企業倫理教育上做多方面努力,將這種理念擴伸到公司以外的廣大社會上。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在政大校園內創設「信義學堂」。周董事長希望經由這些努力,可以更深入和更持續地在同學和教師間發揮其影響力。這一切,和稻盛和夫先生的想法和做法,何等相似。
最重要的使命和責任
整體來說,在周董事長心目中,人才培育始終是信義房屋最重要任務,也是對社會所承諾的最重要的使命。他深信,如果社會由於信義房屋的存在而變得更好,這將是公司對於社會所盡到的最重要的責任,同時也讓公司有能力推動其他許多有意義的工作。
【導讀】以「信義」為己任的企業家──分享周俊吉新作《還可以更努力》/高希均
十年前有一天俊吉兄在人文空間和我小敘。他細述了他年輕時來台北的求學過程,在文化大學遇到恩師以及後來的創業。
俊吉兄從一九八一年創業,堅持從「信義」出發,連續八年虧損後,轉虧為盈,開創了台灣房屋仲介市場的新時代。三十五年來(1981–2016),他創設的「信義房屋」,已是台灣房仲業的標竿企業。在今年四月號《哈佛商業評論》公佈的「臺灣CEO 50強」中,房屋仲介業的周董事長名列其中,真是莫大的成就。
周董事長對於人才、企業社會責任及文化的...
作者序
這本書是我人生中的意外。
從小,我就愛讀書,啟蒙者是我的父親。父親本身熱愛閱讀,除了自己喜歡之外,也常以書為禮送給我們;由於父親的耳濡目染,我自幼就喜歡翻閱各式各樣的書籍,還不時偷溜到父親書房看書,印象中,我11歲就接觸常被查禁的《文星叢刊》,也常看柏楊、李敖等名家文章,在幼小心靈裡埋下了「憂國憂民,人人有責」的無形種子,但過於早熟的心智也讓我在教育體制中適應不良,很難與同儕們打成一片。
許多年以後,有機會遇到李敖大師本人,還忍不住向大師小小抱怨:「還我少年」!
因為有書,讓一個在台灣嘉義長大的鄉下孩子,無需遠渡重洋、親歷其境,也能輕鬆學習到日本幾位偉大企業家的經營心法。第一位是松下幸之助,其寶貴的創業經驗,舉凡確立經營理念、人才是企業根本、與社會共生共榮等原則,字字句句都對創業之初的我深具醍醐灌頂之效;另一位是稻盛和夫,從二次戰後的百廢待舉中一路走來,如何沉潛以待、創造奇蹟、面對困境、再造高峰,其永不言退的精神,在在都為不同時期的我帶來深刻啟發。
更重要的是,我從萬千書海中演繹出做人處事的道理與經營事業的原則:一種讓身邊所有人都開心的成功學-企業倫理(其三大主軸是「以人為本」、「先義後利」、「正面思考」)。
打從創業第一天起,我便不斷地以身實驗、精益求精,從混亂失序的市場中出發,為了一份身為清流的堅持,虧損、橫逆、頓挫都是稀鬆平常,但我依舊選擇「千萬人吾往矣」;沒想到,就這麼一路走著走著,竟也踏出一番漸入佳境的嶄新天地。當思考策略的觀點逐漸多元、盱衡局勢的視野益發全面之後,由個體、企業、社會到所有利害關係人,一次又一次都令我更加確認並堅信,企業倫理的經營理念是一條雖然崎嶇、但方向正確的道路。
對書、對思考、對企業倫理的忠貞信仰,為我帶來終極力量。
每天,總是要讀上幾頁字,才覺得不枉此日,卻從沒想過自己也能寫書,在天下文化高希均教授的不斷鼓勵下,將這幾年的信筆文章集結成書,除了為自己留下一落人生剪影之外,更期盼能邀請有志之士齊來共襄盛舉:如果您也期待台灣愈來愈幸福、人類社會愈來愈美好,歡迎您從本書開始了解企業倫理,並善用箇中理念翻轉世界,讓你、我的生命可以從此不一樣。
這本書是我人生中的意外。
從小,我就愛讀書,啟蒙者是我的父親。父親本身熱愛閱讀,除了自己喜歡之外,也常以書為禮送給我們;由於父親的耳濡目染,我自幼就喜歡翻閱各式各樣的書籍,還不時偷溜到父親書房看書,印象中,我11歲就接觸常被查禁的《文星叢刊》,也常看柏楊、李敖等名家文章,在幼小心靈裡埋下了「憂國憂民,人人有責」的無形種子,但過於早熟的心智也讓我在教育體制中適應不良,很難與同儕們打成一片。
許多年以後,有機會遇到李敖大師本人,還忍不住向大師小小抱怨:「還我少年」!
因為有書,讓一個在台灣嘉義長大的鄉...
目錄
出版者的話
以「信義」為己任的企業家──分享周俊吉新作《還可以更努力》 高希均
推薦序
培育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社會責任 許士軍
見利不忘義 杜維明
自序 周俊吉
PART 1 立志趁年青,瞭望全世界──回顧盛世經濟的崛起和成長
丈夫未可輕年少
青年如何翻轉世界?
史諾登的選擇
協尋漢高祖劉邦
企業如何運用人才?
如何成為企業眼中的人才?
店長的格局
CEO與店長的共通點
給新人的三個錦囊妙方
好得不像話的人生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快樂的選項
年輕人,到底誰對不起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只有小不公平,沒有大不公平
樂由心生、境隨心轉
讓大家都開心的成功學
抑價或抑量
人生,為什麼
發掘台灣新活力
回收不等於環保 見證
現代蝦奴
誰,為富不仁?
共融性事業
PART 2 運籌帷幄,理念先行──台灣當下必須正視的「企業文化轉型」思潮
一起「企業倫理」吧!
企業倫理與幸福
我有罪!
AIG啟示錄
加薪等於獲利
「社會企業」二三事
全面迎接台灣CSR世紀
C/P值世界
C/P值到不了的地方
信義幸福故事
許年輕人一個未來
紀律+當責=樂活
台灣2.0
台灣企業倫理元年
從自由到永續
創造性分配
捨我其誰
治大國者如烹小鮮
無論收費高低,服務始終感動人心
賺錢容易花錢難
關於企業社會責任,我想說的是……
願CSR之風日盛
憂+信=優
「企業倫理」此其時也!
有思想的SOP
PART 3 珍惜土地,愛護家鄉──該如何達成「已開發國家」的社區營造與實質關懷?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典範與對話
人造社區,社區造人
期待一場「全民社造運動」!
欣見台灣「二代農」崛起,「社區一家」十年有成!
幸福企業公益平台
從「人」出發的全民社造
來自星星的「比亞外」
《四方報》深耕四方
與「社區一家」共同成長的社會企業「們」
──以花蓮牛犁社區與南投埔里長青村為例
「幸福」自來
從楚成王到水電失調
如何解「悶」?唯「信」而已!
成長性分配
消防隊=防消隊
把愛傳出去
非典型富有
河馬之死
終身學習樂
告別「下限生活」
弱勢可以不弱勢
當責
對社區來說,CSR是門好生意
與CSR有約的小微企業
收斂台灣
PART 4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汲取以往成功經驗,營造人心的穩定力量
華人社會的文化雁頭
台灣,Cheer up!
黃浦江上幾條船?
每一位總經理的家業夢想
預見新一輪台、韓競賽
催「生」台灣新未來
世上最安全的地方
人類會一直幸福下去嗎?
人生最大的需要
你希望留下什麼?
「施」與「受」之間
君子立長志
反商仇富?
「銀行倫理」vs.「倫理銀行」
是費用?還是罰鍰?──從六大跨國銀行聯合認罪談起
論「奢侈稅」再進化
時候未到?
曼德拉與企業
期待名符其實的金蘋果
論「公益」的層次
施比受更有福?
變身銀領!
適當
星星之火
看見改變
PART 5 全球化怒濤下,誰說文創沒有用?──放眼華人社群,發揚精緻文化
徐光啟與文化創意
台灣競爭力新思維──產業文創化
產業文創化=產業全面升級
美麗新世界
美麗新台灣
中產階級之怒
小時代中的大青年
世代公平、包容與衝突
自我毀滅的自利
巴西世足賽與漢武帝
孔夫子周遊列「國」
文創與現代服務
台灣企業的「藍血」氣質
與時逐而不責于人
下流社會?
比數字更重要的事
企業如何傳承?
何謂卓越?
FTA很重要嗎?
百變之本
餿水油vs.創新
從「遺忘」到「記住」
人口紅利消失下的企業對策
縮減貧富差距的可能解方
出版者的話
以「信義」為己任的企業家──分享周俊吉新作《還可以更努力》 高希均
推薦序
培育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社會責任 許士軍
見利不忘義 杜維明
自序 周俊吉
PART 1 立志趁年青,瞭望全世界──回顧盛世經濟的崛起和成長
丈夫未可輕年少
青年如何翻轉世界?
史諾登的選擇
協尋漢高祖劉邦
企業如何運用人才?
如何成為企業眼中的人才?
店長的格局
CEO與店長的共...